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四駕馬車拉動中醫傳承創新

?四駕馬車拉動中醫傳承創新

當前,中醫藥事業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健康意識的增強,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對中醫藥認識的變化,為中醫藥事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對於中醫藥行業來說,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中醫藥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資金支持環境的巨大變化,如何解決中醫藥傳承創新不足的問題,如何保持其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和主導權,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張伯禮認為,繼承和創新是中醫藥發展永遠不能偏離的兩條主線。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動力。只有在國人中傳播創新,以創新為根本,傳承創新,才能推動中醫藥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在開展第四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的同時,廣泛開展名醫傳承工程,傳承博士後工作,大力推進中青年名老中醫遴選工作。通過上述“四駕馬車”,開展中醫藥傳承,培養青年名老中醫,通過多種形式的師徒教育,為中醫藥創新尋找源頭,探索出許多符合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的傳承創新之路。

師徒教育:探索中醫傳承的捷徑

名師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因材施教,通過早晚門診、口教、心教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不斷觀察、體驗、感悟,增強理解,提高理論水平和臨床能力。只有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才能逐漸了解並快速掌握,少走彎路。應該說名師指導縮短了中醫人才的成長周期,是培養中醫人才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在傳承第四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的過程中,因為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學生們的刻苦學習,成就了不少佳話。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原研究員司桐,當老師時已經70多歲了。雖然他身體不好,但他經常去實驗室給學生們做專題講座。2007年秋,他病重,在實驗室教書非常困難。按照傳承工作計劃,此時應該傳承中藥炮制經驗,而傳承中藥炮制經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面對這種情況,繼任者王竹菊和中醫學院的其他學生采用老師“點評”的方法進行學習。

按照老師的教導,王竹菊挑選了壹些有代表性的中藥,先在實驗室加工,再拿到老師家裏評論。然後,王竹菊回到實驗室根據老師指出的不足再次加工藥品,並拍攝了視頻資料,讓老師再次觀看並點評,直到藥品加工合格。

就這樣,王竹菊等人不得不反復炮制壹味藥來滿足老師的要求。讓王竹菊印象深刻的是牡丹皮的炮制,三次合格,雄黃的炮制,四次合格。王竹菊經過反復研究,加工了20多種常見的、有代表性的藥材,克服了許多困難,制作了壹部帶有原創評論的中藥加工視頻資料。

無獨有偶,西苑醫院高銳醫生在師從魏子曉主任醫師期間也下了很大功夫。他註重魏子孝臨床思維的特點,學習了“抓主癥,辨標本,再辨證論治,立基本方,再加減”的臨床思維,“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中西醫優勢互補”,提高了臨床辨證用藥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對衛子孝的學術傳承與流派、用藥特點、用藥習慣、作息習慣、特色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為學生學習和傳承老中醫經驗留下了更加全面、詳實的資料。西苑醫院劉晶醫生撰寫典型病歷110000字,讀書筆記4萬字,心得體會4萬字,月報3萬字,畢業報告7萬字,以第壹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在臨床上,藥物利用率超過90%。

在傳承第四批全國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工作中,有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望京醫院、眼科醫院、中醫研究所、針灸研究所等6家單位參與,指導教師21人。通過以上方法,該院39名傳承人全部取得優異成績。

名醫名家傳承工程:拓展創新領域

“傳承是創新的源泉和起點。傳承的特點不僅僅是臨摹方劑,而是總結中醫老專家的學術經驗和思想。同時利用現代數據挖掘等技術,找到了名醫傳承的路徑。通過名醫傳承,發現新的創新。屠呦呦教授從治療寒熱瘧疾的藥方中獲得靈感,發明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新方法,壹舉獲得拉斯克獎。沒有傳承,創新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劉寶燕說。

為貫徹落實《中醫藥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促進中醫藥科技傳承創新”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整理傳承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全面系統梳理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特色經驗, 為促進青年中醫人才的培養和中醫學術理論的升華,中國中醫科學院組織實施了第壹批“

作為歷史悠久的國家級中醫藥科研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自成立以來,聚集了眾多知名中醫專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學術積累,研究所的知名專家遍布科研、醫療、教育等領域,人數也居全國之首。這些專家在各自的專業和學術領域潛心研究,有許多獨到見解,極大地豐富和深化了中醫藥理論和實踐,成為中醫藥理論現代應用和發展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學術進步。

如今,他們中有相當壹部分人年事已高,甚至有些老專家已經去世,但他們寶貴的學術精華卻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學術傳承面臨著過時和失傳的危險。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先後啟動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北京消防傳承3+3工程”等相關工作,但仍有相當壹部分名老中醫專家未被納入傳承範圍。總體目標是繼承、挖掘和研究名醫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培養新壹代中醫藥人才,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促進中醫藥學術進步和理論創新。

醫院通過充分調研、統籌規劃、制定指南、網上申報等程序,將118名老中醫、名專家及其傳承人匯集成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統籌規劃。通過二次審核、遴選申報、專家把關等程序,最終* * * 47個項目進入名醫傳承項目。

據了解,“名醫大師傳承工程”屬於研究型傳承,重點開展名老中醫特色辨證方法、特色療法、特色方藥臨床評價研究、診療思路研究、傳承方法研究和經驗傳承持續研究。就是從科研角度總結名老中醫的經驗。研究者從研究的角度審視過去的經驗,並對其進行分析和提煉。他們不僅能從名老中醫那裏學到壹方壹術壹法,還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理解其深刻內涵,掌握名老中醫的臨床思維方法,提高他們在臨床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該院邀請了知名專家進行學術交流,保證了項目的實施進度。目前已邀請美國華盛頓大學蘭光國教授主講“臨床試驗設計的新思路與方法”,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方繼幹教授主講“觀察性臨床研究的設計與分析”,開拓科研思路與方法。

“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傳承工程是我們傳承創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傳承教育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的有益補充。通過分批實施傳承工程,規範管理,在更大範圍和廣度上傳承我院名醫學術經驗,更好地促進現代中醫教育模式下的青年中醫在學術經驗、臨床能力、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劉寶燕說道。

傳承博士後工作:造就中醫藥創新人才

為探索中醫藥行業博士後工作特點,發揮博士後制度在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中的作用,創新博士後培養機制,培養優秀中醫藥臨床人才。中國中醫科學院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在總結65,438+00余年博士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以繼承中醫藥名家學術經驗、探索創新突破為主要目的的博士後工作。

與繼承前五批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的工作不同,繼承博士後工作是在繼承名老中醫專家臨床經驗的基礎上,註重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的凝練和創新,力求在新藥研發和新技術上有所創新。

“我們希望通過繼承博士後工作,讓壹批年輕人學習全國知名人士的思想和學術經驗,進而找到新的創新突破點,”劉寶燕說。

隨後,中國中醫科學院發布《關於推薦名中醫專家傳承學術經驗擔任博士後合作導師的通知》,該院25名中醫專家為首批博士後合作導師。然後選拔壹批有博士學位的專業人員進駐,開展中醫傳承工作。截至2008年6月5438+10月,該院***21第壹批具有傳承研究特色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已辦理入站手續。

“我們嘗試以理論研究、學術訪談、實踐經驗整理、再實踐研究等形式開展工作,力求全面系統地研究合作導師長期積累的學術思想和實踐經驗,提出我的研究成果,完成合作導師學術經驗的繼承和研究任務,實現在更高層次上繼承和發展,培養新壹代名醫的目的。博士後管理辦公室主任蘇慶民說。

“繼承博士後無論是在繼承方法、學術思想還是臨床經驗上,都明顯優於以前的方法和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陸、高級研究員傲等評審專家對博士後11出站報告給予高度評價。

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對醫院開展博士後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如工作方法、考核、經費支持、出入境工作等。有關部門曾親自參與博士後評審工作,並充分肯定了博士後工作取得的成績。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領導認為,以名老中醫為合作導師開展博士後研究,體現師從式學習的特點,是我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的新突破。

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協調委員會領導認為,要把博士後制度和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結合起來。

  • 上一篇:遼寧廣播電視臺的遼視精品節目
  • 下一篇:王菲為什麽愛謝霆鋒這麽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