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簡述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簡述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1.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常識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常識 1.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1)應有明確的診斷,確證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用抗菌藥物指征。

原則上應首先確定病原菌,然後根據藥敏試驗進行選擇。如壹時無法得到藥敏試驗結果時,也要在經驗用藥的基礎上慎重選擇。

如獲知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後,對療效不佳者應及時進行調整。 (2)按照患者的特殊生理狀態(如妊娠、哺乳婦、嬰幼兒、老人等)及不同的感染部位(如中樞感染、骨髓炎、膽道感染等),結合抗菌藥物的作用特點及體內過程進行選擇。

(3)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根據該抗菌藥物是屬濃度依賴性還是時間依賴性而設計給藥方案。

例如氨基苷類抗菌藥物目前普遍認為每日1次給藥比分2次或3次療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小。劑量應結合患者肝、腎功能情況來確定。

療程要足夠以避免復發,壹般應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後3~4天,嚴重感染可達4~8周。但感染情況和患者體質不同,療程也可有差異。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原則是“安全有效”,抗菌藥物應遵醫囑用藥。在使用抗菌藥物的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六大事項。

(1)及早並盡可能地分離患者標本上的病原體,確定後做藥物敏感實驗。(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譜、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從藥效學、藥動學、安全性和經濟性綜合權衡利弊,結合藥敏實驗結果制定用藥方案。

(3)註意給藥方法的合理性,調整給藥方案。(4)註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兒、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正常者、營養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選用藥物品種、劑量、療程的特殊性。

(5)預防手術感染宜在術前2小時開始用藥,壹是使血漿藥物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細菌感染的機遇相逢,二是避免多次使用誘發細菌產生耐藥性。(6)盡量不在皮膚與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查看更多答案>>。

2.怎樣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首先,抗菌藥物多為處方藥。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非常重要的壹點就是在有適應證的時候才使用。有壹些人輕微感冒就想用抗菌藥 物,感覺抗菌藥物是“萬能藥”,這樣做有百害而無壹利。

其次,不同抗菌藥物有不同的抗菌譜,必須根據所感染的病原菌 選擇具有相應抗菌譜的藥物,最好是致病菌對所選藥物敏感。同時, 還要考慮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等特性。

最後,使用抗菌藥物要註意用藥劑量和療程,用量不足和過量用 藥都是不合理的。 正因為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很有講究,濫用抗菌藥物又能夠造 成針對細菌無藥可用的嚴重後果,所以國家對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非常重視,普通患者必須在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

3.如何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

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嚴格掌握適應證即首先要診斷正確,找到真正的病 原,方能對癥下藥。

因此,不可無目的地胡亂使用抗菌藥,對 病毒、真菌感染不宜使用抗菌藥,應根據病原選擇藥物。如治 療豬細菌性肺炎,除選擇對病原敏感的藥物外,還要考慮能否 在肺中達到較高藥物濃度,可選擇恩諾沙星、達氟沙星或替米 考星等。

(2)制定合理給藥方案包括藥物的選擇、給藥途徑、劑量、療程等。對於大多數抗菌藥物來說,壹般給藥3?5天為 壹療程,不可過長,否則容易導致細菌耐藥性。

(1)避免耐藥性產生在所有致病性病原中,金黃色葡萄 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最易產生耐藥性。 因此, 在使用藥物時不要濫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能用1種治療的 不用2種;杜絕不必要的預防用藥;未正確診斷病原的,不要 輕易用藥;減少長期用藥;發現耐藥菌時,及時換藥或聯合 用藥。

(2)聯合用藥是指同時給豬使用2種以上的藥物來治 療某種疾病。 首先要明確,聯合用藥的目的是擴大抗菌譜、增 加療效、減少用量、避免毒副作用、避免耐藥菌的產生。

因此, 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可考慮聯合用藥:①壹種藥物不能控制 的嚴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如敗血癥、腹膜炎、創傷感染。②病 原未正確診斷但又危及生命的病癥,可先聯合用藥,確診後再 調整。

③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癥。④容易出現耐藥性的細菌 感染。

目前常用的抗菌藥可以分為四大類:壹類為繁殖期或速 效殺菌劑,如青黴素類、頭孢類、喹諾酮類;二類為靜止期或慢 效殺菌劑,如氨基糖苷類;三類為速效抑菌劑,如四環素類、大 環內酯類、氯黴素類;四類為慢效抑菌劑,如磺胺類。 壹類和 二類合用可增加藥效,將病原殺滅,治愈疾病,如青黴素配鏈黴 素、頭孢氨芐配卡那黴素,環丙沙星配慶大黴素等。

二類和三 類合用也可增加藥效,殺滅病原,如慶大黴素配土黴素。三類 和四類合用可獲得相加作用,但只是將病原抑制,不能完全治 愈。

其他類合用會出現拮抗或無關作用,如壹類和三類合用, 青黴素配氟苯尼考,會使青黴素的作用減弱或消失。 另外,應 註意同壹類藥物之間壹般不要聯合應用,可能會增加毒性。

4.抗菌素的合理應用應掌握哪四點原則

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與進展壹. 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確指征下選用適宜的抗菌素,並采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以達到殺死 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時采取各種相應措施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 反應的發生,尤其是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諸方面:選用對病原菌或感染無效、療效不強的藥物;量不足或過大;病原菌產生耐藥後繼續用藥;過早停藥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時停藥;產生耐藥菌二重感染時未改用其他有效藥物;給藥途徑不正確;發生嚴重性或過敏反應時繼續用藥;不確當的聯合應用抗菌素;依賴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視必要的外科處理;無指征或指征不強的預防用藥;忽視療效/價格比。三. 合理用藥涉及的問題:應用抗菌素及聯合用藥的適應癥;抗菌素的藥動學和藥效學;抗感染的經驗 用藥;抗菌素的劑量、療程和給藥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應和防治;細菌耐藥性的變遷與預防;特殊情況下抗菌素的應用等等。

四.抗菌素應用的基本原則:1. 及早確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2. 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狀態而合理用藥。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選用適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6. 下列情況抗菌素的應用要嚴加控制或盡量避免:預防用藥、皮膚、粘膜的局部用藥;病毒感染或發熱原因不明者;聯合采有抗菌藥物。

7. 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五. 抗生素的經驗應用 : 在病原菌未明時,早期應用抗菌素進行經驗性抗感染治療非常重要;選用廣譜的抗菌素,盡量選用殺菌劑;在重癥感染中則往往采取聯合用藥,常用的殺菌劑有β-內酰胺類、氨基糖甙類、氟喹諾酮類、多肽類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類藥、克林黴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應用較廣泛。抗菌素經驗性應用時,應根據臨床資料判斷可能的病原菌來選用抗菌素。

不同類的廣譜抗菌藥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以及耐藥的變遷等因素來選用抗菌素。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青黴素: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球菌、嗜血桿菌屬以及各種致病螺旋體和大多數牛放線菌。

分類:青黴素G,苯氧青黴素,耐黴青黴素(苯唑西林),廣譜青黴素(氨芐西林、氧哌嗪青黴素),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青黴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頭孢黴素:抗菌作用強、耐青黴素酶、臨床療效高、毒性低、過敏反應少,可分為三代:第壹代主要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和某些革蘭氏陰性菌的感染,對β-LA的耐受較差。

第二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抗菌譜較第壹代廣,對革蘭氏陰性菌的作用較強,但對腸桿菌屬和綠膿桿菌的活性較差。第三代對大多數β-LA穩定,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活性甚強,但對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壹、二代強。

其中頭孢哌酮和頭孢他啶對綠膿桿菌有良好作用,頭孢三嗪的半衰期較長,達8小時。頭黴素類:頭孢西丁,對革蘭氏陽性、陰性及厭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較強活性,對β-LA高度穩定。

單環β-內酰胺類抗菌素:氨曲南,對革蘭氏陰性菌作用強,對酶穩定,交叉過敏發生率低。氨基糖甙類:對葡萄球菌屬、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對結核桿菌和其他分支桿菌屬有作用,不同品種之間可存在交叉耐藥性,有耳、腎毒性,並可有神經肌肉接頭的阻滯作用,有抗菌素的後作用。

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四環素、土黴素。抗菌譜廣,口服方便。

對立克次體、支原體、非典型分支桿菌和阿米巴原蟲敏感。氯黴素類:氯黴素。

大環內脂類: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及厭氧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組織濃度高。

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藥性。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革蘭氏陽性菌和厭氧菌。

多肽類:萬古黴素和去甲萬古黴素。主要對各種革蘭氏陽性菌有強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腸球菌。

氟喹諾酮類:第壹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環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點:廣譜,對多重耐藥(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體分布廣,組織濃度高,蛋白結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腎排出,尿藥濃度高,半衰期長,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後續作用。

各品種之間有壹定的交叉耐藥性。 六.外科預防用藥:1. 外科手術後預防用藥的適應癥:手術視野有顯著傳染;手術範圍大、時間長、傳染機會大,異物植入手術,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術涉及重要器官,易發生感染造成嚴重後果;高齡或免疫缺陷患者。

2. 預防用藥的抗菌素選擇條件: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易於給藥;價格低。3. 抗菌素的給藥時間:在手術前30分鐘內或麻醉開始時靜註。

4. 用藥的期間:5. 不同器官組織手術時,抗菌素的選擇: 抗菌劑;針對主要的可能致病菌。七.抗菌素的聯合療法:聯合用藥的適應癥:較單獨用藥更為嚴格:病因未明的嚴重感染;單壹抗菌素不能控制的嚴重感染;單壹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較長期用藥細菌有產生耐藥的可能;聯合用藥使病毒性較大的藥物的劑量得以減少。

抗菌素的分類:繁殖期殺菌劑: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萬古黴素、泰能、氟喹諾硐類靜止期殺菌劑:氨基糖甙類、多粘菌素類快效。

5.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原則是“安全有效”,抗菌藥物應遵醫囑用藥。

在使用抗菌藥物的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六大事項。 (1)及早並盡可能地分離患者標本上的病原體,確定後做藥物敏感實驗。

(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譜、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從藥效學、藥動學、安全性和經濟性綜合權衡利弊,結合藥敏實驗結果制定用藥方案。 (3)註意給藥方法的合理性,調整給藥方案。

如選擇磺胺藥,應依據其藥效維持的時間和半衰期確定給藥間隔。北京協和醫院的壹項研究成果顯示,青黴素的血漿半衰期極短,僅為30分鐘,最有效的給藥方法為每隔6小時給藥1次。

(4)註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兒、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正常者、營養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選用藥物品種、劑量、療程的特殊性。 (5)預防手術感染宜在術前2小時開始用藥,壹是使血漿藥物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細菌感染的機遇相逢,二是免多次使用誘發細菌產生耐藥性。

(6)盡量不在皮膚與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6.抗菌類藥物合理應用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抗菌類藥物應用的基本原則:

1. 及早確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

2. 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藥動學和不良反應。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狀態而合理用藥。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選用適當的給藥方案、劑量和療程。

6. 下列情況抗菌素的應用要嚴加控制或盡量避免:預防用藥、皮膚、粘膜的局部用藥;病毒感染或發熱原因不明者;聯合采有抗菌藥物。

7. 強調綜合性治療措施的重要性

7.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道高壹尺。

魔高壹丈".細菌耐藥的速度遠遠快於人類新藥的開發速度。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擔心:"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藥物的超級細菌,將把人類帶回感染性疾病肆虐的年代"。

我國為遏制抗菌藥物濫用,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從2004年7月l曰起,未列入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各種抗菌藥物。在零售藥店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才能銷售。

但是,對缺乏醫藥知識的普通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選擇抗菌藥。為此。

我們采訪了北京三。壹醫院呼吸科專家劉又寧教授。

何時才能用、停抗菌藥? 《北京參考》:什麽是抗菌藥物?消炎藥、抗生素、抗菌素是同壹個概念嗎? 劉又寧:首先要明確,炎癥與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癥比如關節炎、心肌炎等,可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數情況不需要抗菌治療。

而感染特指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癥。抗感染藥包括抗細菌藥、抗病毒藥等。

抗細菌藥又包括抗菌藥物與抗生素。老百姓俗稱的消炎藥、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達的是"抗菌藥物"的概念。

抗菌藥物壹般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菌素,也包括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物。大家熟知的頭孢、環丙沙星、紅黴素等都屬抗菌藥。

《北京參考》:許多人發燒、咽痛、扁桃腺腫大時,常常自己用抗菌藥。請您談談何時才能用抗菌藥? 劉又寧:許多人有個用藥誤區,就是拿抗菌藥當退熱的殺手鐧。

壹發熱就想到吃阿莫西林、打青黴素,這種看似實用的習慣其實是錯誤的。有些非感染性的發燒,如過敏、腫瘤、結締組織病等,用抗菌藥是無效的,只有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燒,用抗菌藥才有效。

壹般的發燒、咽痛等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對病毒來說抗菌藥物壹般是無效的。普通感冒使用抗菌藥,只會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以為治療感冒用抗菌藥效果最好的觀 念更是大錯特錯。

如果沒有發生細菌性並發癥。治療感冒根本沒有必要使用抗菌藥。

流感也是壹樣,原則上不用,但是對於年老體弱的慢性病患者,有時為了預防繼發細菌感染而用抗菌 藥來預防並發癥。扁桃腺腫大也壹樣,只有化膿性扁桃腺炎才有必要用抗菌素。

壹般的扁桃腺腫大,建議局部用藥。如華素片等含片效果也不錯,因為其中的碘也有抗菌作用。

《北京參考》:濫用抗菌藥表現在哪些方面? 劉又寧:老百姓的濫用抗菌藥,包括如下幾點:l、不該用藥時卻用了。2、濫選抗菌藥品種。

針對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抗菌藥。只要合理選擇,即使是很便宜的藥,如磺胺類藥,效果也是很好的.3、用藥劑量與療程不合適。

有人…旦病情緩解,就隨心昕欲減量或者停用。抗菌素沒用夠,病情容易復發,而且容易產生耐藥。

相反。有入用抗菌素時間太長,5-7天的療程卻用半個月,也會導致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加 4自己盲目聯合用藥 舉個例子,壹位病人,為了早日痊愈,自已壹下子買了好幾種抗菌素同時服用,他覺得"總有壹種用得對"、這種用藥的不當,輕則達不到理想的療效、重?增加藥物毒副作用,1+l>2,多種藥物的相加作用更危險。

《北京參考》:隨心所欲停藥肯定是不對的,那麽,停藥指標是什麽? 劉又寧:舉個例子.有人得肺炎,壹旦不發燒,癥狀好了,就自行停藥,這是不對的。癥狀緩解不是停藥指標、、肺炎病人,還要復診,復查血常規、胸片,以免病情復發。

其他病人也是壹樣,要遵循醫囑停藥。抗菌藥物的藥效依賴於有效的血藥濃度,如達不到有效的血藥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

溢用抗菌藥有哪些危害? 《北京參考》: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劉又寧:抗菌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有過敏反應,如出現皮疹;神經系統副作用如頭暈、頭痛等。還可以影響肝功能,如消化道癥狀加重、出現黃疸;影響腎功能,如尿量明顯減少,也可能出現聽力障礙,兒童更應註意。

《北京參考》:抗菌藥會致癌嗎? 濫用抗菌藥對人體有何危害? 劉又寧:抗菌藥不會致癌。濫用抗菌藥對人體危害嚴重的有藥源性耳聾,如氨基糖甙類藥物(慶大黴素等),過敏性休克等。

濫用抗菌藥對人類最大的危害是細菌耐藥性問題,這也是大家最應該引起註意的。 《北京參考》:細菌為什麽會耐藥? 劉又寧:科學家認為,耐藥可能是細菌的壹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有時可能是通過基因突變,讓細菌獲得了對抗抗菌藥物的能力,使抗菌藥物活性減弱,甚至失活。

同時,耐藥菌還能把耐藥基因由同種細菌傳播給其它細菌,使多種細菌對不同類的抗菌藥物產生多重耐藥性。細菌耐藥問題也是壹個哲學問題。

人類應該能消滅細菌,過度殺滅細菌是不利的,許多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細菌要繁衍生息。

勢必會產生耐藥性。人類應該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主動適應自然。維持微生態的平衡。

《北京參考》:有人認為,只要自己不濫用抗菌藥,耐藥菌就不會在自身體?形成,就不會耐藥,對嗎? 劉又寧:耐藥菌是可以在人群中傳播的、即使是從來沒有使用過抗菌藥的人,同樣可能成為抗菌藥濫用的受害者,"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因此,耐。

8.抗菌類藥物合理應用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壹、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血、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以及經病原檢查確診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由真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二、盡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或耐藥,即細菌藥物敏感試驗 (以下簡稱藥敏)的結果而定。

因此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住院病人必須在開始抗菌治療前,先留取相應標本,立即送細菌培養,以盡早明確病原菌和藥敏結果;門診病人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開展藥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獲知病原菌及藥敏結果前,可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發病場所、原發病竈、基礎疾病等推斷最可能的病原菌,並結合當地細菌耐藥狀況先給予抗菌藥物經驗治療,獲知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後,對療效不佳的患者調整給藥方案。

三、按照藥物的抗菌作用特點及其體內過程特點選擇用藥 各種抗菌藥物的藥效學(抗菌譜和抗菌活性)和人體藥代動力學(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過程)特點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臨床適應證。臨床醫師應根據各種抗菌藥物的上述特點,按臨床適應證(參見“各類抗菌藥物適應證和註意事項”)正確選用抗菌藥物。

四、抗菌藥物治療方案應綜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種類及抗菌藥物特點制訂 根據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嚴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制訂抗菌藥物治療方案,包括抗菌藥物的選用品種、劑量、給藥次數、給藥途徑、療程及聯合用藥等。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壹)品種選擇:根據病原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 (二)給藥劑量:按各種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範圍給藥。

治療重癥感染(如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和抗菌藥物不易達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抗菌藥物劑量宜較大(治療劑量範圍高限);而治療單純性下尿路感染時,由於多數藥物尿藥濃度遠高於血藥濃度,則可應用較小劑量(治療劑量範圍低限)。 (三)給藥途徑: 1。

輕癥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選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藥物,不必采用靜脈或肌內註射給藥。重癥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療應予靜脈給藥,以確保藥效;病情好轉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

2。 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後,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易引起過敏反應或導致耐藥菌產生,因此治療全身性感染或臟器感染時應避免局部應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只限於少數情況,例如全身給藥後在感染部位難以達到治療濃度時可加用局部給藥作為輔助治療。此情況見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時某些藥物可同時鞘內給藥;包裹性厚壁膿腫膿腔內註入抗菌藥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藥等。

某些皮膚表層及口腔、 *** 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藥物局部應用或外用,但應避免將主要供全身應用的品種作局部用藥。 局部用藥宜采用 *** 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導致耐藥性和不易致過敏反應的殺菌劑,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易產生過敏反應的藥物不可局部應用。

氨基糖苷類等耳毒性藥不可局部滴耳。 (四)給藥次數:為保證藥物在體內能最大地發揮藥效,殺滅感染竈病原菌,應根據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原則給藥。

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其他β內酰胺類、紅黴素、克林黴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應壹日多次給藥。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等可壹日給藥壹次(重癥感染者例外)。

(五)療程:抗菌藥物療程因感染不同而異,壹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後72~96小時,特殊情況,妥善處理。 但是,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傷寒、布魯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鏈球菌咽炎和扁桃體炎、深部真菌病、結核病等需較長的療程方能徹底治愈,並防止復發。

(六)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要有明確指征:單壹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藥,僅在下列情況時有指征聯合用藥。 1。

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嚴重感染。 2。

單壹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厭氧菌混合感染,2種或2種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單壹抗菌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敗血癥等重癥感染。 4。

需長程治療,但病原菌易對某些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的感染,如結核病、深部真菌病。 5。

由於藥物協同抗菌作用,聯合用藥時應將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劑量減少,如兩性黴素B與氟胞嘧啶聯合治療隱球菌腦膜炎時,前者的劑量可適當減少,從而減少其毒性反應。聯合用藥時宜選用具有協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藥物聯合,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等其他β內酰胺類與氨基糖苷類聯合,兩性黴素B與氟胞嘧啶聯合。

聯合用藥通常采用2種藥物聯合,3種及3種以上藥物聯合僅適用於個別情況,如結核病的治療。此外必須註意聯合用藥後藥物不良反應將增多。

9.抗生素應用中的小常識,越多越好

日常家庭使用抗生素溫馨提示:1.當您和家人患有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時,請及時對癥使用抗生素。

2.使用抗生素前,請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是適應癥、用法用量、禁忌和註意事項等。3.請依據病癥合理選用抗生素,以免因盲目用藥延誤病情。

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感染時),慢性呼吸系統感染疾病的繼發感染,肺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膽囊炎、膽管炎。中耳炎、副鼻竇炎,猩紅熱等,可以選擇頭孢克肟片(幹混懸劑)。

上、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膚組織感染可以選擇頭孢丙烯顆粒。尿路感染和腸道感染可選擇諾氟沙星膠囊。

乙酰胺基酚片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也用於緩解輕中度疼痛。4.請嚴格依據劑量、療程用藥,切勿隨意盲目中斷用藥,否則不能徹底消滅殘留細菌,導致病情反復,影響治療效果;頻繁地更換抗生素會使病菌產生耐藥性。

5.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壹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壹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聯合使用抗生素建議最好不要超過兩種。

6.使用抗生素期間及停藥後3天內請不要飲酒。期間飲酒可以引起面紅耳赤、心率快、血壓低等不良反應,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驚厥甚至死亡。

7.非嚴重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黏膜疾病,盡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發生過敏反應。8.老年人、兒童以及肝、腎功能不良者,應酌情減量並縮短用藥時間。

9.磺胺類藥物復方新諾明 、大環內酯類藥物乙酰螺旋黴素及阿奇黴素等抗生素,首次加倍使用效果更佳。10.使用抗生素期間,盡量避免同時服用以下幾類中藥:含有鞣質、金屬離子、堿性成分、消化酶類、有機酸類的中藥。

如果必須服用,盡量和抗生素隔開1-2小時,以減少因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的不良作用。

  • 上一篇:壹個月1500的奶粉貴嗎
  • 下一篇:魚湯壹般要煮多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