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降逆化痰方

降逆化痰方

有些人總覺得喉嚨裏有個腫塊,就像個梅子坑。他們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他們認為有東西長在了他們的喉嚨裏。去醫院檢查,被告知沒有真品。

西醫會告訴妳這是慢性咽炎,所以壹般按炎癥處理。

中醫呢?

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我們應該從肺開始。畢竟,喉嚨是通向肺部的門戶。

也有人說應該以健脾為主。《內經》說“咽喉幹燥,病在土脾”;

還有人說能治腎,因為中醫把咽炎叫做“虛火喉阻”,而這個虛火是因為腎陰不足,導致陽氣不足。

以上說法都是對的,這也是中醫所說的同病異治。

但是中醫還有壹種說法,叫做“肝氣郁結”。現在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往往給人很多無形的壓力,隨之而來的就是焦慮,煩躁,不安。

當我們遇到這些壓力或挫折時,往往會感到胸悶或抑郁,這時候其實就是肝郁。

中醫認為,肝主排泄。肝郁必然導致肝氣虧損,體內的氣也就壹起郁結了。這個時候,妳可以感受到脈搏。脈緊,似緊弦,故稱弦脈。說到底是因為氣滯。

所以,簡單來說,壹個人的情緒受挫導致肝氣郁結。再加上肺胃不降,津液不散,聚成痰,痰氣相爭,最後到了咽喉,讓妳感覺像壹個梅坑卡在喉嚨裏,吐不出來,咽不下去。中醫形象的叫梅坑氣。所以,這就是為什麽慢性咽炎的人總是要清嗓子的原因。

所以氣衰則郁,痰衰則難散。

今天給大家介紹壹個方子——半夏厚樸湯,出自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

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茯苓、生姜、紫蘇。

半夏味辛、溫、燥,入脾、胃、肺經。

半夏入脾經,長於燥濕化脾,化痰降濁,溫中散寒,益體散結,治痰氣兼證,是治療濕痰寒痰的主藥。

半夏又入胃經,功德雖好,但不利。《黃帝內經》有雲:“陰濁出下竅。”半夏擅長助胃降氣,降低卡在咽喉的痰液。

厚樸味苦、辛、溫。

苦能降氣,辛能散結,溫能燥濕,入脾、胃、大腸經和肺經。

厚樸既能解除有形的痞滿,又能消除無形的痞滿,具有燥濕、行氣、平喘的功效。

但對於壹切由食積、濕滯、痰濁、氣滯引起的疾病,無論是濕滯中焦引起的厭食,脾胃氣滯,胃腸郁結引起的大腸秘結,還是痰飲、肺氣滯引起的咳嗽、哮喘、氣逆證,用壹些厚樸是正確的。

另外,厚樸性溫,最適合寒性人群。如果是熱的,可以配合壹些寒涼的藥材使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經,有益心脾、寧心安神之功效。

茯苓是健脾養心安神的良藥。

此外,茯苓還入腎經,有利於水滲的作用。茯苓性平,無寒熱之偏。

所以無論是寒證、熱證、虛證、實證,所有的水腫都可以用茯苓來改善。

茯苓能將半夏、厚樸溶解的痰濕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生姜味辛,性溫,不易散,和胃止嘔可控制半夏之毒。

紫蘇葉芳香行氣,調肺疏肝,助厚樸行氣,寬胸,化滯。

最後簡單總結壹下,全方硬用,辛行氣散結,苦燥濕減不利,使郁氣消散,痰濁化開,進而使痰濁郁結的梅核氣自行排出。半夏厚樸湯具有行氣散結、降逆化痰的功效。適應癥:梅核氣。若咽部有物,吐不下,咽不下,胸膈充盈,或咳或吐,舌苔白或滑,脈緩或滑。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癔癥、胃神經官能癥、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食管痙攣等。

  • 上一篇:12生發小技巧光頭女生必讀。
  • 下一篇:母乳對嬰兒的影響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