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泥鰍怎麽人工自然養殖最好?

泥鰍怎麽人工自然養殖最好?

白天喜,泥鰍,鉆入水下腐泥中,夜間出來覓食。他以昆蟲、小型甲殼動物、蝸牛、蚯蚓、水生植物和藻類為天然食物,偏愛腐殖質。其繁殖技術措施如下:

1,泥鰍塘條件。泥鰍宜單養,池塘宜建在近陽、近水、近家的地方,便於管理。水池面積約100平方米,池深80厘米。池壁的土要夯實,有條件的可以用水泥打磨或者用厚塑料薄膜圍起來。進出口用鐵絲網堵住,防止泥鰍逃跑。水池邊要有泄洪道,防止暴雨時池水漲過平面,從泥鰍口逃逸。因為泥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泥鰍塘周圍的口高於塘外地面,所以不要讓地表水直接流入塘內。池底要有面積為4平方米、深50厘米的土坑作為魚滑道(排水口下有1,池內均勻分布有3-4個),以方便水溫過高時泥鰍避暑。水池由富含有機質的肥沃河泥或粘土鋪成,厚度約15 cm。池水深度春秋為30厘米,夏季為40厘米。

池塘裏要種壹些水生植物,方便泥鰍生活(如套種鏃,也能增加收入)。夏天水池裏雜草太多的時候,就要把它們清除掉。還可以在水池中放養壹些藻類或浮萍,補充泥鰍的植物飼料。

2.培養肥泥和水。泥鰍出欄前20-30天,每100平方米用3公斤石灰消毒,然後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30公斤幹雞糞,均勻撒在池塘裏,或大量豬、牛、羊糞集中在魚槽裏發酵腐爛。以後根據水質適當施肥。水的透明度要20 cm,水層不能看到池底的淤泥。

3.放養規格。選擇高3厘米以上的泥鰍作為苗種,每100平方米放養15-30公斤。如果以市場上買來的幼泥鰍為苗種,每100平方米放養25-35公斤為宜。如果有流水或者飼養管理水平高,可以適當多放些幼苗。

4.餵。泥鰍是壹種雜食性魚類。除了施肥,還應該餵壹定的植物飼料和動物飼料。平時要定時定量飼餵豆渣、麥麩、米糠、豆餅等精料。泥鰍的攝食量與水溫有關,20℃以下應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約70%-80%);在20-25℃的溫度下,動植物飼料應各占壹半;25-30℃時,動物飼料應占60%-70%。動物性食物可以餵蛆、蠶蛹、蚯蚓、蝸牛和屠宰場的剩菜。投餵量壹般為每天泥鰍總重量的8%,水溫高時可增加到12%-15%。餵食時間可以是下午壹次,也可以是早晚兩次,早上不吃或吃壹點剩飯。夏末秋初要註意高蛋白飼料的比例,促進泥鰍快速生長育肥。

5.日常管理。經常換水,保持水質良好;經常檢查堤壩,堵塞漏洞,保持水位,防止泥鰍逃跑;經常使用有機肥,保持水的鮮肥;防鴨、防鰻、防蛇等。從入池傷害泥鰍;夏天在魚滑道上搭棚遮陽,冬天利用淺水或排水過冬。

6、及時捕捉。捕的時候可以用竹籠誘捕,也可以排幹池水挖泥來捕。捕撈時要註意抓大留小,保存好繁殖的泥鰍品種,以利於來年繁殖。泥鰍壹般放養150-180天。通過集約化飼養,其體重可增加到泥鰍的8-10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方法二:

在有水又不適合建池塘的情況下,可以用木箱養殖泥鰍。具體方法是:

1.木箱制作:木箱規格為1× 1× 1.5m,容量為1.5m3..壹側或兩側設有直徑為3-4 cm的註水口和排水口,並安裝網眼為2 mm的金屬網。箱底填人糞並抽土(壹層稻草壹層土),最上面壹層是土。箱內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左右。木箱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這樣水可以從壹個孔流入,從另壹個孔排出。幾個盒子也可以連接在壹起,形成組合盒。

二、放養密度:每箱可容納1-1.5公斤體長3厘米以上的泥鰍種。

三、飼養管理: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在有流水的木箱中養殖,食物以人工投餵為主。餌料有魚粉、動物內臟、豬血粉、蠶蛹粉等動物餌料,也有米糠、豆餅、麥麩、醬油渣、菜籽餅等植物餌料。配合餌料由50%小麥粉、20%豆餅粉、10%米糠粉、10%魚粉或蠶蛹粉、7%血粉和3%酵母粉組成,加水揉成軟面團。投餵量為箱內泥鰍體重的1%-2%。動植物餌料的比例和投餵量要根據季節和溫度進行調整。水溫在20℃以下時,植物餌料應占總量的60%-70%,水溫在28℃-23℃時,植物餌料應占30%-40%。每天投餵兩次,上午7-8點占全天投餵量的70%,下午1-2點占30%。水溫15℃時,泥鰍開始攝食,攝食量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水溫高於30℃或低於10℃時,應少用或停用。

泥鰍病的防治:為了預防泥鰍病的發生,要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對箱體進行消毒。壹旦發現腸炎,可將20克呋喃唑酮放入10公斤的餌料中,每天餵兩次,連續餵3-5天。如果發現紅鰭病,應立即用0.2/10000呋喃唑酮洗澡24小時。或用0.04%(藥物占魚重的比例)與餌料混合投餵3天。如發現寄生蟲病,可在箱內各處噴灑0.7ppm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 2),可防治輪蟲和舌杯病。

5.註意事項:下雨時,要防止缸水溢出,導致泥鰍逃跑,還要防止被農藥化肥汙染的水進入缸內。

復制:

泥鰍是壹種小型底棲經濟魚類,二齡性成熟,開始產卵。成熟的雌泥鰍腹部圓滾滾,胸鰭光滑,個體比雄泥鰍大。泥鰍的繁殖期壹般在4-8月,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溫25℃左右,是產卵高峰期。泥鰍分批產卵。作為繁殖用的親魚,需要選擇體色正常、體格健壯、無病無傷的魚。雌性最好選擇體長15 cm以上,體重30克以上,腹部腫脹的個體,雄性可以略小。大的雌泥鰍產卵量大,雄泥鰍精液多,所以繁殖出來的魚苗質量好,生長快。

泥鰍的自然繁殖方法很簡單。開春後,修整魚塘,用生石灰消毒,然後註入新水。待池水藥性消失後,按1:2的雌雄比例將親魚放入池中,每平方米放300克左右。當池水溫度升至20℃左右時,應在池中放置棕片、柳須根或水生植物制成的魚窩。放置魚窩後,應經常檢查和清理魚窩上的淤泥沈積物,以免影響泥鰍產卵時卵的附著效果。泥鰍喜歡在雨天或水溫突然升高時產卵。產卵壹般在淩晨開始,大約在10 am結束,產卵過程需要20~30分鐘。產卵時,親魚激烈追逐。高峰時,雄泥鰍纏繞在雌泥鰍的前腹部,完成產卵和受精的過程。產卵後,應及時取出有卵的魚巢,在另壹個池子中孵化。防止親魚吞卵。同時補充新的魚巢,讓沒有產卵的親魚繼續產卵。產卵池應防止蛇、青蛙、老鼠和其他危害。

泥鰍的人工繁殖方法與家魚相同。每條雌泥鰍使用的催產素種類和劑量為:鯉魚腦垂體0.5~1,青蛙腦垂體2~3,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國際單位,或類似物(LRH-A) 5 ~ 65438。雄性泥鰍劑量減半。溶劑註射量為0.1 ~ 1.2ml,用1ml的註射器和4號針註射。註射部位是腹線,胸鰭和腹鰭之間,也可以註射到背肌。因為泥鰍喜歡鉆,註射時可以用濕紗布包裹(露出註射部位)。註射後放入產卵池,此後的工作與自然繁殖相同。水溫20℃~25℃時,10~15小時後發情產卵。

如果采用人工授精,註射催產素的公泥鰍和母泥鰍可以分別暫養在池塘或籠子裏。水溫為18℃~25℃時,10~15小時後,可對雌泥鰍進行幹法人工授精,操作方法及註意事項同家魚。卵在人工授精後立即去巢。方法是:取壹桶清水,將魚窩平放在桶底,然後壹人輕輕搖動魚窩,同時攪動水體,另壹人將雞蛋慢慢倒入桶中,使雞蛋均勻築巢。築巢後,轉移到孵化器中孵化。

泥鰍受精卵在20℃~30℃的水溫範圍內可以正常孵化,魚苗壹般在2天左右即可孵化。孵化效果最好的是用小容器的靜水,並經常換水(壹天兩次),每升水孵化400~600粒為宜。孵化時避免電擊。孵化時可用0.1ppm孔雀石綠溶液消毒,防止寄生水黴菌。

剛孵出的泥鰍苗不能自由活動,因為它們的頭附著在魚窩或其他物體上,以蛋黃為食。壹般池塘孵化出的魚苗應放在原池塘中養殖,水深保持在20~30 cm,每平方米密度為500~1500。如果密度過高,應取出壹些魚苗在另壹個池塘中培育。

泥鰍苗孵化3天後開始攝食。此時應每天餵幾次煮熟並磨碎的蛋黃或魚粉懸浮液,餵量應限制在1小時。2~3天後換成水蚤、輪蟲、碎蠶或蠶蛹。經過約10天的培育,當魚苗長到1 cm時,即可轉入魚塘投餵;密度低的話可以養在池塘裏養殖。壹個月左右,當魚苗長到3厘米時,可以轉移到魚塘,也可以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信中進行成魚養殖。

魚塘的面積應該是30~50平方米。播種前要對池塘進行清洗消毒,施基肥培養餌料生物。播種量每平方米30克左右(800~1000尾)。魚種入池後半個月內,每日兩次投餵粉狀配合飼料,用量為魚種體重的3%~5%。夏季魚塘淺水溫度高,要時刻註意水質變化,勤換水。當魚長到10 cm左右時,進入成魚攝食階段。

  • 上一篇:深圳少兒醫保怎麽網上繳費
  • 下一篇:進出口商品復驗辦法(2018年第二次修訂)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