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藥引子是什麽意思?中藥藥引子有什麽作用?

藥引子是什麽意思?中藥藥引子有什麽作用?

我們經常會在壹些影視劇裏面看到古人看郎中的時候,也就是就醫的時候,醫生開藥會加壹個藥引子,說是用這味藥需要藥引子。那麽,藥引子究竟是什麽呢?藥引子在中藥使用過程中又起到壹個什麽作用呢?

1、引經藥的意思

(1)古代壹些江湖郎中會說需要壹些非常特殊的藥引子,比如人心啊,童子尿啊什麽的,其實郎中需要藥引子的意義在於,患者開始苦苦尋找藥引子時,註意力得到轉移,壹旦註意力轉移,患者病痛減輕,後如果又找到或未找到藥引子,反正病痛減輕,患者都會有比較信任郎中的感覺。

(2)言歸正傳,按中藥說法,人體內“藏”有很多經,而如果壹味藥能夠帶領其他藥來到這條經,那麽這味藥我們稱它為引經藥。

2、為何需要藥引

有些君藥或者說主藥並不具有進入這條經的功能,所以需要引經藥來引導君藥來到病竈,治療效果才會好喲!

3、藥引子的典故

(1)宋代以前,大多藥引列於方劑諸藥之末尾,少數在服法中開具。如《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入壹杯酒”、“米壹升”、“以蜜和”等;《傷寒論》瓜蒂散“以香豉壹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千金要方》艾葉湯中也有“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等。

(2)宋代以後,藥引壹般均在煮服法中開列。如《和劑局方》平胃散中“入姜二片,大棗二枚”;皂角丸中“每服二十丸,食後生姜湯下。痰實咳嗽用蛤粉、齏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湯下;語澀涎盛用荊芥湯下;偏正頭痛夾腦風用薄荷湯下”。《聖濟總錄》厚樸丸中“煎陳橘皮、木香、生姜湯下”;瓜蔞湯中“水壹盞,蜜半匙,煎至七分”等。

可見,藥引是指在湯、丸、散、丹等劑型配伍中,對入或煎湯沖服的壹至三味藥物。

(3)清代,張睿曾作《藥引論》專篇,指出“古人用湯,必須置引”。可見藥引在臨床之常用,《串雅內編》指出:“外感蔥白湯下,內傷米湯下,痰病姜湯下,火病白水下,余可類推”,有者甚至壹方數引,隨證應用,其在處方中的作用實有畫龍點睛之妙。也體現了中醫文化之博大精深。

(4)古今湯方何止千萬,藥引無窮,加之歷代醫家各有發揮。藥引之用臨床最常見者如生姜、大棗、黃酒、童便、蔥白、飴糖、冰糖、粳米、核桃仁、豬蹄等。如桂枝湯用姜棗為引,常配主藥以調和營衛,***建奇功。生化湯以黃酒、童便為引,增加祛瘀生新之力。外感風寒解表藥用生姜、蔥白以增加解表發汗之功。補益劑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也常配伍生姜、大棗以助益氣之效。脾胃虛弱者以飴糖為引以溫養脾胃如小建中湯,陰虛者加冰糖以圖酸甘化陰如益胃湯。產後乳汁不足加用豬蹄為引以通乳汁如《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綜上所述,藥引為臨床醫者,長期實踐所證明其有良好的作,也貫穿了中醫隨證用藥的學術思想。

(5)需要說明的是,“藥引子”包含“引經藥”或“調和藥”的作用。“引經藥”乃“引經報使”之意,《本草綱目》載有:“十二經引經藥”,而“調和藥”則意在緩和主藥之峻烈常作為使藥應用,如甘草調和諸藥,“藥引子”有時有引經之意,也可用於調和或針對病之寒熱虛實之性靈機取用,使其相宜相求,有相得益彰之效。

4、日常用藥引子

(1)壹些普通的食物,如生姜,有發汗解表、溫中、溫肺、止咳之效,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時,常用生姜2片~3片為引。

(2)蔥白,能散寒通陽、解毒散結,治療感冒風寒、小便閉塞不通時,常用蔥白5根壹7根為引。在辛溫解表藥中,同時加入生姜、蔥白,則更增強發汗解表作用。

(3)再如大棗,能益氣補中、養血安神、調和藥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藥時,常取大棗緩和藥性,以防中毒。

(4)治療腎陰虧虛的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宜用溫淡鹽開水送服,取其鹹能人腎之功。

(5)食醋能散淤止痛、收斂固澀。治療婦女帶下、血熱崩漏、蛔蟲腹痛病癥時,常取食醋壹湯匙作藥引。

(6)紅糖能補血、祛淤,治療產婦惡露不暢、小腹冷痛等癥時,常取紅糖為引。

  • 上一篇:香芋與荔浦芋頭的區別
  • 下一篇:西米要煮多久才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