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沈紹功先生補虛三十六法

沈紹功先生補虛三十六法

“形體之虛,可以用氣溫;精華的不足可以通過味道來補充”(《蘇文》。陰陽應似大論》)總結了36種補虛證的方法,臨床應用如下:

1)補氣法:適用於氣虛證,氣短乏力,苔薄白,舌質淡,脈沈細。主方為《和濟舉方》四君子湯,主藥為人參、炒白術、茯苓、仙鶴草、扁豆衣。2)益氣升氣法:適用於中氣不舒,氣短,臟腑下垂,久瀉,苔薄白,脈弱之證。主方為《排胃論》補中益氣湯,主藥為參芪、人參、升麻、柴胡、桔梗。

3)益氣固表法:適用於氣短多汗,畏風,苔薄白,脈浮細的表虛證。主方為《世界藥效驗方》玉屏風散,主藥為黃芪、炒白術、防風、小麥、生牡蠣。

4)養心健脾:適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苔薄白,質嫩或淡紅,脈沈弱者。主方為《濟生方》歸脾湯,主藥為黃芪、當歸、人參、茯苓、龍眼肉、酸棗仁、雞血藤。

5)補氣攝血法:適用於氣短乏力、苔淡脈細的各科血證氣虛血虧證。主方為內外兼治的當歸補血湯,主藥為黃芪、當歸、仙鶴草、生牡蠣。

6)益氣固脫法:適用於大出血後,氣輕面軟,舌淡,脈微帶血之證。主方為《傷寒論全集》沈度湯,主藥為人參,100-300g厚,煎煮。

7)養心安神:適用於心氣不足,氣短心悸,心區隱痛,苔薄白淡,脈沈細者。辨證論治以養心湯為主方,主藥為人參、黃芪、茯苓、當歸、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

8)益氣活血法:適用於氣虛血瘀證,氣短胸痹,苔薄白,斑紫,脈細。主方為益林蓋錯補陽還五湯,主藥為黃芪、生地、當歸、川芎、赤芍、地龍、仙鶴草、雞血藤。

9)補益心肺:適用於心悸、咳喘、氣短、胸悶、苔薄白、舌淡、脈數的心肺氣虛證。主方為《博鑒》中的保元湯,主藥為人參、黃芪、北沙參、紫菀、百合、川貝。

10)補肺健脾法:適用於肺脾氣虛,咳喘、氣短、便溏、納差、苔薄白、舌淡、脈沈數者。主方為《藥真人真事》中的六君子湯,主藥為人參、炒白術、茯苓、法半夏、陳皮、仙鶴草、木香。

11)養血法:適用於心悸、面色蒼白、唇淡、苔淡、脈沈細的血虛證。主方為和記舉方四物湯,主藥為生地、當歸、白芍、仙鶴草、黃芪。

12)養血安神:適用於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脈沈細。主方為《金匱要略》酸棗仁湯,主藥為生地、當歸、酸棗仁、茯苓、夜交藤、雞血藤。

13)氣血雙補法:適用於氣血兩虛所致的氣短、心悸、勞多、苔淡、脈沈細。主方為正體姚磊八珍湯,主藥為人參、黃芪、生地、當歸、茯苓、芍藥、白術、杜仲、黃精。

14)溫經活血法:適用於腹痛、怕冷、月經稀少、苔薄白、舌淡、脈沈緩的寒證。主方為《金匱要略》溫經湯,主藥為桂枝、白芍、地黃、當歸、炮姜、艾葉、生山楂、丹參。

15)復陽救逆法:適用於面出冷汗,四肢冰涼,苔薄白,質輕體胖,陽弱脈細。處方為正體姚磊參附湯,主藥為沈磊、附片、五味子、升龍木。

16)增液生津法:適用於津液不足,口燥咽幹,苔薄幹,脈細者。主方為《傷寒論》增液湯,主藥為生地、麥冬、玄參、蘆根、五味子。

17)滋陰安神法:適用於心陰兩虛,五心煩,心悸失眠,苔潔紅,脈細。主方為《解剖人生秘方》中的補心丹,主藥為生地、天冬、麥冬、茯苓、丹參、制遠誌、酸棗仁、柏子仁、當歸。

18)養陰潤肺法:適用於肺腎陰虛五心煩,咳喘,腰病,苔潔紅,脈沈數。主方為《醫方集》百合固金湯,主藥為生地、麥冬、百合、川貝母、當歸、芍藥、桔梗、葛根。

鐘。

19)清肺潤燥法:適用於幹咳鼻燥、氣喘口渴、苔紅津液少、脈數等證。主方為醫法中的清燥救肺湯,主藥為麥冬、阿膠珠、石膏、桑葉、炙枇杷葉、杏仁、北沙參。

20)養胃陰法:適用於因幹冷飲料引起的胃陰不足,咽幹,牙齦腫痛,胃痛吵鬧,舌紅少苔,脈細。主方為《傷寒論》養胃湯,主藥為麥冬、沙參、生地、玉竹、知母、薏苡仁、烏梅、蘆根。

21)滋養肝血:適用於肝血不足之頭暈目眩、四肢麻木、目赤震顫、月經過少失眠、舌淡脈細。

主方為《宗彜金鑒》補肝湯,主藥為生地、當歸、白芍、酸棗仁、決明子、菊花、麥冬。

22)滋陰潛陽:適用於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腰膝失眠,苔潔紅,脈沈。主方為藥用級杞菊地黃丸,主藥為枸杞、菊花、生地、黃精、半夏、牡丹皮、川牛膝、川芎。

熊。

23)滋陰降火法:適用於五煩陰虛火旺證,頭暈耳鳴,口幹夢遺,潮熱骨蒸,苔潔紅,脈沈數。主方為《宗彜金鑒》中的白質地黃丸,主藥為知母、黃柏、生地、黃精、澤瀉、茯苓、決明子、柴胡。

24)滋補腎陰法:適用於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苔潔紅、脈細沈的腎陰虛證。小兒醫證主方為六味地黃丸,主藥為生地、黃精、山藥、澤瀉、杜仲、女貞子。

25)溝通心腎法:適用於腰疫失眠,心悸心煩,苔潔紅,脈沈細。方劑為《傷寒論》黃連阿膠湯,主藥為生地、麥冬、阿膠、黃連、炒棗仁、首烏藤、肉桂。

26)補腎益精法:適用於咳嗽潮熱,瘦胖,腰膘薄軟,古紅少苔,或腎精虧虛,脈細裂者。《醫方集》中的主方為河車大棗丸,主藥為人參、生地、龜板、紫河車、杜仲、黃柏、天冬。

27)補腎固本法:適用於腰病腎氣虛,膝軟,遺精,遺尿,瀉下過多,脈紅細嫩。主方為方繼生秘丸,主藥為生地、菟絲子、益智仁、生牡蠣、續斷、補骨脂。

芡實、桑螵蛸。

28)補腎齊納法:適用於腎虛不納氣,腰酸氣短,汗出,苔白,脂淡,脈沈。主方為方繼生人參核桃湯,主藥為人參、補骨脂、巴戟天、核桃仁、川牛膝、紫苑。

29)益肺益腎:適用於咳嗽、腰酸、面紅、呃逆、咽幹、苔少紅、脈細、腎氣不足。《宗彜仁濟片》中的都氣丸主方為五味子、生地、黃精、澤瀉、茯苓、牡丹皮、金銀花。

30)溫補脾陽:適用於腹痛泄瀉,食少懶言,四肢不溫,苔淡胖,脈沈細。主方為《傷寒論》理中湯,主藥為人參、炒白術、幹姜、烏藥、木香。

31)溫補脾腎法:適用於脾腎陽虛證,心寒痛,溫壓,肢冷便溏,婦女嘔吐筋脈轉移或痛經,白帶稀薄,苔淡胖,脈沈細,腳無力。主方為《和濟積方》附子理中湯,主藥為枳附片、人參、炒白術、幹姜、茯苓、補骨脂。

32)溫脾活水:適用於脾腎陽虛證,癥見水腫、小便短赤、腰背墜脹、納差、手足不溫、苔厚膩或白、舌淡、脈沈緩。主方為方繼生正宗飲品,主藥為附子片、幹姜、草果、炒白術、茯苓、厚樸、大腹皮、木香。

33)溫陽溶水法:適用於心腎陽虛之證,癥見四肢浮腫、心悸、腰疫、四肢沈重、苔淡、脈沈、腳無力。主方為《傷寒論》真武湯,主藥為芝附片、茯苓、白術、白芍、桂枝、澤瀉、葶藶子。

34)溫補腎陽法:適用於腎陽虛證,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夜尿頻短,少腹絞痛或氣喘,水腫,長時間輕胖調,脈弱。主方為《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主藥為芝罘片、桂枝、生地、茯苓、澤瀉、牡丹皮、山藥、黃精、淫羊藿、杜仲。

35)溫肝散寒:適用於脘腹冷痛、陰囊冷痛、四肢冰涼、畏寒肢冷、苔白等寒性肝脈證。主方為《鏡月全書》溫肝湯,主藥為枸杞、當歸、肉桂、瑞香、烏藥、幹姜、茯苓。

36)疏肝健脾法:適用於寒熱肝木犯土,乳房脹滿,脅痛,頭暈,口苦,納差,腕脹,月經不調,舌苔薄膩,脈細。主方為和濟居方逍遙散,主藥為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薄荷、川楝子、梔子。

轉錄自沈紹功的《中醫總綱》

  • 上一篇:孩子吃什麽水果止嘔?
  • 下一篇:曬傷有哪些簡單、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止痛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