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醫相關內容

中醫相關內容

《黃帝內經》歷來被歷代醫家奉為經典。

人在浩瀚宇宙中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自然力量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壹個懂得養生的人,要學會在天地變化中順應自然規律,讓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所以“上班不治病不治病”就是這個道理。能秉持中庸之道,懂得順應自然規律的博士,就是“上班”。

這個劃分把中醫(廣義)的應用分為20%,壹個是“養生”,壹個是“中藥”。前者是病前治病的上層工作,後者是病後治病的下層工作。

整體是統壹完整的。中醫非常重視人體及其與自然關系的統壹性和整體性,認為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組成部分在結構上密不可分,在功能上協調互補,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而且人體與自然密不可分,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人類在主動適應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身體本身的整體性和內部環境的統壹性的觀念就是整體性的概念。整個概念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思想在中醫中的體現;它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辨證、治療。

1,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

人體由若幹內臟、組織和器官組成。每個臟腑、組織或器官都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這些不同的功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組成部分,決定了人體內部的統壹性。也就是說,人體各組成部分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系、相互支撐和制約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人體的這種統壹,是以五臟為中心,與六腑相配合,通過經絡系統“五臟歸五臟,外絡通四肢”的功能來實現的。五臟是代表整個人體的五個系統,人體的所有器官都可以包含在這個系統中。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將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骨骼等全身組織器官連接成壹個有機整體,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壹的功能活動。

中醫學在整體觀的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壹方面依賴於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另壹方面又依賴於臟腑組織之間的互補協同作用和相反的制約作用來維持其生理平衡。每個臟腑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但又是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協作,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壹。

中醫在認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也是從整體出發,著眼於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將局部病變與整體病理反應統壹起來。壹般來說,人體某壹部位的病變往往與全身的臟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臟腑、組織、器官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這就決定了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可以通過面色、體型、舌象、脈象等外部變化來了解和判斷內部病變,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進行相應的治療。

人體是壹個有機的整體,治療局部病變時必須從整體出發采取適當的措施。比如心開始認識舌,心和小腸是表裏關系,所以可以用清心瀉小腸火的方法來治療舌苔糜爛。如“從陰到陽,從陽到陰,從右到左,從左到右”(蘇文,陰陽應似大論),以及“從病上,從病下”(從頭到尾)等。,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2.人與自然是統壹的。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中有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屬於生理範圍,即生理適應性;超出這個範圍,就是病理反應。所以俗語說:“人對應天地”(靈樞邪客),“人關聯天地,對應日月”(靈樞歲露)。這種天人合壹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壹”。

季節性氣候受人體影響:春季氣溫高,夏季炎熱,夏季濕度大,秋季幹燥,冬季寒冷,表明壹年中氣候變化的壹般規律。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生物會有相應的春長、長夏、長夏、秋收、冬儲等適應性變化。人體也是適應的,比如:“夏天,衣服又厚又松,所以出汗...天冷了,衣服是閉著的,氣也不濕。如果在水下停留在膀胱內,則為溺氣(《靈樞·烏金別野》),說明春夏陽氣宣泄,氣血趨向體表,表現為皮膚松弛、濕潤。秋冬季節,陽氣收藏,氣血趨向內收,表現為皮膚致密,出汗少,小便多。人體的脈象也與春弦、夏泛、秋浮、冬沈不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如春季常見的熱病、夏季的中暑、秋季的燥熱、冬季的傷寒等。

在晝夜變化的過程中,人體也必須適應。白天晴,晚上多雲。人體也是早上生陽,中午陽氣旺。夜晚陽氣內斂,便於人體休息和恢復精力。很多疾病的發病時間和死亡時間也是有規律的。例如,有研究表明,五臟衰竭死亡的高峰時間為午夜至黎明前,急性心肌梗死多發生在春夏之交的兒童期,而發病時間多發生在秋冬之交的中午至午夜。另外,觀察人的脈搏、體溫、耗氧量、二氧化碳釋放量、激素分泌等。都有24小時節律變化。

根據中醫運氣理論,氣候有12年60年的周期性變化,所以人體的發病也會受其影響。科學家發現,這種12年或60年的變化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11年或12年)有關。太陽黑子的活動會使太陽輻射發生周期性變化,並強烈幹擾地磁,改變氣候,從而影響人體的生理和病理。

地域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條件也大不相同。比如江南濕熱,人體寬松;北方幹燥寒冷,人體密集。所以每個地區也有自己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區的人平均壽命也相差很大。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的內科醫生就知道這個問題,並在蘇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比如《蘇文論五常政治大學》說:“最高者甚怒,下者甚怒。地小差別也小,小的差別很大。所以,醫者明日學地理……”。

正是由於人體自身的統壹性和人與自然的矛盾統壹關系,使因時、因地、因人治病成為中醫治療學中的壹個重要原則。因此,在為患者做出診斷、決定治療方案時,必須註意分析和考慮外界環境與人體狀況的有機聯系,以及人體局部病變與全身狀況的有機聯系。這就是中醫的壹個重要特征——整體觀念。

  • 上一篇:高溫包圍圈終於要縮了心情文案說說(合集100句)
  • 下一篇:哪種昆蟲的翅膀和蜻蜓壹樣?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