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疾病大全 - 芡實(芡)有哪些特征?

芡實(芡)有哪些特征?

(曹碚生、陸自強)

芡(Euryale ferox Salisb.)別名芡實、雞頭米。為睡蓮科壹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原產東亞,有栽培和野生。分布於東北及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其中以江蘇、浙江、安徽等省面積較大。以種仁、根、葉入藥。種仁含多量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微量的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等。此外還含有皂甙。芡實種仁:味甘、性平;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功能;用於遺精、白帶、泄瀉、尿頻、遺尿。根:味鹹,甘,性平無毒;治疝氣、白帶。葉:味甘,性平,無毒;行氣活血,治產後胞衣不下。

壹、形態特征

根須狀,長90—120cm,深入土中。莖為短縮莖。葉著生於短縮莖上,由外向內環莖陸續抽生。葉柄長,密生針刺;初生葉箭形,過渡葉盾狀,基部開裂為兩片,長6—9cm,寬3—6cm,沈水,葉面光滑;成長大葉,直徑達1.0—1.8m,葉面綠色,有皺襞,葉背面紫紅色,網狀脈突起。花頂生,沈於水中,半露或伸出水面,半開,花梗多刺。花萼4片,外面綠色有刺,裏面帶紫色;花瓣多數,紫色至淡紫色;雄蕊多數,輪狀排列成3—6,輪;雌蕊為多心皮,合生成復雌蕊,柱頭圓盤狀,醬紅色,嵌於花托頂端,子房下位,壹般14—18室。果實圓球狀,前端尖,形似雞頭。每果內有種子160—200粒。種子近圓形,外有薄膜狀假種皮,上有紅色斑點(圖15—31)。

圖15—31 芡形態圖

1.植株 2.幼苗 3.花 4.葉背面

二、生物學特性

芡性喜溫暖水濕,不耐寒冷和幹旱。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全生長期為180—300天。適宜水深30—90cm。要求土質肥沃,含有機質多的土壤。

芡實成熟的種子如沒有適宜的萌發條件,可在水中保持較長時間的休眠狀態,壽命可達5年以上。4月中旬後,當平均氣溫達15℃以上時,種子在水中開始萌動,15—20天萌芽,發芽莖從發芽孔向斜上方突出,小葉莖部發生須根,形成幼苗,高僅6—7cm。此時要求1.5—2.0cm淺水,以便幼苗在水中能受到陽光的照射,爭取早日出水。

5月上旬,氣溫達20—25℃,植株由短縮莖向土中發生須根,向上抽放3—4片過渡葉,再逐漸抽出成長大葉。此時水層以30cm為宜。

6月以後,氣溫漸高,平均氣溫達20—30℃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葉片直徑增至90—120cm。葉柄粗壯,根系擴大,抗逆性增強。此時最大水位不宜超過120cm。最忌水層猛漲淹沒植株,或長期幹旱,影響開花結果。

7—8月,當植株葉數不再增加,新葉生長緩慢時,花梗從短縮莖的中央陸續抽出,每株先後***可開花15—20朵。自花授粉,花後彎入水中發育,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需35—45天。開花結果期,要求平均氣溫20—30℃,水位30—90cm,如溫度低於15℃,果實不能成熟。果實充分成熟後,果殼腐爛,種子散落水中。種子不耐幹藏和受凍,在水中需保持0℃以上的較低溫度,方能安全越冬。

三、栽培技術

(壹)品種

1.蘇芡

又稱南芡(圖15—32),產江蘇太湖地區。適宜於水田或淺水塘中栽培,植:株龐大,除葉片背面有刺外,葉柄、果柄和果實外面均無刺,便於采收。4月育苗,5月定植,9月上旬後開始采收,壹般分7—8次,10月上旬收完。畝產幹芡米20—25kg。芡米圓而整齊,糯性,略帶淡黃色,品質好。本品種有紫花、白花兩個品系,紫花種比白花種早7—10天。

圖15—32 南芡的種子和果實

1.果實外觀 2.果實縱剖 3種子縱剖 4.種仁

2.刺芡

又稱北芡(圖15—33),產江蘇洪澤湖、寶應湖等地,適應性廣,能在水深1.5—2.0m的湖蕩地區生長。花深紫色,葉背、葉柄、果實、果柄均密生剛刺,采收困難。4月播種,9月下旬至10上旬

圖15—33 刺芡的種子和果實

1.果實外觀 2.果實縱剖 3.種子縱剖 4.種仁

期間,壹次采完。畝產幹芡米約25kg,芡米近圓形,粳性,粉質易碎,品質較差。

(二)播種

可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育苗移栽,單株產量比較高,但需壹定的條件。大面積深水湖蕩種植,多用直播方法。

1.直播

4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量1.5—2.0kg。

(1)穴播

在水深30cm以下的湖蕩,可用穴播,每隔2—2.5m見方,挖壹淺穴,每穴播種子2—3粒,覆蓋泥土1—1.5cm。這樣出苗整齊。

(2)泥團點播

水深1m以上的深水湖蕩,水生動物較多,種子易漂散或被食害,則用泥團點播。用濕泥將3—4粒種子包成壹團,然後點播,播法同上。

(3)條播

壹般均用條播,在水面按2.5—3m行距,直線撒播,每0.6—1m播1—2粒,要求播種均勻。播種的具體密度,肥蕩偏稀,瘦蕩偏密。

2.育苗移栽

(1)催苗

4月上旬,取貯藏的種子用水漂洗後,放入淺盆中,加清水,以浸沒種子為度,置於暖地太陽下,日曬夜蓋,保持日溫25℃,夜溫15℃以上,以利出芽。浸種期刺需經常換水。約8—10天,多數種子微露白芽,長約0.5cm,即可播種於苗池。

(2)播種

播種前5—7天,需做好育苗池,苗池2m見方,深1.5cm,四周起埂,清除雜草,整平池底泥土,灌水10cm。芡實秧苗幼小脆嫩,在水中忌泥土埋沒心葉,故需待池水澄清,底土沈實後,將發芽的種子近水面輕輕地撒下,每平方米撒種300粒。

(3)移苗

播後30—40天,幼苗已有小葉2—3片,要分池移苗。移栽苗池要預先準備,選避風向陽、灌溉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埂,施入腐熟糞肥,精細平整土面,灌水10—15cm。移栽時帶種子起苗,冼去根部泥土,將苗排放在木盆中,加蓋遮蔭,防止曬傷。運至秧田後,按40—60cm見方,逐株插入移栽苗池中。要求栽淺栽穩,所帶種子和須根要全部栽入土中。切忌栽植過深,造成田土埋沒心葉,不易發苗,甚至死亡。幼苗成活返青後,水位逐漸加深,促進幼苗新葉的葉柄生長。定植前7—10天,水位逐漸加深達:30—40cm,便於定植後能適應於深水湖蕩。

(4)定植

5月上旬,芡苗有4壹5片綠葉,葉片直徑達25cm以上時,即可起苗定植。湖蕩中壹般風浪較大,芡苗定植時比較小,不耐風浪襲擊,必須註意保護。蘇州市郊農民在湖蕩四周栽植茭草,用以防風擋浪。

定植前按50—60cm見方的株行距開穴,壹般每畝120—160穴,每穴直徑35cm,深1Bcm,呈鍋底狀。若貧瘠的田塊,需在穴中施肥,壹般為河泥或腐熟糞肥。水位較深的湖蕩,基肥難以施入穴內,則用肥土包裹幼苗根部,再定植於穴內。肥土用2000kg半幹河泥,分2—3次***加入1800kg糞肥,再加入適量硫酸銨,堆積發酵,以備應用。

開穴或施基肥後,需待水澄清後方可定楦。定植時的操作方法與移苗時相同。秧苗必須當天起苗,當天栽植,以免幼苗幹萎。種植時將幼苗根順勢盤放,淺栽於穴的中心,泥、土覆蓋根部即可,防止泥土蓋沒心葉,抑制生長。以後隨著植株的長大,新根不斷上長,可逐步壅泥穩根,保證其穩壯生長。壹般每畝秧苗可種5—畝大田。

(三)田間管理

1.補苗

深水湖蕩直播,幼苗出土後,葉片直徑達8—10cm時,要檢查苗情,及時移密補稀,每畝保持芡苗100—150株。育苗移栽芡田,見有缺株,應立即補栽,保證全苗。

2.除草

定植時芡苗幼小細弱,周圍雜草生長較快,易影響幼苗生長,定植後7—10天,開始除草,將雜草拔去,塞入泥土中作肥料。壹般***除草4—5次。7月下旬,芡葉基本蓋滿水面,即停止除草。此外,水面如有浮萍也要及時清除。除草的同時,壅泥圍根,防止芡根外露。如發現泥沙沈積蓋滿心葉,應及時扒開。

3.追肥

追肥的次數和數量,應視植株形態表現而定。如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深綠有光澤,葉面上有瘤狀突起,表示肥料充足。如葉片薄而發黃,新葉生長緩慢,前後葉片大小相似,葉面皺褶很密,表示肥料不足,應立即追肥。

芡苗出水面後,或移栽芡苗成苗15天後,壹般應追肥壹次。因水中施肥最易流失,必須采用泥、肥混合成團的施肥方法。其方法是,挖取河泥晾曬至半幹,混入1/3—1/4糞肥,再加適量化肥,堆漚幾天,翻拌1—2次,做成泥團,施入距離植株10—15cm土中。

每株施入泥團肥料重為3—4kg。如貧瘠田塊或芡苗定植較晚,在植株封行前還可施1—2次追肥。在植株生長盛期,根外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可增強植株抗性,提:高產量。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蓮縊管蚜

(Rhopalosiphum nymphaeae(L.)〕

成、若蟲群集葉面刺吸汁液,輕者葉片發黃,重者萎縮枯死。此蟲壹年能發生20多代,以卵在核果類果樹上越冬,次年3—4月間孵化,無翅胎生雌蚜在冬寄主上為害,5—6月間產生有翅蚜,遷入芡實田害,6月至7月上中旬,無翅胎生雌蚜發生量大,為害重,盛夏為害較輕,但8月中旬以後蚜量回升,為害加重,秋涼以後產生有翅蚜遷回冬寄主,並產生性蚜,有雌、雄蚜分化,交尾產卵。防治蓮縊管蚜可噴40%樂果1000倍液,2.5%敵殺死4000倍液。

2.菱角紫葉蟬

(Macrosteles purparata K.)

紫色成、若蟲群集葉塞部刺吸汁液,致成傷痕。此蟲在江蘇壹年發生5代,以卵在河、塘邊沙草科雜草的莖中越冬,次年4—5月孵化,5月上中旬開始遷往剛出水面的芡實葉片上取食為害,7—8月間發生量大,為害重,10月中下旬,成蟲即遷往河邊雜草上產卵。菱角紫葉蟬常與蓮縊管蚜混合發生,所以防治蚜蟲時就可兼治此蟲,另外,也可選用25%殺蟲雙250—500倍液噴霧。

3.椎實螺

(Radix avricularia L.)

成螺和幼螺喜啃食嫩葉嫩莖,並咬食根系,使芡實生長停滯,葉體瘦縮,重者死亡,椎實螺是壹種軟體動物,每頭成螺可產卵數百粒,卵囊粘附在芡實葉背面,或其它水生植物的葉莖部,水溫15—25℃最適於繁殖與為害,每年春、秋季出現二個產卵高峰,卵10多天孵化,幼螺初生時甚小,但生長迅速,為害日趨嚴重,冬天成螺依附在水生植物殘枝,或在水下土面上越冬,抗寒性較強。

防治方法:用茶子餅4kg,置50kg溫水中浸泡3小時,濾去殘渣,噴霧。也可用貝螺殺50g加水50kg噴殺。

4.食根金花蟲 見蓮藕。

5.芡實葉斑病

(Helicoceras sp.)

俗稱麩皮瘟,發生普遍,壹般7—9月是發病盛期,嚴重時可使全葉腐爛。葉上病斑多從外緣開始,圓形,初為暗綠色,後轉為深褐色,有時具輪紋,壹般直徑3—4cm,最大者可達7—8cm,極易腐爛穿孔。防治方法:在發病時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加0.3%洗衣粉噴霧。

6.芡實葉瘤病

(Doassansiopsis sp.)

該病發生普遍,發病葉面初生淡綠色黃斑,後隆起腫大,呈瘤狀,大至拳頭狀,帶紅色,形狀不規則,後期病部腐爛,散出大量黑色小顆粒。防治方法同葉斑病。

四、采收與加工

(壹)留種

留種的果實,在第三、四次采收時,選擇果形扁圓而充實、大小適中的果實留種。種果選擇後,做好標記,留在下次采收,使種子充分成熟。種果采收後,剖開果皮,取出種子,選顆粒飽滿、顏色較深的種子,洗凈後放入蒲包。壹般每5kg壹包,埋於水田淤泥下30cm深處,或置於水深60—90cm,略有流動的河、池水下,蒲包上鋪放水草,以防冬害。

(二)采收

1.多次采收法

栽培“蘇芡”,果梗、果實和葉柄均無刺,便於多次采收。8月下旬後,植株心葉收縮,.新葉生長緩慢,葉面寬不足90cm,光滑,並有雙朵花穿出葉面,早期所結果實和果柄發軟,果皮發紅,即可采收。開始每隔壹周采收壹次,2次采收後,相隔3—5天,可陸續采收。壹般分8—10次采完。

采收前,先用竹刀將發黃的老葉劃破,劃出壹條走道,要盡量保護綠葉免受損傷。防止水從破損葉脈中流進,引起腐爛。每次采收時,應走原道,不要踏傷根株。采收時帶壹尖底采桶,用手摸找成熟果實的果柄,用竹刀從果實基部劈取果實,保留完整的果梗,以免水從果梗破口進入植株內,引起腐爛。將采收的果實置於木桶內。

2.壹次采收法

栽培“刺芡”,果梗、果實和葉柄均有剛刺,多行壹次采收。在9月下旬後,植株心葉卷縮,圓形大葉邊緣略有焦枯,呈紅銹色,果皮發紅,少數早期成熟果實自行炸裂,籽粒漂浮水面,此時即可采收。采收時,人乘小船用長柄鐮刀將葉片劃去,露迚果實,再將果實逐壹割下,放入船中。

(三)加工

1.去果皮“蘇芡”無刺,用手剝開或用刀剖開果皮,取出種子。“刺芡”有刺,去果皮方法有兩種:壹是擠子法,用小刀從果實基部戳開,將果實尖端放在長凳上,上放木棍,用腳踩緊,壹面用小刀撬開基部,將種子擠出,此法費工,但所得種子質量較好,適於留種。壹是漚澆法,將采收果實堆起,或挖壹土坑,將果實倒入其中,上覆草,潑水漚放,7—10天後翻動壹次,再經數日,果皮自行漚爛,將爛果盛放在竹籃內,用清水淘洗凈,此法較省工,但種子經受漚發熱,品質稍差。

2.踏籽

芡實種子外部有壹層薄膜,即假種皮,除去留種用的可以保存外,作商品用則必須除去。將去果皮的種子放入盆或桶內,足穿草鞋踩踏,使膜脫落,流出黃色水液,用水沖洗後再踏壹次,直至無黃水溢出,種皮由桔黃色轉成微白色時為止。薄膜除去後再用清水洗凈。

3.去殼

江蘇太湖地區多用人工去殼,將洗凈的新鮮種子,用牙咬去種殼,此法頗費工,但所得芡米圓整,商品性好。也可用機器去殼,將洗凈種子及時曬幹,用手搖時聽到響聲,即可供機器剝米。所得芡米破碎不齊,商品性較差。去殼後的芡米要及時曬幹,防止芡米發紅,降低品質。

  • 上一篇:求:壹篇英文文章,要帶翻譯的!還要付有壹段600字以上的中文賞析!! 主要對對該篇文章翻譯手法的評論介紹!急!
  • 下一篇:誰能告訴我9月23號到底是處女座還是天枰座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