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國醫大師盧靖姍指出:舒筋活絡,祛風止痛——大肚。

國醫大師盧靖姍指出:舒筋活絡,祛風止痛——大肚。

單點函數

橫骨,又稱下極、屈骨、屈骨端、屈骨。下腹部,臍中下部5寸,前中線0.5寸時,橫骨為陰(恥骨聯合)以上之骨,橫腹為下部,故名橫骨。它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也是經絡與脈的交點。此穴有調下焦、止痛、縮尿澀精、利水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腹脹、尿痛、外陰直立、陰道前痛、遺精、陽痿、遺尿、目赤、五臟衰竭。

多在足內緣,當大趾(趾)關節(第65438號+0跖趾關節)前方的紅白相間的肌間凹陷處為足太陰脾經的穴位,是經絡之氣滑動的穴位,為火穴。《難經·六十八難經》雲:“興為主體。”所以這個穴位有清熱退燒的作用。《靈樞順氣壹日分四時》雲:“色病者,必受啟發。”因此,針刺此穴具有清熱退燒、回陽救逆、健脾補中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發熱、多汗、骨痛、煩躁、腹脹、呃逆、嘔吐、胃脘痛、消化不良、腰痛、神疲乏力、手腳冰涼。

組合功能

橫骨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具有通下焦、止痛、利水縮精、利尿消腫的作用;

多為足太陰脾經穴位,具有健脾和中、回陽救逆的功效。

腎是水臟,主要氣化;脾為中土,運化重要。兩者結合,溫陽化氣,行氣消腫,利水消腫都是有益的。

療法

1.氣滯腰痛。

2.脾腎陽虛,腹脹,腸鳴,體重,腹瀉,厭食,消化不良等癥狀。

方法學

橫骨:仰臥,先取腹部白線上恥骨聯合上緣彎骨,再取其旁0.5寸處的點。直刺0.3±0.8英寸。

多為:坐直或仰臥,在足大拇趾內緣,1跖趾關節前緣凹陷時,取穴在紅白肉處。直刺0.2±0.3英寸。

經驗

橫骨——多為合骨,出自Xi洪府:“氣滯腰酸不能立,橫骨,多適用於急癥。”所謂氣滯腰痛,多因失誌、生氣、抑郁、焦慮,或仆突墜,氣滯於筋脈。癥狀是腰痛、脹滿,甚至到腹部、脅肋,好像要窒息了。忽聚忽散,不能久留遠行,脈搏沈或落。取橫骨者,既有病前取之意,又有溫腎化氣之目的;輔助大都,溫脾,散結,消腫止痛。

  • 上一篇:蟬猴的營養價值
  • 下一篇:【中醫秘方】壹種治療肝硬化的中藥——七方妙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