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樊棋健康

樊棋健康

千百年來,勤勞的巴蜀人民不僅創造了農業科技文化,還發明了養蠶繅絲,使巴蜀成為中國絲綢之源。相傳在古代,出生在巴渝鹽亭的黃帝公主雷祖先教人們養蠶、制帛、織帛。因其成就,被奉為“蠶神”、“絲聖”,被拜為“前蠶”。他是古代偉大的科學發明家。

四川絲綢遠近聞名。秦漢至唐宋數千年間,成都絲織業非常繁榮,是中國絲綢生產的主要基地之壹,也是西南絲綢的貿易中心。如今,植桑養蠶遍布全省160多個縣,年蠶繭產量全國第壹,生絲出口全國第壹。從蜀錦的發展歷史可以知道,絲綢起源於蜀地,正如《蜀地勝景誌》所言:“古國成都,其人重視養蠶,故壹年中二月觀花木蠶,名曰蠶市。古蜀國養蠶業非常繁榮,蜀錦早在漢代以前就已織成。東漢末年,蜀錦是最好的。漢武帝時期,文翁統治蜀國,極力提倡植桑養蠶,為織造蜀錦提供了豐富的絲源。從趙昆撰寫的《碑序》中,我們可以知道壹個史實,即原元玄宮,即第壹蠶祖雷祖之鄉,經過擴建修繕,直到六朝時期,才傳到北方的中原地區,自稱天下第壹的稱號。到了三國時,丞相諸葛也聲稱家中有八百棵桑樹,反映當時蜀地養蠶十分盛行,所以有“江東無錦,成都獨壹無二。“所以三國時期,魏在蜀,吳在西,壹直都在(的《丹陽記》),這說明蜀錦已經成為蜀漢政權的主要財源,所以諸葛亮也說:“今日民窮國空,克敵制勝的資本只有贊美。“蜀錦不僅是蜀國的專利產品,而且有自己的特色。晉代左思稱贊川錦:“百裏香舍,柿子諧,錦緞盡,滿江彩。”(《蜀都賦》)織錦是壹種絲綢織物,質地光滑,花紋精美,色彩瑰麗。需要繅絲、紡紗、織造等多道工序,使用的織造工具也比較復雜。從成都平原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可以看到壹種比較先進的斜織布機,比歐洲至少早700年。可見巴蜀人民早就能把絲綢織成精美的蜀錦,並逐漸發展成為聞名中外的工藝品。

作為蠶桑之源,雷祖之鄉鹽亭也因歷代出產的絲綢而聞名。如唐代,該縣特產“鵝溪綢”因花紋結構緊密對稱、層次分明、工藝精湛而備受推崇,被列為朝貢。到了宋代,文人把它當作寫詩作畫的佳作,文學家、畫家文同稱贊它:“壹段鵝溪絲將盡掃,寒尖萬尺長。”大文豪蘇東坡也有詩雲;“為愛鵝溪白光,掃殘雞離紫芒。”嫘祖聖地的許多城鎮都成了絲綢集散地,把“西麗絲”(即“西陵絲”的鄉音)賣到南充、成都等地,成了壹段佳話。從清朝到民國,更是“繅絲,不如用家用機器卷……”(鹽亭縣誌)。時至今日,仍有鹽亭鵝溪絲、川北絲等絲綢產品可與蜀錦媲美。鹽亭絲綢業的不斷發展,顯示了“第壹蠶”雷祖的深遠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絲綢的來源不是Prachuabmoh。隨著鹽亭絲綢文化研究的深入,將為蜀中絲綢的起源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興起提供更多的實物證據。

3.總結清代四川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

科學總結農業生產技術的綜合性農書,到了唐代大多失傳,只留下了每月壹版的《四季綱要》。

到了元代,農書的編纂蔚然成風,到了清代,總結四川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有四部:農書可以概括為五個部分:壹、選種、育苗、播種;二是耕作方法,強調初耕深,轉耕淺;三是糞土法,強調耕田之事,“糞土急”;第四,水利,強調水利和人事第壹;第五種是放牛的方法,強調牛的適當餵養。本書是壹部極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專業著作。它既繼承了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技術的經驗,又結合四川農業生產的特點進行了新的發展。

第二部分是菅常艷的“農事論”。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壹是《天道因緣》;第二,“盡力而為”;第三,“盡力而為。”這本書是壹部極具科技價值的農業著作。《秋蓄水培肥》壹書是結合四川農業氣候和農耕特點的有效方法,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三部分是四川什邡布衣人張宗發的《三吉農》。這是壹本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書,30多萬字。它詳細討論了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問題,如田間管理、稻田管理、收獲和留種以及免耕播種。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很多內容確實是張宗發的實地考察,是四川農民對農業生產經驗的總結。其中有些流傳至今,仍然是壹部良法。

第四部分是乾隆年間羅江縣令沈倩的《蠶業論》。這是壹部致力於栽桑養蠶的科學著作。該書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不僅對當時四川蠶業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今天仍有其借鑒意義。

4.天文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

天文學在所有科學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對人類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天文學家為天文學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天文學家羅的貢獻尤為突出。?

羅(約公元前156 ~ 87)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民間天文學家。長字公,巴蜀閬中(今四川閬中)人。漢武帝元豐年間(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4年),為了改革歷法,招募民族作家。羅在同鄉喬龍的推薦下,從家鄉來到中國的首都長安。改歷工作由太史令司馬遷主持。經過反復討論,決定采用落下閎和鄧萍的改革方案,落下閎於公元前104年制定了新歷法。新日歷已經有了齊朔、閏法、五星、食循環等內容。

首次提出了以沒有中性能量的月份為閏月的原則和135新塑月23個食季的食周概念,建立了壹套計算五星位置的方法,為後世歷法樹立了典範。新歷法優於同時提出的其他17歷法。漢武帝決定采用新歷法,於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頒布,改太初元年,故新歷法稱為歷。《太初歷》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完整系統的歷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落下閎是渾天理論的創始人之壹。

他改進的赤道渾天儀在中國使用了兩千年。他在二十八夜測得的赤道距離(赤經差),直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壹條線重新測得。落下閎第壹次提出交尾周期,以135月為“太陽的相遇”,即認為11年應該有23次日食。由於貢獻突出,漢武帝讓他做輔佐(顧問),他卻辭了職,還政於民。

楊雄是巴蜀古代傑出的全才,作家、哲學家、語言學家和傑出的天文學家。在古典文獻中,他在《法言》中首次提到“渾天”,並駁斥了舊的蓋天說,闡述了更為科學的渾天說,在古代天文學發展中具有壹定的地位。

宋代四川的天文研究也走在前列,以張思訓和黃裳為代表。

張思訓,宋初巴中人,北宋著名天文學家。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將自己設計的渾天儀圖獻給宋太宗,太宗命工匠在宮中建造,歷年制成,被任命為司天渾天儀。他對天文學的重要貢獻是在天文學上的重大創新。動力方面,過去是“流水”,以至於到了冬天“凍得又慢又澀,所以馬虎不得,寒暑不準”。他改用“水星代替,所以沒有區別”。由於汞的內聚力很強,在常溫下既不容易凝固,也不容易揮發,而是能保持穩定的液態。用水銀代替水作為渾天儀的動力,保證了渾天儀壹年四季的正常運轉,為報時、節氣設置、歷法制作的準確性提供了科學保障。他還改革了渾天儀的機械計時器,由擒縱者指揮自動報時,將敲鐘鼓的木人由兩個增加到12個,並將報時和敲鐘擊鼓分離為兩個系統,即“七值神,左敲鐘,右敲鐘,用嘴敲鼓,以定次數,晝夜,循環往復;他還把木頭當成了十二個神,每個神的價值是壹個小時。那時候他們會拿著自己的牌,循環出來,根據時刻的多少來決定白天黑夜的長短。”所以相對於之前的計時器來說“特別精致”。這就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為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渾儀——蘇頌渾儀的制造奠定了基礎。

(1146—1194),字文叔,又名山。隆慶伏蒲城(今四川劍閣)誕生。於元年(1190),他繪制了包括天文圖和地理圖在內的八幅地圖。1247年,王誌遠將天文圖和地理圖抄在蘇州文廟(今蘇州博物館)的石碑上。黃裳的天文圖是現今發現的最精確的古代星圖,總高267厘米,寬116厘米。這張地圖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是1440顆恒星的星圖。它以北極為中心,有三個同心圓,分別代表北極恒常圈、南極恒常圈和赤道,28條輻射線代表28夜的距離,還有黃道和銀河系。畫面下部為說明文字,41行,51字,簡要描述了宋代的天文知識。這幅圖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種語言。

在地學方面,黃裳還撰寫了《地理圖》(現藏蘇州博物館),約100厘米寬,200厘米長。它刻於65,438+0247年,王誌遠為它寫了壹篇後記。地圖上的山和森林的圖像相當有立體感和藝術性。地名用陰盒,水名用陰盒,路名用陽盒,清晰易辨。是壹幅不錯的宋代地圖。

另壹幅著名地圖《九域守陵圖》,宣和三年(1121)刻在碑上,立於四川榮縣文廟正殿(原碑現藏四川省博物館)。地圖長寬均超過1米,描繪了宋代全境的州府。地圖中的山東半島和海南島的形狀比黃裳地圖中的形狀更精確,並且詳細繪制了四川地區的水系。作者不詳。圖中石碑下部刻有文字,已大多風化剝落。

上述兩幅地圖,以及現存於安碑林的《華圖》和《於吉圖》,都是保存下來的宋代地圖,對我國古代地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5、醫學的主要成就。

古代四川對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湧現出了壹批傑出的人物。

漢代的名醫有東漢的傅翁、高程、郭玉、梨竹等。伏翁以前在伏水打魚,故名伏翁。擅長用針石治病,其著作《針灸經絡》、《脈診法》傳世。郭玉,字直,廣漢(華陽國治據說是新都)羅縣(今廣漢)人。傅翁的弟子高程,精通脈學,“巧用針”並寫經方賦。與皇帝和睦時,他擔任大夫。而且皇上已經讓劈開大臣美腕的人和簾中女子打成壹片,然後讓郭玉把脈。郭玉答:“左陽右陰,脈有男女,若相異,吾疑其理。”何棣欽佩他高超的脈診技術。郭玉“慈不憐,雖窮必盡”,不願意為貴人治病,說貴人傲慢任性,不會細心,關節不牢,懶惡工作,給醫生治病帶來很大困難。梨竹,字翁鈞,廣漢富縣(今綿陽)人。他以醫術見長,也是《經方頌》的作者。?

隋唐五代時期,銀燕、韓葆楨、陳仕良等人在巴蜀醫學方面成就最大。

蜀人,是唐末著名的婦產科醫生。由於白敏的家庭治療對分娩有效,他聽取了白敏的建議,並將他的醫療經驗寫成三卷,共分40節,包含276個處方。前兩卷講的是懷孕和分娩,說孕早期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臨產時要註意維持產婦的精力,難產時“要內服藥物。”第二卷討論了產後疲勞,咳嗽和痢疾的處方。他的《產後血眩不通論》中所載的“醋鐵熏蒸法”是搶救休克的有效方法,壹直被醫生廣泛應用於臨床。該書是我國最早的婦產科學專著,唐代以後被醫學家采用,並很快傳到日本,受到日本醫學界的重視。

初唐時期,蘇靜等20余人修訂了《新修本草》54卷,收錄了844種藥物,對藥物的形態和藥性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和記述,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學價值。後來隨著中外經濟繁榮和經濟文化交流,新型毒品增多。為了適應醫學的需要,韓葆楨、陳仕良、後蜀先後對《新修本草》進行了補充。

後蜀翰林學士韓寶生,受蜀國宗師孟昶之命,與醫生共同撰寫了壹部二十卷的《本草綱目》,後被稱為《蜀國本草綱目》。這本書對各種藥物的名稱、來源、形狀、特性、作用等都作了較為準確的解釋和描述,不作舉例說明,還載有幾個方子供醫學參考,後被北宋政府修訂。建州人,南唐時隨容為副將。他是醫學助教,專門研究調節飲食,了解各種藥膳的性味功能。他寫了10卷的《食用本草》。本書收錄了各種可食用的藥物和制品,同時配有食療方劑和臟腑四時護理。明代名醫李時珍說,這本書是在總結《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吸收了隱士陶、蘇公、、陳藏永等人關於飲食養生的經驗,並參考了懷、、朱玄的《食經》,是壹部食醫心經。這本書在明朝以前廣為流傳,後來失傳了。但其部分內容在《重建政證本草》中仍有記載。

李是文學家,也是藥理學家。他的祖先是波斯人,從事中藥貿易。因此,他熟悉外國藥物,撰寫了《海藥本草》(又名《南藥本草》)六卷。這本書也失傳了,現在散見於唐慎微的《證用本草》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21味,來自歐、亞、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現存的軼聞中可以看出,這些海外藥物的來源、形狀、藥性、功能、真偽、炮制方法在《海藥本草》中都有明確的解釋,豐富了中醫的內容,促進了古代醫學的發展。

宋代四川科技高度發達,醫學也不例外。杏林專家不計其數,醫學著述數不勝數。其中,蘇軾、唐慎微、楊天惠、楊秀秀、陳石、松石等人最為突出。

蘇軾精通醫學理論,著有《雜醫論》和《方劑學》。後人將其中壹部分與沈括儲存中藥的方子合並,這就是蘇神梁芳(蘇神內韓名方)。這是壹本比較完整的中醫專著。清人評價說:“這本書以其行之有效的方法集中在博通物理學家手中,應該是別人望塵莫及的。”蘇軾也研究養生,寫了很多文章。王汝溪整理了清代康熙時期蘇軾著作中有關養生的文章1140余篇,共分12卷,編入《東坡養生集》。養生的主要論點是“善於養生的人,能使其放松工作”,強調人要想健康長壽,必須能勞逸結合,勞逸結合。

唐慎微,周樹晉源(今四川重慶)人,北宋名醫。他精通醫學和藥物研究。他在宋神宗元豐(1082-1083)經過多年的努力,於五年至六年間編撰了22卷藥學巨著《經史救急本草》(簡稱《證本草》)。北宋政府的第二版。惠宗大觀二年(1108),專家對其進行了修訂,命名為《大觀本草備急》(簡稱《大觀本草》),並在全國範圍內由官方版本出版發行。到了鄭和六年(1116),又進行了修訂,命名為《鄭和新修本草》(以下簡稱《鄭和本草》),並在正式版上發表。現存的《鄭和本草》共分30卷,共60余萬字。與以前的本草相比,《證本草》所含藥物總數有了很大突破,達到1588,其中新增476種。是對藥物形態、真偽、炮制、具體用法等藥物知識的兼收並蓄、綜合編纂,使《中藥學》從此有了藥理學的規模。唐慎微在編撰此書時,還確立了《方劑與藥物比較》的編撰方法,將歷代名醫、名醫、民間使用過的,並在自己的臨床實踐中證明有效的3000多個方劑,分別記載在相關的藥物條目中,使學者對藥物的用法壹目了然。從那以後,醫學書籍都遵循這種風格。《證本草》是我國宋代以前的壹部藥物學巨著。明代李時珍評價《證本草》“使各種本草、方藥長存,皆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出版之前的幾百年裏壹直是本草的典範。

楊天惠,本名福父,名惠光,又名楊基,北宋祁縣(今四川三臺)人。沈宗元豐年間是個秀才,在四川做過小官。惠宗寫了壹封信說事情經過,後來加入了“元佑黨員”。崇寧三年(1104),七月罷官,居郫縣。哲宗傅園第二年(1099)任張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令時,對當地附子生產進行了實地考察,撰寫了《張明附子記》,對張明特產藥材附子的種植面積、產量、栽培方法、生長收獲、品種、質地差異等進行了評價,是研究川產藥材和中藥的重要資料。

楊退,字康厚,字子建,北宋梅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他精研醫術,著有《十產》、《楊紫保命方》、《通神論》等書。《十產》成書於傅園統治時期(1098-1100),詳細論述了“異常分娩”,還描述了使胎位正的各種手術方法,並討論了正常分娩、傷產、引產、冷凍分娩、熱產、橫產和反產。在婦產科學史上,《十產》是中國第壹部詳細論述助產學的專著。

陳石,北宋梅州(今四川眉山)人,精於醫術,著有《指南經》(又名《史記》方)兩卷。有31個方子,都有醫學理論,共有107個方子。這本書充分發揮了瘀血和痰的理論,這是今天的研究者特別珍惜。?

松石生於北宋末、南宋初的成都。著有《黃帝蘇文靈樞註》二十四卷,系統整理《內經》。

6、綜合性科技著作的內容和影響?

古代巴蜀人傑地靈,科學家層出不窮,涉獵廣泛,哲學家眾多。隋唐五代的段成佐、馬堅,宋代的蘇易簡、李石等都寫出了有影響的綜合性科技著作,對古代文化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段,本名克谷,在淅川南部等父入蜀,段文昌,撰《段蜀行》、《錦裏新聞》,今佚。他寫了20卷《酉陽雜記》和20集續集,壹直流傳下來。這本書涉及天文學、物理學、機械學、工程建築學、礦物學、醫學、動植物學、農學等許多科學知識。,其內容遠超以往同類專著,相當於壹部粗尺度的百科全書。“如果妳分析那些關於物理、奇怪的儀器、獨特的藝術和廣泛的運動的文章,就會有人不像以前的哲學家那樣知識淵博。”直到今天,仍為中外學者所重視,被視為研究中國古代科技的常備資料。?

公元960年編纂的《子洲射洪縣令·馬簡》記載了358項,不僅有生產、生活和科學儀器,還有軍事武器的發明創造及其在戰爭中的應用。生產涉及農業、水利、手工業、建築、交通等各個方面。吃、穿、用、玩的生活賬比較全。軍工特別詳細。陸地上有刀、槍、箭、戟、土山、投石車。水戰中有舟船;有鐵菱角,有轉運橋;有梯子、汽車、井場、尖木、掛墻、地道攻城;守城有火箭,有雉尾火把,有繩磨。這些資料對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蘇易簡(958-996),北宋子洲銅山(治廣府、中江、四川)人,著有《文房四寶》五部,其中筆法兩部,硯、墨、紙各1冊。模仿歐陽詢《文選》的風格,創造壹物壹譜的文風。它收集和整理了我國筆、硯、墨、紙生產發展的歷史和制造技術的經驗,介紹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是壹部很有價值的科學專著。對推動我國筆、硯、墨、紙生產的發展,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李石,生於1108,子洲(今四川資中)人,南宋初年編《續博物誌》10卷。這本書是為了彌補張華博物學的不足,對當時的科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介紹了從古代到北宋的436項科學技術,包括地理、農業、動物、植物、礦產、化學、建築、機械、冶煉、數學、度量衡、貨幣、釀酒、制鹽、造紙、制茶、食品加工等。還介紹了文字、文物、考古、音樂、圍棋、體育、典故等方面。它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博物學,是中國古代科技知識的豐富集合之壹。?

7.近代四川科技發展的四個階段是什麽?

四川近代科學技術經歷了萌芽、奠基、形成和發展四個階段。

(1)20世紀初至40年代是四川近代科學技術的萌芽期。?

抗戰爆發後,除了著名實業家盧作孚在北碚創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省政府成立的四川地質礦產調查委員會,四川中央工業實驗所,四川大學及各大理工學院,國民政府經濟部所屬的中央研究院等,四川省也相繼遷至四川。科研機構和工礦企業的增加,極大地促進了四川自然科學的研究和工業技術的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為科技事業提供了動力和創造了條件,四川科技事業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2)20世紀50年代是四川近代科學技術奠定基礎的時期。?

四川解放之初,中國和人民政府接管了國民黨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少數科研機構,並根據恢復生產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需要,從接收的科研機構中合並或分離出若幹獨立的科研機構。從此,四川省的科學研究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此期間,壹批科研機構相繼成立。到1957年初,全省共有獨立科研機構37個,其中16個屬於中央部門。從1950到1957,四川的科技工作主要是與農業生產、資源調查和工業交通的改革和建設相結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

出於軍事和經濟需要,曹魏開鑿或修復了許多溝渠和堰壩。在今天的河北地區,從南到北有白溝、曹麗運河、平陸運河、全州運河、新河、賴玲山和車鄉運河。在今天的河南地區,有綏陽運河、陸濤運河和家後運河。還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堰,很多地方官員也重視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

曹魏的屯田政策和興修水利,不僅解決了他的口糧問題,而且對恢復被長期戰亂破壞的中原地區的社會秩序,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濟上蜀漢地區受戰爭破壞較小。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地主階級的政策,退還地主的土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這時,手工業和商業也從恢復中發展起來。最著名的手工業是織錦業。《丹陽紀》說:“魏為蜀中之城,吳亦為西都。”可見蜀錦受到各國達官貴人的喜愛。

經濟與海外交通黃巾起義期間,吳地區相對穩定。人口從北方向南方的遷移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吳還在許多縣組織開荒,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吳的手工藝品包括銅鏡和青瓷。養蠶業壹年能養八代蠶,都能吐絲結繭。

吳的商業比較發達,水路交通發達。內河和海上有大量的船只。當時造船經驗和技術都有很大進步。海船非常堅固。大船長二十余尺,高出水面兩三尺,遠看似城堡,可載六七百人,運迎賓貨物萬余艘。有了四個帆,帆可以隨風調整,可以逆風行駛。航行在大秦的巨輪有七面帆。①大秦的使者或商人常來吳。吳和日本(日本)也有定期的船舶往來。公元230年(武黃龍二年),孫權派大將魏文和諸葛率軍揚帆至益州(今臺灣省)。這是中國古代文獻中關於大陸人來臺灣省的最早記載。公元242年(赤武五年),孫權派大將聶佑等三萬兵到朱雅(今廣東徐聞)、丹棱(今海南丹縣),都是大規模的海上航行。

  • 上一篇:醫學生大壹自我總結範文
  • 下一篇:夏季保溫需要註意什麽,暑熱飲食需要註意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