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散文:艾草是綠色的

散文:艾草是綠色的

散文:艾草是綠色的

壹個

天空陰沈,草木茂盛,我和媽媽壹起去給奶奶上墳。幾年沒來了,村西南的荒灘上雜草叢生。芨芨草、狗尾草、菟絲子、苦菜苗、野苜蓿,還有壹些叫不上來的雜草,交織在壹起,瘋狂生長,爺爺奶奶的墳墓就藏在其中。

就在我們用手輕輕撥開草叢的時候,壹片艾葉映入眼簾,綠綠的,壹簇簇,像是被人打理過的莊稼,看起來整齊清晰。

這艾蒿也是人嗎?我記得我奶奶在世的時候,經常采集艾葉,要麽洗臉泡腳,要麽熏蒸。

中醫世家出身的奶奶,相當於半個赤腳醫生。去世前壹年,年過八旬的奶奶逐字逐句的口述,讓我寫下各種偏方,包括艾葉。

據說奶奶的四個女兒中,母親最像奶奶,無論長相還是性格。現在看我媽就像看到當年的外婆,身材瘦小,手腳麻利,走路快,說話直。

但在我心裏,其實有壹種和奶奶的疏離感。疏遠的原因可能是奶奶和我們口音不壹樣,說話比較困難。爺爺壹家從甘肅逃到了內蒙古。據我媽說,我奶奶結婚前曾經是名門大小姐,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晚年飽受折磨和羞辱。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是當地有名的醫生,當時爺爺奶奶的組合也很合適。

結婚沒多久,外公家就被定為地主,所有家當都被沒收,生活壹落千丈,接著就是三年自然災害。就因為人家說內蒙古有大面積的土地可以耕種,有飯吃。

爺爺奶奶帶著幾個孩子,壹邊乞討壹邊東遷,那壹年,母親還不到十歲。路上,爺爺家抓了什麽吃,野菜,樹葉,麩皮,草根?把妳能吃的都拿走,吞下去。即便如此,我母親的姐姐奶奶的六歲女兒還是餓死了。

據我媽回憶,那個女孩是她們姐妹中最漂亮的,當時也是家裏最小的。作為壹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餓死,可想而知奶奶的絕望和痛苦。所以,那個女兒,奶奶從來不提,所以奶奶從小就告誡我們,浪費糧食是犯罪。

動蕩的歲月讓奶奶變得小心翼翼,更加嚴厲。媽媽說他們小的時候,幹活說話都要格外小心。如果他們不小心,他們會被他們的祖母打。奶奶害怕孩子會怎麽樣,害怕自己的人生會怎麽樣。

媽媽說奶奶對他們很嚴格,有很多規矩。雖然窮,但她要求孩子們的衣服絕對幹凈,尤其是女孩子,要站著坐著,不能多說話,不能罵人,吃飯不能大聲喧嘩,天黑前要按時回家。

即使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外婆家使用的破舊鍋碗瓢盆也嚴格分開。洗臉盆和洗腳盆千萬不能混用,內衣要分開洗。

當時村裏的人都嘲笑奶奶的做作。現在我明白了,奶奶是想讓孩子過上幹凈體面的生活。她年輕時作為壹個良好的家庭所接受的傳統教育必然會深深地影響她的壹生。

從我記事起,外婆就是壹個小腳老太太的形象,壹年四季穿著厚厚的黑布。她的頭發總是梳得壹絲不茍,兩邊的短發蘸著水抿在耳後,用壹個黑色的大夾子編成。為了防止夾子掉下來,後面還裝了壹個鋁制的鞋眼。

奶奶的腳纏在壹起,小巧玲瓏。小時候,我們總是求著看她的腳。奶奶不情願地脫下襪子,露出壹雙明顯畸形的腳,大拇指和小拇指都伸不開,緊緊貼在其他腳趾上,讓人心疼。但就是這些走路利索的小腳,總讓我想起皮影戲裏的人物。

小時候媽媽想帶我們去外婆家,我們兄妹壹直抗拒。奶奶兇,我們怕她,奶奶規矩多,我們煩。奶奶家窮,壹直吃面。

我記得我們家早就是青磚地了,外婆家很久還是黃土泥地,但總是被外婆掃得光禿禿的。奶奶的房間裏總是彌漫著艾蒿的味道。起初,我們不習慣這種氣味。

在姥姥家,經常能聽到姥姥言辭犀利地批評姥爺,姥爺話不多,總是沈默寡言。因為我們都是毛手毛腳的,經常被奶奶狠狠地罵。奶奶是個急性子,純正的甘肅武威口音。她說話很快,聲音很直。很多時候,我們根本聽不懂奶奶在說什麽。我們總是壹臉懵懂的看著媽媽:奶奶在說什麽?

奶奶很註意,比如假期做飯不能動,就要先拜天地;蒸炒的時候不要說不吉利的話,不然竈神會生氣;晚上不要對著星星用手指說話,不然手指會長痘痘;晚上九點以後不要往地球上潑臟水?多年後,我才知道,看似迷信的奶奶,其實大有智慧。奶奶的這些規矩,恰恰體現了壹種對自然生命和因果輪回的尊重和敬畏。

奶奶壹年到頭也不閑著。春種秋收時節,她和爺爺匍匐在田間,面朝黃土背朝天,精心呵護著那幾畝薄田。因為是外地人,奶奶家田地不多。但是奶奶是出了名的勤快勤快。奶奶的手很靈巧,好像沒有什麽是她不會的。

以前人們沒有那麽多錢買絲線,大多用的是自制的麻繩。它是由壹種叫做篦麻的植物絲制成的。篦稈砍下後,可以從稈中拉出壹根或長或短的絲。奶奶把它們整理好,然後卷起褲腿,蘸上口水,在小腿上搓成辮子狀的麻繩。

不要小看麻繩的用途。用來綁動物,綁包,縫窗簾,包括做鞋子。所以,隨時隨地,妳都會看到奶奶坐在地上搓麻繩。奶奶的腿修長白皙,在陽光下光彩奪目。

奶奶縫了壹幅漂亮的窗簾。她把高粱稈切成統壹大小,從上到下分成兩層,交錯起來,縫在壹起,形成壹個完美的圓形。在奶奶家,門簾不僅當鍋蓋,還用來放餃子饅頭,蓋大大小小的骨灰盒。高粱稈縫薄了,就成了蒸饅頭的蒸籠。

奶奶也會蒸面。只見她搓了壹會兒,搓了壹會兒,雙手在案板上飛舞,案板上出現了壹個小面人。奶奶用紅豆做眼睛,用黑豆做紐扣。面條機的肚子裏也塞滿了豆沙。

蒸完之後,我們往往舍不得吃。我們要和它玩壹會兒,經不起誘惑,會小心翼翼的咬壹口。豆沙餡從面條機的肚子裏流了出來,那味道至今還在我的記憶裏飄香。

奶奶有很多技能,比如用紅柳條當掃帚,用蘆葦當掃帚,用甜菜煮糖漿。最神奇的是,奶奶用豬某個部位的東西和堿臉住在壹起做成蠍子。哪種?子怡?不會輕易融化,非常耐用,壹件往往可以用壹年。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從來不用盆盛面。她像魔術師壹樣,瞬間把案板上的壹堆面粉變成了光禿禿的面團。奶奶會做壹個當地人不會做的面條。很辛苦,但也很費力。需要在案板上壹個壹個的敲打拉伸。

每當我們去看奶奶,她都會為我們大驚小怪。雖然手續復雜費時費力,但奶奶樂在其中。看到我們狼吞虎咽地吃東西,奶奶露出了難得的溫暖笑容,還常常感嘆:我的娃娃們,妳們也該趕上了。

奶奶的針線活也是壹流的。縫衣服做鞋子,繡花收底,什麽都好。即使到了七十多歲,他還是為我們縫制了很多精美的布老虎枕頭。奶奶經常把自己的手工制品送給鄰居,以換取與他們的和睦相處。

當然,最神奇的是奶奶用艾蒿趕走了疾病。媽媽說,他們兄妹幾乎沒吃過藥,也發過火。奶奶讓他們喝了壹杯艾草水,發燒了。奶奶讓孩子們用艾蒿水泡腳。

端午節前後,太陽升起前,奶奶會讓爺爺砍下壹捆捆帶露水的艾葉,鋪在院子裏陰幹,冬天用。閑暇之余,奶奶將曬幹的艾葉在陰涼處搗碎,搓成艾絨,用它點燃後在穴位艾灸。

在那個缺衣少藥的年代,奶奶用這些方法為孩子趕走了壹系列疾病,讓他們壹次次躲過災難。媽媽的頭,因為奶奶的失誤,至今還留著艾草留下的疤痕。

當然,艾蒿的用途遠不止於此。奶奶把艾葉搗成飯,蒸成綠色的湯圓,聞起來很新鮮,很好吃。

有壹年暑假,我和奶奶去地裏摘菜。回來的路上,奶奶的眼睛盯著土地。路過壹叢雜草時,奶奶眼睛壹亮,激動地用手輕輕把它鏟了下來。她說,聞聞。我半信半疑地走近,聞到壹股濃濃的香味,就像外婆家的味道。奶奶說:記住,這種味道的草是艾葉。雖然是最普通的草,卻是最有用的藥。

巧的是,我去外婆家的時候,感冒發燒了。我奶奶先煮了壹碗姜湯給我喝,然後在鍋裏燒了壹壺艾葉水給我泡腳。說也奇怪,喝完姜湯就覺得渾身暖暖的,然後用艾蒿水泡腳。溫度從腳底上升,我漸漸出汗,渾身輕松。

兩個小時後,奶奶摸了摸我的額頭,松了口氣:沒事了,沒事了。從那時起,我喜歡艾葉的味道。今天我壹直在用奶奶教的方法給家人除感冒,屢試不爽。

奶奶去世前壹年的壹天,在四姨家。奶奶壹本正經地讓我拿出紙筆。她慢慢口述,我四姨和我媽翻譯。我寫下了我奶奶熟知的二十種偏方。那時候奶奶已經八十多歲了。七

爺爺的離開對奶奶無疑是壹個很大的打擊。

那天早上,奶奶燒水做飯,爺爺還在竈前生火。奶奶習慣性地喋喋不休,抱怨爺爺燒得不夠好。結果爺爺倒在地上,再也沒醒過來。

我們去看奶奶的時候,看到她的頭發明顯白了。她像壹只受驚的兔子,蜷縮在炕上,眼裏滿是焦慮。外公的突然離去,讓說話尖刻的外婆變得沈默。

奶奶總是蹲在角落裏壹聲不吭,瘦弱的身體更加憔悴。

那壹年,二叔要蓋新房,奶奶的正房被拆了。新房建好後,奶奶說不想拖累孩子,就壹個人搬進了南小屋。奶奶說,等她老了,住在哪裏沒什麽區別。奶奶的小屋很小,只有壹個窗戶,壹個炕,壹個門。房間裏唯壹的家具是紅色的臥櫃。

這個紅色的大臥櫃,爺爺在世的時候壹直跟著她。以前是放在正房的主墻上,要踩著凳子才能打開厚重的櫃蓋。櫃子已經鎖好了,裏面有我爺爺生前的東西,也有我奶奶認為珍貴的東西。

我們去看望奶奶了。她拿出隨身帶的鑰匙,顫抖著打開碗櫥蓋,拿出壹把棗,拿出壹些糖果,甚至還掏出壹些皺巴巴的鈔票,硬塞到我們手裏。我們不要的時候,奶奶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們,小聲的自言自語。

我們問媽媽:奶奶怎麽說?

媽媽不停地打手勢:妳吃,妳吃。

爺爺去世後的十幾年,奶奶壹直堅持壹個人住,自己做飯。在與風雨抗爭的生活中,奶奶習慣了堅強和感動。她經常蜷縮在小屋裏,靠在靠近南面的小窗上。向遠處望去,路的前方是壹片廣闊的土地。爺爺葬在那裏,那裏的艾草是綠色的。

奶奶的身體越來越瘦,眼睛也開始昏花,腿疼得直不起腰,牙齒也快掉光了。我們去看望奶奶的時候,她總是拉著我們的手不肯放手。

時間推動我們前進,壹天天成熟,但也無情地奪走了奶奶的青春和壯年。我們無奈發現奶奶老了,讓人心酸。

媽媽把奶奶接回家住,過了幾天就吵著要回自己的小屋。我們知道奶奶不願意拖累孩子。奶奶說,住在自己的窩裏讓她很安心。

然而,奶奶壹只眼睛瞎了。醫生檢查後問家屬:是不是眼淚過多?舅舅和媽媽拼命搖頭:媽媽很堅強,從來不哭。當時我突然想起了外婆年輕時的流放,6歲就去世的女兒,英年早逝的三姨,倒下再也沒有醒來的外公?

也許奶奶並不是沒有眼淚,她只是在黑暗的角落裏偷偷流淚。她不想讓人看到她哭,因為她不想讓活著的人再難過。人們都說年輕時的奶奶是壹個言辭犀利,不妥協的女強人,但誰知道這種強勢背後的辛酸與無奈?

經歷了社會的變遷,人生的動蕩,奶奶還活著,是幸運的。而且壹家人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晚年的奶奶,話不多,壹直很難下地,只吃壹點點食物。她正躺在炕上,安詳地看著我們,用家鄉話喃喃自語,我們還是很難聽懂。我只是模糊地理解了那句話:我的娃娃們,妳們該迎頭趕上了。

奶奶,在動蕩的年代,選擇堅強隱忍,教會我們在太平盛世知足感恩。

經歷了87年的春秋,奶奶像壹盞油燈,終於耗盡了生命的最後壹絲光芒。我們去看她時,奶奶壹言不發地握著我們的手,烏黑的眼睛像風中的燈壹樣閃著光。終於,她的眼睛漸漸黯淡下來,閉上了,然後她松了壹口氣:他爸爸,他終於可以和妳團聚了。

現在,我和媽媽已經習慣性地在家裏存放艾條和艾絨,萬壹有人生病,我們第壹個想到的就是艾葉。

每到端午節,我媽都會砍下壹捆捆的艾草,壹部分用來驅濕辟邪,壹部分存放在陰涼處。這是壹種傳承,也是奶奶留下的壹筆財富。

每次聞到艾香的味道,看到艾葉的身影,我總會想起我的奶奶。她曾經說過,艾草是最普通的草,也是最有用的草,只要人們需要,它就是無私奉獻的。

在長長的蒿草裏,我仿佛看到了奶奶走過綠色的蒿草叢。她踮起腳尖,踩著露珠,迎著朝陽,她瘦弱的身影卻毫不猶豫地走向遠方?

  • 上一篇:頭發少會讓妳看起來更老…新技術會讓妳的頭發更厚。
  • 下一篇:好看的恐怖小說(十大恐怖小說排行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