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嶗山的歷史信息

嶗山的歷史信息

“嶗山”最早見於659年唐高宗的《南史·明僧傳》。明末黃宗昌編輯《嶗山誌》後,“嶗山”這壹名稱逐漸被采用。《神農白草》和《本草外經》沿用嶗山,自清帝宗昌修訂《嶗山誌》以來壹直沿用。

“大嶗山和蕭勞山”出自唐禮賢《天順聖皇後廣齋元年(684)》所作《後漢書》註。在書中,山的北部的壹部分被稱為“大嶗山”,山的南部的壹部分被稱為“蕭勞山”或簡稱“勞爾山”。唐的《通典》用了“大嶗山和蕭勞山”。

《輔湯山》出自貞元元年(785)牛肅所作《文姬》,唐玄宗改之。當時道士王敏受到唐玄宗的寵信,南嶽道士李華洲怕唐玄宗貪戀世俗,不再修行,便勸王出京。王遂要求唐玄宗在獄山煉丹,玄宗允許他改成“輔唐山”。太平廣記繼續用“輔佐唐山”。

晉元年(1209),丘處機開始使用“鰲山”,這種文字僅存於元明兩代的碑刻中。元代道教全真龍門派創始人丘處機到達嶗山時,看到嶗山肩負平川,面朝大海,猶如壹個巨人高聳於東海萬裏碧波之上,於是寫下壹首詩:“陜西名山少,江南九美花,鰲山歇於東方海上,可見山東人不知。”成吉思汗封丘處機為國師仙人後,就讓他掌管天下的事務,所有的人都擔任老師,稱這座山為“鰲山”。

擴展數據

西晉時期,佛教傳入嶗山地區。嶗山佛教始於魏晉,盛於隋唐,明代再次達到高潮,清末逐漸衰落。?

1959年,嶗山共有九座寺廟,分別是法海寺、潮海原(即石佛寺)、梁青寺、菩薩寺(即文殊普賢寺)、夏口寺、華嚴寺、毗盧庵寺、觀音寺、靈聖寺。其中華嚴寺、法海寺、觀音寺、梁青寺保存完好,相對完好,潮海寺(即詩佛寺)、毗盧庵寺、靈聖寺、菩薩寺破敗不堪,夏口寺已經淪陷。

嶗山佛教名寺32座,隋代以前6座,唐代4座,宋代1座,明代16座,清代5座。

佛教節日很多,有紀念活動、佛教禁欲活動、穿越活動、符合活動等。嶗山地區佛教寺廟的主要節日有佛誕、觀音誕和蘭會所。

  • 上一篇:我的腰不好。每次按摩完,我都按腰。當時還舒服,第二天就疼了。這正常嗎?
  • 下一篇:紅茶養生之道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