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江門特產是什麽

江門特產是什麽

[編輯本段]地方特產 柑、桔、橙 柑、桔、橙是江門市面上主要經濟作物,著名品種有新會東甲甜橙(滑身仔),味甜,香味特濃。新全大紅柑(茶枝柑),果汁豐富,要皮色紅,是中藥中的“陳皮”,有止咳化氣的特殊功效。年桔壹般在農歷年上市,寓意吉祥而受人青睞,近年推廣了新會甜桔(陽山桔),收獲期在冬至左右,個頭大,汁多,味甜,深受人們歡迎。

荔枝 江門市著名的早熟荔枝有麻園早果,在農歷三月率先上市,以其上市早,果型大,肉脆、味甜而聞名全省。此外中遲熟種有錦殼槐枝,近年來大批引進糯米糍、桂味等優良品種。

香蕉、大蕉 主要品種有香味濃郁、肉質細膩的香蕉;果肉嫩滑、食味特短甜的過山香;果型稍大,甜中帶酸的大蕉,全處皆有收獲,但以秋季收獲量最大。

西瓜 鶴山宅梧鎮的西瓜最為有名,該鎮土質適宜,農記引進優良的品種如大紅寶等無籽西瓜。又爽又甜,消暑解渴,每年夏季大量上市。

果蔗 果蔗有紫皮和青皮兩面三刀大品系,紫皮的有早熟種"三八"蔗,在農右八月收獲,稍遲熟的有"黑皮蔗",這種蔗節間短,莖粗、纖維短,吃起來特來脆。青皮蔗以“滘頭肉蔗”最負盛名,這種蔗節間長,皮青色,汁水清甜,每年從秋末到翌年清明都可上市。

粉葛 粉葛是塊根蔬菜,春季種植冬季收獲,含澱粉很多,江門人用以熬湯、做菜,提澱粉食用等。粉葛又有清涼降壓的藥用效果,右可作藥膳。其中以市區石沖、新會崖南、鶴山雲鄉等地出產的粉葛品質特別好,以其含澱粉多、纖維少,味香而甜稱著。

柿餅蒂苦 新會杜阮鎮的柿餅蒂苦爪(又稱雷公鑿),果型短,蒂部寬園、果尖似鑿子, 色綠如翡翠,肉厚脆口,壹年三季種植,以秋季品質最好,出口港澳,只要亮出"杜阮秋 "的牌子,不少人慕名搶購。

金山火蒜 金山火蒜是開平市面上特產,種植在長沙、水口鎮壹帶,蒜粒特園,肉肥衣薄,蒜味濃郁,每年十月種植,次年三月收獲。收獲後用火熏過,故稱火蒜。現在開平除出品原粒蒜子外,還加工制成甜酸蒜頭等產品。

鶴山紅煙 鶴山紅煙久負盛名,傳統品種是牛舌煙,又名"金英鐘",原產清遠市源潭壹帶,後在鶴山推廣,這種煙葉窄長似牛舌故名"牛舌煙"。葉面平整紅致,葉肉肥厚,煙味郁香醇,是加工"生切煙絲"上乘原料。

亞佗黴姜亞佗黴姜是新會市特產,由"大有"涼果廠生產,解放前已美名遠播。它是用生姜作原料,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是方形粒狀,紙包成糖果型,入口辣中帶甜,松化可口,是送禮的佳品。

新會葵扇 新會特產葵扇是用蒲葵葉加工而成。新會葵扇以形狀特別端正見稱,再加上精制加工,在明代就選作貢品。現在的葵扇除壹般加工扇涼用外,成品已工藝品化,在扇面上有用電烙山水圖畫,用彩色絲剌繡動物、花鳥;在扇柄上有用竹、骨、象牙等鑲嵌;扇邊有單色單邊的,也有彩色五 邊的。

榴花牌白糖 榴花牌白糖是江門甘蔗化工廠產品,江門甘化廠是1958年建成並由周恩來意理命名的,該廠生產的榴花牌白糖,以品粒均勻潔白、質地優良著稱,每年大量銷往國內外。除原糖處,該廠生產"方糖",以適應食品市場的需求。

三桁瓦菜刀 三桁瓦菜刀是江門市區的傳統產品,過去用人工鍛造,以其鋼質優良,加工工藝精湛而見稱,如今已發展成大廠,除生產各種型號菜刀外,還生產不銹鋼廚具系列等。

水口腐乳 水口腐乳是開平市水口鎮特產,歷史悠久。它是用豆腐作原料,經過發酵、加鹽、加料等工序制成。特點是酥化、鹹度適中,香味誘人,是佐餐的極好小菜,也可以作為燒菜佐料,使燒出來的菜味更加可口

劍花 鶴山雅瑤鎮清溪鄉是有名的劍花之鄉。由於劍花有清熱解暑、滋潤的作用,可鮮食,可曬幹,壹般用來煲豬骨湯。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節,大量供應上市。

馬崗鵝馬崗鵝是開平馬崗有名的土特產,已有百多年的飼養史。馬崗 早熟易養,肉質鮮嫩,個體重達10多斤。

禾蟲 不管妳離家鄉多久,壹到 ,大概都沒有忘記兩樣家鄉菜--禾蟲與田螺吧。 禾蟲雖小,口口是肉,含有豐富蛋白質,而且風味奇特,清香鮮美,嫩滑可口,實是飲酒、吃飯壹道好菜。它還有滋陰、健脾、暖身、去濕之功效。 禾蟲產於珠江三角洲,新會、臺山兩縣南部的圍田區產量最多,禾蟲每年只有五、八有份才出現幾次,壹般在紅雲細雨,天氣變化異常的情況下,加上逢水頭起(農歷初壹、十五漲潮高峰期)為多,壹旦出現,密密麻麻,漂浮在河湧水面上。這時,撈禾蟲的人真是撈之不盡,壹個小時左右,用會起或用籠裝,可獲二、三百斤,用鬥撈的也有十數斤之多,隨著潮水的高漲,禾蟲逐漸消失無影無蹤,只好望河而嘆!有撈禾蟲經驗的人,掌握禾蟲出現的時機、地點,撈具好,加上眼利手快,就撈得多。禾蟲 身於鹹淡水交界處稻田的表土層裏,以腐爛的禾根為食。其形體像小蜈蚣,長約三十至四十厘米。人們常說,蜈蚣的腳最多,可是禾蟲和腳比蜈蚣的腳還要多,更有趣的是禾蟲身上可隨時交替變換著紅、黃、綠、藍、紫的顏色,並且十分鮮明。把它煮熟,就成純是蛋黃顏色。禾蟲蒸、炒、煲、燉 ,樣樣皆宜,蒸禾蟲加上姜、蔥、油、鹽 ,放在飯鍋裏蒸即可。炒和煲則要加上豬腩、粉絲之類的配料,不過比蒸好吃得多, 是將禾蟲燉熟,用炭炕乾,味道甜中帶香。還有鹹禾蟲,每年禾蟲造,家家戶戶都賣幾十斤,多的百余斤,用鹽 了,吃時加點油、蔥、姜蒸熟即可,

因此,過去吃禾蟲,特別是鹹禾蟲,中算是窮佬菜。 田螺味道也很鮮美。過去水田田螺很多,拾半天就可以滿載而歸。回來以後,敲去田螺尾 ,用蒜子、豆豉、紫蘇拌勻炒熟,約幾個老朋,圍坐在壹起,喝美酒, 螺,談笑風生,確是壹樂也。 禾蟲和田螺,過支難登大雅之堂,酒家賓館沒有這兩道菜來招待賓客,只是窮等人家招待親友時才有,主人很抱歉的說:"沒有菜食,只得禾蟲 菜,不好意思。"而今世道變了,也許是禾蟲、田螺不那麽容易拾到,物罕為貴,現在大賓館也有這兩道菜了,而且價目錢不便宜。以往的窮佬菜,而今是宴請賓客的上菜了。

瀨粉 中秋佳節,恩平縣北部地區以瀨粉為主食。瀨粉,吃來易,做來難。從選料到制作,工序頗為復雜,而且必須合數戶之人力始能制作,先是選用質量較好的十月米,舂粉曬幹備用,制作時,將水煮沸,放進米粉煮熟(米粉與水之比例因粉質不同而異,壹般以使米粉濕透為宜),拌以生粉,用力搓勻, 成柱狀的粉團,搓好的粉團,以手指按之,按處下陷而四周不現裂痕,放手後隨即彈起復回原狀的為合格。合格粉團制作的粉條,無繼粉,入口軟、紉、爽、滑。不各格者,入口硬、澀、糊,失去瀨粉的獨特風味。

故搓粉,是關鍵的工序。待水煮沸後,將粉槽架於鍋上,兩頭墊以長凳,把搓好的粉團置於槽孔,塞上木塞,然後將木杠壹端穿入粉槽和榨孔中,壹端數人用力往下擠逼,粉條便從槽底部的小孔鉆出,下至鍋裏。煮熟後撈起,放入冷水中沖洗幹凈撈起。吃時再用開水湯過,兌過上湯,就成獨具壹格炎之瀨粉了,如兌入白糖燒酒,則又另外壹種風味。 近處來,壹部分人利用柴油機的發舊汽缸改裝粉槽 ,活塞上螺絲,只用壹人操作,比舊粉槽省工。人世間們要吃瀨粉,不再像以前那樣與師動眾了。

鎮濠泥雞 開增縣水口鎮聯竹鄉鎮濠、茂竹兩村制作泥雞玩具,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每到農歷年關,來自鶴山、臺山、恩平、新會等地的商販們便駕車來采購泥雞,作年貨銷售。泥雞外形古樸,價格便宜,深受人們的喜愛。大年初壹是雞日,大量泥雞上市,壹時泥雞啼聲四起,真有"壹唱雄雞天下白"的情趣,給人們帶來喜悅與歡樂。 泥雞在鎮濠、茂竹兩村,有壹段傳說:某財主雇用壹小長工,是個孤兒。孤兒養了壹只小公雞,人雞相伴,形影不離。壹次,孤兒不小心把兩半鬥黑豆、黃豆混雜了,財主限他壹個早上要揀開來。孤兒正在發愁,只見小公雞喔喔地叫喚,全村的雞都聚攏來了,公雞揀黑豆,母雞揀黃豆,不消壹個時辰,孤兒便揀好了。又有壹次,壹夥強盜密謀洗劫村子,派出匪徒扮成奄雞佬潛入村中作內應,約定三更時發出雞叫聲為號,外攻內應。誰料頭更剛過,躲在財主後院的"奄雞佬"驚動了小公雞,小公雞引勁長啼,霎時間滿村公雞啼叫響應。"奄雞佬"連忙掐死小公雞,點燃草堆。

孤兒聽互雞叫出來,便大呼捉賊。此時夜末深,人末睡,聽互喊聲紛紛趕來,把"奄雞佬"當聲捉獲。村外的匪徒聽到人聲鼎沸,知道計謀暴露,急忙撤走。後來"奄雞佬"供出真情,村人驚嘆不已,把小公雞厚葬了。孤兒用泥搓成小公雞,寄托哀思。村人見了,也紛紛搓起泥雞來,來互相比較、爭勝,代代相傳,幾經改進,越做越精巧。用手推咯咯地叫,用口吹喔喔地啼。流傳到外地,人見人愛,生意人爭著前來收賣、定購,制作泥雞便逐漸成了兩村的傳統工藝副業。 制作泥雞,春天挖泥,用木槌搗煉後,放進錫模壓成雞頭、雞尾兩部分,曬幹備用。

雞頭部分有壹橫膜,中有小孔,留來插哨。閑時制竹哨,把小籬竹裁成幾分長壹截,在壹頭斜削壹刀,插進壹小塊葉片,吹響即成。入冬時插哨,即把竹哨插進雞頭橫模,再用牛皮紙把雞頭和雞尾連接起來,著色塗油,便成成品。泥雞頭部下前方有壹小孔,尾部左側也有壹小孔。用嘴對尾部小孔壹吹,泥雞便引勁啼唱,形狀與聲音和真雞異。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小孔頻頻抖動,便會發出如母雞生蛋下窩時的咯咯聲。工藝之巧,令人贊嘆。難怪華僑、港澳同胞也愛捎幾只出去,作家鄉特產饋贈親友。

  • 上一篇:浙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成績
  • 下一篇:康定海拔多少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