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五味子在錦州地區的種植情況

五味子在錦州地區的種植情況

概述

五味子,俗稱山花椒、秤砣子、藥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拉丁名為FructusSchisandraeChinensis)的果實。多年生落葉藤本。植株可供觀賞,果實習稱“北五味子”,供藥用。中國東北、華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以遼寧省所產質量最佳,有“遼五味”之稱。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出產。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屬植物在中國約有20種。產於中國中部的華中五味子果實亦入藥,稱“南五味子”。

植物形態

莖長4~8米,小枝灰褐色,葉倒卵形至橢圓形,生於老枝上的簇生,在幼枝上的互生。開乳白色或淡紅色小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或簇生於葉腋,有細長花梗。夏秋結漿果,球形,聚合成穗狀,成熟時呈紫紅色。五味子喜肥喜光,要求疏松、肥沃而濕潤的土壤。幼苗期需壹定的陰濕環境,開花結果期則要求通風透光。主要用種子繁殖。因種子堅硬,光滑有油層,播前需將種子洗凈層積處理。遼寧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條播每畝播種5千克左右。苗期須搭蔭棚。第2年或第3年秋季落葉後定植,至第2年搭支架或依天然樹供枝條攀援。每年冬季植株休眠後至春季萌發前進行剪。夏季需防治葉枯病和卷葉蟲。定植後3~5年進入旺果期。秋後果實呈紫紅色時采摘,曬幹或陰幹。

用途

五味子果實作中藥功能益氣生津、斂肺滋腎、止瀉、澀精、安神,可治久咳虛喘、津少口幹、遺精久瀉、健忘失眠等癥。藥理試驗證明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促進肌體代謝,調節胃液和膽液分泌,對肝炎恢復期轉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皮及成熟種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藥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種五味子素。種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機械潤滑油。莖葉及種子均可提取芳香油。

性狀

幹燥果實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毫米。外皮鮮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顯油潤,有不整齊的皺縮。果內柔軟,常數個粘連壹起;內含種子1~2枚,腎形,棕黃色,有光澤,堅硬,種仁白色。果肉氣微弱而特殊,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而苦。以紫紅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商品習稱"北五味子"

五味子商品中尚有壹種"南五味子",又稱"西五味子",主要為植物華中五味子(參見"血藤"條)的果實。其果粒較小,紅色,皮發抱,肉較薄,品質較差。產四川、湖北、陜西,山西、雲南等地。

品種考證

五味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雲:“生齊山山谷及代郡。”《本草經集註》謂:“今第壹出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其核並似豬腎。”《新修本草》載:“其葉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櫻子。壹出蒲州及藍田山中。”《本草圖經》曰:“今河東、陜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間亦有。春初生苗,引赤登於高木,其長六七尺。葉尖圓似杏葉,三、四月開黃白花,類小蓮花。七月成實,如豌豆許大,生青熟紅紫。”根據以上所述的植物形態、藥物滋味等及《本草圖經》所附“越州五味子”圖,可以確認為木蘭科五味子屬植物。其中分布於代郡、青州、冀州及高麗的,與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ls(Turcz,)Baill。的產地相符,而分布於齊山、蒲州、藍田、河東、杭越等地的,與華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產地壹致。《本草綱目》雲:“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入滋補藥必用北產者乃良。”古今用藥情況相同。

藥物學性質

性味歸經:溫;酸、甘;歸肺、心、腎經

化學成分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壹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炮制篩凈灰屑,除去雜質,置蒸籠內蒸透,取出曬幹。酒五味子:取揀凈的五味子,加黃酒拌勻,置罐內,密閉,隔水蒸之,待酒吸盡,取出,曬幹。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與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黃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雷公炮炙論》:"凡用(五味子)以銅刀劈作兩片,用蜜浸蒸,從巳至申,卻以漿浸二宿,焙幹用。"

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1.5~6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方形或長方形細胞,壁稍厚,外被角質層,散有油細胞;中果皮薄壁細胞10余列,含澱粉粒,散有小型外韌型維管束;內果皮為1列小方形薄壁細胞。種皮最外層為1列徑向延長的石細胞,壁厚,紋孔及孔溝細密;其下為數列類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細胞,紋孔較大;石細胞層下為數列薄壁細胞,種脊部位有維管束;油細胞層為1列長方形細胞,含棕黃色油滴;再下為3~5列小形細胞;種皮內表皮為1列小細胞,壁稍厚,胚乳細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粉末暗紫色。種皮表皮石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或長多角形,直徑18~50μm,壁厚,孔溝極細密,胞腔內含深棕色物。種皮內層石細胞呈多角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約至83μm,壁稍厚,紋孔較大。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連珠狀增厚,表面有角質線紋;表皮中散有油細胞。中果皮細胞皺縮,含暗棕色物,並含澱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2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五味子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五味子甲素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雜質不得過1%(附錄ⅨA)。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水(13:7)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五味子醇甲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五味子醇甲對照品15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五味子醇甲0.3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25g,精密稱定,置20ml量瓶中,加甲醇約18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20分鐘,取出,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溶液各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含五味子醇甲(C24H32O7)不得少於0.40%。

相關史料

壹千多年前,蘇恭在《唐本草》中,即有五味子“出蒲州及藍田山中”的記載。

宋代《圖經本草》記述,五味子“陜西州郡尤多”。

《本草衍義》雲:“五味子,今華州之西至秦州皆有之”。

明代《興安州誌》說:“五味子,興安有之”。

《陜西通誌》也有記述。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酸鹹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

五味子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本品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有鹹味,辛甘酸苦鹹五味皆備,故有此名。

栽培技術

(壹)繁殖方法野生五味子除種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橫走莖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進行了扡插,壓條和種子繁殖的研究。其結果扡插壓條雖然也能生根發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難,處理時要求條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種子繁殖。種子繁殖方法簡單易行,並能在短期內獲得大量苗子。

1.種子的選擇五味子的種子最好在秋季收獲期間進行生穗選,選留果粒大、均勻壹致的果穗作種用,單獨幹燥和保管。幹燥時切勿火烤、炕烘或鍋炒。可曬幹或陰幹,放通風幹燥處貯藏。

2.種子處理

(1)室外處理於結凍前將選作種用的果實,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漲起時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出種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時可將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後的種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種子充分吸水,每隔兩天換壹次水,在換水時還可清除壹部分秕粒。浸泡後撈出控幹與2—3倍於種子的濕砂混勻,放入室外準備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厘米的細土,再蓋上柴草或草簾子,進行低溫處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種。處理場地要選擇高燥地點,以免水浸爛種。

(2)室內處理2月下旬將種子移入室內清除果肉,拌上濕砂裝入木箱進行砂藏處理,其溫度可保持在5℃—15℃之間,翌春即可裂口播種。

(二)播種育苗

1.育苗田的選擇育苗田可選擇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質壤土,也可選用老參地。育苗以床作為好,可根據不同土壤條件做床,低窪易澇,雨水多的地塊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高燥幹旱,雨水較少的地塊可做成平床。不論哪種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層,床寬1.2米,長視地勢而定。床土要耙細清除雜質,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5—10千克,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摟平床面即可播種。

2.播種時期和方法壹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種經過處理的種子,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種量30克左右。也可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當年鮮籽,即選擇當年成熟度壹致,粒大而飽滿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壹下,控幹後即可播種。

3.苗田管理播種後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簾或葦簾等遮蔭,土壤幹旱時澆水,使土壤濕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掉遮蔭簾。並要經常隊長昌,保持清潔,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四)移栽

1.選地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緣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質壤土為好,選好地,每公頃施基肥20—30噸,整平耙細備用。

2.移植壹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行株距120厘米×50厘米,為使行株距均勻,可以拉繩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壹標誌,然後挖成深30—35厘米、直徑30厘米的穴,每穴栽壹株。栽時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窩根與倒根,栽後踏實,灌足水,待水滲完後用土封穴。15天後進行查苗,沒成活的需進行補苗。

(五)田間管理

1.灌水施肥五味子喜肥,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栽植成活後,要經常藻水,保持土壤濕潤,結凍前灌壹次水,以利越冬。孕蕾開花結果期,除需要足夠水分外,還需要大量養分。每年追肥1—2次,第壹次在展葉期進行,第二次在開花後進行。壹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農家肥料5—10千克。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圍開15—20厘米深的環狀溝,施入肥料後覆土。開溝時勿傷根系。

2.剪枝五味子枝條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壹般在枝條萌芽前進行。剪掉過密果枝和枯枝,剪後枝條疏密適度,互不幹擾。

(2)夏剪壹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進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同時對過密的新生枝也需要進行疏剪或短截。夏剪進行得好,秋季可輕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葉後進行。主要剪掉夏剪後的基生枝。

不論何時剪枝,都應選留2—3條營養枝,作為主枝,並引蔓上架。

3.搭架移植後第二年即應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鋼做立柱,用木桿或8號鐵線在立柱上部拉壹橫線,每個主蔓處立壹竹桿或木桿,竹桿高2.5—3米,直徑1.5—5厘米,用綁線固定在橫線上,然後引蔓上架,開始時可用強綁,之後即自然纏繞上架。

4.松土、除草五味子生育期間要及時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松土時要避免碰傷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樹盤,便於灌水。

5.培土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護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5月上旬至8月上旬發病,開始時葉片萎蔫,根部與地面交接處變黑腐爛,根皮脫落,幾天後病株死亡。防治方法: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發病期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根際澆灌。

(2)葉枯病5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病,先由葉尖或邊緣幹枯,逐漸擴大到整個葉面,幹枯而脫落,隨之果實萎縮,造成早期落果。發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岡黴素50ppm液交替噴霧。噴藥次數可視病情確定。

(六)采收與加工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采收,隨熟隨采。采摘時要輕拿輕放,以保障商品質量。加工時可日曬或烘幹。烘幹時,開始時室溫在60℃左右,當五味子達半幹時將溫度降到40℃—50℃,達到八成幹時挪到室外日曬至全幹,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

各家論述

1.孫思邈: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遇夏月季夏之間,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芪、人參、麥門冬,少加黃檗煎湯服,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湧出。生用。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

2.《本草衍義》:五味子,《本經》言溫,今食之多致虛熱,小兒益甚。《藥性論》以謂除熱氣,《日華子》又謂暖水臟,又曰除煩熱。後學至此多惑。今既用主治肺虛寒,則更不取除煩熱之說。補下藥亦用之。入藥生曝不去子。

3.《註解傷寒論》:《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4.《用藥心法》:(五味子)收肺氣,補氣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氣,肺寒氣逆,則以此藥與幹姜同用治之。

5.《本草衍義補遺》:五味子,今謂五味,實所未曉,以其大能收肺氣,宜其有補腎之功,收肺氣非除熱乎?補腎非暖水臟乎?食之多致虛熱,蓋收腎之驟也,何惑之有?火熱嗽必用之。

6.《丹溪心法》:黃昏嗽者,是火氣浮於肺,不宜用涼藥,宜五味子、五倍子斂而降之。

7.《本草會編》:五味治喘嗽,須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潤肺,補腎,勞嗽,宜用北者;風寒在肺,宜用南者。

8.《綱目》:五味子,入補藥熟用,入嗽藥生用。'五味子酸鹹入肝而補腎,辛苦入心而補肺,甘入中宮益脾胃。

9.《本草經疏》:五味子主益氣者,肺主諸氣,酸能收,正入肺補肺,故益氣也。其主咳逆上氣者,氣虛則上壅而不歸元,酸以收之,攝氣歸元,則咳逆上氣自除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別錄》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者,五味子專補腎,兼補五臟,腎藏精,精盛則陰強,收攝則真氣歸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則精自生,精生則陰長,故主如上諸疾也。

10.《本草匯言》:五味子,斂氣生津之藥也。故《唐本草》主收斂肺虛久嗽耗散之氣。凡氣虛喘急,咳逆勞損,精神不足,脈勢空虛,或勞傷陽氣,肢體贏瘦,或虛氣上乘,自汗頻來,或精元耗竭,陰虛火炎,或亡陰亡陽,神散脈脫,以五味子治之,鹹用其酸斂生津,保固元氣而無遺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腎,入肺有生津濟源之益,入腎有固精養髓之功。

11.《藥品化義》:五味子,五味鹹備,而酸獨勝,能收斂肺氣,主治虛勞久嗽。蓋肺性欲收,若久嗽則肺焦葉舉,津液不生,虛勞則肺因氣乏,煩渴不止,以此斂之、潤之,遂其臟性,使咳嗽寧,精神自旺。但嗽未久不可驟用,恐肺火郁遏,邪氣閉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12.《本經疏證》:五味子所治之證,《傷寒》僅言咳逆,《金匱要略》則兼言上氣,如射幹麻黃湯之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小青龍加石膏湯之肺脹咳逆上氣,煩躁而喘也。夫傷寒有傷寒之關鍵,無論其為太陽、少陽、少陰,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幹姜;雜證自有雜證之體裁,即咳而脈浮,厚樸麻黃湯主之壹語,已通概全書大旨,試觀《金匱要略》中有脈沈而用五味子者否?蓋五味子原只能收陽中之陰氣,余則皆非所宜。

13.《本草求原》:五味子,為咳嗽要藥,凡風寒咳嗽,傷暑咳嗽,傷燥咳嗽,勞傷咳嗽,腎水虛嗽,腎火虛嗽,久嗽喘促,脈浮虛,按之弱如蔥葉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先賢多疑外感用早,恐其收氣太驟,不知仲景傷寒咳喘,小青龍湯亦用之,然必合細辛、幹姜以升發風寒,用此以斂之,則升降靈而咳嗽自止,從無舍幹姜而單取五味以治咳嗽者。丹溪又謂其收肺氣之耗散,即能除熱;潛江亦謂其滋肺以除熱,補腎以暖水,而聯屬心腎;凡嗽在黃昏,是虛火浮入肺中,忌用寒涼,止宜重用五味以斂降,此則不合幹姜,而合炒麥冬者也。總之,肺氣隨陰以下降,則氣化精而精盈,腎水從陽以上布,則精化氣而氣盛,陰陽二氣,實壹氣之變動,以肝為關捩子,五味專精於肝,而交合肺腎,故其效如此,有不同於他味之酸斂者。肺氣陽中有陰,故能降,治肺氣以陰降為主。然元氣之降,先本於升,五味升降鹹備,所以陽邪傷陰,固宜清陽,以之收陽;陰邪傷陽,亦宜此辛溫暢陽,而寓收陰。東垣謂寒喘熱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雜病不關肺氣者忌。

14.《本草正義》:陰火上沖激肺之嗽,陽虛火浮,故當黃昏陰盛之時,虛焰發動,乃始作嗽,宜以收攝肺腎為治。然惟脈虛、舌紅、無痰者乃合,若舌膩有痰,亦當知所顧忌。

15.《本經》: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贏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16.《別錄》: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

17.《日華子本草》:明目,暖水臟,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筋,痃癖奔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

18.李杲:生津止渴。治瀉痢,補元氣不足,收耗散之氣,瞳子散大。

19.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壯水鎮陽。

20.《本草蒙筌》:風寒咳嗽,南五味為奇,虛損勞傷,北五味最妙。

21.《本草通玄》:固精,斂汗。

  • 上一篇:孕婦需要吃鈣片補鈣嗎,壹般什麽時候開始吃鈣片比較好?
  • 下一篇:關於食品銷售合同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