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祛濕熱的湯有哪些?有哪些推薦的五種藥膳?

祛濕熱的湯有哪些?有哪些推薦的五種藥膳?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健脾祛濕的食療方法。

把…弄幹

活動結束後,口幹舌燥,抱著冷飲感覺涼爽舒適,但冷飲喝多了會傷脾胃。濕氣重時,人體感覺疲勞,可觀察到舌苔厚,精神不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節:

(1)扁豆10g,薏苡仁10g,山藥15g,瘦肉半斤做湯;(2)扁豆10g,薏苡仁10g,海帶壹條,瘦肉半斤做湯;(3)梅豆15g,薏米10g,瘦肉半斤做湯;(4)艾草10g,鯽魚壹條(約8兩)作湯。這些湯都有祛濕的作用。

健脾

有些朋友總是臉色發黃,嘴唇發白,這是脾虛的表現。燉瘦肉可以用太子參10g(益氣),茯苓15g,山藥15g,扁豆10g。具有健脾和胃、祛濕的功能。

====================================

赤小豆鯽魚湯具有健脾燥濕、利尿消腫的功效,是目前比較合適的湯,也適用於濕熱證、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病癥。

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紅小豆性平,味酸甜。比如古代醫學書《藥性論》中說,它能“治水腫、皮筋脹滿”,“通氣健脾胃”。通常用於治療排尿困難、水腫和黃疸、瘡腫。鯽魚味甜可口,有健脾補虛的作用。《本草補》記載其為“主虛,熟食。”《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溫中降氣,補虛損”。滇南草藥認為它有“調和五臟,疏通血脈”的作用。壹起,* * *起到健脾祛濕,利水消腫的作用。

每次用小豆90g左右,洗凈浸泡半小時左右。鯽魚洗凈去內臟,或者放入鍋中用生油炸壹會兒。然後把它們放進壹個陶罐裏,加水煎。銀耳、銀杏、鯡魚可以配醬油。

健脾祛濕湯

(2~3人)

配料:山藥(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香茶菜10克,豬胰腺(豬的十字月)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將山藥、土茯苓、香茶菜、豬肉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沸,再轉小火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不好的人。

何忠化濕湯

(3~4人)

材料:木棉30g,雞蛋花30g,槐花30g,薏苡仁30g,瘦肉100g,炒扁豆30g,陳皮或砂仁12g。

做法:將木棉、雞蛋花、槐花、薏苡仁、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再轉小火1小時。

●適合濕熱脾虛者食用。

清熱祛濕湯

(2~3人)

材料:茯苓250克,葛根250克,紅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塊,葛根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鍋中,小火燉3小時。

●適用於去骨火、祛濕、清熱解毒。

鵪鶉除濕湯

(2~3人)

材料:鵪鶉4只,薏苡仁、百合各50克,生姜3片。

做法:將鵪鶉、薏苡仁、百合、生姜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1.5小時。

●適用於清熱利濕、潤肺化痰。

衡月裏祛濕湯

(2~3人)

材料:豬肉250克,夏枯草10克,青蒿10克,姜2片。

做法:把豬飛過月亮去腥備用;將夏枯草、茵陳、生姜、豬肉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轉小火1.5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僅清熱利濕、清肝熱,對糖尿病患者還有食療作用。

甲魚祛濕湯

(3~5人)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

克,鮮土茯苓250克,紅棗6枚。

做法:將烏龜、豬肉、茯苓紅棗壹起放入砂鍋中,煮3到4個小時。

●具有清熱、祛濕、解毒的作用。

黃瓜除濕湯

材料:老黃瓜(去核)800克,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水適量。

做法:1,老黃瓜去核切大塊,陳皮略泡,刮凈洗凈,鴨腎洗凈,濺水切片,粳米淘洗幹凈。

2、砂鍋加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燜,再燜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於心煩咽痛、小便赤熱等癥。

除濕成分

西洋參:寒性食物吃多了導致脾虛,可以喝西洋參茶,有健脾益胃的作用。

荷葉:新鮮的荷葉,曬幹後使用。除了祛濕利尿,還有開胃消食的功效。

白術:為菊科植物,其根用於食療。具有健胃強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四肢無力、食欲不振。

土茯苓:土茯苓為白色科植物,其根入藥。有促進體內水流、利尿、安神的作用。

薏苡仁:也就是負責祛濕的薏苡仁,還有消除水腫、益腸胃的功效,利尿作用強。

木棉:有祛濕清熱的作用。

茅根:白茅根是利尿除濕的好材料。

降低濕度的妙招

以下六點可以減少濕氣。

不要長期住在潮濕的地方,也盡量不要在外面潮濕的地方工作。

潮濕雨天不要經常開窗,但最好通風。

註意室內通風除濕。?即使衣服很難幹,也不要強迫自己穿幹衣服。

潮濕往往伴隨著“寒冷”。註意保暖,不要感冒,不要吃太冷的食物。多吃健脾和胃、祛濕的食物,適當溫熱,使濕氣隨排便排出。

健脾食物:鯽魚、蘿蔔、蘋果、山藥、蓮子、糯米、五花肉、鴨子、鵪鶉。

除濕食物:紅小豆、黃花菜、意大利米、生菜、扁豆、冬瓜。

天氣好的時候,要出去曬曬太陽,適當運動。

  • 上一篇:銀耳的營養價值
  • 下一篇:鹿科(鹿科)詳細資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