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連平: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未來15年中國財富管理的七大機遇

連平:從十九屆五中全會看未來15年中國財富管理的七大機遇

10月29日,中國***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全面擘畫了未來5-15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為編制 "十四五 "規劃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也為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提供了壹系列璀璨奪目的發展機遇,必將極大地提振財富管理行業和市場投資者的信心。

機遇壹: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規模空前的發展機遇

《建議》首先提出了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進壹步邁上新臺階,這在我國歷史上是第壹次。城鄉居民收入再上新臺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明顯擴大"。

目前,中等發達國家的判斷標準並不統壹。此前,壹些地方將 "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 "作為 "中等發達國家 "的標準,但這顯然不符合 "中等發達國家 "的字面含義。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 年我國人均 GDP 已經超過 1 萬美元。因此,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門檻需要向上提升。

從國際比較來看,比較發達或高度發達的國家,如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2019年人均GDP都在4萬美元以上,美國人均GDP更是高達6.5萬美元以上。因此,人均GDP在2萬-4萬美元,也就是捷克(2.3萬美元)、葡萄牙(2.3萬美元)、韓國(3萬美元)等國家目前所處的水平,大致可以認為是中等發達國家,這與壹般人認為2萬美元是中等發達國家的入門水平是壹致的。

未來,如果我國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獲得新壹輪的增長紅利,再保持 15 年 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按不變價格計算,到 2035 年人均 GDP 可望達到 2 萬美元。我們認為,這個目標是比較可行的。當然,如果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到 2035 年,中國的人均 GDP 可能會達到 3 萬美元,甚至更高。

此外,《建議》還提出了 "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全體人民***均富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等目標。未來5-15年我國廣大城鄉地區,將產生壹大批新興的高凈值或較富裕人群,使我國原有的200萬高凈值人群迅速壯大。根據上述人均 GDP 增長預測,到 2035 年,高凈值人群規模可能是目前的 2-3 倍,即比目前增加 200-400 萬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將在目前 200 萬億元的基礎上相應增加 200-400 萬億元。如果再考慮到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或準高凈值人群,中國有可能形成壹個規模空前、世界首屈壹指的財富管理市場。

機遇二:財富管理市場將更加成熟和規範

除了 2035 年願景,《建議》還重點規劃了 "十四五 "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在市場建設方面,提出 "堅持平等準入、公平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國內統壹市場"、"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 "等。

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首次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2018年,資管新規的出臺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壹是有助於推動財富管理行業統壹標準,打破剛兌,加快產品凈值化轉型,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二是有助於推動財富管理行業回歸本源,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三是有助於財富管理機構加強投研能力建設,改變過去創新能力較弱、大類資產配置類型相對單壹的格局。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從此步入了日益規範的發展軌道。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和監管部門近年來也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詐騙的打擊和對P2P亂象的整治,壹大批非持牌機構被市場清理,財富管理行業加速回歸規範經營,這對依法持牌、合規經營的頭部財富管理機構將形成正向激勵,促進其努力提高自身產品和服務質量,進壹步走向專業化。

提案提出,"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顯著提高"。在上述發展目標的指引下,財富管理行業的投資者教育有望得到大力加強,居民的金融素養和法治意識將不斷提高,風清氣正的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將進壹步形成。未來,理財機構和投資者將在法律框架內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理性解決糾紛,真正實現 "賣者有責、買者自負",銀行、股票等其他金融市場也將進入更加成熟理性的發展階段。

機遇三:金融開放將帶來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

《建議》強調,"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 "等,這無疑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加快布局中國市場。

近年來,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步伐較快,機構生態日趨多元,創新產品日益豐富,朝著規範、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然而,與國際發達的財富管理市場相比,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產品和服務供給仍存在類型較為單壹、服務模式較為粗放等弊端,難以滿足部分高端投資者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在壹定程度上,我國財富管理市場可供選擇的金融工具較少,也是造成金融資產占家庭財富總量比例較低的原因之壹。

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開放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我國公布了15項銀行業和保險業開放措施,取消或大幅放寬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等。;2019年,兩輪****19 開放措施進壹步出臺,為提升我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和國際 能力創造了良好的制度和市場基礎,吸引了大量外資銀行、保險、投行等機構進入,極大地推動了上海、青島、深圳等國內城市資產管理中心或財富管理中心的建設。以上海為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向縱深發展,在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領域提出了建設 "全球資產管理中心 "和 "亞洲資產管理樞紐 "的目標,吸引了美國道富證券、法巴資產管理、霍布斯資產管理、凱雷投資等壹大批國際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壹大批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機構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紛紛落戶上海。

外資機構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服務模式,將吸引國內資產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機構與外資機構在股權、產品、管理、人才等方面開展合作,將國際上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風險控制體系引入本土。近期,中銀財富管理公司與東方資管成立合資公司,建信財富管理公司與貝萊德、富登合資成立財富管理公司獲批,都體現了這壹趨勢。同時,不少外資資管機構和私募機構進入中國後,也在積極申請外資公募基金牌照。對於國內壹些以基金代銷為主業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來說,這意味著未來其產品線將更加豐富,有助於滿足國內高端客戶跨境、跨行業、跨幣種的投資理財需求,使財富管理的供需適配更加完善。

機遇四:人口老齡化財富管理市場空間巨大

《建議》提出,"十四五 "期間,我國將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銀發經濟'國家戰略"。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財富管理的重要性進壹步凸顯。從政策層面看,2019年11月,中央****、國務院印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中長期規劃》,全面部署了2020-2050年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其中首要的就是 "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如通過完善國民收入分配制度,優化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格局,可以穩步增加養老財富儲備。

從市場供需層面來看,在養老保障體系尚不健全、預期壽命大幅延長帶來的家庭財富提前透支風險等因素的驅動下,當前我國老年人口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國內財富管理的供給與需求尚未完全匹配,未來財富管理機構在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機遇五: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財富管理行業創造新機遇

提案提出,"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發展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已基本形成養老金 "三支柱 "體系。其中,第壹支柱為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支柱為部分企事業單位自主發展的企業年金制度,第三支柱主要為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目前,三大支柱之間發展不平衡:第壹支柱占絕對主導地位,覆蓋9.7億中國城鄉居民,占中國養老金總資產的70%;第二支柱進展緩慢,參保主體多為國有企業(企業年金)和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參保人數2000多萬,占養老金資產的30%,存在覆蓋面窄、制度和財政負擔大、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缺乏持續發展等問題。經濟負擔壓力大、繼續參保意願不強等問題;至於第三支柱,尚處於試點初期,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考慮到第壹支柱已滿負荷運行,對公共**** 財政拖累較重,第二支柱企業普遍參保意願不高,第三支柱恰恰相反,是潛力最大、最有發展前景的,這已成為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普遍對**** 的認識。十九屆五中全會前夕,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大力發展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養老保險支出壓力,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同時,還可以以長期穩定資金為主,探索跨周期投資模式,成為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重要力量,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的資金需求。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表示,將推動優化第三支柱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據預測,中國第三支柱接近或可以達到美國的發展水平,很可能形成壹個規模高達數十萬億元的新興市場。

近年來相關政策實踐也在積極推進,2018年4月,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對稅延養老保險進行部分試點,為豐富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進行了有益探索,2019年以來,人社部、財政部等部門正在積極研究制定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政策。文件提出,采用賬戶制,建立統壹的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使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成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產品。從業務實踐來看,豐富第三支柱養老金產品,需要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加快培養合格的養老金管理人才,打造權威的第三方基金評級機構等。

機遇六:大健康養生產業前景廣闊

《建議》明確提出 "十四五 "時期要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發展健康、養老、養生事業"。"加快發展 "健康、養老 "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促進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打造 "醫養康護結合"。"醫養結合、康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其中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加強覆蓋全民的公共****、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等目標和舉措。

2020年,壹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心病疫情深刻揭示了當今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公共****。疫情進壹步提醒中國加快推進 "健康中國 "戰略。在 "十四五 "期間,中國將全面推進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任務。在此背景下,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加速湧現和拓展延伸,大健康休閑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在這個過程中,高凈值人群對健康養生服務的需求無疑會更加強烈。這將為以高凈值人群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財富管理機構提供脫穎而出的絕佳機會。壹方面,健康保險的重要性將進壹步凸顯。從美國的經驗來看,20 多年來,提供 "院前、院中、院後 "健康風險管理服務的主動管理型健康保險已經取代醫療服務,成為整個健康產業鏈的核心。另壹方面,財富管理機構最適合在客戶與國內外先進醫療資源、養生資源之間搭建供需橋梁,並將其作為壹攬子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機遇七:財富管理科技將加速發展

據統計,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建議》中,"創新 "壹詞被提及的次數多達15次。在十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建議》中,"創新 "壹詞被提及了15次之多。"加快數字化發展 "等鼓勵創新或科技創新的表述。

近年來,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雲計算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科技與金融的融合越來越緊密,在銀行、券商等行業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深入到前中後臺的各個環節。在國際上,智能投顧、理財規劃軟件、投資組合管理軟件、數字化平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金融科技創新成果已經在壹些先進的財富管理行業得到充分展現,金融科技正在對財富管理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雖然金融科技在我國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首先,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自上而下推動金融科技加快發展的決心和力度很大。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要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 "四梁八柱"。雄安新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也提出了打造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標和願景。其次,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具有後發優勢,將較快達到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在壹些財富管理細分領域,甚至可以率先應用某些金融科技,成為相關領域的領跑者。從近年來我國在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領域的實踐來看,相關領域已經走在了相關技術應用的世界前列。

可以預見,未來我國財富管理行業將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通過 "理財師+財富科技 "結合的手段,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精準、直接的產品和服務。未來,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將主要集中在推動財富管理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財富管理行業客戶服務效能、降低財富管理運營成本、增強財富管理適應性等場景。在財富管理科技的驅動下,過去只有少數高凈值、超高凈值人群才能享受到的精準化、個性化、定制化的優質財富管理服務將 "飛入尋常百姓家",惠及更廣泛的準高凈值或中產家庭。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未來5-15年,從需求端看,在科技創新紅利的驅動下,我國將加快邁向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居民財富積累和隨之而來的財富管理需求將持續大幅增長。從供給側看,市場環境日趨規範,對外開放深入發展,金融科技快速叠代,金融機構財富管理供給能力將大幅提升。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充滿生機與活力,財富管理行業將迎來新壹輪發展,從而步入新的黃金機遇期。

關於作者:

連平,首席經濟學家、植提投資研究所所長

劉濤,植提投資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簡介

  • 上一篇:六月的中國,去哪裏旅遊比較好?
  • 下一篇:合肥做什麽生意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