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療分為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

(1)西醫治療。

①治療原發病,糾正可逆因素。

②飲食療法:限制蛋白質攝入,壹般每天0.6 g/kg優質蛋白質,根據GFR適當調整。熱量攝入高,每天約125.5大卡/公斤。

③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保持血清鈣磷乘積在30 ~ 40之間,發生低鈣血癥時隨餐服用活性維生素D30.25μg/天,碳酸鈣2 g,限制磷的攝入。鈉攝入隨GFR降低而減少,出現低鈉血癥和高鈉血癥時限制或輸入水分。

④心血管並發癥的治療:降壓藥的使用與壹般高血壓相同,最好的利尿劑是呋塞米。尿毒癥心包炎積極透析後有望好轉,心包充盈時行心包切開引流。心力衰竭的治療與壹般心力衰竭相似,腹膜透析療效相當滿意。

⑤貧血患者補充鐵、葉酸、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血紅蛋白低於60g/L時,少量輸血。

⑥藥物的使用應避免腎毒性藥物。

⑦透析療法和腎移植透析療法可以替代腎臟排泄功能,應用根據血液生化指標、個體差異和臨床決定。腎移植可以恢復腎功能,糾正尿毒癥的許多代謝異常,在常規治療失敗時應考慮。

(2)中醫治療。

①脾腎氣虛(陽):倦怠乏力、不思飲食、腹脹便溏、小便短赤、口淡、肢冷、舌胖有齒痕、脈沈細。治療要補脾腎。

處方: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各65438±05g,附子、桂枝各65438±00g,白芍、淫羊藿、菟絲子各65438±02g,炙甘草6g。

②脾腎氣陰兩虛:面色萎黃,精神萎靡,心悸氣短,口唇幹燥,手足發熱,小便短黃,舌淡有齒痕,脈弱。治宜益氣養陰。

中成藥:參芪地黃丸、生脈飲。

③肝腎陰虛:頭暈頭痛,口苦咽幹,心煩發熱,腰膝酸軟,舌紅無苔,脈細數。治療要滋補肝腎。

中成藥:杞菊地黃丸。

④陰陽兩虛:腰酸腿軟,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手足發熱,口幹口渴,大便稀溏,小便黃赤,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沈細。治陰陽要補。

中成藥:桂附地黃丸。

⑤濕濁:惡心嘔吐,頭暈嗜睡,面色晦暗,口中尿臭,苔膩。治療要降氣降濁。

處方:旋覆花15g,赭石20g,半夏10g,紫蘇10g,黃連10g,姜汁2勺。

⑥濕氣:水腫、小便短赤、胸腹水、心悸氣短、胸悶氣喘、不能平臥、苔滑。通過喝水來治療疾病。

藥方:茯苓30g,白術15g,桂枝12g,炙甘草6g或葶藶子10g,大棗15枚。

⑦血瘀:面色晦暗,唇色紫紅,指甲不對,舌上有瘀斑。治療要活血化瘀。

中成藥: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 上一篇:月經第壹天排卵嗎?治療月經不調排卵期怎麽算?
  • 下一篇:如何準備燒雞的高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