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紅豆薏仁祛濕,並非人人適合王海穎 上海中醫藥大學

紅豆薏仁祛濕,並非人人適合王海穎 上海中醫藥大學

很多食物發揮著藥食調用的作用。“藥食同源”是古人在發現食物和藥物中總結的智慧。唐代大醫家孫思邈說“用之充饑則謂之食,以其療病則謂之藥”,這類食物和藥物壹樣具有偏性、四氣五味,除了提供基本的營養外,還具有治療功效。

常用祛濕食材

茯苓 :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水腫及脾虛食少便溏。

薏苡仁 :味甘、淡,性涼,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功效,用於水腫、脾虛泄瀉。

赤小豆 :味甘、酸,性平,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功效,用於瘡癰腫毒、水腫脹滿。

白扁豆 :味甘,性溫,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暑濕吐瀉。

芡實 :味甘、澀,性平,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的功效,用於脾虛久瀉、腎虛遺精遺尿、帶下。

砂仁 :味辛,性溫,具有化濕開胃、溫中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於濕阻中焦、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及脾胃虛寒、嘔吐泄瀉。

荷葉 :味苦,性平,具有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

橘皮 :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用於濕阻中焦、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藿香 :味辛,性微溫,具有芳香化濕、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的功效,用於濕阻中焦、惡心嘔吐、暑濕證、胸悶不適。

祛濕食材並非適合所有人

藥食兩用中藥不等同於食物,它們有偏性,有些可能有輕微的毒性,但總體安全系數較大,長期或大量應用不易中毒。也正因如此,其毒性容易被忽視,人們在應用時容易出現壹些誤區,最為常見的是有人壹年四季長期食用諸如“薏苡仁赤小豆粥”來祛濕 養生 ,認為這樣有助於保持 健康 。

實際上,以“全民 養生 佳品”薏苡仁為例,這味藥材藥性微寒,具有健脾利水之功,又是禾本科的代表植物,味美易得,生品善清肺熱、消癰排膿;炒薏苡仁更適合健脾利濕,可以用於脾虛水腫、脾虛泄瀉,故若長期服用,炒薏苡仁更適合。

需要註意的是,薏苡仁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品匯精要》中提到“妊娠不可服”;《得配本草》更具體地對不適用的人群加以限制,“腎水不足,脾陰不足,氣虛下陷,妊娠,四者禁用”,即氣血不足者和陰虛、津液虧少、經常口幹者不適合長期食用薏苡仁;脾虛便溏者也只適合食用炒薏苡仁,而非生薏苡仁。

其他祛濕食材,也有各自的適合或限食人群,如:

茯苓 較適合大眾食用,但大便幹燥者不適合長期食用;

藿香 較適合暑熱季節感受風、內傷暑濕時服用;

荷葉 最適合夏季品粥或加入肉食中蒸制,以調味增色;

白扁豆 可調脾胃、養肺,但含有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對凝血酶有壹定的抑制作用,且有壹定的毒性,加熱或延長觸煮時間可使毒性大減;

砂仁 較適合作為調味品食用;

赤小豆 可使濕熱從小便排出,配合鯽魚等做成“赤小豆鯽魚湯”,適合水腫患者;

芡實 較適合脾虛便溏者、婦女脾虛帶下、慢性腎病,也適合有蛋白尿的患者,但便秘及排便困難者要慎用;

橘皮 較適合制作藥膳,如“陳皮牛肉”或“陳皮山楂”等,有健胃消食、促進消化的作用。

辨體質,選食材

如果不辨體質,不明藥性寒熱、適應證與禁忌證,盲目濫用食材,後果可能不盡如人意。藥性有寒熱,人的體質也有寒熱,在應用藥食兩用中藥時,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寒性還是熱性的。

寒性體質 :多屬陽虛,形體多白胖,面色無華,形寒喜暖,四肢冷,大便溏薄,夜尿清長,毛發易落,脈沈無力,舌體胖、舌質淡、多齒痕,宜選擇溫熱之性的中藥,如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花椒、高良姜、姜(生姜、幹差)、黑胡椒等藥食兩用中藥。

熱性體質 :多屬陰虛,形體多消瘦,面色潮紅,口幹咽燥,常喜冷飲,手足心熱,少眠心煩,易便秘,尿時黃,舌質紅而少苔或無苔,脈弦細而數,宜選擇寒涼之性的中藥,如百合、玉竹、菊花、決明子、梔子、金銀花、槐花、枸杞子等。

氣滯型體質 :多見形體偏瘦,面色蒼黃,胸肋滿悶,時欲太息,或咽中時有物梗,舌質偏黯,脈沈弦或兼澀,宜選擇有行氣之功的佛手、香櫞、橘紅、橘皮、薄荷等。

痰濁型體質 :多形體肥胖,皮肉易松弛,身重,頭昏,胸悶脘痞,便溏,舌體胖大、苔膩,脈濡或滑,宜選擇具化痰或祛濕之功的茯苓、香薷、紫蘇、薏苡仁、藿香等藥食兩用中藥。

巧選祛濕食材

在悶熱潮濕的天氣,人易受到濕邪的侵襲,出現胸悶、心悸、食欲不振、全身困乏,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癥狀。由於脾“喜燥惡濕”受濕邪影響最大,此時脾胃消化功能較差。所以,在小滿、芒種節氣,應以健脾化濕為主。藿香、砂仁、豆蔻等均屬氣味芳香的藥物,含揮發油,煎煮時間不宜太長,10~15分鐘即可。芳香藥物做成調味品使用更佳。白扁豆、赤小豆等豆類食物應煮熟食用,否則易中毒。

茯苓餅

原料七成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適量茯苓、芡實、蓮子肉、山藥。

做法原料***碾成粉末,加水適量,攪拌均勻做餅,日常食用。

山藥薏苡仁苓粳米粥

原料茯苓(研末)30克,薏苡仁30克,山藥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粳米、薏苡仁、山藥加水適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勻後煮熟,空腹食用。

薏仁茯苓香菇雞肉粥

原料薏苡仁200克,茯苓10克,粳米200克,雞胸脯肉50克,幹香菇4個。

做法將香菇泡發,切丁。雞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鍋內煮30~40分鐘後撈出,切丁。茯苓研粉。薏苡仁洗凈,用熱水浸泡壹夜,瀝幹後加7倍清水煮沸,熬爛。將粳米加5倍清水煮1小時,與薏苡仁粥合並,加入香菇、雞肉丁、茯苓粉,煮至稠為度。服食時可加調料。

赤小豆鯽魚湯

原料赤小豆50克,鯽魚1尾(約500克),陳皮、草果各6克,蔥、姜、胡椒各少許。

做法煮湯,每日1次,連服1個月。適合低蛋白引起的水腫、腹水及營養不良性水腫者食用。

五香粉

將砂仁、丁香、花椒、八角、茴香和肉蔻等香料的粉末混合,制成“五香粉”,可以用來制作五香豆腐、五香豆等。

小貼士

長期服用降壓、降糖或調節血脂等藥物的患者,在選擇藥食兩用中藥時,要咨詢執業中醫師或中藥師,以免中西藥拮抗,降低彼此藥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等。如果服藥後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轉載:《大眾醫學》

2019年第6期68-69頁

作者:王海穎

  • 上一篇:急性腎小球腎炎的偏方可以治療嗎?
  • 下一篇:肩周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