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沙棘簡介

沙棘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沙棘的別名 7 來源 8 原植物形態 9 產地 10 采收與初加工 11 生藥性狀 12 化學成分 13 性味歸經 14 功效與主治 15 沙棘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15.2 來源 15.3 性狀 15.4 鑒別 15.5 檢查 15.5.1 雜質 15.5.2 水分 15.5.3 總灰分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15.6 浸出物 15.7 含量測定 15.7.1 總黃酮 15.7.2 異鼠李素 15.8 性味與歸經 15.9 功能與主治 15.10 用法與用量 15.11 貯藏 15.12 出處 16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沙棘的方劑 2 用到中藥沙棘的中成藥 * 沙棘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shā jí

2 英文參考

buckthor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ppophae rhamnoide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ppophae,fructu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a buckthor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Hippophae(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eabuckthorn fruit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沙棘

沙棘為中藥名,是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的幹燥成熟果實[1]。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Fructus Hippoph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eabuckthorn frui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沙棘的別名

沙棗、醋柳果。

7 來源

沙棘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的果實。

8 原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m,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銹色鱗片。葉互生,線性或線狀披針形,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於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狀,頂端2裂。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於河邊、高山、草原。

9 產地

沙棘產於華北、西北及四川、西藏。

10 采收與初加工

10~11月采摘成熟果實,曬幹。

11 生藥性狀

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頂端有殘存花柱。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1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12 化學成分

含異鼠李素(isorhamin)、異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in3BDglucoside)、異鼠李素3B蕓香糖甙(isorham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13 性味歸經

沙棘性溫,味酸、澀。

14 功效與主治

沙棘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的功效。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撲瘀腫、瘀血經閉。

15 沙棘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沙棘

Shaji

HIPPOPHAE FRUCTUS

15.2 來源

本品系蒙古族、藏族習用藥材。為胡頹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thamnoides L.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采收,除去雜質,幹燥或蒸後幹燥。

15.3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頂端有殘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壹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15.4 鑒別

(1)果皮表面觀: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皮上盾狀毛較多,由100多個單細胞毛毗連而成,末端分離,單個細胞長80~220μm,直徑約5μm,毛脫落後的疤痕由7~8個圓形細胞聚集而成,細胞壁稍厚。果肉薄壁細胞含多數橙紅色或橙黃色顆粒狀物。鮮黃色油滴甚多。

(2)取[含量測定]異鼠李素項下的供試品溶液30ml,濃縮至約5ml,加水25ml,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並乙酸乙酯液,蒸幹,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異鼠李素對照品、槲皮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含3%醋酸鈉溶液制備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壹乙酸乙酯壹甲酸(5: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晶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5.5 檢查 15.5.1 雜質

不得過4%(附錄ⅨA)。

15.5.2 水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H 第壹法)。

15.5.3 總灰分

不得過6.0%(附錄Ⅸ K)。

15.5.4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附錄Ⅸ K)。

15.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D)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25.0%。

15.7 含量測定 15.7.1 總黃酮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蘆丁對照品2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60%乙醇適量,置水浴上微熱使溶解,放冷,加6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蘆丁0.2mg)。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6ml,分別置25ml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6.0ml,加5%亞硝酸鈉溶液1ml.混勻,放置6分鐘,再加10%硝酸鋁溶液1ml,搖勻,放置6分鐘。加氫氧化鈉試液10ml,再加30%乙醇至刻度,搖勻,放置15分鐘,以相應試劑為空白,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附錄V A),在500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測定法 取本品粗粉約2g,精密稱定,加60%乙醇30ml,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濾過,殘渣再分別加60%乙醇25ml,加熱回流2次,每次1小時,濾過,合並濾液,置100ml量瓶中,殘渣用60%乙醇洗滌,洗液並入同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3ml,置25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6m1,照標準雎線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亞硝酸鈉溶液1ml”起,依法測定吸光度,同時取供試品溶液3ml,除不加氫氧化鈉試液外,其余同上操作,作為空白,從標準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含蘆丁的重量(mg),計算,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總黃酮以蘆丁(C27H30O16)計,不得少於1.5%。

15.7.2 異鼠李素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4%磷酸溶液(58:4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70nm。理論板數按異鼠李素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異鼠李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置具塞錐形瓶中,加鹽酸3.5ml,在75℃水浴中加熱水解1小時,立即冷卻,轉移至50ml量瓶中.用適量乙醇洗滌容器,洗液並入同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異鼠李素(Cl6H12O7)不得少於0.10%。

15.8 性味與歸經

酸、澀,溫。歸脾、胃、肺、心經。

15.9 功能與主治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用於脾虛食少,食積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經閉,跌撲瘀胂。

15.10 用法與用量

3~10g。

15.11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

15.12 出處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 上一篇:身體感冒喝什麽中藥?
  • 下一篇:金邊草的功效與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