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江西石城有哪些名人、名水、名篇?剛註冊,錢不多,請多幫忙。

江西石城有哪些名人、名水、名篇?剛註冊,錢不多,請多幫忙。

在江西石城,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是古越人生活繁衍的地方。漢代隸屬都督、揭陽、北洋、華乾等縣。三國吳嘉和五年(公元236年),撤揭陽縣為都,先後屬廬陵縣、南康縣。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稱北洋郡,隸屬南康郡。隋煬帝黃凱十三年(公元593年),石城場因境內“四面環山,巍峨如城”而得名。南唐寶大十壹年(公元953年),石城昌升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屬乾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屬贛州。元元鎮遠(1295)屬於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屬甘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石城縣被定為寧都首府直隸州管轄。1914屬於甘南路。1926廢路屬於江西省。1932屬於江西省第十壹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是中央蘇區的土地。1932年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管轄,3月歸江西省政府管轄。7月22日1933,木蘭、高田、小松的羅溪屬赤水縣,炎陵屬福建省彭湃縣。1933年8月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指定瑞金的橫江、龍崗、猶大、朱坑、楊迪、羅家、日東、鄂和寧化的淮陽(淮土)為中央直屬縣,縣委設在橫江市場。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於瑞金區,縣政府設在琴江鎮。1950屬於寧都地區。1952年9月後,先後隸屬贛州特區、甘南行政區、甘州區,1999年由區改市,至今隸屬贛州市。

贛江源頭漂流被譽為“千裏贛江第壹漂”,是亞洲最刺激的漂流!位於江西省贛江源自然保護區。

在贛江源頭漂流,刺激,驚險,安全,野趣。漂流景區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654.38+萬個單位,國內罕見,被譽為天然氧吧!

贛江源頭漂流5公裏落差320米。有80多個河灣,56個危險海灘和22個水池。漂流的河兩岸,有綠影、山巒、怪石、瀑布、流泉;河灘水流湍急,浪花飛濺;深潭的水清澈湛藍,水波悠悠,倒影如畫。

贛江源頭漂流有任賢谷、鯉魚躍龍門、三疊泉、金龍潭、七裏荷塘等40多個自然景點,讓妳流連忘返。

田童村位於縣城東南6公裏的大社村。素有“石怪、幽洞、雪萊、香茶、盛世佛”之稱,自然景觀與人文遺跡相得益彰。通天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約為15.5-17.9℃。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秦煌同誌經過考察認為,全國只有通天寨在巖石表面見過如此典型的裂隙地貌,是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區。

石城安百裏和煙草在中國很有名。是著名的同心安百裏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安百裏之鄉”和“中國煙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水果產業已初具產業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118,中藥材138。全縣森林覆蓋率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特別是高產毛竹林、油茶林、松香林。

石城物產豐富,資源獨特。已探明的礦產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巖、高嶺土等10多種。龍崗硯享譽海內外,其制作的“龍崗硯”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喜愛。行業包括化工、廣播電子、軸瓦、礦山設備制造、紡織設備、南京金紙、重磅紙、印刷等。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先後開發出壹系列白蓮綠色食品(同心白蓮、蓮子奶糊、白蓮惠仁糊、白蓮速溶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蜜蓮心茶等。)、客家酒曲、藕粉、艾草茶、山藥、保健粉等食品。其中,陳印茶和客家九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獎。

石城是中央蘇區洪權縣,毛澤東、、朱德、林彪、羅榮桓、彭、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石城數萬人參軍,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上級批準了4000多名烈士。經歷了紅軍攻克紅石寨、石頭城封鎖、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大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遺址非常豐富。現保存完好的有毛澤東朱德關下故居、洪家龍紅四方面軍舊址、虎尾坑紅十三軍舊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第五次反“圍剿”時李烈師石城阻擊戰舊址、紅軍攻克紅石寨舊址等。

石城是中國客家文化的搖籃之壹,素有“客家搖籃”、“閩粵通衢”之稱。歷史上是客家人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承普為石城題詞:“祖根在故地,搖籃客石城”。石城還是“燈籠之鄉”。民間花燈歷史悠久,花燈道具、舞蹈、音樂都極為精美。是壹種獨特的表演藝術形式,尤其是大型神話燈籠仙子——普金井中南海,其“燈籠之鄉”的美譽享譽省內外。

少部分中原漢人遠至秦漢時期遷入石城。唐宋時期,大量中原漢人遷居石城,與當地土著壹起開發了壹個與世隔絕、荒涼的石城,創造了石城早期客家文化,促進了早期客家人在這片土地上的形成,使石城成為客家人的搖籃。

石城最早的土著人

秦國統壹中國之前,南方沒有漢人居住,但是福建、廣東、江西、湖南等中國南方的廣大土地上又有誰居住呢?明匡廬寫《赤崖》說:“名客是壹種上古蠻夷。五溪之南,窮山海接巴蜀,蘭胡盤侯四姓居多。”《天下郡國病書》上說:“想到她,就叫她蠻子。”李《齋》雲:“聲斜,山耕之地謂之”。民國1938年吳宗慈《江西省通誌考證》《江西省迷宮人考證》說:“夫為苗,夫為寇。”又有雲:“粵東是畬族最重要的地方,其祖先實為山越。”摯友許所著《粵江流域人民史》在《廣東畬族年節》中寫道:“畬族,古稱越山,最廣散於粵東...還有很多名字帶“悅”字。.....所以在廣東,所謂的老越人或者先來的土著,應該屬於彜族。”福建順昌縣知雲:“彜族以潘蘭雷為姓,楚、越繁榮,閩中有山川溪流,稱社客,證明廣東畬族已東遷入福建。”廣東的畬族同時進入福建和江西。《王文成公權書》請崇義縣治舒雲:“初畬賊原籍廣東,經金澤總督建議,安置於前年地址。”這充分證明了廣東畬族是從東北遷徙到江西的。百姓之所以來江西,《江西通誌稿》也說:“明朝以前難以確定的判詞,明代來自廣東。山是古山,在粵東分布最廣。”《通誌稿》也說:“人之主要目的,為其耳求耕地,若找不到平原之地,則為其刀耕火種之勤勞而求山,其情極可憐。”守仁和興說:“到處都是山和田野開滿了花,可憐的無家可歸了壹半。”村民和當地居民之間的土地沖突日益尖銳,不時發生爭鬥,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明朝鄭德十二年,贛南巡撫丁醜(1517)派重兵“剿”之,隨後“勢大衰”,此“畬之患”解除。幸存的畬族只能收縮深山,遷徙到閩粵山區,江西畬族幾乎滅絕。

石城位於武夷山區,與福建省僅壹山之隔。在山的另壹邊,長汀和寧化自古就有畬族居住,相鄰地區相互遷徙是常有的事。在石城的群山中,還有壹種季節性的“廣東蛇客”。因此,雖然石城不是古代畬族的主要活動區,但也有閩粵畬族遷入相土居住。石城很多古代地名都有“社”字,如文家社、楊舍、下社、大社等。這些帶“她”字的地方都有壹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山高鄰大,畬族真的是山民。

據壹些資料記載,石城也有兩個畬族,分別叫蘭和雷,但這兩個畬族並不是石城原來的畬族,都是南遷的畬族。據《橫江桃溪》記載,汝南蘭氏五族譜載:“畬族發源於太浩,居巴州藍田,故以國為氏。”生於江南,先後遷居臨川、安福、冀州、乾州、全州、邵武、建寧、上杭、寧化、,宋代遷居坊。明末,六五歲的孫輩從劉清遷到石城的烏石頭、桃溪、丹陽、大埔。目前,有近100戶人家中有近600人姓藍。據我大嫂的《鳳儀雷氏族譜》記載,雷氏為古諸侯之國,先祖居陜西鳳儀縣,為同州刺史。783年,唐德宗建立四年後,龔燕,福州刺史,搬到張羽,以避免朱巴的混亂。孫復恭任洪州刺史,遷至福州白水張,後遷至寧化。孫,祖籍中國,清丙子(1696)歲時,於十壹年遷居上栗西子口。如今,姓雷的有80多戶500多人。石成蘭和雷都是在1985年被批準為畬族的。他們不是城市的土著祖先,而是古代南遷的中原人。它的語言、服飾、習俗和當地人沒什麽區別。

早在秦漢以前,遠離官府的孤僻封閉山區石城就是壹片待開發的處女地,人跡罕至,樹木蔥郁,河流縱橫,真是壹個美麗的地方。

公元前221年,中國被秦始皇統壹,天下有三十六郡,屬江西九江郡。據北宋《太平玉環記》記載,秦始皇為了修繕阿房宮,將從前六國的壹些陣亡將士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在興國的商洛山區,號稱天下“木客”。還有秦始皇統帥屠呦呦率領的50萬大軍(謫系弟子)鎮守嶺南,任濤、趙佗率領的4-5萬水師增援秦軍,是第壹批南下的中原漢人。後來趙佗被任命為龍川令(今江西遂川)。還有,為了讓士兵在南方安心,“有三萬人求壹個沒有婆家的女人,以為士卒可以補衣”(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這些新組合的秦官兵家屬大多留在了贛南。漢朝時,朝廷兩次派官兵出梅嶺,建村修城。秦漢官兵成為最早在甘南發展和居留的中原漢人。而最早進入石城的中原漢人是哪些人?可惜沒有發現文字記載,只有清乾隆、易醜所撰《石城縣誌》中的壹小段說:“秦末劉隨父華到其家(指城東五裏山,今稱仙姑嶺)”。這位劉的父女就是在汶川第壹次見到的石阡有名的居民。當然,這劉父女到底是屬於中原亂逃之人,還是屬於上述官員的家族,都兩千多年了,實在沒什麽可考的。

歷代石城移民概況

西晉末年,政治腐敗,民族矛盾上升,導致“五湖之亂”,史稱“永嘉之亂”。進士南遷。全國壹片恐慌。於是,大批士紳和民眾隨文章南遷。漢人從中原南遷是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持續了幾個世紀。進入江浙後,繼續南下。其中很大壹部分進入江西,然後回到贛江,有的沿途停留,有的進入贛南,小部分繼續向福建、廣東遷徙。如《鮑氏續譜》載:“西晉宗元官商為大夫之大夫,帝在末。中原大亂大亂,五湖混雜。文遠皇帝位於金陵,所以他在江油丹陽娶妻。”《溫氏族譜》載:“五湖之亂時,溫氏隨中原士紳南遷。”龍崗《吳氏族譜》載:“東晉末年,暹羅公從平陽逃至兗州,遷居福建。”《石城景西村鄭氏六記》載:“晉懷五年(365,438+065,438+0),海上大亂,境內百姓多南遷奔縣,避居西山龍源梅雲坪”,“晉八年,壬子(465,438+02)。今天這個城市的市長在腦中。他和吳住在壹起,後來搬到了南橋嶺(作者指出,壹凹和南橋嶺都在石城鎮的管轄範圍內)鄭、吳都屬於金代第壹批人口遷徙中的原漢族。

五個多世紀以來,從晉代開始,南北朝沿襲唐五代,中原或散或散,或遷徙,移民從北到南斷斷續續。尤其是在唐僖宗,北方發生了王獻之、黃巢農民起義,起義人數達百萬,席卷大江南北,導致了歷史上第二次人口大遷徙。這場大遷徙持續了壹百多年,直到五代末北宋初。現存族譜碑銘中有文字記載:“在時,溫剛保由石城遷至福建寧化縣石壁鄉”(《溫氏族譜》)“唐博士十五郎,因黃巢叛亂,唐幹甫乙不住洪州石城五都坨。”(舒口《徐氏十家譜》)。《我來避黃巢之亂(唐代杜氏家族墓誌銘)》、《甘府(874年)避黃巢之亂,遷居寧化石壁村》《閩贛羅氏族譜》《南唐時,我從寧都灣田北村遷居石邑下》(《松崗石田八修》)。“這些逃離亂世南遷的中原漢人,大部分進入江西,並沿途停留,部分進入贛南,少數進入福建、廣東。根據石城鄭姓、胡姓、文姓、徐姓、賴姓、徐姓、廖姓、羅姓、高姓、熊姓、畢姓、吳姓等族譜記載,唐五代時期,居住在石城的姓氏依次為文、鄭、吳、黃、陳、劉、賴、李、王、張、廖、徐、鄧、張。

20世紀80年代初,該縣的地名普查中還發現了杜、華、顏、洪、唐、金、連、雷、蘭等居民建造的村莊。確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姓氏已經移居國外,很難考證清楚。上述50多個姓氏中,只有鄭、賴、胡、文、徐、廖、徐、羅、高、熊、畢、吳等12個姓氏在石城留有後裔,其余幾十個姓氏的居民均已移居國外。

這些進入石城境內的移民選擇了土地建房。據縣地名調查資料顯示,現存民居中,晉代建有5處,代建1處,唐代建有40處,五代建有8處,占54處。壹千三百多年來,社會變遷,人口遷徙頻繁。作為居住區,不斷新建、擴建、搬遷,或者廢棄、荒廢,都是常識。不難推斷,當時的實際居住面積遠遠超過了這壹統計。

據家譜記載,宋代遷入石城的姓氏有文、黃、陳、劉、賴、李、王、張、廖、徐、鄧、何、羅、吳、謝、曾、周、楊、朱、康、秋、胡、宋、鄭、熊、徐、易、吳、遲。童、蔡、龔共有70多個姓氏,大部分都相繼遷出,留給後人的今天只有30個姓氏,分別是:文、黃、陳、劉、賴、宋、郭、楊、朱、鄧、熊、秋、吳、童、龔、魏、何、張、鄭。

元代遷入城市的新姓氏有周、範、曾。

現存民居中,95處為宋代代建,65處為元代所建。

明代,尤其是明朝,江南並不太平。明末清初戰亂頻繁,人口遷移非常大,導致了歷史上第四次人口遷移。明代新姓氏有:蘭、顏、姬、殷、雷、董、饒、謝、阮、義、傅、孔、吳、姜、程、史、魏、白、蕭、容、王、寧、廉、遲、姜、任、上官、顧、沈、吳。這些移民中有壹半以上是從福建劉清寧化和江西寧都遷入的,現有的505個定居點屬於明朝。

清政權鞏固後,采取了壹些鼓勵農業生產和人口發展的政策,也促進了大量的人口遷移。清道光《石城縣誌》記載:“康熙五十二年,定鼎書為恒量,子孫數永不加。”“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三十六年,有2279人,女姓554人,從未按聖旨增編(其女於乾隆十壹年、乾隆三十七年停止編編)。”還說:“乾隆三十六年編,人數數十倍。”這些激勵政策的實施促使人們轉移到適合農業發展的地方。石城地處山區,適合開墾的區域很多,所以人口突然增多。順治十三年(1656),石城縣總人口3420人,道光元年(1820),總人口上升到184959人,凈增50多倍。鹹豐元年,辛亥(1851),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起義,定都天京(南京)後不久,調兵北上西征。短短幾年,幾乎半個中國鬧得沸沸揚揚,內戰不斷。為了躲避兵變,尋求安身之地,江南壹帶開始遷徙。石城是閩贛交界的偏遠山區。對省、地、州來說是偏遠山區。相對來說,它就像壹個避風的港灣,可以隱蔽,可以進入。於是,四面八方的移民再次聚集於此,人口迅速膨脹。鹹豐同治年間,石城縣戶籍人口達到22萬余人,比100多年後的1985人口多出1000余人。清代新增姓氏為翁、遊、吳、夏。清代新建居住區1091個,占今天居住區總數的壹半以上。

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的近40年間,人民連年貧困,社會十分躁動,人口在縣與縣之間頻繁流動。這壹時期的新姓氏有洪、馮、龍、宗、皮、於、於、梅、文、韓、關、顏、曹、毛、張、方、匡、顏。

從晉代到清末的十五個世紀裏,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五次大規模的、持續時間長的人口遷移。縱觀中國歷史,古代戰場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在河洛。相對而言,南方相對穩定,人口密度小,耕地數量多,移民容量大。所以以前的移民總是從北到南,壹部分從中原進入江西、福建、南粵、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壹部分去了海外。遷徙的方式主要是家庭團體,壹個壹個往南走,有的沿途停留,真正到達南疆的總有那麽幾個人。這些長途遷徙者在成百上千公裏的道路上留下了斷斷續續的足跡。他們帶來了在中原和沿途學到的先進工具和技術,帶來了中原幾千年的歷史和河洛文化。他們和當地的“原住民”壹起,用勤勞、智慧和開拓精神創造了客家地區和整個華南地區的燦爛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族群——客家人。

石城客家宗族的搖籃

從唐末到宋末,兩次由北向南的大規模移民使閩贛交界的寧都、石城、寧化成為移民的中轉站,大量移民的遷入加速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就石城而言,宋朝是壹個相對穩定的朝代,社會繁榮,人才輩出。石城主要姓氏已全部遷入定居,居住區主體格局已經形成。山區經過幾個世紀的經濟生活和特殊的地理環境,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與過去的中原漢族相比,自然發生了“變異”,壹個新的族群開始出現。當然,在當時本土人與客家人尖銳鬥爭的歷史條件下,並沒有明顯的“客家”意識。事實上,從唐末到宋末,以寧都、石城、寧化為中心的閩贛交界山區周邊數十縣的廣大地區,是早期客家人的形成地和發源地。當然,客家宗族的最終完成應該是在明清時期,尤其是在以粵東梅州為中心的壹大片土地上。客家宗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下形成的。

從歷史上看,北方人南遷確實是客家宗族形成的前提條件,客家宗族只是其中之壹。就形成於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山區的客家而言,也有時間和地域的差異。從移民順序來看,從晉代後期到唐宋時期,移民主要聚集在贛州北部,尤其是寧都石城,然後越過武夷山,聚集在福建長汀、建寧、寧化,尤其是寧化石壁。幾個世紀後,從宋末到元明時期,大量人口遷移到粵東,形成了以梅州為中心的客家地區。從明代開始,客家人遷徙到桂、滇、川等省,又回流到贛東南,形成了今天中國大陸的客家人分布格局。從清朝開始,福建、廣東的客家人出海謀生,開始在海外國家發展。

唐末,大批南來北往的人進入石城居住,形成了許多村落。因為石城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當地居民的保守性,某種意義上具有壹種自衛的排他性,所以新移民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基地,建造房屋和農田,形成新的聚落。由於歷史沈積,石城的聚居地大多以同姓為核心的宗族雜居,雜姓很少,壹些幾百人的大村,很長壹段時間很少有雜姓。衛鎮又被稱為“百家姓”。族譜資料顯示,唐代石城有48個以上的姓氏,但傳世的唐、華、燕、洪等古姓氏已空無壹人,後裔也已消失。由此可以推斷,唐代石驛的居民至少有50種。唐代的石城只是“唐”的建制,隸屬縣,沒有人口記載。到了宋代,大量移民繼續遷入石義。據《江西石城縣誌》記載,南宋寶卿時期石城總戶數為16214,男性36746人,總人口應在8萬人以上,相當於石城縣1948的人口水平。當時全縣有13879戶主戶,2335戶客戶,與客戶的比例約為6:1。從客戶的比例來看,主戶已經占了絕大多數,說明先來的移民已經變成了土著,而且大部分都有土地財產,這樣石義的居民就有了相當程度的穩定性,長住戶占了絕對優勢。至今仍有150余座建於宋末以前的村落。可以說條件好壹點的地方都開發了,都建立了居民區。

移民促進了石城農業經濟的發展。據考證,唐末石城曾有集市。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聞名中外的橫江紙起源於南宋,岐嶺等地建有許多紙槽。上世紀80年代初,鳳山發現了晚唐五代古窯址,出土了多件古陶器。縣內還出土了多件唐五代的陶罐、壺、盆等文物,是中原文化早期傳入的歷史佐證。

石城是壹個貧窮的小縣,統治力量相對較弱,而且據縣誌記載,自宋清以來就出現了壹些關心百姓疾苦的“清廉”縣官。相對於通都大邑,石城縣相對平靜穩定,所以很多移民都在石城過境。

石城作為居住在縣城的純客,有移民定居的傳統,爭和排外性弱,容易客留。

石城畢竟是偏遠山區。戰爭年代,可以作為“避風所”,安全居住。戰後和平時期,移民們認為石城封閉狹隘,甚至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好攜家帶口繼續前行。客家遷徙真的是漫長而無盡的。

  • 上一篇:求經典醫生文章
  • 下一篇:什麽時候發衛生資格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