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新聞風險的定義

新聞風險的定義

“新聞報道的風險”之我見

■胡華濤

015,2006 16:13大中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讀了夏先生在貴刊2005年第9期發表的《透過“疫苗事件”看新聞報道的風險》壹文,筆者認為該文誇大了“疫苗事件”的報道風險。所謂“舉報風險”,屬於舉報真實性的範疇。就“疫苗”這壹案例而言,報道風險是在整個事件報道過程中,將疫苗報道為“假疫苗”、“問題疫苗”、“致命疫苗”可能造成的不良傳播效應。考察“疫苗事件”的整個報道過程,新聞報道的風險歸結於新聞時效性的客觀性;媒體缺乏公正的立場;(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急功近利,胡亂猜測,不負責任地報道;因對新聞事實過早“下定論”而導致的解決問題缺乏科學性,新聞報道缺乏深度,是不公平的,也是簡單的,值得進壹步探討。從新聞采訪的寫作規律和認知規律來看,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不僅涉及新聞事實和新聞真實的關系,還涉及如何把握新聞報道的過程和新聞的社會傳播效果。

●新聞事實的“首要本質”不等於新聞的真實。

從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規律來看,新聞報道是壹個過程,壹個系列,壹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傳遞信息的要求,也有解釋、說明和分析事實的意義和內涵的要求。但由於客觀事物的暴露程度和報道主體(記者或通訊員)的實踐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速度和深度是不壹樣的。列寧曾指出:“人的思想從現象到本質,從所謂的第壹性本質到第二性本質,從而不斷深化,甚至成為無限……”(《列寧:哲學筆記》,第256頁)。這裏指的是認識從“初級本質”到“次級本質”再到不斷深化。因為事物本身往往是壹個復雜的系統,事物的特征是表層和深層的:如時間、地點、人物、情節、過程、尺度等。,明確、直觀、具體、易懂;深度信息是事實的內在聯系,如原因、意義、背景、趨勢等,它是隱性的、非直觀的、抽象的、難以理解的。

縱觀整個疫苗事件的報道過程,其對事件的認識是壹個逐步深入的過程。6月17日和6月18日,安徽省泗縣大莊鎮19中小學2500余名學生接種甲肝疫苗,部分學生接種後出現異常反應。這是新聞的基本事實信息。

6月21日,安徽新安晚報刊發安徽泗縣數十名小學生疑似註射假疫苗住院的報道。這是對基本新聞事實的最初報道和解釋。假疫苗前用了“懷疑”二字,說明問題復雜,原因不明。

6月25日,新華社。com報道稱,4歲半的女孩魏莉於6月23日死亡。

這是事件的重大變化,迫切需要找出背後的原因和可能的發展趨勢。短短幾天,央視、青年時報、新聞晨報都以不同標題報道了“疫苗事件”中疫苗經銷商有銷售假疫苗的犯罪記錄,疫苗運輸和管理漏洞頻發,當事人吃回扣等深層次情況也被曝光。這是事件的主要本質。

還是新華網合肥6月25日的報道:泗縣衛生局認定魏麗死亡為“重度細菌性痢疾致呼吸衰竭”;據揚子晚報6月29日報道,安徽疫苗事件嬰兒死亡原因6月28日經安徽省衛生廳初步認定:可能是部分兒童接種甲肝疫苗後出現過敏反應和群體心因性反應,兒童死亡原因可能與接種後嚴重感染合並免疫反應有關。

6月30日,人民網報道安徽疫苗事件:衛生部初步認定為群體性心因性反應。29日,衛生部初步認定是群體性心因性反應,高強部長表示,事件是否與疫苗質量問題有關還不能最終確定,要等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的結果。這是事件的初級性質逐漸深化到二級、三級、四級。

據新浪報道。com 7月16日報道,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宣稱安徽泗縣疫苗事件使用的甲肝疫苗合格,衛生部認定此事件為“非法集體接種甲肝疫苗引起的群體心因性反應”。至此,對事件的反思已經到了本質階段。

從6月21到7月16,是壹個完整的舉報流程。其中,媒體稱“問題疫苗”和“致命疫苗事件”符合新聞事實的“首要本質”要求。因為不受法律監管的疫苗可以說是“有問題”(不是特指質量);因為事件中有人死亡,可以說是“致命的”(暫且不論什麽原因)。這些都符合特定時空(指兒童死因和疫苗質量不確定的時期)事實的“暫時真實”。可見,由新聞事實組成的新聞報道,由於世界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人們對事實的觀察和判斷不壹定準確,有時也不能壹下子觸及事物的本質。新聞事實和新聞真實雖然是統壹壹致的,但不能劃等號。

在重大新聞報道過程中,記者不斷反映與以往報道不同的新聞事實,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只要不是故意犯錯,只要不是觸犯法律造成嚴重的、不可挽回的損失,只要能在後續報道中糾正壹些最初的偏差,都是新聞報道規律所認可的。和醫學等其他科學工作壹樣,我們的記者經常會面臨壹些不確定性和知識盲區,所以新聞報道偶爾出現“偏差”是必然的。

●嘈雜效應:不等於缺乏公正立場。

夏先生認為,對“致命疫苗”的倉促定性和渲染,成為整個事件的“風暴眼”,也助長了新聞報道的社會風險。他還說,“‘噪音效應’是市場邏輯主導媒體的重要生存方法”,但“媒體忘記了自己應有的第三方立場,加入了憤怒的公眾隊伍,帶頭對疫苗進行評判”。

其實,從疑似“假疫苗”到“問題疫苗”,再到“致死疫苗”,是疫苗事件本身發展的邏輯結果。誠然,報道中壹些非理性的言辭和情緒見諸報端,但那只是出於不確定時期的多疑心態。對此,認為“倉促的定性和渲染助長了新聞報道的社會風險”,難免有些武斷。如果說“噪音效應”是新聞事件本身驚人程度的結果,那真的無可非議。“疫苗事件”發生在《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實施不到20天,是繼非典之後的重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其新聞價值和意義無疑是顯著的,“噪音效應”並不壹定意味著缺乏公正立場。所謂新聞報道的“公正立場”至少有四層含義:壹是要求記者在選擇事實時不偏不倚;第二,記者要超脫報道的事實;第三,記者不應評論事實;第四,力求公正平衡,以能給聽眾提供充分信息的方式,給雙方壹個答辯的機會。從整個疫苗事件的報道來看,媒體的基本立場是客觀、平衡的。這可以從新浪新聞中心6月29日的相關報道中看出:

□高強:安徽泗縣疫苗質量問題無法最終定論(2005062920:01)

□安徽泗縣疫苗事件:11人出現醫聯體疾病(2005062919:56)

□浙江普康公司部分甲肝疫苗暫停銷售使用(2005062919:16)。

□安徽疫苗事件嬰兒死亡原因初步查明(2005062918:26)

□此次接種事故暴露出深層次問題(2005062915:25)

□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安徽四仙疫苗初步調查報告(2005062913:20)

□三名打死疫苗的嫌疑人透露購買內幕疫苗的發明人質疑原因(2005062908:29)

□疫苗生產公司董事長稱女孩死於痢疾(2005062902:37)。

□專家稱疫苗產生問題後孩子癥狀與病理特征不符(2005062900:53)。

這些報道反映了事件中期各方對事件的理解。特別是衛生部介入後,多次新聞發布會上的情況報告和專家意見引導了輿論主流,社會反響平靜。雖然在事件報道初期,有媒體報道了壹面之詞。例如,據夏先生介紹,新華網合肥6月25日電:泗縣人民醫院兒科主治醫生潘龍根說,“這些孩子的心臟和肝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有的癥狀嚴重,心肌酶高達2000多,超標10倍,甚至高於喝農藥對肝臟的損害。”不過,這也是記者引用的醫護人員的觀點。都只是早期的報道,更何況中後期的報道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正”。因此,新聞媒體的公正立場需要審視和分析其最終報道,而正是各種不同的聲音構成了媒體態度的基本公正性。

●所謂“負面效應”就是炒作。

舉報風險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傳播效應。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說幾件事:第壹,正如夏先生所說,“眾所周知,輿論監督的出發點是用事實說話。然而,當疫苗運輸和管理的漏洞以及‘吃學生’等腐敗問題被壹壹曝光後,媒體將所有事實串聯起來,得出結論:與疫苗相關的人和事都有問題,疫苗自然也有問題。”請註意,媒體只是報道了壹些相關部門的初步結論。第二,在整個“疫苗事件”中,並不是如夏先生所說的“所有人、所有事和疫苗沒有必然聯系。運輸和管理存在漏洞,‘吃學生’腐敗的原因無法衍生出‘致命疫苗’的果實。”雖然疫苗事件最終被認定與疫苗本身質量無關,但這是非法接種造成的,不容忽視。有媒體報道,但更多的是針對相關的腐敗和漏洞。另外,媒體更多的是在等待這壹事件的科學結論。

再來看輿論導向的負面效應(壹是擴大了整個社會的不滿情緒,從而對社會穩定和諧產生不利影響;二是構成不應有的輿論壓力,影響司法公正和專業機構的正常運作;第三,給疫苗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請看東方早報7月4日的報道。當日,記者采訪了泗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中心醫學心理學家杜,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他們分別從地方黨政、醫學和新聞傳播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

早報記者:有人認為,在這次“群體性心理反應事件”中,媒體介入強化了“集體心理暗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增加了相關部門的執政成本。因此,今後媒體不應介入類似的群體性事件。妳怎麽想呢?

王鎮:隨著多媒體在這裏的集中,我們的接待、服務和管理任務增加了。但媒體是群眾了解真相的渠道,和我們在出發點和落腳點上是壹致的。至於“集體心理暗示”,其實即使沒有媒體強化,也會有其他形式,比如口頭交流、電話等。從實際情況來看,我認為媒體的介入對事件的妥善處理起到了積極和正面的作用。

杜·松雅:壹切都必須壹分為二。能說話敢說話的媒體介入,引起社會的高度關註,這是好事。當然,從醫學角度來看,媒體報道客觀上也有強化“集體心理暗示”的作用,但從總體來看,這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媒體——我們的專業人員在初步鑒定時也出現了失誤(指的是從最初的省級會診得出的“過敏反應”的初步結論),大多數媒體只是報道了這個初步結論。

潘知常: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當地報道對壹個事件有利還是不利來判斷媒體是否應該介入。思賢從頭到尾都是透明的。只要不影響醫療工作、辦案進程和事態發展,我們的壹切行為都不避諱鏡頭。

早報記者:堅持“透明”,妳不覺得會增加負擔,更容易暴露壹些問題嗎?

王鎮:問題不存在,因為曝光了。曝光只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心因性事件”結論出來後,媒體及時跟進,對向群眾宣傳科學健康知識,緩解心理壓力,及時讓無癥狀和臨床患兒出院,避免交叉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事件中的壹些“集體心理暗示”和壹些“補償心理”是在壹些信息通過媒體傳播後出現的。但無論是媒體參與,還是思賢新聞發布的“透明”原則,都無可厚非。關心沒有錯。

(引文有刪節)

從上面可以看出,在談論新聞報道的風險時,看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是很重要的。從這份報告來看,疫苗事件的報道效果基本是積極正面的。這就告訴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媒體報道揭露社會問題的輿論效應看作是社會不滿的原因和社會不和諧的因素。如果媒體對重大社會問題保持沈默、漠不關心,必然導致謠言四處傳播,從而真正造成社會不穩定。當時給社會帶來的風險是報道偏差的風險所不能及的。因此,媒體新聞報道的傳播風險不在於觸動公眾的輿論神經,引起其自覺思考,發表不同意見,而在於媒體是否及時、積極、真實地報道了事件的發展,報道的延遲是否給各方面工作造成了被動局面。媒體對生活的積極幹預和對社會的監督,可能會給壹些部門帶來壹定的輿論壓力,但卻是解決公眾關心的復雜社會問題的高效催化劑,往往能使問題早日得到解決。“疫苗事件”很快有了結論,得到了及時妥善的處理,就是壹個實際的例子。

(作者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湛江師範學院講師。)

  • 上一篇:花粉過敏吃什麽藥最好
  • 下一篇:網絡營銷策劃方案五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