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蜈蚣:息風止痙要藥

蜈蚣:息風止痙要藥

蜈蚣為大蜈蚣科昆蟲小棘巨蜈蚣或其近緣動物的幹燥全蟲,性味辛、溫,有毒,歸肝經,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蜈蚣臨床應用範圍頗廣,療效確切,惜深知其用者鮮,故搜采諸家之說,結合筆者臨床經驗,集於此供大家參考學習。

搜風解痙

息風止痙是蜈蚣最主要的功效。因其性善走竄,內通臟腑,外達肢節,玄府經脈,無處不到,故為息風止痙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曰:“其性尤善搜風,內治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掣瘛疭、小兒臍風;外治經絡中風、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現代研究發現,本品水煎液具有中樞抑制及抗驚厥作用,可能是其息風止痙功效的現代藥理依據之壹。

急慢驚風 小兒肝強而脾弱,凡外感時邪,化熱入內,或暴受驚恐,常可引動肝風,突發急驚風,癥見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兩目天吊,神誌不清;或脾虛肝旺,或脾腎陽衰,土虛木搖,虛風內動,則發慢驚風,癥見手足蠕動,神倦瘛疭,四肢不溫。由於本品具息風止痙之效,故對於急慢驚風均可配伍其他藥物治之。急驚者,多與羚羊角、鉤藤、水牛角、牛黃、蟬蛻、僵蠶同用;慢驚者,多與人參、天麻、白芍、炙甘草相伍。如《證治準繩》睡安散,以蜈蚣配伍全蠍、朱砂、乳香、血竭等,治急慢驚風,癥見頭痛項強、神昏驚厥、手足抽搐、不得安睡者。

癲癇 本病發作時神誌不清,手足抽搐,口吐涎沫,屬於肝風內動,本品平息肝風,定癇止抽,所以對此病有效。筆者在臨床中發現,中醫治療各類癲癇均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單純采用中藥治療還可以長時間控制發作,甚至也有停藥後數年不發作者。治療癲癇,蜈蚣是必用藥之壹,其與全蠍配伍,效果更佳。筆者臨床經驗,在蜈蚣、全蠍、蟬蛻、僵蠶、天麻、膽南星、磁石、青礞石、粗瓷片、生龍骨、生牡蠣、郁金、白礬等藥中,選擇五六味配伍,再略加針對病機的藥物,治療本病效果滿意。

面肌痙攣 筆者常以白芍、炙甘草、全蠍、蜈蚣、蟬蛻、僵蠶為主藥,有熱者加雙花、連翹;寒重者加麻黃、附子、細辛;血瘀者加川芎、土元;肝旺者加鉤藤、桑寄生、菊花。曾治壹35歲女士,因工作緊張又受寒邪,導致面肌呈慢節奏但極重之痙攣,壹分鐘約10次,痙攣時面目猙獰,不可控制,發作3天,深以為苦。筆者以芍藥甘草附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方,加全蠍、蜈蚣、金銀花,重劑治之,服藥4小時即見效,2劑後痙攣即止,服完3劑,諸癥皆除。

通痹止痛

《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本品通絡止痛,可用於風濕頑痹,偏正頭風,以及中風中經絡癥見口眼歪斜者。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本品有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度、鎮痛等作用。

頭痛 肝陽化風、瘀血阻絡所致的頑固性頭痛或偏正頭痛為當今中青年腦力勞動者的常見病。本病纏綿難愈,遇壓力過大、睡眠不佳、情緒激動或經期則易發,疼時影響工作,痛苦難耐。由於蜈蚣走竄之力速,善於搜剔血絡,又可息風止痙,故適用於血瘀、肝陽化風所致頭痛者。治療此類頭痛,筆者常用蜈蚣與全蠍配伍,在天麻、鉤藤、僵蠶、川芎、白芷、白芍、炙甘草、細辛、菊花等藥中,根據辨證選擇其中五六味配伍。如血瘀為重,以川芎、白芷為主;如肝陽上亢為重,以鉤藤、白芍、甘草、菊花為主;如痰濁阻絡為重,以僵蠶、細辛為主。筆者臨床治療此病頗多,經以上加減,鮮有不效者。

痹病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此病邪氣久羈,註於經絡,流於關節,氣血痹阻不通,癥見肢體麻木疼痛,重著不適,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變形,影響活動。蜈蚣性善走竄,“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故為本病之有效藥物,常與散風除濕通痹藥物配伍而獲效。現代臨床用本品治療痹病的報道不勝枚舉。如飛馬丹,以本品與馬錢子配伍研末為丸,治關節痹痛,有很好的止痛之效;以本品配伍獨活、桂枝、黃芩等清熱祛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患者,可除濕止痛;以加減烏頭湯(本品配伍烏頭、桂枝、川芎等)治療坐骨神經痛有效;天麻蜈蚣湯(以本品配伍天麻、川芎、威靈仙、秦艽、制首烏、獨活),治療風寒濕熱導致的頸椎骨質增生性疼痛有效。筆者在臨床上對於風寒濕邪侵入經絡,癥見疼痛較重、四肢屈伸不利者,用本品與制草烏、制川烏、穿山龍、細辛、麻黃、熟地、徐長卿、乳香、沒藥等配伍,收效滿意。使用馬錢子、烏頭等藥物時需嚴格控制用量,合理利用炮制法減毒增效。

中風後遺癥 本品對於中風中臟腑或中經絡所致後遺癥,均可配伍應用。治中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語言謇澀,筋脈拘攣,遍身麻木,可以本品配伍全蠍、僵蠶、乳香等,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乳香應痛丸。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亦有記載逐風湯,以蜈蚣配伍黃芪、當歸、羌活、獨活、全蠍等治療中風抽掣。現代用本品治療中風後遺癥有很多案例,如以補陽還五湯為基本方,加本品與土鱉蟲,治療腦出血癥見神昏、失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者有良效。

起痿興陽

陽痿與肝郁腎虛有關,陰莖乃肝所主之宗筋。現代醫學認為,本病除與心理因素有關外,與陰莖海綿體的充血不足也有直接關系。從中醫角度論,蜈蚣疏達肝脈,通達肝之筋絡,從現代藥理學角度來看,本品可以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黏度,有利於提升陰莖海綿體充血,故近年來多用蜈蚣治療陽痿,取得很好療效。如有研究報道稱,以當歸、白芍、炙甘草配伍本品,用量較大,藥專力宏,治療陽痿有效。亦有研究報道稱,以助陽散(海馬、蛤蚧、蜈蚣、細辛)治療陽痿患者65例,總有效率96.92%。筆者在辨證方中加入本品,每天2~3條打粉沖服,效果可靠。

定痙止咳

中醫之風咳,多見於百日咳、咳嗽變異性哮喘,其癥為平時咳少,但咽中癢甚,咳發則數十聲連續而不止,咳痰少而黏稠,呈透明膠狀,夜間為重,壹般止咳藥服之效不佳。由於其呈痙攣性咳嗽,加之咽中癢,有中醫風邪善行數變的特點,且符合無風不作癢之說,故當以息風止痙藥治之。蜈蚣性善息風止痙,故對此癥有效。如有報道稱以蜈蚣、甘草等分為末,每日3次,每次1.5~2克,連服5~7天為壹療程,治療500例百日咳患兒,有效率90%。筆者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藥用旋復花、麻黃、白芍、甘草、荊芥、蟬蛻、僵蠶、桔梗、細辛、蜈蚣、全蠍,效果滿意。多在1~2天見效,7~10天痊愈。

解毒療瘡

蜈蚣雖有小毒,但善於以毒攻毒,治療瘡瘍、腫毒、瘰癧、痰核等有效。

治療瘡瘍 熱毒凝聚之瘡癤癰腫,用蜈蚣攻毒拔毒,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者,如《瘍醫大全》之小蟾酥丸(蟾酥、雄黃、蜈蚣),內服可以治療多種瘡瘍疔癤初起,紅腫熱痛,根深堅硬,或伴惡寒發熱者。其外用者,如《藥蘞啟秘》之八將丹,以本品配伍牛黃、冰片、麝香等為末,摻膏藥貼患處,治癰疽大毒,未潰者可消,已潰者拔毒。

瘰癧痰核 即結核性淋巴結炎等病,當今比較少見,但古書中以本品治療此癥者不乏記載。既可外用,也可內服。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本品對於結核桿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臁瘡 即小腿前側的慢性潰瘍。《外科正宗》以本品配伍獨活、白芷、甘草,入桐油煎開,外搽患處,有拔毒去腐生肌之功。有研究報道稱,用蜈蚣配輕粉、冰片、血竭,等研細末,外敷瘡面,治療下肢慢性潰瘍、壓瘡等,效果滿意。

毒蛇咬傷 以本品焙黃研細末,開水沖服可以毒攻毒,治毒蛇咬傷。亦可以本品配伍白芷、雄黃、樟腦研細,油調搽患處。不過如果遇到毒蛇咬傷,此只能作為權宜之法,應盡快去醫院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此外,本品治慢性骨髓炎也有效驗。

抗癌消癥

近年來,以蜈蚣配伍其他藥物治療惡性腫瘤的報道日漸增多。例如國醫大師張誌遠將其與全蠍、黃藥子、半枝蓮、石見穿、幹蟾衣、山慈菇、白屈菜、菝葜、木鱉子、白花蛇舌草等分別配伍,治療腫瘤。筆者也常用本品與全蠍、幹蟾衣、雄黃、麝香、人工牛黃、白花蛇舌草、守宮按壹定比例配伍,裝膠囊內服,配合辨證湯劑治療多種癌癥,可以起到帶病延年的效果,少數患者可以達到腫瘤消失或縮小的效果。需要強調的是,據張錫純記載,本品對於噎膈,即食管癌效佳,可以在臨床上觀察使用。

外用諸法

蜈蚣內服、外用均可,外用有時可以收到內服不能取得的療效,故對本品的外用之法不能忽視。現擇其臨床常用者介紹如下。

乳頭風(乳頭皸裂) 以乳風散(蜈蚣、制乳香、煨烏梅、制馬勃、三七為末研細),敷患處有效。

銀屑病 以蜈蚣、烏梢蛇、烏梅、黃柏入砂鍋,菜油浸泡2小時後,以文火煎至發黃微黑,濾過,每天於皮損處塗1~2次,塗藥後摩擦5~10分鐘。

口瘡 以整條蜈蚣大者壹條,烘幹至焦黃帶香,研碎後加入10毫升香油中,裝瓶備用,用時以棉簽蘸蜈蚣油塗口瘡處,療效佳。

帶狀皰疹 蜈蚣、全蠍等分為末,香油調成糊狀,每日3~4次塗於患處,內服0.5克。

雞眼 治療時以溫水泡腳,去除雞眼表層的角質層,使雞眼露出,撒上蜈蚣粉少許,再抹上凡士林油,外用膠布蓋貼,7天後撕去膠布,用熱水浸足泡洗,壹般即可脫落,如不脫落則再用上法治療壹次。

蜈蚣與全蠍常配伍應用,二者均屬節肢動物,功效基本壹致,且均屬味辛、有毒之藥,俱歸肝經,皆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三大功效。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全蠍性平,毒力較弱,息風止痙作用稍弱,解毒散結之力不及蜈蚣;蜈蚣力猛性溫燥,善走竄通達,息風止痙作用較強,毒力亦較大,攻毒療瘡,通痹止痛之力亦優。從息風止痙作用來看,全蠍偏於頻頻抽搐,手足震顫者;蜈蚣對於角弓反張,強直性痙攣者效果較好。而且,內科壹般多用全蠍,外科則用蜈蚣。

需要註意的是,蜈蚣含有類似於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組織胺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可引起溶血效應及過敏反應。大劑量可致心肌麻痹,並能抑制呼吸中樞,個別患者可出現肝腎損害或神經系統中毒反應。應用蜈蚣時,即便是在常用量的範圍,有部分患者也會出現頭昏、頭脹、頭面潮紅等癥狀。如用量達到15~30克,則可引起中毒。其中毒潛伏期為30分鐘至4小時,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無力、不省人事,心跳及脈搏緩慢,呼吸困難,體溫及血壓下降等。重者引起溶血,可出現醬油色血尿及溶血性貧血等。出現過敏反應者可見皮疹、身癢,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當出現蜈蚣毒副作用時,應立即停藥,對癥治療,重者及時去醫院治療,以免延誤。

蜈蚣內服常用量為每日3~5克,最好研末吞服,或裝入膠囊內吞服,外用適量。本品有毒,應嚴格控制用量,不可多服,孕婦忌服。

  • 上一篇:無紡布有那幾種?
  • 下一篇:百葉閥廠家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