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中藥中的馬千子是什麽?

中藥中的馬千子是什麽?

名稱:馬錢子

類別:活血化瘀藥

拼音:MA QIAN ZI

拉丁:Semen Strychni

英文:Nux Vomica, Dong Button

別名:番木鱉、苦實把豆兒(《飛鴻集》)、火失刻把都(《綱目》)、苦實(《本草原始》)、馬前、牛銀(《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藥材手冊》)

處方名:馬錢子、馬前子、生馬錢、制馬錢、炙馬錢子、制馬錢子、砂炙馬錢子、油炙馬錢子、水炙馬錢子等

處方中寫馬錢子、馬前子均指生馬錢子。為原藥去雜質及毛茸研末入藥者。毒性特大,用須格外小心。

砂炙馬前子或稱炙馬前子。為凈馬錢子用砂子炒至膨脹內部棕黃色時取出入藥者。毒性減小。

油炙馬錢子又稱油馬錢子。為凈馬錢子在植物油中炸至膨脹內部棕黃色時取出入藥者。毒性減小。

水炙馬前子為凈馬錢子用水煮沸,水浸後切片晾幹入藥者。因水煮溫度低,不能大大減少其毒性,用量宜小。

制馬前子為砂炙、油炙、水炙馬前子的統稱。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10~13m。葉對生,有柄;葉片廣卵形,先端急尖或微凹,全緣,革質,有光澤,主脈5條,罕3條。聚傘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近無梗;花萼先端5裂;花冠筒狀;雄蕊5,無花絲;子房上位,花柱長與花冠相近。漿果球形,直徑6~13cm,成熟時橙色,表面光滑。種子3~5粒或多,圓盤形,密被銀色茸毛,種柄生於壹面的中央。

藥材性狀:種子扁圓紐扣狀,常壹面微凹,另面稍隆起,直徑1.2~3cm,厚3~6mm,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密生匐伏的銀灰色絲狀茸毛,由中央向四川射出;底面中央有圓點狀突起的種臍,邊緣有微尖突的珠孔。質堅硬,平行剖面可見淡黃白色胚乳,角質狀,子葉心形,葉脈5~7條。無臭,味極苦。

產地:馬錢:印度、越南、緬甸、泰國、斯裏蘭卡 (雲南馬錢:雲南)

采收加工與儲藏:采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洗凈附著的果肉,曬幹。用砂燙去毛後,研粉用。

炮制方法:馬錢子粉:取沙子,置鍋內炒熱,加入揀凈的馬錢子,炒至呈深黃色並鼓起,取出,篩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馬錢子:取揀凈的馬錢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撈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許,置鍋內燒熱,加入馬錢子片,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綱目》:“或雲以豆腐制過用之良,”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①《綱目》:“苦,寒,有毒。”②《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歸肝、脾二經。

功能主治:通絡止痛,散結消腫。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癥,類風濕性關節痛。麻木癱瘓,重癥肌無力等。

用法用量:內服:炮制後入丸、散,日服0.3~0.6g(大劑量0.9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塗敷,或熬膏攤貼。

  • 上一篇:蜆字怎麽讀
  • 下一篇:對節刺和雀梅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