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草藥:牛筋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牛筋草的功效與作用

牛筋草

(《綱目拾遺》)

異名千金草(《綱目拾遺》),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間草藥》),穆子草(《廣西中獸醫藥植》),牛頓草、鴨腳草(《閩南民間草藥》),粟仔越、野雞爪、粟牛茄草(《閩東本草》),扁草、水枯草(《江西民間草藥偏方》),油葫蘆草,蟋蟀草、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藥》),稷子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牛筋草

壹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須根細而密。稈叢生,直立或基部膝曲。葉片扁平或卷折,長達15厘米,寬3~5毫米,無毛或表面具疣狀柔毛;葉鞘壓扁,具脊,無毛或疏生疣毛,口部有時具柔毛;葉舌長約1毫米。穗狀花序,長3~10厘米,寬3~5毫米,常為數個呈指狀排列(罕為2個)於莖頂端;小穗有花3~6朵,長4~7毫米,寬2~3毫米;穎披針形,第1穎長1.5~2毫米,第2穎長2~3毫米;第1外稃長3~3.5毫米,脊上具狹翼;種子矩圓形,近三角形,長約1.5毫米,有明顯的波狀皺紋。花果期6~10月。

習見於曠野荒蕪的地方。分布全國各地。

采集八、九月采收,洗凈,曬幹,切斷。

性味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

②《閩東本草》:"味甘淡,性涼。"

歸經①《百草鏡》:"入肝經。"

②《閩東本草》:"入肺、胃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治傷暑發熱,小兒急驚,黃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並能防治乙腦。

①《百草鏡》:"行血,長力。"

②《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疝氣。"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強筋骨,治遺精。"

④《閩東本草》:"治小兒急驚,石淋,腰部挫傷,腸風下血,反胃,喘咳。"

⑤《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補氣。治脫力勞傷,肺結核。"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3兩);或搗汁。

選方①治高熱,抽筋神昏:鮮牛筋草四兩,水三碗,燉壹碗,食鹽少許,十二小時內服盡。(《閩東本草》)

②治脫力黃,勞力傷,治瘵:牛筋草連根洗去泥,烏骨雌雞腹內蒸熱,去草食雞。(《綱目拾遺》)

③治濕熱黃疸:鮮牛筋草二兩,山芝麻壹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下痢:牛筋草壹至二兩,煎湯調烏糖服,日二次。(《閩東本草》)

⑤治小兒熱結,小腹脹滿,小便不利:鮮牛筋草根二兩,酌加水煎成壹碗,分三次,飯前服。(《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傷暑發熱:鮮牛筋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淋濁:鮮牛筋草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⑧治腰部挫閃疼痛:牛筋草、絲瓜絡各壹兩,燉酒服。(《閩東本草》)

⑨治疝氣鮮牛筋草根四兩,荔枝幹十四個,酌加黃酒和水各半,燉壹小時,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⑩治乳癰初起,紅腫熱痛:牛筋草頭壹兩,蒲公英頭壹兩,煮雞蛋壹個服。並將草渣輕揉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⑾預防乙型腦炎:鮮牛筋草二至四兩,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

預防用鮮草每日1兩,1次煎服,連服3天;間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兩,1次煎服,連服3~5天,在184130人次預防服藥中,發病僅2例,發病率為0.91/100000,與以往6年的發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療每日用幹草1~3兩,洗凈加水濃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為壹療程。以此為主藥,治療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獲痊愈。體溫降至正常所需日數短者1天,長者12天,重癥病例平均退熱時間為3.2天。少數服藥後有輕微短暫的腰痛、腹瀉、頭痛、惡心、嘔吐等反應,對於血液及腎臟未見不良影響。(臨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時與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

提醒您:牛筋草 此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 上一篇:壹種豐胸敷臍的中藥配方
  • 下一篇:壹種中藥砂燙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