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萬事大吉”:蘇大強的倚老賣老是靠不住的。當妳老了,誰是妳的依靠?

“萬事大吉”:蘇大強的倚老賣老是靠不住的。當妳老了,誰是妳的依靠?

1 ?

最近有壹部熱播劇《壹切都好》,劇中蘇大強是壹個懦弱、自私、不負責任的父親,網友們尊稱他為年邁的“巨嬰”。

劇情反映了當今社會養老的壹些問題。

蘇大強的妻子去世後,他沒有傷心,反而松了口氣。他住在二兒子明成的家裏。

他變得不會做飯,不想洗澡,家裏亂七八糟。他還邀請朋友來家裏玩,把煙和煙都堵了。

他對大兒子明哲說自己“黑”,還總說他們夫妻自暴自棄,挑撥和使疏遠他們的感情。

胡亂吃了飯,還得讓大兒子大女兒知道我想讓他們都來看看,讓明哲誤會明誠照顧不周,完全無視明誠和兒媳婦朱莉的好意。

把朱莉的錢和積蓄拿回來投資理財,做賺錢的夢。結果被騙了,想跳樓自殺。被逼的女兒余明只好騙他說公安局追回了錢,自己掏腰包還給他。

蘇大強還逼著明哲給他買了個三居室,第二個房間太小了。不顧兒子兒媳的實際困難,即使明玉受傷入院,明成也被拘留監禁。

他在乎的是房子,不是明玉的傷和明成的未來。

並催促大兒媳吳菲盡快買房,以免朱莉因為銘成的事情對他進行迫害。吳菲受不了他,讓他走了。

後來明哲拿不出三居室的首付,因為價格比原計劃多了20萬。朱莉主動向明宇借了20萬給明哲,明誠和妻子吵架離婚。

明成抱怨父親壹個人住的時候還是買了壹套三居室,不管兒子死活,但蘇大強說這是明成欠他的,他得明智地買新家具。

蘇大強還是很愛面子的,跟老同事炫耀兒子有多好,說自己不想要房子,兒子非要買。

壹般的父母都盡量攢錢給兒子買房出首付,給兒子做家務。蘇大強想讓兒子買房,增加了兒子和兒媳的壓力和負擔,產生矛盾。

他知道兒子不孝順,被家人綁架。如果他有能力,這是必要的。但能力不足只會讓兒子兒媳厭煩。

他還在賣晚年,想看看身邊的兒女。壹個六十多歲身體還很好的人,年齡不算太大,但是可以獨立生活,不需要別人照顧。

但是明玉幫他找保姆的時候很挑剔,所以他就把女兒搞砸了。

如今,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有些身體健康的老人把壹生都放在子女身上,想在生活中依靠別人。

這種心態只會讓妳失去意誌力。壹旦生病,就會壹蹶不振。

2

說到養老,我有個朋友的母親,幾年前去世了。朋友說,自從兩年前父親走後,母親就崩潰了。

不想吃東西,不想動,身體不好,變本加厲了。她躺在床上,不想起床也不想出去,所以她的朋友不得不請保姆在家照顧她媽媽。

他是個商人,他的時間很自由。為了照顧好母親,他每天都回她家吃飯,晚上在家休息。

他有壹個在外地工作的弟弟。每次他回來看望媽媽,媽媽心情都特別好,能站起來走動,但是弟弟壹走,媽媽就不想動了。

不是我哥被帶回來,也不是他沒回來。

我知道他哥哥是個大律師,他工作很忙。能抽時間回來盡孝真好。他不能壹次回來幾天就丟了工作。

朋友的父母,自從退休後,家裏雇了小時工,做飯打掃衛生。父親對母親更體貼。我媽媽生病時,他通常照顧她。他們每天去公園散步和打牌。

父親的離開讓她覺得失去了重心,心裏沒有了支撐。雖然她的兒子也依賴它,但她的兒子不能陪著她。畢竟,她還有工作。

我去看朋友的媽媽,她想了壹會兒才想起我,就在床上坐起來聊了壹會兒,說累了要睡覺了。頭腦還清醒,但意誌力沒了。

當壹個人把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托付給另壹個人,幾十年如壹日,形影不離,依賴成了習慣,沒有了自我。

其中壹個人倒下,另壹個人就失去了支點和精神支撐,他也就倒下了。

把精神寄托在伴侶或者親人身上,等他走了,親人也遠了,就崩潰了。

?三

我的鄰居和壹對80多歲的老夫婦住在壹起。老人是退休老幹部,老太太是退休工人。

他們有四個孩子,都結婚了,事業有成,有些還抱了孫子。

孩子都在這個城市工作,經常回家看望父母。老太太很熱情,有時候會請我去她家吃飯,在家聊天,聊父母的缺點和對孩子的感情。

本來這樣的家庭,她覺得很幸福,但是她會時不時的嘆氣,說自己很孤獨。如果她的孩子幾天沒來,她會打電話問候,問他們最近怎麽沒來。

她說老人總是壹個人出去散步,去老幹局娛樂。他不想和她壹起去。不知道老頭是不是出去找女人了。

我不相信壹個80歲的老人能有這麽大的魅力。有壹次,我出門忘了帶鑰匙。老公回來我才能開門,就去鄰居老太太家等。

老人在看新聞,我就打開手機看。老人說:妳們年輕人愛玩手機,對新聞不感興趣,不關心時事政治;我說:阿伯,手機上有消息。

那我問妳,妳知道壹帶壹路嗎?怎麽來的?我說源於古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在古代就有出口,世界聞名。那時候交通沒有現在發達,分水陸兩路。

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現在的亞歐大陸,我大致告訴他我去過古絲綢之路。

老人說妳還是知道的。其實我知道的不多。我只是去過那些地方,想了解壹下。我在網上查了資料,買了壹本《新絲路》。

其實老人知道的比我多。他又問我:妳知道現在在開什麽會嗎?幾天?

我說我知道兩會的事情,但是幾天不知道,他就沒完沒了的找我談。

原來他每天晚上看新聞,關心時事政治新情況。他跟老幹局的老同誌都是這麽說的。

我覺得,老太太說的話題和他不壹樣,有點啰嗦。肯定是老人因為這個原因不想和她出去。

每個人的愛好和精神層面都不壹樣,沒有相同的話題很難壹起玩。

比如我老公愛喝酒,愛交朋友,有時候會約我壹起出去。我就是不想跟他走,因為我不喝酒,不喜歡刺激。

壹個人的孤獨不可怕,精神上的孤獨才可怕。當伴侶與自己無話可說時,只有精神飽滿,有了自己的興趣,充實了,才有了寄托。

前不久看了壹篇文章,叫《清華著名教授夫人陳老師的最後壹課——過有尊嚴的晚年》。

文章講的是著名教授趙寶喜的妻子,名叫陳思蔻,是壹位退休的中學教師。趙教授在她92歲時離開了。

退休40年以來,她努力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請保姆打掃衛生,其他都是自理。她不需要兒子經常來,也不想影響他們的工作。

她看書,看電視,做家務,隨時準備“出發”。盡量減少自己的疾病,健康快樂的生活。

她學習了壹些醫療保健知識,不盲目看病,自己摸索保健方法,調整心態,堅持鍛煉。

她說,任何依靠別人養老的夢想都會失敗,無論醫生、負責任的保姆、孝順的子女有多好。

她喜歡文學、哲學、天文、地理、戲劇和體育。她關心時事政治,看筆記,看電視劇,喜歡看足球,網球,臺球。

她制定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把時間安排得很滿,不讓自己有空閑時間,在她身上看不到孤獨。

92歲時,她患了腎腫瘤。她沒有去做手術。她用意念、飲食、理療來調理。她在精神上超越了生死,與長瘤的國王和平相處了兩年,用行為感染了身邊的老人。

96歲時,她的病情加重,各種疾病接踵而至。她還是堅持不送孩子去醫院就醫。她知道去醫院並不能治愈疾病。

為了不拖累別人,也為了給自己爭取走得“更快”的想法,她通過禁食提前結束了痛苦,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在《我時刻準備著老有所養》壹文中,劉瀏說:我總是看中國的宣傳片,經常回家看,多和父母聊聊天,甚至立法不去看望父母。這不是我想要的晚年——充滿了微弱的同情心和無可奈何的孝心。

我不想我的兒子壹想到因為法律和道德的原因必須來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老了還整天活在等兒孫電話的孤獨中。

人都會變老,這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我們應該學會接受無常。

網上有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麽東西是屬於妳的,只有妳的身體是屬於妳的,所以妳要學會照顧自己”,而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培養良好的習慣和興趣,而不是從老年開始。

因為好習慣不是妳想擁有的,他需要不斷堅持;興趣不是想來就來的。他需要不斷學習。等妳老了,就只能靠自己了。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

  • 上一篇:買多功能煮鍋好還是買電火鍋好?哪個更實用?
  • 下一篇:夏季心臟健康的秘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