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黃帝內經》養生法

《黃帝內經》養生法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醫學經典著作,他雖然是中醫學的源頭,卻並不著眼於疾病治療,而是致力於預防和保健,他以養生和診療為主要內容。 提倡將這種健康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舉手投足之間完成。

黃帝內經從內容上看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素問》,壹部分是《靈樞》,《素問》壹個人最初的體制,或者說是生命的本質。《靈樞》又叫《針經》主要講的是經絡、針灸。

《內經素問》說,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強調要把註意力放在有可能發生的疾病上。

《內經素問》說,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置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是說等到病已形成,再去用藥,亂已產生才去治理,就好比渴了才去挖井,要打仗了才知道兵器壹樣,豈不是太晚了嗎?

其實人每病壹次就會給身體造成壹次傷害,而這個傷害在病愈後看似已經消失,但實際上它或多或少都會給身體帶來陰陽失衡和看不見的虛損。就好比壹輛汽車沒修理壹次,它的各個零件之間的配合,總體性能都會不知不覺的下降,不管怎樣修理,換上多好的零件,配置永遠都比不上原裝。

人體也壹樣,與其等有病後搶救治療,不如在沒病前就進行身體保養。

養生三大法寶:精、氣、神。

養精妙招:可以經常進行經絡按摩,尤其是按摩腹部的氣海和命門。

補氣妙招:補氣最好的方法是針灸和按摩。

養神妙招:通過靜坐,吐納,調息,服氣,或者適當調理精神狀態等方法,以達到促進神氣入靜的作用。

壹年有24個節氣,而壹天就是壹年的縮影,也是有24節氣的。

3點立春,4點雨水,5點驚蟄,6點春分,7點清明,8點谷雨;9點立夏,10點小滿,11點芒種,12點夏至,13點小暑,14點大暑;15點立秋,16點處暑,17點白露,18點秋分,19點寒露,20點霜降;21點立冬,22點小雪,23點大雪,24點冬至,1點小寒,2點大寒。

壹、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二十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季。先養肝養肝先制怒。多動運動,如戶外活動,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春季是流行性感冒,過敏,風濕膝關節多發的季節。預防這些春季常見病的主要方法是保暖,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季壹左右下厚上薄。可以備壹些板藍根顆粒,小柴胡顆粒。

立春:早起晚睡,11點左右睡覺。

雨水:應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如糯米,黑米,燕麥,大棗,龍眼,核桃,牛肉,豬肚,草魚,鱸魚等。

驚蟄:吃點梨。

春風:多吃時令菜,比如春筍,芋頭,芹菜,豌豆尖。

忌大寒,綠豆,黃瓜,苦瓜,西紅柿,西瓜,蝦蟹,屬於寒性食物。

蔥,姜,辣椒,花椒,胡椒屬於典型的熱性食物。

清明:遠離發物,預防高血壓,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發物:就是吃了某些食物後會引發某些疾病,如過敏性疾病,對不同體質的人,發物不盡相同,皮膚瘙癢的人不宜吃,韭菜,香菇,香菜等,有蕁麻疹,過敏性哮喘的人不宜吃海鮮,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禁吃羊肉牛肉。

谷雨:吃香樁,多補水,上午10點和下午3點不睡,晚上8點補水,可以加速血液循環。

夏季。最適合遊泳,不宜頻繁使用空調。是中暑,高熱腹瀉等級病多發的季節。預防這些夏季常見病,主要方法是防暑,調和脾胃,飲食清淡。多吃大蒜,醋,酸奶等,少吃辣椒,胡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其次,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註意通風,多喝水,註意腹部保暖。夏季家庭應該常備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立夏:早起晚睡,吃稀食。包含清淡稀粥,湯類,鹵類。

小滿:吃點苦比如苦菜,宜吃素即不吃動物性食物。

芒種:宜清補,如烏梅,山楂,葡萄,芒果,獼猴桃,西紅柿,鴨肉,香生泥鰍,端午節吃粽子。

夏至:補水要喝溫開水。補水要少量多次慢飲。

小暑:少動多靜。喝茶。飲食節制。

大暑:吃老鴨,喝防暑粥。比如薏米,紅小豆,黃瓜,冬瓜,西紅柿,百合。

秋季。幹燥需養肺,要多喝水,早臥早起,適度運動,秋季是咽喉炎,便利抑郁病等多發的季節,預防這些秋季常見,主要的病是生津防燥,多喝水,保障肺和呼吸道的濕潤,壹些滋陰生津的食物也多吃,如梨,蘋果,香蕉,山藥,蘿蔔,鴨肉等,還要多做運動。家中常備 清燥潤肺合劑,川貝枇杷膏,雪梨膏等。

立秋:降服秋老虎。秋老虎雖厲害,只要註意飲食,還是可以降伏的,吃些防暑的綠豆湯,蓮子粥,吃水果蔬菜,多喝白開水,冰糖水,清茶。

處暑:處暑時節,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忽冷忽熱最容易傷肺。多吃清潤肺燥的食物。比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芹菜,菠菜,海帶。

處暑時,氣溫還很高,降雨很少,空氣幹燥,皮膚容易幹燥脫皮,還會出現便秘癥狀,這就是所謂的秋燥,多吃芝麻,糯米,蜂蜜,梨等。少吃蔥姜蒜等辛辣食品,還要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

白露:泡腳戳耳補腎氣,少吃魚蝦。

秋分:養胃為重。飲食適度,少吃冷燙硬粘等食物。

霜降:註意保暖和養胃,建議多吃栗子,預防咳嗽可吃壹些清火化痰的食物,如梨偶,枇杷,柿子,柚子,羅漢果等。

寒露:養肺防秋燥多泡腳。以用百合,大棗,蓮子,銀杏,大米,加適量冰糖煮粥,少吃辛辣食品,如辣椒,生姜,蔥蒜。多喝水,喝粥喝湯,都是壹些有補氣保濕作用的食品或藥品,如梨,香蕉,枇杷,芝麻,香油,銀耳等。

冬季。頭背腳寶三暖,早睡晚起,冬季是腎虛,關節疼痛,腦卒中,凍瘡等癥多發的季節,預防這些冬季常見病,主要方法是護陽氣,多曬曬太陽,飲食上可吃溫熱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雞肉,禁吃海鮮等生冷食物。家中常備六味地方丸,蛇油膏等。

立冬:進補要有方,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的人們愛吃餃子,南方的人愛吃雞鴨魚肉。西北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肉,羊肉,狗肉。

小雪:重視精神調養多吃香蕉。

大雪:進補正當時,選用紅色蔬果。比如大棗,紅蘿蔔,蘋果,洋蔥等,此外多吃根莖類,如山藥土豆,提升禦寒。早睡早起註意保暖。

冬至:曬後背補陽氣,吃水餃,註意保暖,可適當的練習太極拳,瑜伽等舒緩的有氧運動,可多吃壹些溫補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人參。

小寒:喝臘八粥,吃山楂。

大寒:提前養肝,大寒過後就預示著春天的來臨,但還是壹個過渡的時節,因此既要養護脾腎,也要提前調養肝血,少吃辛辣,多喝水,少飲酒,適量吃酸。常搓手,防凍傷。

小補充:天幹地支

十天幹: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註:已半巳滿不出己。橫戌點戍戊中空,橫豎交叉定為戎。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二、十二時辰養生法

子時:前最宜上床睡覺,改掉吃宵夜的壞習慣。

醜時:最宜深睡,有了火氣,壹定要發泄出來。

寅時:最忌打擾肺經。如果在這時醒過來,就閉著眼睛繼續睡,也可以做小動作幹梳頭,耳揉輪,按摩肚臍,摸搓腳心。

卯時:最易排便。

辰時:最宜吃早餐。

巳時:最宜戶外活動。

午時:最宜午休,十二點點半吃午飯,腸胃病離妳遠遠的。

未時:最宜養小腸。

申時:最宜喝開水。申時學習與工作效率最高。

酉時:再喝壹杯水,洗腎又能洗膀胱。

戌時:最易培養夫妻感情。

亥時:是行房事的最佳時間。

註:

膽、肝、肺、大(腸)、胃、安脾。

心、小(腸)、膀胱、腎、心、三。

三、飲食養生法

黃帝內經說,五谷為食,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性五味五色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1、寒涼平溫熱,辨清食物屬性好養生。

寒涼性食物:清熱,瀉火解毒。

溫熱性食物:溫陽,散寒。

平性食物:補益健胃。

2、酸、苦、甘、辛,鹹五味調和益健康。

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3、紅、黃、綠、黑、白,五色養五臟。

4、

5、

6、

7、

隨四季吃飯

春天少酸多甘。夏天要過得清苦。秋天少辛多酸。冬季避鹹忌寒。

不同年齡飲食

四、運動養生

五、情誌養生法

黃帝內經根據喜、怒、悲、思,恐五種情緒的屬性,將它們分別歸入火木金,土,水,五行以與心、肝、肺,脾、腎,五臟相對應,這壹歸類就真的找出了治療情誌病的規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水克火。

喜為火。悲為金。怒為木,思為土,恐為水。

心紅,肺白,肝綠,脾黃,腎黑。

所以,

六、女七男八節律養生

七、體質養生法

八、經絡養生法

對癥養五臟

生活小細節

  • 上一篇: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世界亞寶百年亞寶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