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去除人體的濕熱?

如何去除人體的濕熱?

濕熱是中醫的內涵,指濕熱醞釀於中焦的脾胃、肝膽。濕是重濁黏稠的邪,容易影響行氣的循環。若與熱邪同用,則濕熱難清,熱蒸則陽氣傷更重。臨床表現為熱纏綿,午後高熱,體重重,精神疲乏,嗜睡,惡心,厭食,腹脹,便溏,或黃疸。多見於腸傷寒、黃疸型肝炎和鉤端螺旋體病。

這裏說的濕熱,屬於雜病範疇,不包括發熱中的濕熱。雜病中常見的濕熱類疾病有脾胃濕熱證、肝膽濕熱證、大腸濕熱證、膀胱濕熱證、肺濕熱證,各有其方。本文根據臨床實踐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脾胃濕熱證多因感受濕熱之邪,或食脂肪、酒、奶酪過多,導致脾胃濕熱過盛。脾胃濕熱郁結,必然影響脾胃運化升降,故臨床表現為腹脹、納呆、惡心、口渴不飲、小便黃、大便稀溏、不適,部分患者還出現皮膚黃、苔膩、脈滑或慢等。為了治療此病,筆者常將茵陳蒿湯(茵陳蒿24克,梔子15克,大黃6克)與五苓散(桂枝、茯苓、澤瀉、豬苓各9克,白術15克)合用。苔黃膩者,去桂枝,加黃連6克;苔白膩者,加藿香9克,砂仁6克;苔白膩,腹脹重者,加厚樸15g,蒼術9g,陳皮9g;嘔吐者,分別加半夏12g,生姜12g。

2.肝膽濕熱證多由肝膽濕熱之邪,或肝膽氣滯,導致膽汁引流不暢,濕熱化生所致。其癥狀或表現為脅痛,心煩口苦,易上火,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或上交所不解,陰囊濕疹,女子陰部瘙癢,或黃溢等。或者表現為右脅下劇痛,痛而拒按,惡心嘔吐,甚至畏寒高熱,身目黃,苔厚黃,脈滑等。(此病多為西醫診斷為毛細血管性膽管炎或膽石癥合並感染)。前者用龍膽瀉肝丸,後者用四逆散(柴胡12g,枳實18g,白芍15g,甘草6g)和香連丸(木香12g,黃連9g)加茵陳和金錢草各30g,半夏和竹茹各60g。對於便秘患者,大黃9克,厚樸15克,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

3.腸內濕熱多由夏秋濕熱外感之邪,內傷飲食寒涼,化生濕熱,腸內下灌,大腸失導所致。其疾病主要是腹瀉或痢疾。腹瀉表現為腹痛、腹瀉、腹瀉不適、大便黃褐色;痢疾的特點是腹瀉、膿血、腹痛、內急、背重,二者均可伴有發熱、口微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雖然治療要清熱利濕,但選方用藥不同。前者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葛根18g,黃芩12g,黃連9g,甘草3g);後者宜用白頭翁湯(白頭翁30g,秦皮15g,黃連9g,黃柏9g),或用木香、白芍、檳榔、枳殼。

4.膀胱經濕熱是由於外生濕熱蘊結膀胱經,或飲食不當,內生濕熱下註膀胱經所致。其癥狀為尿頻、尿急、尿痛、尿濁黃赤、小便短而不利,或尿中有沙礫,並伴有舌紅、苔黃厚、脈滑。宜清熱利尿通淋。如果沒有砂石,就要用八正散(徐變、點曲、梔子、木通、滑石、車前草、大黃、甘草)治療。對於有沙礫者,筆者常以自擬通淋排石湯(金錢草30g,石韋18g,葵花籽、車前子、茯苓、生地15g,澤瀉、竹葉、木通、雞內金9g)隨證加減。如果結石太大不容易排出,先用激光碎石,再吃這個方子。

5.心裏濕熱壹般不叫濕熱壅肺,叫痰熱壅肺。所以如果濕在肺裏,就會變成痰。痰可以熱肺,也可以是肺中濕濁,久滯所致。或者是邪熱入肺,把肺液熬成痰,痰熱郁結於肺所致。其癥狀為咳嗽氣短,胸痛,痰黃稠,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應清熱化痰。筆者常用千金維精湯(蘆根18g,冬瓜子15g,薏苡仁30g,桃仁12g)加桔梗,大力治療。對於有發熱和哮喘的人,麻杏石幹湯(麻黃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比較合適。如痰如膿,量腥臭,加魚腥草30克,金銀花30克治療。反復使用有效。

總之,濕熱的不同部位不僅有不同的表現,而且用的方子也不同。所以,如果醫生只知道濕熱,不知道濕熱在哪裏,就不能開藥。B09.3

濕熱及濕熱方

  • 上一篇:有什麽好方法可以凍住腳?
  • 下一篇:失眠,老是半夜驚醒,老是肚子疼——酸棗仁和甘草兩種藥,學會了就能睡個好覺。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