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懸壺濟世話李漁

懸壺濟世話李漁

作者按這是壹篇寫於十五年前的文章,雖然時過境遷,但重讀起來仍覺得有點價值,沒有過時。因為眾多的李漁文化研究者,對此仍少研究;對李漁這方面的貢獻,仍發掘不深。而對於我自己,則有許多往事留在其中。書面文字換成,或許長了壹點,但我相信讀者還是能看完的。

李漁是十七世紀中國的詩人、文學家、劇作家、戲曲理論家、出版家和博學的園藝建築大師,這是歷史已有定評了的。故2003年被評為浙江金華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壹,立塑像於八詠灘公園。他出生於岐黃世家,自幼受父輩熏陶,成年後浪跡江湖,也曾懸壺行醫並著書立說,對祖國醫學多有貢獻。但這方面鮮有人研究,所以筆者不揣淺陋,在這裏向讀者諸君作壹介紹。

壹、岐黃世家的傳人

李漁故裏蘭溪是壹個醫藥之鄉,早在北宋熙寧二年(1069)縣署旁就有官辦的惠民藥局,“設訓科(醫官)壹員,以醫生之業精者為之,轄醫生五名,專治藥餌以濟民疾者。”近千年來,載入誌書的著名醫家就出了數百名,如宋汪夫人,封溫國太夫人,善婦科,掌內府藥院事,子孫世代傳其業;元代王鏡潭,肆力於醫,遇人有疾,施以針砭,無不立愈,曾“徵領掦州教授”;明代有吳奐,善書劄而尤精於醫,著《古簡方》十二卷傳世。童文,官太醫院醫士;清代郭居易系名醫郭時芳之裔孫,濟人為念,貧家延之診視,不受其謝,更贈以藥,壹邑為之稱頌。又有閻廷瑛,精於方脈,著《玉環集.證治要訣》六十卷。杏林高手,不勝枚舉。而且蘭溪自古盛產藥材,又因地處“三江之匯,七省通衢”的要沖,為浙、閩、皖、贛、湘、蘇及兩廣的中藥材集散地。特別是李漁的老家,古稱瀫西的蘭江西岸,習醫和藥材生意的人成千累萬。明末清初,瀫西的藥商便遍布全國各地,“瀫西藥業”也因此譽享海內外。對此,至今屹立在蘭溪舊城的藥皇古廟~“瀫西藥業公所”可以為證。李漁的父親李如松便是那時壹位頗負盛名的瀫西藥商,而他的哥哥李茂是李氏藥鋪的掌櫃,伯父李如椿則是壹名精通岐黃、滿腹詩書的醫官。李漁出生在瀫西藥鄉,繈褓中被父兄帶到江蘇如臯。在那裏壹邊是李氏中藥鋪,壹邊是李如椿的官辦診所。四、五歲時李漁便隨伯父如椿到壹些紳士家出診,耳濡目染無非就是“醫藥”兩字。他原本也可以似父兄那樣或經商販藥或懸壺行醫,倘若這樣,那李漁的生平就會是另壹個模樣。但由於母親和伯父如椿的堅持,他八歲時進私塾攻讀四書五經,二十四歲回鄉應童生科考,壹舉成為金華的“五經童子”並入府學。顯然,家庭希望李漁走仕途,然而命運對於他是不公平的,他盡管有經世之才,但這以後就是屢試不第,科舉之路因此堵塞,仕途終於和他絕緣。他既沒有當上官,也沒有子承父業成為壹名真正的藥商和醫生,但岐黃之術卻已根植其胸臆之間。

在二十四歲以後四處奔波的歲月裏,李漁從未忘記自己是醫藥世家的後代,濟世救人是他的天責。他也因此交結了不少名醫好友,其中有名可考的就有閔士先、淩穎仙、羅育純和作《壽世奇方》的陳遜齋、著《耐病述》的何紫霽等人。李漁和他們壹起切磋醫學,自己也偶爾行醫於旅途。實踐出真知,在壹定範圍講,李漁的岐黃之術和醫學思想已經超越了壹般的醫家。

李漁認為醫生對於病人要有善心,治病救人不能光圖錢財和自己的名望。而病人則對治好自己的病要有信心,對給自己治病的醫生要心悅誠服。陳遜齋是明代儒醫陳臥子的後裔,業從當時名醫董玄宰,他寫了壹部《壽世奇方》的醫書,即將刊行時請李漁題跋宣傳。李漁問他:“彼刊方告世者,將索朱提贖命乎?仰冀分他日安期之棗、麻姑之脯、蓮池之膾,而為放飯流歠計乎?”意思是說:妳刊印此書是不是為了多得錢財,或者暫時得利養家,以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優越?陳遜齋答道:“不然,欲與斯民同登壽域耳!”也就是說,他刊傳這些藥方的目的是為了和大家壹起長壽健康。李漁聽了非常高興說:這樣我就放心了,書中的方劑由於妳的善心,肯定不會欺世惑眾,而是可信的治病救人的良方了。於是欣然握筆為他寫了壹篇《壽世奇方》跋。就在這篇書跋裏,李漁提出了“夫病者之於藥,不曰飲,不曰食,而曰服者,是欲人中心誠服,猶七十子於孔子也”的觀點。在給何紫霽的《耐病解》裏,李漁進壹步發揮了他的這種醫學觀,他認為病人對自己的病首先有要怕,“病猶虎也,虎逢人即食,惟見不畏己者即舍之;病猶鬼也,鬼遇物即崇,惟見不信左道者即去之。”也就是說,對於疾病要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怕它。如不怕虎的人,虎就離開了他;不信鬼的人,鬼就避開了他壹樣。“不怕”增強了免疫力,免疫力增強了,病就不便來打擾。所以,大凡這樣不怕病的人,即使不服藥,有時真的得了病也會霍然而愈。

李漁壹生中對庸醫害人是切齒痛恨的,他說:病人之所以在就診時疑疑惑惑,生怕自己的病會治不好是“庸醫之積習所使,而有不得不疑之勢也。”他還寫過壹首詩,諷刺壹位庸醫自己久病不起的事,詩雲:“去買壺分藥,壺公亦在床。豈無卻病術,欲試起屙方。董奉親栽杏,華佗自洗腸。壽人先壽己,莫使人膏盲。”奉勸這位庸醫要接受教訓,做到“壽人先壽己”,不學無術只能害人又害己。反之,李漁對醫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友,卻經常為他們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並寫詩聯贊頌他們。其中有給從醫二十年的朱醫士的詩雲:“醫國醫人二十年,愁多不為名利牽。婆心壹動沈屙起,姓字紛傳道未傳。”;有送給著名兒科醫生淩穎仙的楹聯雲:“貯百千醫案於胸中,臨疾兢兢,猶似檢方未到;治數萬嬰兒於指上,虛衷焰焰,還雲濟事難周。”還給壽人壽己的杏林高手閔士元寫過壹幅聯語,雲:“學精術也精,名士名醫隨客喚;人壽己亦壽,仙桃仙杏逐年栽”。

李漁作為岐黃世家的傳人,也曾親自研究過藥物和為人治病,這可以從他所作的傳奇小說和眉批《金瓶梅》的文字中尋覓到蹤跡。清順治七年(1650)李漁拖兒帶女全家自蘭溪遷到杭州居住。因為家庭人口眾多,除寫劇本、編戲曲,繼續他的創作生涯外,不得不靠賣文度日以補家用。這壹時期的李漁,主要以他自己生平經歷為素材,寫成了小說集《無聲戲》和《十二樓》。《無聲戲》中有壹個“儒醫馬麟如”的故事,寫的就是他在江蘇掦州期間的親身經歷,馬麟如就是李漁的自我形象。其時李漁鄉試不中,仕途絕望後重返維掦,曾為當時蘭溪籍商人所建的同鄉會館“維掦會館”作壹楹聯:“壹般作客,誰無故土之思?常來此地會會同鄉,也當買舟歸瀫水;千裏經商,總為謀生之計。他日還家人人滿載,不虛跨鶴上掦州。”聯中不僅寄托了同鄉之誼,故土之思,而且也佐證了他來掦州謀生的無限感慨之情。他借小說者言寫了這段經歷,說自己“自垂髫之年就入了學,人都以神童目之,道是兩榜中人物。怎奈他自持聰明,不肯專心舉業,不但詩詞歌賦件件俱能,就是琴棋書畫的技藝、星相醫蔔的術數,沒有壹般不會。別的還博而不精,只有岐黃壹道,極肯專心致誌。古語雲:秀才行醫,如菜作齏”。於是“觸類旁通,見壹知十。凡是鄰裏鄉黨之中有疑難的病癥,醫生醫不好的,請他診壹診脈,定壹個方,不消壹兩貼藥,就醫好了。只因他精於醫理,弄得自己應接不暇。那些求方問病的,不是朋友,就是親戚,醫好了病又沒有謝儀,終日賠工夫看病,賠紙筆寫方,把自家的舉業反荒疏了”,結果鄉試不第,到了掦州以醫謀生。“在瓊花觀前租間店面,掛了儒醫馬麟如的招牌。不多幾時,就有知府請他看病。知府患的內傷,滿城的人都認作是外感。換壹個醫生,發表壹次,把知府的元氣消磨殆盡,竟有旦夕之危。”幸而自己前去,“只用壹貼清理的藥,以後就補元氣,不上數貼,知府病勢退完,依舊升堂理事。道他有活命之功,十分優待,逢人便說掦州城裏止得壹個醫生,其余都是劊子手。”正是這段人生傳奇,李漁因此名聲鵲起,便有了我們前面說的蘭溪同鄉會請他這位儒醫寫“維掦會館”楹聯的故事。另外,李漁還以“巴豆”這味中藥和參苓白術散在“女陳平計生七出”這個故事裏,設計救了被淫賊欺侮的耿二娘,從而在民間傳出“二出奇,饅頭腫毒不須醫;四出奇,壹粒神丹瀉倒脾。”的俗諺口碑。至於他的醫術精到之處,在晚年眉批《金瓶梅》壹書時,在十多處地方用“醫家妙語”、“醫生常套”、“庸醫偏執”和“痰火舉發”等文字,評點了婦女如何用安胎藥、脫陽之癥如何救治和清火止血用何藥為君等醫家術語,證明李漁直到晚年還不忘岐黃之術治人濟世和他深厚的醫學功底。

綜上所述,說李漁是岐黃世家的傳人當不為過,其醫術之高明、醫德之高尚,我們也可從中壹斑而窺全貌。

二、跨越時代的經典

作為岐黃世家的傳人,李漁不但醫術非凡,而且給後世留下了壹部不朽的醫學經典,那就是《閑情偶寄》中的“頣養部”。他還把“頣養部”中“療病第六”所列的七款“藥”稱之為《笠翁本草》。

在二十壹世紀剛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各種媒體都在宣傳洪昭光和齊國力教授的保健醫學講座,幾乎所有的國家領導人都聽過他倆的課。轟轟烈烈、沸沸揚揚,至今不絕於耳。但豈知他倆關於養生保健的經驗之談和人類自身抗拒疫病能力的心理治療術,早在三百三十多年前,李漁便作出了科學的總結,那就是《笠翁本草》。《笠翁本草》實在是壹部跨越時代的醫學經典,《李漁傳》的作者徐保衛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及這部醫學經典,稱《笠翁本草》實際上是三百三十多年後的現代人都沒有探索過的“醫療動力心理學”,說對於這門新學科如何評價,不僅對我們是壹個挑戰,對它的研究即便是將來也難以窮盡。於是他的《李漁傳》就不得不在這方面只寫了二頁紙,並感嘆道:僅此而言“李漁是屬於未來的”。

那麽《笠翁本草》的主要內容究竟有哪些呢?

壹是如何保持心態良好。不論官位大小、貧富差異,不論春夏秋冬、四時八節的氣候變化,不論妳居家或旅行在外,不論妳處何種姿態或做什麽工作,都有樂在其中的辦法。即使憂患襲來時,也有各種止憂藥方,照方應對即可永遠保持良好好心態,防止疾病入侵。這方面李漁寫了二章十二節,***壹萬三千言。他開宗明義說:“茲論養生之法,而以行樂先之;勸人行樂,而以死亡怵,即祖是意。欲體天地至仁之心,不能不蹈造物不仁之跡。”這就是李漁教授世人適應各種不同環境的本義及以“行樂”來保持良好心態的開塲白。關於止憂之法,他說:“止憂之法有五:壹曰謙以省過,二曰勤以礪身,三曰儉以儲費,四曰恕以息爭,五曰寬以弭謗。率此而行,則憂之大者可小,小者可無;非巡環之數,可以竊逃而幸免也”。

二是註意飲食、男女之歡要適度。對飲食的合理配置和對色欲如何節制,他都給出了範圍、方式和尺度。他寫道:“食色性也,欲籍飲食養生,則以不離乎性者近似。”又說:“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後肉食而首蔬菜”。他還特別提出要註意衛生,使飲食適應自己身體健康的觀點。至於男女之欲,他也壹壹作出明確規範。文中所述種種,在性學發達的今天也有其普遍意義。

三是對疾病要預防在先。李漁的原話叫“卻病”,而三百多年後的今天,就被後人歸納為“預防醫學學科”了,換句話說李漁是今天“預防醫學學科”的創始人。他說:“病之起也有因,病之伏也有在。”所以病未至要先防之,病將至能止之,“寑食戒嚴,務作深溝高壘之計;刀圭畢備,時為出奇制勝之謀,以全副精神,料理奸謀未遂之賊,使不得揭竿而起”。

四是疾病來了如何治療。這方面李漁提出了“病已至而退之”的總綱,認為病的成因病人自己最了解,病人就醫要詳細自述病源,因為“召疾使來者,我也,非醫也。我由寒得,則當使之並力去寒;我自欲來,則當使之壹心治欲”,“病人之心專壹,則醫人之心亦專壹”。這樣,醫生處方就可以對癥下藥了。至於下什麽藥?李漁在總體上開列了七類處方,即本性酷好之藥,其人急需之藥,壹心鐘愛之藥,壹生未見之藥,平時契慕之藥,素常樂為之藥和生平痛惡之藥。這些處方不僅古代藥典上沒有,有的即便在科學昌盛的今天,我們也聞所未聞。對於這些處方,謙虛的李漁研究家們幾乎都不敢妄言。前面提到的那位徐保衛先生,也僅僅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後來者提出了壹條探索途徑。但他畢竟為詮釋李漁“任何醫藥或治療手段都是外部的、輔助的,而治療的真正關鍵在於病人主動積極的求生意誌,壹種發自病人內心戰勝病魔的要求”這樣壹種科學觀點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應該是過去更今天的感謂了。在不久的將來,對於《笠翁本草》這樣壹部醫學理論專著和跨越時代的經典,必定會有更多的專家來合力研究,從而為弘掦偉大的中華醫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筆者寫作至此,臨窗已見曙色,但仍覺得言猶未盡。三百多年前,李漁對治病救人的醫生和業余從醫的自己,就已提出了“人壽己亦壽”,“與斯民同臻壽域”的座右銘。對此,商業化今天的醫生不知有何感想?能不能對這位岐黃世家傳人和醫學理論家李漁的廣寬胸懷、高尚醫德,在欽佩之余作壹點思考和反省呢?這也許是題外的話,就算是這篇文章的尾巴吧!

2020.7.23晚施福山於蘭溪

  • 上一篇:滴白的補充
  • 下一篇:有哪些適合很多人玩的遊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