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白芨有哪些特征?

白芨有哪些特征?

(汪計珠、田謹為)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別名白根,白芨子、地螺絲、千年棕。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是壹種重要的常用中藥,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主產於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陜西等地。

以塊莖(假鱗莖)入藥。假鱗莖含有澱粉、膠粘質、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據近代藥理學研究,對止血,血細胞凝結效果很好。

白芨還可作乳化劑、懸浮劑。白芨膠粉可代替西黃蓍膠粉與阿拉伯膠粉,並以白芨膠粘部分制成白芨代血漿。其假鱗莖所含的澱粉粘性強,可作工業糊料,漿絲綢和棉紗或為塗料,還可釀酒。味苦、澀、性微寒。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等功能。用於肺結核咳血、支氣管炎擴張咯血、胃潰瘍出血、尿血、便血、外傷出血及皮膚皸裂等。

壹、形態特征

株高30—60cm。地下假莖扁圓形或不規則菱形,肉質,黃白色,有多數須根,常數個並生,其上有同心性節紋。葉3—6片,披針形或廣披針形,長15—40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延成鞘狀而抱莖。總狀花序,具3—10朵花,疏生;苞片長圓狀披針形,花冠不整齊,淡紅紫色,唇瓣較大,倒卵狀長圓形,3淺裂,居中裂片具皺紋。雌雄蕊合為蕊柱,柱頭頂端著生1雄蕊,花粉塊4對;子房下位,圓柱形,扭曲。蒴果紡錘形,有六棱,成熟時淡黃色,縫裂。種子細小,自裂隙中逸出(圖14—66)。

圖14—66 白芨形態圖

1.植株全形 2.舌瓣 3.合蕊柱 4.雄蕊床及其背面 5.花粉塊 6.蒴果

二、生物學特性白芨野生於海拔500—1500m的山坡草叢,溝谷及溪流邊,喜分布在腐殖土或砂壤土上,且較陰涼、濕潤而溫暖的環境。在四川年平均溫度17℃左右,降雨量1100—1200mm,相對濕度75—81%,絕對最高溫度38℃,絕對最低溫度-6℃,皆能正常生長。花期壹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10月下旬果熟。

白芨的假鱗莖,每年都呈1—2歧連接分生新的仔莖,在壹定年限內,假鱗莖的個數和重量皆成倍或接近成倍的增長,見表14—60。

表14—60 白芨假鱗莖的增長情況三、栽培技術

(壹)種類

白芨大都處於野生狀態,目前藥用引栽者,絕大多數為〔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該種雖已人工栽培,但尚未選育出優良品種。此外尚有小花白芨(B.yunnanesis Schltr.)、黃花白芨(B.ochracea Schltr.)、小白芨(B.formosana(Hayata)Schltr.〕等數種。後三種因假鱗莖小,產量低,很少有人工栽培者。

(二)選地與整地

熟地和生荒地均可栽培。須選擇排水良好又較陰濕的環境,以肥沃、疏松的夾砂土、砂壤土,腐殖土栽培為宜。排水不良,粘性重的土壤容易發生根病,而且在收獲時采挖脫泥費工較多,故不宜選用。

栽種前翻地,深30cm左右,耙細整平,築成130cm寬,溝深15—20cm的高畦,以利排水。

(三)繁殖方法

用無性繁殖法。四川在9—10月收獲時選當年具有嫩芽的假鱗莖及其與先年的老鱗莖毗連接生處切下,按行株距33cm開穴,深10—13cm,每穴栽種3個,呈三角形平放穴中,新芽向外,每畝用種莖15000個左右,栽後淋豬糞水,並蓋上拌有豬糞水的草木灰或腐熟的堆肥,每穴壹把,每畝約需1200—1500kg,然後覆土與畦面齊平。湖北於早春2月或秋季8月結合收獲時栽種。北方於4月底或5月初將先年貯藏的帶芽種莖切下,按行株距33×17cm開穴,每穴栽1個,覆土3—4cm,並稍加鎮壓,然後淋水。

白芨采用無性繁殖,增產系數有限,據報道,如需大量栽培,可采用無菌萌發與組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繁殖,能獲得大量幼苗,為大量生產提供了新途徑。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夏秋季節,往往因雜草滋生影響白芨生長,應及時除草。在四川壹般每年進行4次,第壹次3—4月苗出齊以後,第二次5—6月生長旺盛期,第三次8—9月,第四次於冬季倒苗以後進行。除草時註意鋤松表土,但勿傷及莖芽,冬季除草時須將溝土鏟起覆蓋畦面,保護莖芽,免受霜雪凍害。

2.追肥

每年施追肥三次,於中耕除草時結合進行。第壹次每畝施用硫酸銨4—5kg兌水用,如兌清淡糞水則更好;第二次每畝用過磷酸鈣30kg,拌堆肥漚熟後撒施在畦面上,結合鋤草松土時混入土中;第三次施用拌有人畜糞水的土雜肥料2500—3000kg,於冬季倒苗後刈去枯枝殘葉撒施畦面,結合冬鋤時翻入土中。

四、采收與加工

(壹)采收

白芨壹般栽培後3—4年即可收獲,如生長年限過長,田間植株密集,影響生長,且生長年限過長的假鱗莖,經加工後產品質量下降,不但外形枯瘦,且色澤不佳。采收期為9—10月,當地上莖葉近於枯萎或完全枯萎時進行,若遲延至翌年新芽萌發以後采收,則產品得率下降。采收時先割去地上部分,用鋤從假鱗莖下面平鏟,切斷部分須根,把假鱗莖帶土同時挖起。

(二)留種

除去泥土,從假鱗莖連接處剪成單個,把當年假鱗莖選出做種,及時栽種;亦可用幹砂堆藏在陰涼幹燥處免受凍害。待翌年斷霜以後栽種。

(三)加工

將假鱗莖浸泡水中,約經1小時左右,洗凈泥土,摘除須根,放入鍋內煮沸約6—10分鐘,不見白心時即可撈出,晾去水氣後再攤曬或烘炕,至表面幹硬不粘結時。用硫磺熏壹夜後繼續曝曬或烘炕至全幹,用竹筐或槽籠撞去殘須,使表面呈光潔淡黃白色,再篩去雜質即成。

以無須根、粗皮、泥砂、雜質及無蟲蛀、黴變者為合格產品,以個大飽滿,色淡黃而堅實者為佳。

  • 上一篇:身上長小紅點怎麽疼?
  • 下一篇:連翹有什麽話?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