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腦血管痙攣的中藥治療

腦血管痙攣的中藥治療

腦血管痙攣是以反復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情緒失調,睡眠障礙,焦慮煩躁或出現抑郁癥狀為特征的腦血管功能障礙。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頸顱多普勒的廣泛應用,在我國腦血管痙攣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

1.2 臨床表現

  1.2.1 頭痛 多為持續性頭痛50例(84%),頭悶痛,沈重感,部分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頭痛的程度為輕至中度。頭痛部位依次以兩顳、後枕部、前額及眼眶、全頭痛為多見。頭痛性質可有隱痛、脹痛、刺痛、跳痛,壓迫感,麻木感、緊箍感等。有部分患者可有長年累月的持續性頭痛,感到全天頭痛不適。常因激動、生氣、失眠、焦慮、憂郁,或外界長期不良理化因素刺激如噪音、環境汙染等因素常使頭痛加劇,休息後可稍有減輕。還有壹少部分病人自覺顳側搏動性頭痛,伴隨癥狀多為煩躁易怒、焦慮不安43例(72.9%),心慌、氣短、乏力、恐懼28例(47.5%),耳鳴、失眠多夢19例(32.2%),腰酸背痛、頸部僵硬等17例(28.8%)。

  1.2.2 頭暈 壹般呈持續性,也可以呈發作性,主要表現為旋轉性眩暈32例(54.2%)。頭暈發作時不能活動,常臥床不起,尤其不能活動頭部,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或伴有耳鳴,煩躁焦慮,胸悶,心悸,大腦不清晰,思維及記憶受到影響。

  1.3 輔助檢查 所有頭痛、頭暈患者均經腦電地形圖(BEAM),腦血流圖,頸顱多普勒(TCD),頭顱CT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TCD示:單支或多支腦血管收縮期流速血流信號湍急和流速超過正常範圍。頻譜形態正常,其余均正常。BEAM示:慢活動增多,腦細胞生理調節機能差。

  1.中西醫結合治療 口服氟桂利嗪、鹽酸吡硫醇、谷維素及中藥煎劑。方藥組成:丹參、白芷、葛根各15g,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牛膝、柴胡、枳殼、遠誌、桃仁、菖蒲各10g,升麻、細辛、紅花、甘草、桔梗各6g。濃煎取汁150~200ml內服,每日2次,10天為1個療程。 隨證加減: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珍珠母;氣郁加延胡索、郁金、香附;口苦、心煩易怒、嘔惡加半夏、金錢草、代赭石;頭目眩暈者加菊花、天麻;頭痛日久不愈者加全蠍、蜈蚣。

目前,腦血管痙攣的臨床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因其主要限於大腦動脈血管,故TCD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檢查方法。TCD檢查能較好地反映腦血管的痙攣程度,隨著病程延長,病變程度的進展,腦細胞由於缺血缺氧受損是難以避免的。因此BEAM檢查也是至關重要的,給臨床診斷和指導用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腦血管痙攣的西醫內科治療策略包括擴血管與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兩個方面,緩解患者腦血管痙攣及全身癥狀,常用的氟桂利秦、尼莫地平、谷維素、鹽酸吡硫醇等,均可取得緩解的療效。而且尼莫地平等擴血管藥物的應用,易產生錐體外系癥狀、低血壓及胃痛、惡心等不良反應。腦血管痙攣患者,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腦細胞缺血缺氧,產生頭痛、頭暈等壹系列癥狀,與中醫"風"、"瘀"有關,"風"、"瘀"阻滯經絡,不通則痛,瘀亦致實,瘀亦致虛,虛實相兼。方中桃仁、川芎、紅花、當歸、赤芍、生地活血化瘀而養血,配柴胡、枳殼、桔梗行氣活血,疏理氣機。牛膝通利血脈,引血下行。升麻、桔梗載藥上行,直達病所。葛根、細辛、白芷、丹參祛風通絡,解痙止痛。遠誌、菖蒲寧心安神、開竅、健忘益智。諸藥合用祛風活血,化瘀通絡,使血行風滅,脈絡通暢,則痛自止。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方有顯著的擴張血管,使血管血流量增加,降低耗氧率,提高耐氧能力,對缺血乏氧性腦病,有保護作用。對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具有改善血流阻滯、血行障礙等作用。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並且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鎮靜、鎮痛作用。從而改善了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部分腦細胞輕度水腫的病理狀態。對記憶獲得和記憶鞏固有增強作用,對記憶障礙有改善作用。故使頭痛、頭暈等癥狀能明顯減輕乃至痊愈,療效確切,治療中對所有患者均無明顯毒副作用,配合口服西藥則可發揮更顯著的作用。運用中醫的辨證論治,根據腦血管痙攣患者的具體情況酌情使用,在藥方和用藥劑量做出適當的調整,可能會進壹步提高療效。

  • 上一篇:餃子吃什麽野菜最好?
  • 下一篇:誰知道什麽是龜苓?它有什麽藥用價值?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