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壹張圖片

壹張圖片

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誕生內幕

時間:2007-3-2 評論 0 條 查看評論

中國第壹顆衛星“東方紅”壹號

1970年的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狂飆中,街頭遊行屢見不鮮,然而4月25日的遊行與以往不同——北京、上海、天津、沈陽、西安……全國各地,幾乎萬人空巷。因為此前的壹天,中國自行研制的第壹顆人造衛星“東方紅壹號”,在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呼嘯升空。

“大躍進”與放衛星

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上天,舉世震驚。中國高層極為重視,指示中國科學院密切關註有關情況。中國科學院將研制人造衛星列為1958年的重點任務。這項絕密的工作被定為代號“581”任務。

1958年的“大躍進”,堪稱“放衛星”之年。那年頭“爭上遊”爭得十分狂熱,“放衛星”就變得極其荒唐:各行各業都爭著“放衛星”:某地“放衛星”畝產水稻3萬斤,某地又放“大衛星”畝產水稻13萬斤,某座高爐放衛星日產萬噸0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竟成了《人民日報》社論的標題。

其時,中國經濟各個方面距發射衛星的條件差得很遠,但在當時“大躍進”熱潮的影響下,科學院在6月份召開的“大躍進”動員大會上,提出放重型衛星,向1959年國慶十周年獻禮。壹幫年輕人幹勁十足,夜以繼日,苦幹了三個月。當年10月就在中國科學院躍進成果展覽會保密館裏展出了衛星和火箭的設計圖和模型,包括載有科學探測儀器和小狗的兩個探空火箭頭部模型。而這些模型全是年輕的科技工作者用手工敲打出來的。實際上,這些年輕人對火箭、衛星知識的了解,還不如現在的中學生。

模型雖然做出來了,但由於科技人員缺乏火箭、衛星基礎理論知識,沒有設計資料、計算手段,總體設計參數難於選擇。試驗手段與測試條件更差,材料、元件供應不上……壹大堆實際問題解決不了,衛星研制工作擱淺了。

遭“老大哥”冷遇

通過向“國慶獻禮”這壹段的工作體驗,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深深地認識到:沖天的熱情不能代替科學,需要學習再學習。

1958年10月,根據中蘇科學技術協定,由趙九章、衛壹清、楊嘉墀、錢驥等科學家組成的“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到前蘇聯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衛星工作。

代表團到達後住進了莫斯科中國飯店,接待的人很熱情,今天安排參觀市容,明天安排參觀博物館,就是不安排到科學研究機構參觀。負責接待的人說,參觀衛星設備要赫魯曉夫批準,所以壹直拖延著。以致代表團呆了兩個半月,僅考察了壹些天文、電離層、地面觀測站等,未能參觀到衛星研制部門及有關的地面試驗設備。關於合作、技術援助問題更是沒有涉及。由於中蘇關系已開始緊張,蘇聯單方面取消了科技合作協議,中國派出的幾個科技代表團都受到了同樣的冷遇。

原本對前蘇聯很崇敬的科學家們深有感慨。當年積極提倡搞人造衛星的地球物理所所長趙九章先生說,“靠天,靠地,靠不住!發展宇航科學主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1

在前蘇聯雖然沒有達到考察衛星研制工作的目的,但蘇聯先進的工業和科技還是使中國的科學家們開了眼界。他們對比蘇聯和中國情況,意識到發射人造衛星是壹項技術復雜、綜合性很強的大工程,需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強大的工業基礎作後盾。代表團在總結中寫到,發射人造地球衛星中國尚未具備條件,應根據實際情況,先從火箭探空搞起。同時,應立足國內,走自立更生的道路。

1959年1月21日,主持領導衛星研制工作的張勁夫向科學院傳達了鄧小平的指示,“衛星明後年不放,與國力不相稱”。“衛星還是要搞,但是要推後壹點”。根據中央的方針,張勁夫提出“就湯下面”,因國家經濟困難,暫停衛星研制工作,集中力量先搞探空火箭。

“651”任務

由於縮短了戰線,中國很快在探空火箭研制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1960年2月,中國試驗型液體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此後,各種不同用途的探空火箭相繼上天,有氣象火箭、生物火箭等。1964年6月,中國自行設計的第壹枚中近程火箭發射成功;10月,爆炸成功了中國第壹顆原子彈。此時,中國在衛星能源、衛星溫度控制、衛星結構、衛星測試設備等方面都取得了單項預研成果。此時中國的科學家們覺得發衛星可以提上日程了。

1964年12月全國三屆人大會議期間,當年積極倡導中國要搞人造衛星的趙九章,提筆上書周恩來總理,建議開展人造衛星的研制工作。與此同時,知名科學家錢學森也上書中央,建議加速發展人造衛星。

1965年5月,周恩來總理指示科學院拿出第壹顆人造衛星具體方案。負責衛星總體組的錢驥,帶領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歸納為三張圖壹張表:用紅藍鉛筆畫成的衛星外形圖、結構布局圖、衛星運行星下點軌跡圖和主要技術參數及分系統組成表。

該方案先後拿到文津街3號科學院院部和國防科委大樓,分別向張勁夫等科學院領導和羅舜初等國防科委領導作了詳細匯報,並由錢驥等直接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當周總理知道錢驥姓錢時風趣地說:我們的衛星總設計師也是姓錢啊,我們搞尖端的,原子、導彈和衛星,都離不開“錢”啊!

1965年8月,周總理主持中央專委會議,原則批準了中國科學院《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確定將人造衛星研制列為國家尖端技術發展的壹項重大任務。並確定整個衛星工程由國防科委負責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面檢測系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委試驗基地負責建設。因是壹月份正式提出建議,國家將人造地球衛星工程的代號定名為“651”任務。全國的人、財、物遇到“651”均開綠燈,這樣中國衛星就從全面規劃階段,進入工程研制階段。

重量上要超蘇美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科學院受國防科委委托,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論證會,歷時42天。會上,錢驥報告了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總體方案。與會的軍、民包括海、陸、空方面的120多位專家,對發射人造衛星的目的、任務進行了反復論證。

這個代號為“651”的會議上確定: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為科學探測性質的試驗衛星,其任務是為發展中國的對地觀測、通信廣播、氣象等各種應用衛星取得基本經驗和設計數據;發射時間定在1970年;成功的標誌是“上得去、抓得註聽得見、看得見。”

會上較為保密論證的壹個議題,便是中國第壹顆衛星重量如何確定。這壹問題涉及到導彈武器的水平。因為早期發射衛星的運載工具,都是在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放衛星實質上是展現壹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雖然中國衛星工程起步較晚,但專家們都認為中國的起點要高,第壹顆衛星在重量、技術上要做到比美、蘇第壹顆衛星先進。蘇聯第壹個衛星重量83.6公斤,美國的第壹顆衛星只有8.2公斤。會議最後確定中國第壹顆衛星為100公斤左右(實際上,最後上天時是173公斤)。

鋁板琴奏出“東方紅”

30年前上街遊行的人們可能已忘記了當時的慶祝場面,但衛星從太空中發出的“東方紅”悠揚樂音卻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中。提起“東方紅壹號”的命名、樂音的誕生,不能不談到中國航天事業中壹位默默無聞的鋪路人--何正華。

蘇聯第壹顆人造衛星的呼叫信號是嘀嘀噠噠的電報碼,遙測信號是間斷的。中國的衛星信號應該是什麽樣的?衛星總體組的組長何正華認為,中國應該超過蘇聯,發射壹個連續的信號,且這個信號要有中國特色,全球公認。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外呼號是“東方紅”樂曲,某種意義上“東方紅”也成了“紅色中國”的象征。出於對毛澤東的崇敬,何正華亦提出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壹號”的建議。這些提議在“651”會議上得到了專家的贊同。1966年5月,經國防科工委、中國科學院、七機部負責人羅舜初、張勁夫、裴麗生、錢學森等***同商定,將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取名為“東方紅壹號”。1967年初正式確定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要播送《東方紅》音樂,讓全球人民都能聽到中國衛星的聲音。

由於當時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中,播送“東方紅”樂音不僅是科研任務,也成了責任重大的政治任務。如果衛星上天後,變調或不響,按“上綱上線”的說法,無疑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研制者就有可能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在沈重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下,何正華和樂音裝置的主要設計者劉承熙冒著政治風險,開始了他們技術上的探索,解決了樂音錯亂和樂音變調等壹系列問題。“東方紅”樂音最後采用電子音樂,用線路模擬鋁板琴聲奏出。樂音裝置的第壹批正樣產品,是1968年上半年在重慶壹家工廠生產的,由於當時生產秩序極不正常,產品中許多元件出現虛焊現象。最後上天的產品是由上海科學儀器廠重新生產的。

紅海洋中的“壹塊綠洲”

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工程的整個研制工作,大部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最動亂的年月裏進行的。那時席卷全國的“紅色風暴”沖擊到承擔衛星工程任務的每壹個單位。1967年初,中國科學院和七機部及下屬單位均被“群眾組織”奪權,衛星設計院的原來的領導都“靠邊站”了,很多的科學家當時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特務”、“牛鬼蛇神”遭到批鬥。即使普通的科技人員,也有不少親屬和社會關系在運動中受到沖擊和株連。衛星的研制工作與“革命”發生了沖突。

當時的“革命”要求大家手捧“寶書”,口念語錄,心地虔誠地表忠獻忠。衛星研制只能等參加完“革命”才能去做,否則就會被扣上“不突出政治”的帽子。科學家被批判時,科技業務骨幹還要參與陪“鬥”。武鬥不斷,交通受阻,器材供應不上,衛星研制事業已面臨夭折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1967年初,周恩總理來與聶榮臻副總理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宣布: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編入軍隊序列,不開展“文化大革命”的“四大”(即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空間技術研究院從許多單位抽調出精兵良將,把分散在各部門的研究力量集中起來,實行統壹領導,使科研生產照常進行,保證了中國第壹顆衛星的如期發射。

在空間技術研究院建院之初,研制衛星所需的物質條件十分缺乏,如測試設備少,試驗設備不齊,加工設備不足等等。衛星制造廠是由科學儀器廠轉產的,在人員、技術、設備和管理方面都面臨很多困難。鉚接,是衛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壹道工序。可當時衛星廠未幹過,在衛星的初樣和試驗階斷,沒有鉚槍,更沒有固定工件的桁架,工人們就靠壹把小錘,用自己的身體當桁架,將鉚釘壹個個敲上去。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衛星廠解決了鉚接、陽極化電拋光、光亮鋁件大面積鍍金、鋁件熱處理等多項工藝問題。

為了檢驗設計的正確性與合理性,“東方紅壹號”衛星從元件、材料,到單機分系統以至整星都要在地面進行多種環境模擬試驗。發射場預定發射衛星的時間氣候寒冷,而衛星廠又沒有符合要求的試驗場地,“熱控試樣星”的試驗是1968年的夏季於海軍後勤部的壹個冷庫中進行的。很多的困難都是靠科技人員因陋就簡、土法上馬、群策群力解決的。衛星上天後,許多國際友人來空間技術研究院參觀衛星,當時的環境條件讓參觀者大為感嘆:“東方紅壹號”能誕生,是個奇跡!

難忘4.24

1970年4月1日,裝載著兩顆“東方紅壹號”衛星、壹枚“長征壹號”運載火箭的專門列車到達中國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4月份的西北戈壁灘上,白天也要穿棉衣,到夜間,裹著皮大衣也感到寒冷。在離地面30多米高的龍門塔工作平臺上,科技人員不分白天黑夜,排除壹切故障,壹次次地測試。

1970年4月24日3點50分,周恩來總理電話告知國防科委副主任羅舜初:毛澤東主席已經批準這次發射,希望大家鼓足幹勁,過細地做工作,要壹次成功,為祖國爭光。

21時35分,衛星發射時刻終於到來了。“東方紅壹號”隨“長征壹號”運載火箭在發動機的轟鳴中離開了發射臺。21時48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21時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中國第壹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音,聲音清晰宏亮。

1970年4月25日18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壹顆人造衛星,衛星運行軌道的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夾角68.5度,繞地球壹圈114分鐘。衛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頻律播送“東方紅”樂曲。

新聞公報剛發表,頃刻間,首都北京燈火通明,鑼鼓聲四起,鞭炮齊放,人們帶著“文革”時代特有的狂熱,湧上街頭高呼著“毛主席萬歲”、“慶祝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萬歲!……

然而,為中國的第壹顆人造衛星傾註了全部心血的趙九章先生卻未能等到這壹刻。無端受誣陷迫害的他,早在壹年半以前已經含冤去世。不少的科學家是在“牛棚”中聽到“東方紅”樂音的。

“東方紅壹號”衛星升空後,星上各種儀器實際工作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設計要求,“東方紅”樂音裝置和短波發射機連續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遙測參數,為後來衛星設計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依據和經驗。

1970年4月24日,“長征”壹號運載火箭成功的將我國第壹顆人造衛星“東方紅”壹號送入太空

  • 上一篇:幫單位核銷化學品違法嗎
  • 下一篇:食物中毒實驗室檢驗的取樣原則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