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張家港有哪些景點?

張家港有哪些景點?

象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張家港市西區南沙鎮,西有西成高速、江陰長江大橋、江陰市,有國際貿易港張家港,有中國唯壹的內河港口張家港保稅區張洋路,與長江上的長山、吳山相對,南臨稽山。張家港市東15km,交通便利。整座山面積4.37km2,海拔1.36米。山體呈菱形,由大小香山組成,為全市之最。北坡陡峭,南坡平緩,山頂開闊,被譽為江南名山。清康熙皇帝在《江陰縣誌》中稱贊:“香山從平壤中脫穎而出,雄偉壯觀,優於其他山。”山上有成片的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上種著桃園、梨園,多種野生藥材遍布山間。樹木覆蓋率87%,草覆蓋率100%。香山因傳說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派美女上山采香而得名。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資源,撲朔迷離的傳說,壹直吸引著文人墨客到此壹遊。宋代詩人蘇東坡遊覽香山時,曾為唐美華題匾。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多次遊覽香山,為這裏的山水風光留下了詩文。他在《瀟湘山梅花堂序》中贊道:“千年寒瘠山曾香,方配此山!”香山有著名的“十八景”:釣魚臺、蔡襄徑、唐美華、西雁湖、石湖門、聖國壇、觀音堂、蓮花茶堂、元吉塔、聽松陰、桃花澗、勝清池、打樁井、巫山夜雨、天臺石、歸雲洞、篝火碼頭、藏軍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巨大的變化,大多數傳說中的景點已經消失了。1993以來,在市、鄉兩級政府的努力下,壹大批景點相繼建成並對外開放,其中包括傲然屹立在谷峰山中,長江、碼頭、保稅區盡收眼底的望江閣;有怪石嶙峋、山勢險峻的虎口;山坡上長滿了花草,傳說吳王夫差帶著美女上山。有徐霞客稱之為“九天風雨,三峽浪,觀盡風光”的桃花溪,還有聖果潭、滴血巖、仙牛背、聽松陰等壹批自然風景區。包括沈鵬和薩滿在內的20多位著名書法家為景點題寫了詩或題名。1995年,投資6000萬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的大型寺廟——香山寺建成。該寺位於香山主峰,由古老、典雅、宏偉的寺廟組成。寺內雕塑了壹尊高1.5m、凈重1.5t的玉佛,並由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會長徐業鴻贈送了總卷數為1.718的《大藏經》。1999 10,香山寺素齋館落成開館,成為全市首家素齋館。自古以來,香山就是著名的風景勝地,有著名的“香山十八景”,包括大禹王和姜尚。宋代大詩人傅槎、石,元代蘇東坡、張士誠,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甘龍等,都擁有壹批寶貴的人文資源,包括西藏軍事洞穴、烽火臺等軍事文化遺址,以及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動場所。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是蘇南群山中的壹絕。尤其是長江美景、張家港全景盡收眼底,讓人進入壹種獨特的意境。南沙還有東山村古遺址,有8000年歷史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文學、音樂、教育家劉半農、劉天華、劉備茂的誕生地。近年來,隨著香山景區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加大,交通、衛生、通訊、電力等設施齊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景區為品牌的商貿、旅遊、服務、地產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隨著全市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旅遊景區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全市第三產業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遊景區的開發已被列入該市旅遊總體規劃的重點項目之壹。

桃花澗山澗

位於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陰縣誌》載:“象山左崗有數十尺溪,溪中有四株桃樹,名桃花溪。”溪水自上而下貫穿青龍崗,全長約800米。建水的源頭來自山頂的泉眼,終年不枯竭。現在它是中峰山頂上的天然湖——龍女湖。從山頂俯瞰桃花溪全景,整個山澗蜿蜒曲折,影影綽綽,隱藏在濃濃的綠色覆蓋中;溪流左右兩側的幾條龍崗路氣勢磅礴,向下匯聚到桃花澗山口路口。山隨流轉,宛如盛開的桃花。當年徐霞客三遊桃花溪,兩次月下,壹次雨中。春雨中的桃花溪氣勢磅礴,宛如三峽的波濤。桃花江口往東十步,有壹洞,名為桃花江。這個洞穴原來是壹個人防工事,現在對遊客開放。它大約有2米高,200米深。墻壁光滑濕漉漉的,有泉水珠子從縫隙裏滴出來,嘹亮。象山南麓還有壹條長長的山澗,名為南桃花溪,與桃花溪相隔壹座小山。這條小溪離聽松陰很近,離梅香山梅花館很遠。這條小溪雖然比不上北溪怪石、激流、瀑布的壯觀景象,但這裏壹年四季都是綠泉,幹凈、清冷、甘甜,林深草密,景色極為優雅。

彩香井

位於香山南麓,青幹龍《江陰縣誌》中寫道:“自足至頂,蜿蜒攀石,足為聚雲。據說吳王試著派美人在上面采香(山上有馬蹄香,杜衡也是),采香路徑。”整條小路沿著山勢從東南向西北蜿蜒曲折,大約有五英裏長,幾乎橫跨了整個香山。直徑和寬度壹般在三尺左右,兩旁松樹挺立,道路鋪成。奇花異草,美不勝收,令人神往。走在香道上,可以欣賞到小石林、聽松歌、香山寺、聖國壇等景點壹壹呈現。難怪石來到這裏,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甚至流連忘返。香道自然吸引了很多遊客,也因此留下了很多吟詠香道的詩詞。如:“春明如香草千年,人清如梅花”,“香徑寒花落,飛泉蜿蜒”。

聽聽宋寅

坐落在香山山南山坡,放眼望去,百畝山坡地上,千層松林,雄偉壯麗。風來時,百枝搖動,茫茫林海,蒼松湧動,巨浪翻滾,搖身壹變成巨大的音樂場。民國時期,來自中國的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回老家省內探親,還特意去探訪、聆聽了宋代的歌曲,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的二胡獨奏《空山鳥語》壹脈相承,不知吸引了多少聽眾,成為佳作。聽著宋寅遭受了壹場歷史災難。解放後,人民政府提倡植樹造林。幾十年的努力,香山又披上了綠裝,聽著宋寅充滿了生機。

聖果壇

又稱順國潭,相傳古時候大禹在香山東南方歇息,用泉水解渴,覺得泉水清澈醇厚,便化劍為池,故名順國潭。位於香山山頂中部。水池壹般呈圓形,直徑約2米,四周是巖石,看起來像壹口大井。這個池子下面有泉水,所以水很清,壹年四季不幹涸。池裏有沒有屁股的蝸牛,成了香山壹絕。

臧俊東

位於香山主峰虎背頂東側,有壹石頭洞,約80厘米見方。這就是香山著名的古跡——藏軍洞。據史料記載,象山藏軍洞最早建於約30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闔閭壹統天下,攻越楚,出征。由於攻防戰術的需要,在長江沿岸的象山、長山等地開鑿修建了許多藏軍窯洞。20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象山西北坡的藏軍窯洞中發現了大量具有春秋戰國時代特征的幾何形陶器和紅陶,印證了這壹歷史記載。據考證,藏軍洞為隧道式A型結構,上窄下寬。兩壁均為石塊砌成,內高5-10米,南北底寬4-5米,東西向呈隧道狀,深25米。象山藏軍洞的獨特之處在於:壹是每三個藏軍洞為壹組,成品呈規則的鋸齒形排列。有9組* * *,每組占地約2500平方米,這是其他地方的藏軍窯洞所沒有的;二是洞內坑道方向與山勢方向平行,士兵從左右進出,不從前後,而其他地方的坑道多與山勢方向垂直;第三,其他山上的藏軍洞壹般都建在半山腰,只有香山藏軍洞矗立在山頂,顯得居高臨下;第四,象山藏軍洞是“江南長城”中離長江最近的,這可能與象山壹直被認為是江海門戶的重要戰略位置有關。經過妥善處理和整理,象山藏軍洞已恢復原貌和裝飾,對外開放。

唐美華

原位於小象山竹林深處,始建於宋代。相傳蘇東坡晚年仕途失意。應江陰友人葛家人之邀,多次到療養,並為題匾。西雁湖因東坡洗硯而得名。因為它靠近大小香山之間的石湖門古戰場,唐美華曾被戰爭摧毀。明末,嗜山如命的許(徐霞客的哥哥)重修了梅花堂,在山上種下了梅竹。在壹個清風明月的夜晚,徐霞客的兄弟們唱歌取樂,欣賞它美麗的風景。徐霞客沒有忘記這段意味深長的人生經歷,精選了五首1的長詩作為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唐美華和西燕湖都消失了,周圍的梅花也逐漸稀少。近年來,市政府和鄉鎮政府采取措施開發香山旅遊資源,唐美華和西雁湖已被列入旅遊發展規劃。新的梅花廳是五座仿古建築。正殿由東坡題寫,廳內有坡翁、徐霞客的畫和詩,讓遊客在觀光中受到中華文明的熏陶。

南沙十八景

張家港港附近的南沙鄉,因山多、景點多,早在明代就有“香山八景”之稱。清康熙帝、高宗乾隆以後,又陸續增加了十處景點,稱為“南沙十八景”。這裏過去有壹個梅花廳。從象山灣翻山越嶺就是“香道”。蔡襄古道始於香山的西北坡,止於東南腳。它大約5英裏長。相傳,這裏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與氏及其嬪妃嬉戲的地方,並建有“蔡襄廟”作為他的宮殿。目前,蔡襄古道的下段已被開山采石切斷,上段仍在。山上綠樹成蔭,景色宜人。香山分為大香山和小香山。在兩座山的交界處,陡峭如崖,形成了壹道石門。因為它從遠處看像壹只守衛關隘的老虎,所以被稱為“石虎門”。它四周被群山環繞。最初,這兩座山是相連的。後來因軍事需要,政府命令百姓削山開道50余米,形成了壹座石門。此處形勢險惡,顯示出壹人之勢,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已經是人工建造,可以汽車使用。香山附近有長山、鳳凰山、鎮山山等山峰,如繁星拱月,真的很美,而且所有的山山都是藏軍洞(又稱將軍洞)的所在地。在這些山中,山頂上有最隱蔽的軍事洞穴。最大的藏軍洞穴可容納壹千多名士兵。它有廚房、會議室、儲藏室、武器庫等。它壹直被稱為“符江長城”!出了江陰東門,遠遠就能看到鳳凰山最高峰上搭建的篝火。烽火臺,也被稱為烽火臺,最初建於春秋時期。大象山原名桃花山。相傳春秋時期,山上桃樹遍地,如雲。岡西有壹條大溪流,頂部有泉水,常年噴水。每當桃花盛開時,花瓣落入溪中,隨波逐流,詩情畫意。藏軍洞、烽火臺、桃花溪等古跡猶存,被列為張家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2月後,阜沙多處山坡發現4座古墓,其中漢代1座,宋代3座。該墓位於長山腳下,距離地面約15米。出土的漢墓中有銅鏡、陶罐等器物。三件漢室中,有磁州窖藏彩釉陶罐、兩對雙耳環瓷瓶、獸足瓷香爐、瓷碗、雙系銅鏡、小方銅鏡、八角銘文銅鏡等文物。據記載,磁州窖來自河北,月窖來自浙江,刻有銘文的銅鏡來自廣東。上述文物的出現,充分說明2000多年前,北臨長江的南沙長山地區,是南北交通線上交通便利、居民聚集、商品流通的重鎮!這些閃耀著古代文化光輝的文物,被埋沒了幾千年,幾乎被人遺忘。近年來,由於張家港向世界開放,南沙18個景點重現光彩,壹串串古色古香的“珍珠古項鏈”被戴在新興海港周圍。

香山寺

位於香山東南,始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江南72寺之壹,歷史上被稱為“佛教聖地”。歷史的滄桑,原來的寺廟早已被人遺忘。1993年3月,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址重建。1995年9月,正式註冊,佛教場所開放。壹期工程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於1994年底竣工,江南壹級名剎已初具規模。山門建在象山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門上方的“香山寺”匾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復題寫的。從山門爬上去,跨過45級花崗巖臺階,進入巍峨莊嚴的天王殿。再爬上樓梯,就是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的英雄大會堂。這是壹座大型建築,有兩層亭子。寺廟東西長21米,南北寬13.8米,背面高15.5米,建築面積282平方米。黃墻紅窗,雕梁畫棟,造型格式按照蘇州靈巖寺大雄寶殿。正殿規模在江南壹帶首屈壹指。香山寺總體規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總投資6000萬元。壹期工程完成後,2002年將繼續修建1七級佛塔及法堂、觀音堂、佛經堂、僧舍等附屬殿堂。廟裏有兩個花園,東園和西園。有放生池、假山帶、功德亭等。為方便信眾、遊客和觀光者,還有佛光山莊、素食館和宿舍樓。寺廟幹凈整潔,綠樹成蔭。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周圍有各種樹木和草坪。四季鮮花盛開,環境宜人。大殿層層疊疊,從各個方向看都是氣勢磅礴。該寺占地約10畝,小巧玲瓏,燒香的朝拜者和遊客逐年增多。目前出家的有7位,負責人是法禪。香山寺以名山名寺之名屹立在祖國南方的寺林中,成為鑲嵌在香山山頂的壹顆璀璨明珠。

香山陵墓

位於香山東麓,占地2.6公頃,1992清明節前完工。陵園面對廣場,三面環山,翠竹捧碑。陵園正面豎立著壹塊高8.7米、寬15.4米的石碑廣場,廣場頂部鐫刻著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題寫的“香山陵”。有1座長20米、寬8米的拱形三孔橋,稱為“觀虹橋”。在橋的兩邊,有兩個雕塑,壹個是沙洲農民暴動的紀念標誌,另壹個是烈士的雕塑。烈士雕塑群兩側建有26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紀念館。博物館展示了革命烈士名單、故事、照片和壹些實物。園林陵墓中央是壹座長方形烈士紀念碑,高19.28米,寬1.8米。紀念碑正面有原* * *江蘇省委書記江題寫的八個鍍金大字。紀念碑前有壹個900平方米的吊唁臺,由4000多塊金山石頭鋪成。紀念碑後面有壹座烈士墓和壹間忠骨儲藏室。

  • 上一篇:令人擔憂!饅頭店的夫妻倆舍不得開空調,倒在地上。為什麽金錢對他們來說比生命更重要?
  • 下一篇:嵇康死於廣陵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