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誰知道藿香的藥用價值

誰知道藿香的藥用價值

功能與主治 快氣和中,辟穢祛濕。

主治寒暑濕熱,感冒發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

①《北陸》:治風水毒腫,除口臭,療霍亂,心痛。

②《本草綱目》:治脾胃嘔吐,為上藥。

③"珍珠囊":補衛氣、和胃氣,入飲食,治嘔吐霍亂。

4《湯液本草》:溫中快氣。

肺虛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口。

5《本草綱目》: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寒濕,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等癥。

6《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濕祛風,清熱止渴。

主治嘔吐霍亂、瘧疾、痢疾、疥癬。

梗:治喉痹,化痰止咳。[編輯本段]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外用:水煎漱口;或炙性研末調敷 [編輯本段]用藥禁忌 ①《本草經疏》:陰虛火盛,胃弱欲吐及胃熱嘔吐,中焦火熱,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吐脹,法並禁用。

②《本經逢原》:其莖能耗氣,用者試之。[編輯本段]臨床使用 1.治療夏季腹瀉 藿香、白術、檳榔各1000g,厚樸600g,黃連300g,木香500g,地錦草3000g.加水80~100L,浸泡1小時,煎至25ml,放涼,分裝瓶內。成人每次100ml,開水沖服,輕者壹日2次,重者壹日3次。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少量服用,每次30~50毫升,頻頻吞服,每日6~10次,或加姜汁數滴。兒童酌減。治療128例,顯效74例,有效46例,無效8例。壹般服藥後1天即可見效。[中醫雜誌》1983;(8):40]

2.治療中焦濕熱證 焦藿香、陳皮、茯苓各15g,砂仁、厚樸、半夏、檳榔、黃芩各10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 32 例,全部治愈。平均服 9 劑。[中原醫學雜誌 1990;17(3):31]

3.治療疰夏皮炎 藿香、青蒿、黃柏、苦參、地骨皮各9g,水煎服。治療60例,1個療程後(7天為1個療程),痊愈30例,顯效9例,無效12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5;(6):374]

4.治療嬰幼兒腹瀉 a.藿香、蒼術各6克,野麻草15克,車前子9克,厚樸、陳皮各4克,甘草粉3克,生姜3片,大棗5~7枚。水煎服。治療 112 例,全部治愈。[b. 藿香、紫蘇各 4g,蒼術、厚樸各 6g,砂仁 3g,雲苓 9g,車前子 6g。水煎服。治療 36 例,治愈 25 例,好轉 8 例,無效 3 例。療效優於對照組。[河南中醫 1990;(4):37]

5.治療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藿香正氣水15~3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如發病3~4天,炎癥較重,可加白茅根30g,同煎服。治療病毒性傳染性結膜炎患者34例,治愈31例,無效3例。[福建醫學雜誌 1976;(1):28] [編輯本段] 方選 1.治療霍亂吐瀉: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上藥等分,每服五錢,水壹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壹選方》回生散)

2.治瘧疾: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分作四服,每服以水壹碗,煎至壹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3.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吐酸水:沈香、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煮湯調服。(太平聖惠方》)配伍效用:藿香配白術藿香和胃化濕止嘔;白術健脾益氣。二者配伍具有健脾益氣、化濕和胃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神疲乏力、嘔吐泄瀉等癥。

藿香與半夏合用,藿香燥濕醒脾,寬中理氣,和胃止嘔;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二者合用可祛除脾胃寒濕,止嘔吐,用於治療寒濕內阻所致的脘腹脹滿、惡心、嘔吐、泄瀉等癥。藿香芳香溫散表邪、化內濕、醒脾開胃、止嘔吐;天竺黃芳香辛散、醒脾化濕、解暑。二者合用,清熱利濕解暑,和胃醒脾的功效更為突出,適用於治療夏季中暑,濕邪中阻,胃失和降所致的倦怠乏力、胃脘痞滿、惡心嘔吐、口中黏液等癥狀。

藿香與檀香合用,藿香化濁止嘔;檀香溫中行氣,安胎。兩藥合用,具有溫中理氣、止嘔安胎的功效,用於治療妊娠惡阻或氣滯脘悶、胃腸功能不佳等癥。

禁忌癥:"陰虛火盛,胃虛嘔吐,胃熱嘔吐,中焦火熱,溫病發熱,陽明胃家邪實,嘔吐脹滿,法並禁用"。(本草經疏》)毒副作用:臨床上曾有服用含藿香正氣水的中藥制劑引起過敏性皮疹的報道。

  • 上一篇:上海醫保卡可以異地買藥嗎?
  • 下一篇:保護心靈和安寧的藥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