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有沒有記中藥名的辦法,要實用的.

有沒有記中藥名的辦法,要實用的.

我認為沒有什麽捷徑,妳還是老老實實按大類小類分,按藥物功效記吧 小說《西遊記》在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劈破傍門見月明”中,有壹首唐三藏抒發情懷的詩。其詩曰: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壹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   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伏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中藥。雖然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遊記》的情節,頗值玩味。“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即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經”的矢誌不渝的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駕親自為禦弟三藏餞行,並與眾官送出長安關外;“三棱子”指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馬兜鈴正是唐三藏師徒與小白龍馬壹起“乘危遠邁杖策孤征”,匆匆趕路的形象和聲音;“茯苓”是指西天如來佛祖;“防己”“竹瀝”指唐僧心地清凈、壹塵不染,象新采的竹莖,經火炙後瀝出的澄清汁液;“茴香”諧音回鄉,只取經成功返回唐朝。《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從近二千味中藥的藥名中,選擇了能表達小說內容的幾味,藉中藥名稱和全詩渾然壹體,巧妙地緊扣小說的主要情節,令人拍案叫絕。   在第二十八回裏,吳承恩還用藥名寫了壹首《西江月》的詞,描寫孫悟空對進犯花果山殘殺眾猴兒的獵戶,進行抵抗的情景:  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參官桂嶺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難歸故裏,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臥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 這裏用了烏頭、海馬、人參、官桂、朱砂、附子、檳榔、輕粉、紅娘子9個中藥名,生動地描寫了當時激烈拼殺和獵戶殘亡的戰鬥場面。 宋徽宗時戶部員外郎孔平仲,字義甫,進士出身,史載其“長史學,工文詞,著續世說,繹解稗詩”。在《宋詩記事》中載其寫的兩首《藥名體》詩: 其壹雲: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鉤簾陰卷柏,障壁坐防風。

客土依雲實,流泉架木通。

行當歸雲矣,已逼白頭翁。 其二雲:此地龍舒國,池黃獸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魚。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麥疏。

題詩非杜若,箋膩粉難書。   詩中***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風、雲實、木通、當歸、白頭翁、地龍、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種藥名。詩人巧妙地運用這些藥名,從微觀到宏觀,勾畫了壹幅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飛雲、耳聽泉聲、安樂自得的閑逸神情。在這“龍舒國”裏,松杉參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麥阡陌,好象世外桃源壹樣,別賦新意,頗有感染力。 南宋辛棄疾不僅是壹位偉大的愛國詞人,而且還是壹名填制藥名詞的行家。大約在南宋淳熙十五年時,他用藥名寫了壹首《定風波·用藥名招婺源馬荀仲遊雨巖·馬善醫》: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余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風月費篇章。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浸,誰伴?只甘松竹***淒涼。  這首詞裏寫山、寫水、寫石、寫草、寫風、寫雨,眼前這些自然景象,都寄托著詩人對往昔坎坷不平道路的情思,抒發了詩人內心世界的憤懣。其中用藥名本字、諧音字等嵌入的藥有木香、禹余糧(雨余涼)、石膏、吳萸(吾已)、梔子、紫草(知子草)、防風、海藻(海早)、甘松等,藥名與詞意,渾然壹體。 辛棄疾早年就擅長填詞,據傳,他在新婚之後,便赴前線抗金殺敵,疆場夜靜閑余,便用藥名給妻子寫了壹首《滿庭芳·靜夜思》,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沈香,離情抑郁,金縷織硫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壹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  詞中***用了雲母、珍珠、防風、沈香、郁金、硫黃、柏葉、桂枝、蓯蓉、水銀、半夏、 薄荷、鉤藤、常山、宿沙、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24個中藥名。據說,妻子接信後,亦以藥名回書:  檳榔壹去,已歷半夏,豈不當歸也。誰使君子,寄奴纏繞他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妻叩視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來了白芨書,茹不盡黃連苦。豆蔻不消心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人生三七過,看風吹西河柳,盼將軍益母。  信中用了中藥名16種,表達了情意綿綿的思夫之情。麥死春不雨,禾橫秋早霜。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

淩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詩人,其祖籍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北),貞元進土,官至刑部尚書。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娘也能聽懂。涉及詠藥詩作多達百首,為唐詠藥詩之冠。《采地黃者》是其中之壹,他並非漚歌地黃這壹味中藥的功效,而是和他的《賣炭翁》壹樣,通過采挖地黃這壹具體過程,把采挖者那種艱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詩的意思是說,今年春天不下雨旱死了麥子,去年冬天霜來得太早,損傷了麥苗的分蘗。年底了家裏沒有吃的,只好到野地裏去采挖壹種藥材棗地黃。挖它有什麽用處?想拿它去換點口糧。天剛亮就扛著鋤頭到山野裏去,可是采來采去挖到天黑筐子也沒有裝滿。拿到富貴人家,賣給那些白白胖胖的子弟。討好人家說:,"買下這地黃吧!拿來餵妳們的肥馬,可以使它的毛色光澤發亮,都能映照到地面上。我別無他求,只想換壹點馬吃剩下的飼料糧,以解救全家苦於饑餓的肚腸。"全詩敘事,曲折動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作者通過采地黃壹事,真實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長洲(今江蘇昊縣)人,除著有聞名於世的《警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外,還編有時調集《桂枝兒》、《山歌》,其中有藥名寫的壹段情書:  妳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願對威靈仙發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樸妳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妳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願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情書中***用了14個藥名,情書、情思、情趣躍然紙上,反映出這位文學大師對醫藥知識的精通。九邊爛熟等雕蟲,遠誌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進土,官至禮部主事。這首詩的歷史背景是,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曾預料英帝國主義可能出兵侵犯,建議清廷應加強戰備,鞏固邊境海防,絕不能妥協,可惜他的建議未被重視和采納。在這種情況下,詩人借喻中藥名棗遠誌,吟詩抒懷,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心境。詩的大意是說,我縱然通曉兵書,熟悉邊境的作戰地形和有抗擊敵人的具體辦法,可是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所以雖有保衛國家的遠大理想,但卻像中藥的遠誌壹樣,空有其名,仔細看看其長相,它和普通小草無二樣。現在雖有健身好漢的抱負,不平凡的身手,但卻像被大雪封阻在山東道上的遊子壹樣,不能前進。詩人在這裏借喻中藥遠誌,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抱負,抒發了不被重用的心境和憤世之情。遠誌為遠誌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莖人藥,別名"小草",為什麽又叫小草呢?據南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載,東晉大臣謝安,開始隱居東山不出,後來下山做了桓宣武的司馬官。當時有人給桓公送了不少中藥,其中有遠誌,桓宣武就問謝安,這種(指遠誌)藥又叫小草,為什麽壹樣藥又叫兩個名字呢?在場的郝隆立即回答說:"處則為遠誌,出則為小草。"以詼諧反喻的語言譏笑謝安。詩人借喻"遠誌棗小草"這個典故,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切合實際,符合時宜。遠誌性溫味苦辛,是壹味常用的益智安神良藥,《本經》中列為上品。元代戲曲家王實甫,寫下了不朽名劇《西廂記》。在《西廂記》中,有壹折戲叫《張君瑞害相思》,是戲中的重點場次。  這出戲說的是張君瑞和崔鶯鶯壹見鐘情,互相愛慕,但礙於封建禮教,不能在壹塊傾訴衷腸,永結秦晉之好,以致張君瑞害起相思病來。  湊巧,這時崔鶯鶯的貼身丫環紅娘來到,告訴張生:

"有壹藥方送來與先生","用著幾般兒生藥,各有制度,我說與妳:桂花搖影夜深沈,醋酸當歸浸。"

  [末雲]"桂花性溫,當歸活血,怎麽制度?"

  〔紅唱〕"面靠著湖山背陰裏窨,這方兒最難尋,壹般兩眼令人恁。"

  [末雲]忌什麽物?

  [紅唱]"忌的是知母未寢,怕的是紅娘撤沁,吃了呵,穩情取使君子壹星兒參。"

這壹劑藥確實對癥,治好了張君瑞的相思病。  原來鶯鶯托紅娘,前來與張生訂約,紅娘寓意藥方,借用桂花、當歸、知母、紅娘子、使君子、人參六味中藥名,巧妙而含蓄地傳遞了"情報",使醫藥充當了穿針引線締結良緣的紐帶。  從這出戲裏,我們可以看出劇作者是知醫識藥的,他嵌入藥名十分貼切(知母、紅娘)、含蓄(使君子、人參),壹語雙關,情景交融,耐人尋味。妳看了有何感想?

  • 上一篇:中醫調理宮寒方法,妳知道什麽?
  • 下一篇:沈香的價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