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秦艽又叫大葉龍膽、西秦艽等,秦艽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秦艽這種中藥的作用也是非常強大的。下面就為大家分享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及相關內容。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1

 性味苦辛,平。

 ①《本經》:"苦,平。"

 ②《別錄》:"辛,微溫,無毒。"

 歸經入肝、胃、膽經。

 ①《湯液本草》:"手陽明經。"

 ②《本草蒙筌》:"入手太陽經。"

 ③《綱目》:"手、足陽明經,兼入肝、膽。"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治風濕痹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小兒疳熱,小便不利。

 (1)祛風濕:用於全身性風濕痛,常配羌活、防風。

 (2)退虛熱:用於陰虛發熱,常配鱉甲、地骨皮。

 1、用於風濕痹痛、周身或關節拘攣,及手足不遂等。秦艽能祛風濕,舒筋絡。風濕痹證無問新久、或偏寒偏熱,均可配伍應用。本品性微寒,兼能清熱,痹證見發熱、關節紅腫等熱象者尤為適宜。壹般偏熱者,可配防已、知母、忍冬藤等;屬寒者,配羌、獨活、桂枝、附子等。對於中風手足不遂者,亦適用本品。

 2、用於骨蒸潮熱。本品清虛熱,為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可與青蒿、鱉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秦艽鱉甲散。此外,本品尚能利濕退黃。治療濕熱黃疸,可與茵陳、梔子等配伍。

  秦艽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基部被枯存的纖維狀葉鞘包裹。須根多條,扭結或粘結成壹個圓柱形的根。

 枝少數叢生,直立或斜升,黃綠色或有時上部帶紫紅色,近圓形。蓮座叢葉卵狀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6-28厘米,寬2.5-6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邊緣平滑,葉脈5-7條,在兩面均明顯,並在下面突起,葉柄寬,長3-5厘米,包被於枯存的纖維狀葉鞘中;莖生葉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5-15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鈍,邊緣平滑,葉脈3-5條,在兩面均明顯,並在下面突起,無葉柄至葉柄長達4厘米。

 花多數,無花梗,簇生枝頂呈頭狀或腋生作輪狀;花萼筒膜質,黃綠色或有時帶紫色,長(3)7-9毫米,壹側開裂呈佛焰苞狀,先端截形或圓形,萼齒4-5個,稀1-3個,甚小,錐形,長0.5-1毫米;花冠筒部黃綠色,冠淡藍色或藍紫色,壺形,長1.8-2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圓形,長3-4毫米,先端鈍或鈍圓,全緣,褶整齊,三角形,長1-1.5毫米或截形,全緣;雄蕊著生於冠筒中下部,整齊,花絲線狀鉆形,長5-6,長2-2.5毫米;子房無柄,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9-11毫米,先端漸狹,花柱線形,連柱頭長1.5-2毫米,柱頭2裂,裂片矩圓形。

 蒴果內藏或先端外露,卵狀橢圓形,長15-17毫米;種子紅褐色,有光澤,矩圓形,長1.2-1.4毫米,表面具細網紋。花果期7-10月。

  秦艽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

  秦艽的食用禁忌

 久痛虛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菖蒲為之使。"

 ②《藥性論》:"畏牛乳。"

 ③《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④《本草匯言》:"凡病陰虛血燥,精竭髓衰之證,非配大劑滋養藥不可。"

 ⑤《本草從新》:"大便滑者忌用。"

  秦艽有毒嗎

 秦艽堿甲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口服480mg/kg;腹腔註射350mg/kg;靜脈註射250~300mg/kg。4例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口服100mg,每天3次,***4-13天,先後引起嚴重惡心、嘔吐等;僅連服13日之1例,關節紅腫、疼痛於第5日消失,余均無效,故認為此堿在初步臨床應用中尚不夠理想,且多副作用,尚待進壹步改進。

  秦艽的附方

 ①治中風手足陽明經,口眼歪斜,惡風惡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藥、人參各半兩,秦艽、白芷、防風、桂枝各三錢。上細切。每服壹兩,水二盞,連須蔥白三莖,長二寸,煎至壹盞,去滓,稍熱服,食後。服藥畢,避風寒處臥,得微汗出則止。(《衛生寶鑒》秦艽升麻湯)

 ②治背痛連胸:秦艽壹錢五分,天麻、羌活、陳皮、當歸、川芎各壹錢,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桑枝三錢(酒炒)。水煎服。(《醫學心悟》秦艽天麻湯)

 ③治風中經絡而痛:羌活壹錢五分,當歸二錢,川芎壹錢,熟地三錢,秦艽、白芍(酒炒)、獨活各壹錢五分。(《不知醫必要》秦艽湯)

 ④治黃:秦艽壹大兩。細銼,作兩貼子,以上好酒壹升,每貼半升,酒絞取汁,去滓。空腹分兩服,或利便止。(《海上集驗方》)

 ⑤治黃疸,皮膚眼睛如金黃色,小便赤:秦艽五兩,牛乳三升。煮取壹升,去滓。內芒硝壹兩服。(孫思邈)

 ⑥治虛勞潮熱,咳嗽,盜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銼、炙)各壹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壹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聖濟總錄》秦艽湯)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2

 處方用名秦艽、西秦艽。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苦。歸胃、肝、膽經。

 功效與主治功效祛除風濕,清退虛熱,祛濕退黃。主治風濕痹證,中風半身不遂,骨蒸潮熱,疳積發熱,濕熱黃疸等。

 臨證運用禁忌

 1、久病虛羸,溲多,脾虛便溏者忌服。

 2、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糖尿病患者忌大量服用。

 4、昏迷及肝性腦病患者禁用。

 5、嬰幼兒及老年患者慎用。

 6、下部虛寒,溲多,遺尿者不宜服用。

 用量用法壹般用量3~10克,水煎服。

 臨證用藥體會

 1、秦艽辛散,其質偏潤而不燥,故為風藥中之潤劑。既能祛風除濕,又能通絡舒筋,為治外感風邪,肢體酸痛及風濕熱痹痛,關節拘攣,筋骨不利常用之品。若經適當配伍,對其他類型風濕痹痛,不論新久亦可用之。此外,本品兼利二便,導濕熱外出,所以具有利濕退黃之功,亦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本品總屬苦寒祛邪為旨,無補益之功,故久痛虛羸,溲多,便溏者忌服。

 2、秦艽的祛風濕作用較為平和,對於寒熱痹證皆可選用,所以多用於治療身體較虛的患者。由於其性平質潤,故有風藥中潤劑的說法。

 3、秦艽的祛濕作用主要是針對治療濕熱黃疸之要藥,尤其是對於黃疸久久不退者,療效頗佳;配伍白鮮皮後其作用更佳,若遍身黃疸如金者,則為必用之品。我們認為,本品的退黃作用應引起高度重視。

秦艽的功效與作用點3

 秦艽是壹種性質微寒,能清熱解毒,消炎殺菌,祛風除濕的中藥材,舒筋活血霍叔通經絡以及清熱利尿,是它入藥以後的主要功效,在臨床上,它對人類的風濕骨痛和大便帶血以及黃疸,還有小便不利,身體浮腫等癥,都有十分明顯的治療作用。

  秦艽的.食用方法

  1、涼拌秦艽

 秦艽可以制成涼拌菜,供人們食用,在每年春天,它長出新鮮嫩葉以後,人們可以把它采集,用清水洗凈,再用沸水焯燙,去掉水分以後,放在大點的碗中,加入適量蒜泥兒,再放入香醋和生抽以及雞精,還有少量食用鹽,用筷子調勻以後直接裝入盤中就可食用。

  2、秦艽炒雞蛋

 秦艽還可以炒著吃,在它炒食的時候雞蛋是它的理想搭檔。大家想吃的時候可以把新鮮有秦艽洗凈以後切成碎末,放在大點的碗中,再加入適量食用鹽,然後磕入3到4個雞蛋,加少量清水調勻,然後在炒鍋中放食用油,加熱以後把調好的蛋液入鍋,快速翻炒炒成塊狀以後出鍋就能食用。

  3、泡酒

 秦艽曬幹以後能入藥,它入藥以後可以煎湯喝,也可以用來泡酒,再用它泡酒的時候需要準備秦艽50克黃酒五百克,把它們壹起放到幹凈的玻璃瓶中密封浸泡,七天以後,取出過濾,去掉藥渣,得到的藥酒可直接飲用,它能祛風除濕,也能去除黃疸。

  秦艽的食用禁忌

 秦艽服用時禁忌不多,只是它性質寒涼,質地潤滑,對人類腸道有壹定促進作用,生活中那些腹瀉便溏的人群禁止食用秦艽,不然會加重腸道負擔,容易影響腸道健康。

  • 上一篇:壹種治療牙齦炎和腫痛的中藥
  • 下一篇:陜西省漢中市寧強黃土地有哪些適合種植的藥材?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