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為什麽當時毛利人要帶老鼠去新西蘭?

為什麽當時毛利人要帶老鼠去新西蘭?

南半球大西洋東部的島國新西蘭是世界上第壹個迎來新壹天的國家,國土面積與英國相當,是中國臺灣省島的7倍。港臺人音譯稱之為新西蘭,荷屬新西蘭意為“海中新陸地”,第壹島民毛利人稱之為“長白雲之地”。我覺得毛利語這個美麗浪漫的標題最合適不過了。

在新西蘭期間,我們從南島的克賴斯特徹奇出發向南,然後從北島的惠靈頓向北。在這個細長的島國,我們馬不停蹄地南下北上。去過的城鎮很多,調查範圍也很廣。碧綠的草原,遼闊的山野,清澈的湖水,燦爛的星空,壹切都令人心曠神怡,雪山,滔滔的河流,飛翔的海鷗...藍天。這樣壹個到處都是田園,30%左右的領土作為保護區的現代自然國家,在1000年前,人少,200年前沒有國家。

大約在公元1100年,壹位名叫庫比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發現了新西蘭,他的妻子將其命名為“長長的白雲之地”。回到波利尼西亞後,他向人們描述了這片奇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作為波利尼西亞人的毛利人,因為家鄉食物匱乏,才開始移民新西蘭。他們的獨木舟艦隊。

羅托魯瓦是壹個重要的城鎮,溫泉噴湧,地熱資源豐富,幾乎家家都有溫泉可以泡。想必毛利人也因此而高興。18世紀,新西蘭大約有10萬毛利人。他們與世隔絕,有自己的語言,沒有國家的概念,能歌善舞,沈迷藝術,從事雕刻編織。在羅托魯阿,妳可以見證毛利婦女嫻熟的劍麻纏繞技藝,欣賞她們精彩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根據維多利亞大學科學家進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應該起源於中國,可謂“同根生”。

1642年,荷蘭探險家阿爾伯特·塔斯曼(Albert Tasman)分乘兩條船從爪哇和印度尼西亞出發向南探險,意外抵達新西蘭,成為第壹個發現這片土地的歐洲人,但由於北島毛利人的抵制,他沒有登陸。我記得當我們的飛機經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海域時,飛行圖顯示塔斯曼海就是以這位探險家命名的。

1769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在訪問澳大利亞之前發現了新西蘭。在與毛利人交流後,他登上了陸地,成為第壹個踏上新西蘭的歐洲人。庫克船長在新西蘭人心目中非常重要。他的雕像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中國最高的山,海拔3764米,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庫克峰。

1840年,英國總督赫伯特森從悉尼來到新西蘭,與毛利人談判。當年2月6日,他簽署了劃時代的文件——《威坦哲條約》。後來,新西蘭將2月6日定為國慶日。因為,這壹天,英國人在新西蘭的統治地位被確定,大規模移民開始了。在我們經過的城市的顯要位置,可以看到刻有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紀念碑。

壹種奇特的活化石——三眼楔齒蜥蜴

出於工作和愛好,我在出訪前查閱了相關資料,了解到1.5億年前,南半球的新西蘭還與南極洲、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相連,形成岡瓦納,後來逐漸分離。因為新西蘭獨立於其他陸地,所以它屬於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群,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生代末期的動物群。

同時,新西蘭也是壹個相當貧窮的動物區,當地的哺乳動物除了兩種蝙蝠之外壹無所有。兩棲爬行動物很少,根本沒有蛇,但是壹種叫做三眼楔形蜥蜴的爬行動物特別引人註目。

因為新西蘭這片土地上沒有掠奪性天敵,所以三眼楔形蜥蜴悠閑而安靜地生活著,從恐龍時代壹直延續到今天,不愧為侏羅紀時代的活化石。近幾百年來,人類登陸、捕殺、帶來老鼠,使得這種動物在主島上滅絕。

維多利亞大學生物系的蘇珊女士,我們來看看她養的壹只活的三眼楔形蜥蜴。這是壹種安靜、有禮貌的雄性動物,體長超過壹英尺,身上覆蓋著鱗片。大約17歲,但還沒成年。三眼楔形蜥蜴的壽命可達百歲,20歲才進入性成熟期。

他們低調、緩慢、簡單的生存策略是他們長期延續的關鍵。它的名字叫三言,但為什麽看不到呢?直到我問了蘇珊女士,我才知道它確實有壹只“顱眼”,但它並不是壹只真正能看見東西的眼睛。

反正能近距離接觸這種來自恐龍時代的神奇生物,真是大開眼界。希望三眼楔形蜥蜴永遠成為這個世外桃源的活神仙。

幾維鳥,新西蘭人的象征。

在南、北新西蘭的古老島嶼上,因為沒有動物和蛇,鳥類不用逃跑,地面食物豐富,飛行能力逐漸退化。這裏有很多特有的鳥類,而且很多都是沒有翅膀的鳥。所以新西蘭有無翼鳥之鄉的稱號,但是近幾個世紀人類登陸後大部分無翼鳥滅絕了,滅絕的只有15種。

新西蘭唯壹保存下來的無翼鳥是著名的幾維鳥。香港和臺灣翻譯外來鳥類,也被稱為幾維鳥。當然,在英文裏直接叫kiwi,不叫鳥。成年幾維鳥重約2000克,但蛋重500克,幾乎是其重量的四分之壹。按照這個相對比例,世界上沒有壹種鳥能產比幾維鳥更大的蛋。相比絕對值,幾個維度的蛋遠沒有大象和恐怖癥,甚至鴕鳥和鴯鶓的蛋大。幾維的另壹個形態特征是喙細長,喙是鳥的喙。幾個維度的喙比腿長,嘴有鼻孔,沒有翅膀,沒有尾巴。

有三個維度:北島中部的普通褐色維度、南島西北部的大斑塊維度和卡皮提島的小斑塊維度。

在新西蘭人的生活中,幾維鳥無處不在。壹家銀行的名字叫Kiwi,新西蘭兩角和壹元硬幣的壹面印著伊麗莎白女王的頭像,另壹面是Kiwi。幾維鳥是新西蘭的國鳥,新西蘭人坦率地稱自己為幾維鳥。我記得我在新西蘭的時候,在電視上趕上了奧運會籃球比賽的直播。中國對新西蘭,播音員並沒有把國內球員稱為新西蘭,而是簡稱為kiwi。

在我看來,將新西蘭人與新西蘭特有的珍禽相提並論也是恰如其分的,那就是對世界的淡然,不張揚,務實,悠閑。但也有壹點讓我有些困擾,那就是從中國引進的獼猴桃被新西蘭人稱為獼猴桃。

百年獼猴桃,異國他鄉的水果

在新西蘭旅遊期間,我們吃得最多,最愛吃的水果是獼猴桃。獼猴桃最初只產於中國,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是獼猴愛吃的桃子。它是以壹只獼猴命名的,因為它的皮膚和皮毛。獼猴桃好吃,便宜,營養豐富。可惜這裏的奇異果人叫它奇異果。發生了什麽事?

原來,100年前,新西蘭壹位名叫伊莎貝爾的女校長拜訪了她在中國湖北宜昌的姐姐,並將中國獼猴桃種子帶回新西蘭。經過當地園藝專家亞歷山大的精心培育,新西蘭第壹顆獼猴桃——獼猴桃誕生了。它們被稱為獼猴桃有自己的原因:顏色棕黃,毛短而少,頂端的柄看起來像“鳥嘴”,在壹種水果中形象生動。所以在新西蘭,獼猴桃在英文裏就是獼猴桃。

就這樣,原產於中國的獼猴桃,經過百年的努力,不僅在氣候和溫濕度適宜的新西蘭生根發芽,而且壹馬當先,風靡全球。

毛茸茸的定時炸彈——刷尾貂

沿東線南行,時而與南島唯壹的鐵路平行,時而面對驚濤駭浪。為了獲得最佳的觀光效果,我坐在了人們認為最危險的副駕位置上。坐在車的前排,妳可以隨時捕捉到妳看到的壹切,尤其是各種動物,被柱子圍起來的牛羊,穿著背心的馬,南美進口的羊駝,大規模圈養的馬鹿,長得像烏鴉的澳大利亞喜鵲,壹對對黑胸鴨(當時被我們翻譯成天堂鴨),長著妖嬈紅嘴的黑天鵝,甚至還有在藍天上跑來跑去、飛來飛去的兔子...

但最奇怪的是,在高速公路上,總能看到被汽車碾過的小動物,比如兔子、老鷹、刺猬,更多的是“果子貍”。我就納悶了,亞洲的果子貍怎麽會跑到這個南半球的島國呢?如果新西蘭有那麽多果子貍,非典爆發的時候它們壹定很緊張吧?為什麽沒聽說過?從那些動物的遺骸來看,它們的臉不花,尾巴也不長,不像麝香貓,英文叫“pao raccoons”。在奧克蘭博物館,我了解了這種動物的來龍去脈。

原來這是塔斯馬尼亞家族的壹種動物,刷尾塔斯馬尼亞,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體長32-58厘米,重約2-5公斤。它的體色為棕黑色,有濃密的灰色絨毛,口鼻部大,臉似狐貍,尾巴長而卷曲,後半部有掃帚狀的毛,故名。帚尾塔斯馬尼亞黑貂是澳大利亞最常見的有袋動物,分布在北部、東南部、西南部和塔斯馬尼亞。主要是夜間活動,覓食各種植物的果實和葉片,捕捉昆蟲和小動物,白天躲在樹洞、灌木叢或兔子洞裏。

最早的引種時間是1800,可能是因為種群個體少,沒有成功。1858,再次引入,成功。在1890-1900期間,人們又做了壹次努力,從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吸引了200-300只動物,大部分在南島放生,少數在北島南端惠靈頓稍北的壹個地方放生。當時,人們出於經濟目的,多次向新西蘭引進外來物種。這種生活方便,容易捕捉,對人不構成威脅的小獸,作為狩獵和毛皮動物,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受到法律保護。事實上,在新西蘭的壹些商店裏,我們也能看到用貂毛制成的襪子。我甚至聽說在南島的西部,人們仍然吃這種動物。然而,無論是人吃東西,被車碾過,還是打獵搶劫,都無法阻止飛天掃帚的成長。如果是中國,它們的命運自然和果子貍壹樣。

在人多地少、資源豐富的新西蘭,掃帚尾有袋類動物的利用遠沒有它們自己繁殖的迅速。在新西蘭這片沒有天敵控制的土地上,這種繁殖力極強的動物正在不斷生長,呈爆炸式增長。不到壹個世紀,就遍布全國,達到7000萬只,平均每個新西蘭人17,而他們全國的羊只有4000萬只。每只掃帚尾有袋動物壹晚上要吃掉300克植物葉子,所以在新西蘭每天大約會有3噸植物被掃帚尾有袋動物吃掉,這不僅對植物,對家畜和鹿業都是極大的威脅。它們還會吃掉和侵占很多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帶來肺結核等等。問神容易,差神難。人們這種“見其利而不見其弊”的行為,現在已經帶來了惡劣的後果,也被專家稱為“長毛定時炸彈”。

鹿王國-新西蘭

中國是世界上鹿類物種最豐富的國家,約有20種,占世界的壹半;也是中醫藥文化傳統最悠久的國家,其中鹿茸入藥歷史悠久。新西蘭的養鹿業發展迅速,居世界首位。這些年來,僅在克賴斯特徹奇從皇後鎮到南島中線的壹路上,路邊看到的馬鹿繁殖種群就非常龐大,上萬只。

有壹天,在南島南阿爾卑斯山腳下,在拍攝《魔戒》的雪山草地前小睡片刻後,我們驅車來到壹個叫林德峽谷的地方,那裏豎立著壹塊石碑,上面寫著1871年,這裏放生了七只馬鹿。新西蘭養鹿的歷史好像也有壹百多年了。

起初,人們養鹿是為了打獵、吃肉和使用鹿皮。今後,鹿角將被用作客廳裝飾。近年來,鹿茸作為藥品和保健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新西蘭有廣闊的原野,充足的陽光,適中的降雨量和茂盛的牧場。加上鹿茸、鹿肉的出口貿易,養鹿業蓬勃發展。目前,新西蘭共有5000多個養鹿場,鹿的數量為654.38+0.8萬頭,居世界第壹。

煮熟的鴨子不許入內,以免保家衛國。

聽說新西蘭的檢疫極其嚴格,所以我們有切身體會。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同事楊博士給他的朋友帶了兩只北京烤鴨。入境時被海關“攔截”沒收?不報入境卡,至少要罰款幾百塊錢,挺嚇人的。其實我更害怕新西蘭。這個與世隔絕的島國靠水產養殖,尤其是畜牧業為生。如果帶入疫情,危害將是災難性的。我還聽說在2004年奧運會上,新西蘭自行車運動員烏歐牟剛剛獲得金牌,他頭上還戴了壹個橄欖花環。新西蘭農業部官員敏感地警告:出於安全原因,不應將該國的花環帶入該國。如果違反了新西蘭關於動植物進口限制的規定,將會受到巨額罰款甚至監禁的處罰。

事實上,新西蘭的移民檢查辦公室如此敏感和嚴格是有道理的。建國不到200年的新西蘭,確實從物種引進中獲益匪淺,比如上面提到的獼猴桃和養鹿,但也帶來了慘痛的教訓,比如刷尾有袋動物的爆發和本土物種的喪失...新西蘭引進了什麽物種?也就是新西蘭的海外移民,除了人類還有誰?人類及其動物的遷徙是如何導致新西蘭本土特有動物滅絕的?

帶著這些問題,我參觀了幾個博物館,或交換書籍或直接詢問相關信息。為什麽要在博物館裏展示這樣的主題,尤其是帶有自然的?我認為這是科普的重要任務,涉及國計民生,個人行為,生態安全,經濟穩定。終於在奧克蘭博物館得到了完整的答案。我在壹排排進口動物標本前停下來,抄下進口動物的名字。這就像是受到了“生態地震”的沖擊和啟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國外,我強烈地感覺到這些事件和故事應該被介紹給中國的公眾。畢竟國內盲目引進的情況同樣嚴峻。

中國和新西蘭

在我來新西蘭之前,我對這樣壹個南半球國家幾乎壹無所知。到了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才知道這裏的“南極中心”是世界上與南極關系最密切的城市。新西蘭是世界上第壹個迎接新壹天的國家;新西蘭是世界上最早推動女權運動的國家之壹;新西蘭的“價值黨”是世界上最早的綠黨之壹;新西蘭也是壹個與中國有著悠久關系的國家。也許,去過新西蘭的人會說,新西蘭和中國的關系並不是中國餐館多,中國留學生多,中國遊客多,中國制造的商品多。其實並不是。

中國和新西蘭雖然遠隔重洋,但在地理上同屬亞太地區,交往歷史悠久。早在1860年,華人移民新西蘭,成為那裏早期的移民群體之壹。

位於南島皇後鎮附近的壹個叫阿羅鎮的地方,有壹個中國村,但是已經沒有中國人了。河水流淌,逝者如斯,訴說著早年的艱辛。這些短棚屋類似於壹個土著遺址。根據解說牌顯示,在1886-1906期間,* * *共有25名中國工人在此采金。他們中沒有女人,所以沒有後代。由於他們老死不相往來,最後壹個存活到1920,結束了華工辛酸的海外歷史。

早年的華工受到當時新西蘭政府的不公平對待。漢密爾頓博物館有壹個名為“野蠻稅”的展覽,揭示了早期華人移民被迫繳納(每人100新元)人頭稅的歷史。後來新西蘭政府為此道歉。1874-1881,* *在新西蘭工作的華人有5000人,其中壹半在南島奧塔哥省。該省的達尼丁市因淘金而繁榮。大量來自廣東的中國人曾經來到這裏謀生。當時大多從事服務性工作,如開菜園、餐館、洗衣店等。為了改善命運,他們對子女寄予厚望。的確,很多老華僑的兒女不負眾望。現在很多老華僑的子女,第三代、第四代,都成為了律師、醫生,成為了新西蘭社會的佼佼者。

中新友誼的歷史也是非凡的。1937年,日軍侵略中國,中國政府向國際聯盟發出緊急呼籲。在多國會議上,新西蘭代表威廉·喬丹勇敢支持中國抗戰,投票贊成與前蘇聯“國際聯合行動”(當時只有這兩個國家站在中國壹邊)。

抗日戰爭中,新西蘭醫生凱瑟琳·霍爾“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和白求恩壹樣,在晉察冀邊區行醫,救死扶傷。聶榮臻元帥曾為她題詞:“拯救生命,無私奉獻,支持抗戰,歷史永存”。

恐怕妳最熟悉的新西蘭人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了(1897 65438+2月2日-1987 65438+2月27日)。1927年,他來到中國,留在了中國。他壹生致力於向國際社會宣傳和介紹中國,出版和翻譯了大量中國詩歌,撰寫了大量介紹中國的書籍,達63本,為中新友誼做出了突出貢獻。

滅絕,源於新西蘭對鳥類的恐懼

在新西蘭,面對碧水藍天青山綠水,妳總會瞥見幻影。這樣壹個美麗而寧靜的海洋伊甸園,壹只笨頭笨腦、兩人高的大鳥,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但看到壹個人,就會轉身消失在人類世界的地平線...

恐鳥是澳大利亞最高的鳥。成年鳥有兩個成年人那麽高,體重270公斤。800萬年前,恐鳥生活在新西蘭,壹度繁盛,多達25種。它的蛋有籃球那麽大,重約十公斤。壹個恐鳥蛋相當於65,438+000個雞蛋。

1350年,毛利人乘獨木舟來到新西蘭。第壹批毛利人剛從北島登陸,他們就看到又高又大的鳥在周圍晃來晃去,嚇得他們趕緊逃回船上。因此,他們將這些鳥命名為“恐鳥”。

人類發現恐鳥癥的時候,也是恐鳥癥遭殃的日子。很快,這些手持長矛的波利尼西亞人陸續登上島嶼,屠殺恐鳥,帶走鳥蛋,並帶領老鼠、狗等動物來到新西蘭這片原本幹凈的土地上,終於使這些大鳥滅絕。北島恐鳥在17世紀滅絕,南島恐鳥在1850年左右滅絕。

在毛利人墳墓的雕刻中,人們發現了壹些關於怕鳥的奇怪詩句。面對新西蘭的毛利文明逐漸被歐洲文明取代的事實,這些預言可謂不幸之言:“唉,我們會因為對鳥類的恐懼而迷失。”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毛利人對鳥類恐懼的溫柔懷念也反映了自然生物多樣性對社會文化多樣性的影響有多深。不幸的是,滅絕意味著永遠。

在新西蘭的壹家畫廊,曾經看到過這樣壹幅畫,畫中成群的家養的雞、兔子、貓、狗、牛、羊蜂擁而至。與此同時,當地的動物——恐鳥、太卡雞、烏鴉和笑貓頭鷹...被取代、淡出並滅絕。

在新西蘭,自從人類登陸,新西蘭生活世界的多米諾骨牌就開始崩塌。

  • 上一篇:14年執業中藥師資格多少分通過
  • 下一篇:諸位,有誰知道清火明目中藥藥方?謝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