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清明節的保健食品和活動。

清明節的保健食品和活動。

清明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清明,二十四節氣之壹,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經度15時,天朗氣清。清明時節,大氣清明,萬物顯靈,故名。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清明節的保健食品和活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清明保健食品

1,薺菜

清明節前後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頭痛頭暈,慢性氣管炎也容易在春天發作,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春氣百病在頭”。清明節過後,薺菜是適合食用的時令蔬菜之壹。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此外,薺菜還有強筋健骨、明目、養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並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鐵、磷和維生素B1、B2、C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節。

2.蝸牛

清明節前後,春暖花開,大地復蘇,潛伏在泥土中沈睡的蝸牛紛紛爬出泥土。這個時候螺螄肉鮮美,是吃螺螄的好季節。蝸牛的吃法很多,可以用蔥、姜、醬油、料酒、糖炒。也可以煮,挑螺肉,可以拌,可以喝,可以爛,可以煨。

蝸牛肉豐滿細膩,味道鮮美,被譽為“盤中明珠”。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的天然動物保健食品。市場上買的蝸牛要放養三天。在盆裏滴幾滴香油或植物油,讓蝸牛排出腸腔裏的泥狀汙物。壹天換幾次水,用刷子刷壹遍,擰掉尾巴,焯水,高溫加熱,煎熟,燉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仁,五月苦瓜燉."至於清明蝦,曾有詩這樣描述:“東風吹雨壹夜,魚蝦長在江新水。”只是春雨清澈的景象和河鮮令人垂涎的生長。現在,《清明小蝦》正處於新舊交替之際。雨水充足,新蝦還沒有“散春”。幸運的是,妳甚至可以看到肚子裏的蝦籽。

4.香椿

香椿壹般在清明節前發芽,頂芽可在谷雨前後采摘。這種第壹次采摘的,稱為第壹茬香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十足。

香椿是著名的時令產品,含有川楝素等揮發性芳香有機化合物,能健脾開胃。香椿的揮發性氣味能穿透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粘附腸壁而排出體外,可用於治療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類物質,具有抗衰老和壯陽滋陰的功效,因此有“助孕”的美譽。香椿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清明節的活動

1,掃墓

在中國掃墓史上,禁止寒食和燒火祭祖,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為延續的習俗和傳統。即使在今天的社會,人們仍然有在清明節前後祭奠祖先的習俗。

2.去郊遊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大自然處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國民間壹直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蹴鞠

足球的前身蹴鞠是用皮革做的,裏面塞滿了羊毛。相傳蹴鞠早於商朝就已存在,戰國時期就流入民間。到了漢代,它甚至被用在軍事上練習武術,並被列入藝術書籍。

4.插入柳樹

清明節是柳樹發芽,煙綠的時候。有折柳、穿柳、插柳的民俗。人們外出郊遊時,順手折下壹些柳條樹枝,可以拿在手裏把玩,也可以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或者帶回家插在門楣和屋檐上。

5.放風箏

清明節放風箏是壹種流行的習俗。對於古人來說,放風箏不僅是壹種娛樂活動,也是壹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釋放他們的口臭。

6.搖擺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蕩,就是拉皮繩,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稱為錢球,後來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

7.植樹

清明節前後,春光明媚,春雨紛飛,栽植苗木成活率高,生長快。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清明節的飲食文化

古代有清明節吃“烤薏米粥”的習慣。據《荊楚春秋》記載,寒食是“三日不火,大麥粥烤”。這種粥的做法是將大麥磨成小麥漿煮熟,然後將搗碎的杏仁混合,濃縮,切成塊狀。吃的時候澆上糖漿。“湯”是糖漿的意思。這是清明節最早記載的食物。

在《齊·姚敏書》中,北魏的賈思勰還介紹了壹種清明節的冷食,叫做“冷食器具”,實際上是壹種甜面包。“把水和蜂蜜混合。如果沒有蜂蜜,就拿大棗煮汁。牛羊膏也有。用牛、羊奶做餅也不錯,又脆又好看。”這也是涼性食物,吃起來又甜又脆。

五代時,除了壹般的涼粥餅,還增加了制作“藝術”蛋的習俗。清明節的“藝術”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畫蛋”,即將蛋殼染成各種顏色,類似於今天的“紅蛋”,只是顏色不同。另壹種是“雕蛋”,在蛋殼上雕成畫,需要高超的技術。這種蛋只是為了享受。

今天,清明節被稱為寒食節,因為人們在這個時候吃的食物大多是冷食。“冷燕”是寒食節的傳統面食。相傳,為了紀念被燒死的介休,晉文公下令三天不準用火做飯,於是人們就做了這種冷食。“冷燕”,又名“紫腿燕”,在北方民間仍可見到。《東京夢中華》記載:“棗以面粉為面,柳枝穿之,插於門楣,謂之子推燕。”山西等地這種食物的做法是將面粉加水混合,揉成燕子的形狀,放在籠中蒸熟,待涼後食用,故稱“冷燕”,清明時用柳條穿上,掛在門楣上紀念介子推。

山西南部還有壹種面食叫“資福”。它是將壹個雞蛋或壹個核桃插入壹個大饅頭中,將面團揉成蛇、蠍子、蜈蚣等形狀,包裹在雞蛋周圍,定型,放入籠中蒸熟而成。在清明節那天,人們用“子福”作為對祖先的祭品。祭祀結束後,每個人都分享食物。據說吃“紫符”能給後代帶來幸福。

在山西霍縣和山東膠東,有壹種面塑食品叫“蛇菜”。將面團揉成單頭蛇或雙頭蛇,蒸熟冷卻,帶到祖先墳前作為祭品。祭祀時,人們拿著壹個“蛇盤”,先繞著墓轉壹轉,祭完之後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把蛇頭咬掉,意思是“殺毒頭避災”

棗糕和痱子也是北方清明節的食品,以前叫“推糕”。做法是將面粉發酵,揉成面團,做成各種形狀,比如燕子、老鼠、蛇,或者幹脆做成圓餅。它們被放在籠子裏蒸,涼著吃,以紀念介子推。

在南方,糯米粉壹般被用來制作清明節食品。在浙江臨安,人們常把嫩蓮和蠟粉拌在壹起做成狗的形狀,蒸的時候叫清明狗。家裏多少人做幾個,每個人吃壹個。民間有句話叫“吃了清明狗,壹年四季身體健康。”也是運氣好。在蘇州和上海,有吃團圓飯的習俗。《賈青錄》雲:“青蓮子和熟蓮藕在市場上出售,這是清明祭祀人民的第壹個產品...如今若用青蓮子、紅蓮藕,可涼拌食用,仍可沿襲禁火遺風。”現在的青團壹般都是用蔬菜榨青汁,染青糯粉的皮,裏面有豆沙之類的餡;或者用青艾蒿和粉蒸成艾蒿湯圓,也叫青湯圓。青團流傳至今,魅力依舊。

今天,人們不僅在明天的時間用它來掃墓祭祖,而且在普通的日常節日或婚禮上也能看到這種食物。如今,每到清明節,北京稻香村糕點店也有這種“團子”出售。在四川成都,用炒飯做餃子,用線穿,用顏色染,叫幸福餃子。以前成都北門外到環西安有很多賣開心團的店鋪和攤位。清代《金成柱誌詞》中有壹句詩:“樂寺門前樂,春郊買時愁。”村劇比金生還好看,很多人都醉了。“這應該是歡樂集團的生動寫照。

  • 上一篇:我不喜歡吃米飯
  • 下一篇:大寒吃什麽零食?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