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面膏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的文字記載中( )

面膏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的文字記載中( )

面膏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文字記載中。

面膏是壹種中藥,出自《千金》卷六,主要功效是去除風寒,令面容光潤,去老去皺,還可以保濕。

面膏的組成為:青木香2兩,白附子2兩,芎藭2兩,白蠟2兩,零陵香2兩,香附子2兩,白芷2兩,茯苓1兩,甘松1兩,羊髓1升半(煉)。

其中有麝香面膏與玉屑面膏:

麝香面膏

組成:麝香半兩,豬(月臣)3具(細切),蔓菁子3兩(研),酥3兩,栝蔞瓤5兩(研),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研)

制備:上藥都用綿裹,以酒兩升,浸3宿

功效:令面潔白滑潤,光彩射人。

玉屑面膏

組成:玉屑? 川芎? 土瓜根? 萎蕤桃仁? 白附子白芷冬瓜仁木蘭辛夷? 商陸各30克 麝香? 防風各15克 菟絲子槁本青木香? 白僵蠶? 當歸? 黃芪藿香細辛各20克 ?豬胰3具 ?鷹屎白? 蜀水花各100克 ?白犬脂? 鵝脂? 熊脂豬脂肪各500克

制作方法:先取4脂,用冷水浸漂,要勤換水,以漂盡血腥血絲為度;豬胰細切備用,再取玉屑、麝香、蜀水花、鷹屎白研成細末,其他藥物則打成粗末。用清酒浸泡1夜,第2天早晨倒出壹點酒,用來揉搓豬胰,取得原汁,將4脂壹壹擘成小塊,連同其他藥物壹同放入銅鐺,小火上慢慢地煎熬,另用白色的熟絹l條,壹頭紮上白芷片,放入銅鐺中,壹頭掛在銅鐺外,經常拉起白芷片看看,如已變成焦黃色,可以起鍋,否則還要繼續再熬,壹般12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用新棉布濾去藥渣,加入豬胰汁,煮沸,待溫,再加入玉屑等細末,拌攪均勻,裝入瓷瓶備用。每天早晚洗臉之後,塗敷本膏。豬脂肪,指厚的脂膏,即熟稱的“豬板油”。練,練過的布帛,多指潔白的熟絹。

使用方法:以膏敷面,切慎風,任用之。

方義解說:本方是典型的唐代面膏方,用藥復雜,配制講究。《外臺秘要》在引用本方時,註明木蘭用皮,杏仁去皮,並少豬脂肪1味,大概是傳抄中脫落了。由於本方的營養滋潤性能特別好,因此對於面無光澤、皮肉皴皺、臉色晦黑等有損容貌的癥狀特別有效。方中用豬胰與4脂(白犬脂、鵝脂、豬脂肪、熊脂)滋潤體表,營養皮膚;萎蕤、黃芪、當歸、川芎、冬瓜仁、白芷、土瓜根、菟絲子補益氣血,消退晦黑;玉屑、麝香、鷹屎白、蜀水花、白僵蠶、防風、槁本、細辛、辛夷、白附子、木蘭、藿香、青木香、桃仁、商陸調氣活血,祛風除濕,以除皯黯、滅瘢痕。

應用功效:治顏面晦暗無光澤,皮膚幹燥皴黑。

在古代,還有壹個字也常指護膚品,這就是“膏”宇。壹般來說,用於敷面和唇的護膚品,呈凝結狀的稱為脂,至液態的稱為膏。《禮·內則》“脂膏”唐孔穎達疏:“凝者為脂,釋者為膏”。面膏就是壹種美白護膚產品。以白為美,壹白遮百醜。“美白”這項工程,古今中外,無論男女,大概都是頗熱衷熱愛的。中國人追求白嫩膚質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以前。《詩經》稱美人“膚如凝脂”,就是用凝固的油脂來形容皮膚潔白又細嫩。

古代美女們都有自己的美容美白秘方。武則天的美容秘方“天後煉益母草澤面方”,就被收入了《新修本草》。此方中的益母草灰,色白而細膩,《本草拾遺》稱其“入面藥,令人光澤紅潤”。到了老年,武則天還被贊“雖春秋高,閃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

楊貴妃玉紅膏:楊玉環因傾國傾城的容貌受唐玄宗寵愛,除了天生麗質,她的美貌跟獨特的美白秘籍也脫不了幹系。她經常使用的化妝品叫“玉紅膏”,後人又稱之為“楊太真玉紅膏”。其方為杏仁(去皮)、滑石、輕粉各等分,龍腦、麝香各少許,雞蛋清適量。據有關文獻記載,該方能“令面紅潤悅澤,旬日後色如紅玉”。

張貴妃面膏:五代時期南唐後主李煜有個愛妃名叫張麗華,據傳她在西王母《枕中方》中找到了壹個美容膏方秘訣,後人稱之為“張貴妃面膏”。據《肘後備急方》載稱:“此蛋粉敷面,令人細嫩光滑,嬌媚異常。”

  • 上一篇:誰有卡裏路表?
  • 下一篇:什麽叫鐵皮石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