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八角茴香(八角)有哪些特征?

八角茴香(八角)有哪些特征?

(鄧錫青、沙文蘭、蒙愛東)

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別名大茴香、八角茴香、大料。為木蘭科常綠喬木,是我國南亞熱帶地區珍貴的經濟樹種之壹。八角茴香油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常年出口商品之壹,歷年外銷數量很大,占世界市場的80—90%。主產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寧明、大新、天等、德保、百色、防城等縣,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此外,雲南省廣南、文山、河口、屏邊等地及廣東、福建也有栽培。以果實入藥。果實、枝葉含揮發油,其中主要成分為茴香腦以及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酮、黃樟油素、蒎烯、l-水芹烯等,此外尚含脂肪油、蛋白質、糖等。在制藥工業上是合成雌性荷爾蒙己烷雌酚的原料。藥理作用,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的抑菌作用與青黴素鉀鹽相似,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抑菌作用與硫酸鏈黴素相似,對真菌的抑菌作用大於苯甲酸及水楊酸。味辛甘、性溫。有祛寒濕,理氣止痛,和胃調中的功能。治疝氣痛、腰部冷痛、胃部脹悶及受寒引起的嘔吐等癥。在咳嗽藥中可作為矯味劑。

壹、形態特征

高達10—15m,胸徑30cm。主幹挺直,壯年樹樹皮灰白色,稍粗糙,老齡樹皮灰褐色,並有不規則的淺裂。葉互生或3—6枚簇生,革質,長5.5—10.5cm,寬約1.6—4.5cm,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表面深綠色,光亮無毛,背面淡綠色,被疏柔毛。花兩性,單生葉腋;花梗長約1.5cm,花被8—12片,粉紅色或深紅色,排列為2—3輪;雄蕊15—19個;心皮通常8個,離生,輪狀排列。蓇葖果多呈八角形,鮮果綠色,幹果轉變為棕紅色,直徑約3.5cm,果熟破裂;種子有光澤,橢圓形,棕色(圖15—1)。

圖15—1 八角茴香形態圖

1.果枝 2.花

二、生物學特性

(壹)生長發育特性

八角樹的生長發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幼林期,即從幼苗栽植後到成林樹冠形成並開始大量開花結實,約需13—15年,在這階段的前8年是單純的生長階段,後7年是邊生長邊結實的階段,整個階段是生長勢能大於結實勢能,這樣,有利於樹冠的形成。但近年來,在廣西八角產區發現種植後2—3年的八角實生苗普遍開花,這充分說明采用先進的營林綜合技術措施是可以縮短幼林期的。第二階段是壯齡期,即開花結實旺產期,果枝的發育和樹冠的擴大主要是在這壹階段逐年完成的,其開花結實旺產期持續年限的長短,取決於立地條件和撫育管理的集約程度。在立地條件較好而且管理水平較高的產區,八角的旺產期可延續到60—70年。反之,在立地條件差、撫育管理又跟不上的地方,30年後產量即顯著下降。第三階段是衰老期,表現為樹體生長勢逐年衰退,果枝逐漸雕枯,樹冠隨之破壞,產量開始下降,立地條件較好的可以維持50—60年,否則,30年即衰老枯死。

(二)抽梢

八角樹主幹枝條每年抽梢2—3次,春梢葉芽於2月中旬萌動,3月上旬展葉盛期;夏梢4月下旬萌發;秋梢於8月上旬抽出;壹般側枝(長果枝)每年只在3月上旬抽梢壹次。

(三)開花結實

八角開花結實規律,經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進行多年的定點觀察,證實了八角當年兩次果均為上壹年7—11月份開花受精後形成的,即每年只開壹次花結二次果。

3—4月份成熟的春果(又稱“角花或小造果”)是來自上壹年8月中旬以前所開的初花,此時正值夏秋之際,水熱條件充足,樹體營養豐富,子房受精後即開始發育,促使幹枯的花瓣早落,幼果經過8個月的發育長大至翌年4月初成熟,由於受秋末冬初幹燥氣候的影響,果實瘦小,種子發育不良,壹般不能作種。而10月份成熟的秋果(又稱“大造果”或“大紅果”)則由上壹年8月中旬盛花期以後的花受精發育而成,此時正值秋末冬初,氣候幹冷,樹體亦因春果發育和大量開花消耗營養過多,幼果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花瓣幹枯後緊包幼果,保護幼果休眠越冬。翌年2—3月氣溫回升至15℃時幼果繼續發育,此時因子房膨大而使幹枯的花瓣脫落(這種跡象很容易被調查者誤認為是盛花期剛過以致做出3—4月份有大量花開的錯誤判斷),經春、夏、秋三季的生長至10月中、下旬成熟。此期的果實飽滿肥大,質量好,種子發芽率高,數量大,通常占總產量的80—90%。

(四)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八角是熱帶、南亞熱帶樹種,主要分布在北緯25°30′以南的山地,從表15—1中看出,分布區的年平均溫度為19—23℃,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0℃,絕對最低溫度在-6℃以上。極端低溫對八角生長和產量影響極為顯著,氣溫下降至0℃時,越冬春果果柄受害,缺角果多且早脫落;氣溫-2℃時,春果被凍死,小造果無收。休眠越冬的秋果局部受害,形成缺角果;氣溫-3℃時,幼苗和幼樹秋梢受害,嚴重的整株凍死;氣溫-4℃時,秋果大部分被凍死,大造果減產,嚴重時顆粒無收;氣溫-6℃時,大樹枝條受害,部分植株死亡,新造八角林區的絕對低溫不宜低於-6℃,否則寒害嚴重,而八角北移,首先要考慮適生溫度的臨界值。

表15—1 三個氣候帶的氣象資料

材料引自:黃卓民、楊瑤青,廣西八角品種資源普查資料匯編,1986、2.水分

八角樹不但需要溫暖的氣候,而且還要求豐富的雨量,從表15—1來看,壹般產區的年降雨量和相對濕度均分別在1300mm和78%以上。產區各地雨量分配雖不夠均勻,但在復雜的山地地形和茂密的植被影響下,山區日照時間較短,陰天日數和雲霧較多,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均較大,八角不受秋旱和春旱的影響。

3.光

八角是耐陰性樹種,但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期,對光的要求是不同的。幼樹喜陰,成年樹喜光,在育苗期需搭設蔭棚或在苗床上插鐵芒草遮蔭,如不遮蔭或透光度過大,幼苗生長不良,葉子枯黃全株死亡。在幼林地上需適當保留壹些雜木灌叢作遮蔭樹,待八角成林後將遮蔭樹砍除,因花芽分化果枝的發育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正常開花結實。

4.土壤

八角在土層深厚、疏松、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的土壤或砂質壤土上生長最好。氣候幹燥,土層淺薄,土壤瘦瘠的地方生長不良,結實甚少。八角是酸性土壤樹種,不適宜生長在石灰性土壤上。

三、栽培技術

(壹)品種

品種優劣與管理好壞直接與八角產量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開展優樹選擇,營建無性系采穗圃和優樹種子園,為八角生產提供良種,早日實現良種化,是當前八角生產上急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1986年的研究成果《廣西八角品種資源資本料匯編》介紹,初步將我國八角劃分為四個品種群***17個品種,這些品種特征如下:

1.紅花八角品種群

(1)普通紅花八角

為分布廣、適應性強、產量高的較優良品種。花紅色,萼片3—4枚,淺綠色,花瓣7—9片,覆瓦狀排列,雄蕊12—22枚,花藥粉紅色,呈2—3輪覆瓦狀排列,雌蕊8枚,蓇葖果8枚,作星狀排列,果徑2.5—3.4cm,果柄長2.2—3.2cm,每公斤鮮果約200個。

(2)柔枝紅花八角

為優良的品種。樹冠近圓柱形或長圓錐形,分枝角度小,小枝細長且密生,呈柳枝狀柔軟下垂,枝葉茂密,樹體結構緊湊,具有大量掛果的骨架基礎和充分利用光能條件,結果枝與營養枝的比例較協調,單株產量較高。果肥大,果柄長3.0—4.8cm,含油量高,油質量好。

(3)紅萼八角

抗病蟲能力強,與普通紅花八角的區別是花柄、花萼、花瓣和果脊線均為紅色。樹形和樹體結構都不好,單株產量低,含油率低,在生產上不宜推廣。

(4)大果紅花八角

為壹般優良品種,樹體高大,枝葉較茂密,單株產量高,果實較大,果徑大於4cm,果厚在1.1cm以上,每公斤鮮果100—140個。含油量高,抗病力強。

(5)多角紅花八角

為壹般優良品種,雄蕊21枚左右,雌蕊9—13枚,蓇葖果9—13瓣,果瓣大小不勻,規則排列或呈堆積狀著生於果柄基上。

(6)鷹嘴紅花八角

為壹般優良品種,果8枚,果先端漸尖且向內勾曲,形似鷹嘴。

(7)小果紅花八角

為利用價值不高的品種,但八角色鮮香味濃,茴腦含量高,果形正八瓣,果徑小於2.5cm,每公斤鮮果400個左右。

(8)厚葉紅花八角

為利用價值不高品種,葉厚為普通紅花八角的2倍以上,革質,墨綠色,稀生,結果少。

(9)矮型紅花八角

為利用價值不高品種,但可作矮化砧,植株自然矮化,樹高在8m以下,分枝低,冠幅大,側枝長,小枝多,葉薄革質。

2.淡紅花八角品種群

(10)普通淡紅花八角

為比較優良的品種。花瓣6—9片,淡紅色或邊緣為白色中心、呈紅色,呈2—3輪覆瓦狀排列,雄蕊10—21枚,花藥淡紅色至淺黃色,雌蕊8枚,蓇葖果8枚,呈規則星狀排列,果柄長短不壹,嫩葉暗紅色,成齡葉綠色至濃綠色。

(11)多角淡紅花八角

為壹般優良品種。花淡紅色,蓇葖果9—13枚,果徑3.5—4.5Cmp星狀排列或成堆積狀著生在果柄基上,其它性狀與淡紅花八角相同。

(12)柔枝淡紅花八角

為優良品種。花淡紅色,枝條著生性狀與柔枝紅花八角相似,其它性狀與淡紅花八角相同。

(13)厚葉淡紅花八角

為利用價值不高品種。花淡紅色,葉厚於壹般八角葉的2倍以上。

3.白花八角品種群

(14)普通白花八角

為比較優良的品種。花白色,花萼2—4枚,淺綠色,花瓣7—10枚,3—4輪覆瓦狀排列,雄蕊12—17枚,淺黃色,少數粉紅色,蓇葖果8枚,八角形。

(15)柔枝白花八角

為優良品種。花白色,枝條特征與柔枝紅花八角相似,其它特征與普通白花八角相同。

(16)多果白花八角

為壹般優良品種。花白色,果實特征與多果紅花八角相似,其它特征與普通白花八角相同。

4.黃花八角品種群

(17)黃花八角

在生產上不宜推廣的品種,但花色鮮艷,黃色,可供觀賞。花萼3—4枚,淺綠色,花瓣10—11枚,雄蕊14—16枚,雌蕊7—10枚,朞莢果7—10個。

(二)繁殖方法

1.采種及種子處理

要選擇樹冠發達、結果多、品質優良、無病蟲害的壯年樹為留種母樹。八角花期長,果熟期也較長,大量果熟期在10月下旬,果實未開裂之前采收。種子成熟是果皮顏色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種皮具有壹定光澤,而且飽滿充實,發芽力最強,水分含量少,貯藏容易。采種用木鉤果枝,用手摘果,不能采用竹竿敲打或搖動等采種方法,要註意保護母樹。

八角秋季鮮果每公斤約有160個,壯年樹果實飽滿個大,每公斤約有80—90個,壹般每100kg鮮果可剝得種子18—24kg,千粒重為111g。

種果采回後,在室內攤開晾曬,經常翻動,脫種去雜。因八角種皮幹膜質,種子含揮發油,暴露於日光下或放置空氣流通處,油質極易揮發,過於潮濕又易腐爛,極易喪失發芽力,故宜隨采隨播。如不立即進行育苗,而是供次年春季播或遠途運輸的,必須妥善貯藏。壹般采用的種子處理方法是將種子與3—4倍黃泥土加少量清水,加以攪拌均勻,使每粒種子都裹上壹層黃泥,放蔭涼處貯藏至播種時取出,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註意防熱、防鼠、保濕。

2.播種育苗

圃地要選擇水源充足、土質肥沃、環境蔭涼、利水良好、不受山洪沖刷和不當西曬的地方。整地要求是全面翻耕,均勻碎土,清除草根和石塊,作畦畦面平整。生荒地頭年秋冬深耕翻地,新老圃地要三犁三耙,結合耕翻分層施足基肥。畦面寬1m。畦高20cm,畦間寬30cm,圃地中心和四周要開挖排水溝,以利排水防漬。

在廣西南部冬季無霜或少霜地區以11—12月秋播為好,而中部和北部冬季有霜凍的地區,則以1—2月春播為好,但播種期延遲到3月或4月初播種,就幾乎全部不發芽。

壹般采用條播,便於撫育管理,苗木生長健壯,行距15—20cm,播種溝要平,條距要整齊,播種溝深4cm,按3—4cm株距點播種子壹粒。播後用燒過的草皮拌細土覆蓋,厚度約3cm,為了防止土壤幹燥和雨水沖刷畦面,保證發芽迅速整齊,抑制雜草生長,播種後可用稻草或茅草進行覆蓋。

加強苗圃的田間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必須認真細致管理好。在幼芽出土前,要經常淋水,促進種子發芽出土,特別是易受日灼為害的八角,撤走覆蓋物後,應立即進行遮蔭(日照時間不長及林間撫育,壹般可以不遮蔭)。遮蔭可搭蔭棚,至11月即可拆去。苗圃要經常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松土、除草次數,應根據土壤、氣候及雜草滋生情況而定。在苗高3—4cm時開始追肥。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早期以施氮肥為主,加速苗木生長;後期以施磷、鉀肥料為主,促進苗木健壯。第二、三年需中耕除草、追肥、間苗等工作。1年生苗高30—45cm,2年生苗高45—60cm,3年生苗高1.3m以上。

(三)選地與整地

造林地選擇,按適地適樹的原則,宜選用沙頁巖、花崗巖等母巖發育的微酸性土壤,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砂壤土至輕粘土均可。但鈣質土、石灰層山地不宜選用,土層淺薄、幹燥的土地即使是酸性土也生長不良,不宜選用。地形選擇,以東坡、東北坡向的低山和中山的中下坡造林為好,而西坡日照強烈,不能選用。

整地方式,緩坡、土層粘結或灌木雜草密的宜全墾,陡坡、土壤松軟或灌木雜草稀的可用帶墾或穴墾,全墾要作保水土埂和排水溝,帶墾要作梯級,穴墾要挖明穴,壹般整地挖樹坑應在造林前半年進行,樹坑長寬各為0.5m,坑深0.4m,挖坑後回土,早整地,可以改良土壤,蓄水保土,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四)移栽

實生苗造林密度隨經營目的而異,壹種是生產八角的果用林,造林密度壹般行株距為5m左右,每畝26株。另壹種是以生產蒸油為目的的葉用林,行株距為1.33m左右,每畝375株。

確定造林的稀與密的原則,大山區稍稀,丘陵地稍密;肥土稍稀,瘦土稍密;山腳稍稀,中山稍密。

造林方法,果用林用2年生苗,葉用林用3年生苗。造林季節在2月新芽未萌動前,起苗要與造林緊密銜接,這是影響到造林成敗的關鍵性工序。八角是常綠樹,大苗栽植,剪去每片葉子的3/4和大部分側枝,以減少葉面蒸發。黃泥漿根,並抓住雨天造林,如苗圃離造林地遠,造林任務重,又遇幹燥天氣,可用截幹造林法,即在造林前1—2周,將苗木離根際10cm(果用林)或130cm(葉用林)截斷。因幼苗期萌芽力強,壹般在20天後又可萌發新芽,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五)田間管理

造林後,在幼林內間種農作物是個成功的好經驗,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減少撫育用工,促進八角幼林生長,增加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土地。壹般可間種3年,以後,每隔3—5年全面翻土壹次,到10年生進入成果期,每年割草兩次,第壹次在春季果未脫落前進行,第二次在秋後9月采果前進行,割草撫育是用鐮刀將林下的雜草灌木壹律割除,並移放林外,以便拾春季果和采收秋季果。

葉用林在造林後頭兩年可間種農作物,以後必須在每年生長盛期之前中耕翻土、培土、施肥壹次,可維持30—40年,如不這樣做,2—3年就失掉萌芽能力而枯死。

(六)病蟲害及其防治

1.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sp.)

主要為害葉、果和苗木蓮幹,0.5m以下的壹年生苗木易受害。此病常年為害。發病期雨水多則病害發展快。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空氣流通並遠離大樹的地作苗圃;種子要消毒,減少越冬後的初次侵染,及時清除病株殘體,病害發生期可噴1∶1∶200倍波爾多液防治。

2.八角尺蠖

(Dilophodes elegans sinica Prout)

壹年發生4—5代,在廣西南部幼蟲從3—11月為害八角葉,9—10月是為害最為嚴重季節。防治方法,必須掌握幼齡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或馬拉松1000倍液防治,同時配合人工捕殺,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金花蟲

(Oides leucomelaena Weise.)

壹年壹代,以卵在葉腋間越冬,次年3月間孵化出幼蟲,4月入土蛻皮化蛹,5月羽化成蟲,7月間產卵於葉腋上,為害葉和芽,輕者生長不良,八角減產,為害嚴重致使葉子被吃光後,樹就要枯死。防治方法:(1)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劑或50%馬拉松乳劑500—600倍噴殺成蟲;(2)用“621”煙劑熏殺;(3)在幼蟲期噴白僵菌粉使之感染致死;(4)人工捕殺,或利用其假死性和喜光性,用竹筒布袋等收集捕殺。

四、采收與加工

(壹)收獲

八角果的春季果在4月間成熟,待果實老熟落地後從地上拾取,收回後曬幹,貯藏於幹燥處,因春季果產量少,不值得花人工上樹采摘。

秋季果是大造果,10—11月采收,占全年總產量的90%以上,每株可產果50—100kg,所以要動員大批勞動力采收。因此時樹上有成熟的果、幼果和正在開放的花,采種時既不能用竹竿敲打,也不宜搖動樹枝或折枝,只好上樹用木鉤鉤果枝,用手摘取熟果。

葉子含油量是老葉多,嫩葉少。采收季,壹般是秋後,采壹年以上的老枝葉,隨采隨蒸餾。

(二)加工

果實采收後,生果在沸水鍋煮沸用木棒攪拌約5—10分鐘後,即行撈出,置於竹席架上曝曬幹燥或在室內用木炭火烘幹,以烘幹的八角品質好,香味濃。

枝葉油的蒸餾加工,每100kg鮮葉可產油0.7—0.9kg。

  • 上一篇:免疫療法到底是什麽?這種治療有什麽獨特的優勢?
  • 下一篇:昨天陪同學去爬山,曬黑了。有什麽辦法或者事情可以盡快恢復?緊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