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藥膳發展簡史

藥膳發展簡史

藥膳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探索和積累而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臨床實用學科,是中華民族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幾千年來,我國傳統醫學非常重視飲食調理與健康長壽的辯證關系,其中包括食療,即飲食調理可以達到養生防病治病的效果,藥膳,即把食物和藥物混合在壹起做成飯菜,達到養生防病的效果。本文所說的藥膳包括食療。中醫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食療保健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所以食療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廣中醫食療,不僅為中國人民的健康長壽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對推動世界保健醫學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現代藥膳的發展是在總結古人經驗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的。其應用更符合中醫理論的發展,註重吸收現代科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有其理論性和科學性的發展方向。其發展特點更加多樣化。

第壹,要總結和運用前人的經驗,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在陰陽五行理論、臟腑理論、中藥的藥性和配伍理論的指導下準備膳食。長期以來,形成了壹套系統的理論體系。比如遵循中醫的歸經理論,強調“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提倡辨證用藥,因人因時制宜。

第二,註意中藥和飲食的結合。藥膳除了具有中醫的鮮明特點外,還具有食物的壹般特點,強調色、香、味、形,註重營養價值。所以,好的藥膳不僅要對人體健康和疾病預防有積極的作用,而且要對人體有很好的營養作用,還能引起人的食欲,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再次,在現代藥膳的技術操作和特殊應用上,“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因為藥膳是壹種特殊的食物,所以在烹飪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點。除了壹般的食物烹調方法外,還應根據中醫炮制理論對原料進行處理。比如成都同堂的荷葉雞胸肉,冬蟲夏草蒸雞,廣春堂的銀杏雞丁,吉林的人參熊掌,炒人參野雞片,都是各具特色的名菜。

縱觀建國以來有關藥膳和食療的專著出版,有50多種,如1980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臨床藥膳》,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藥膳食譜叢書》,中國藥膳防病叢書等。為弘揚中國藥膳文化做了大量工作,為促進藥膳保健做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最近十年,在人類回歸自然的號召下,藥膳這種集營養與食物於壹體的天然食品備受青睞。藥膳餐廳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付梓出版了各種高質量和受歡迎的藥膳書籍,並建立了專門的藥膳機構。藥膳開始從中國走向世界,並朝著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根據歷史事實和現有資料,藥膳的起源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孟子》裏說“食、色、性也重要”,就是人的本能。

“民以食為天”是壹句老話,指的是人類為了生存繁衍,維持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必須“填飽肚子”的重要性。

2.原始人最重要的是覓食。那時,食物完全依賴於大自然的恩賜。吃的食物種類很多,誤食不合適的食物在所難免,會引起不良反應。

《後漢書》說:“在古代...人們吃了水果、瓜果、蛤蜊,使它們發臭,傷了腸胃,引起許多疾病。”

《淮南子修武訓》也說:“古時人飲水如草,采樹之果,食腐肉,有時多疾多傷。”說明古代的祖先確實患有有害飲食導致的疾病。

3.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吃哪些食物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不適合吃的。《淮南子修武訓》說:“神農...嘗了百草,水又甜又苦,使百姓知忌。此時他們壹天遇到70種毒藥”,形象地說明了先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避開有毒,攝入無毒食物的情況。與此同時,人們發現有很多種食物可以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有些食物食用後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於是,很多能滿足腸胃、治療疾病的食物被人們所重視,這就是中醫“藥食同源”的理論基礎。總之,人類在發現食物的同時,也包括了食療和藥膳的出現。所謂“藥食同源”,應該理解為源於同壹個發現過程,不吃就是藥,藥就是吃。

4.原始人利用天然野火制造人工火(燃燒木材生火)。因為“火上燒肉,石上燒谷”,人們獲得了更豐富的營養,使食物更符合健康要求,提高了人類素質,增強了抗病能力,對人類的保健具有積極的保健意義,而火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更為顯著。以上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壹些保證身體健康的措施,都是生活中的無意識行為,根本沒有食療和藥膳的概念,所以稱為蒙昧時期。雖然處於蒙昧,但卻是艱難而漫長的壹步,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壹步。根據文獻記載,我國藥膳保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於霞時代。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很多烹飪方法,比如商代的伊尹的湯。他的烹飪技術非常出色,曾擔任王堂的廚師。

據甲骨文記載,糧食作物種類繁多,如小麥、黍、黍、米等,已能大量釀酒。商湯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了新石器時代以前的陶制酒器。酒是飲料,有明顯的醫療作用。後人認為它有“邪氣到了就全取”的功能。因為是有機溶劑,可以溶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制成藥酒,後來發展成麻醉劑。葡萄酒也常用於減肥烹飪。

相傳,夷狄曾釀酒供於霞品嘗,以強身健體。《詩經·七月風》中所謂“春酒為此,引眉長壽”就是說酒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作用。到了商朝,伊尹做湯,寫了《湯液經》,通過烹飪治病。

《魯春秋本味篇》載:“陽中之姜,簡中之桂”。生姜和月桂樹都是辛溫之品,具有抵禦寒冷的作用,是烹飪中常用的調味品。用這種方法煮出來的湯,既是食物,又是湯,說明商代就有了簡單的食療,已經有了食療藥膳的雛形。

在周朝,人們對飲食非常講究。特別是在統治階層,建立了與糧食相關的制度和官職。在《李周天官》所包含的四種醫生中,食醫位列病醫、瘡醫、獸醫之首。食醫的職責是“掌王六食、六欲、六餐、百菜、百醬、八寶。”可見,飲食與健康的密切關系在當時已經被明確定義。

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孔子對食品衛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比如在《論語·鄉黨》中寫道:“食不厭精,食不厭精,恩吃魚而不吃肉,食之惡食”等提法,都是以養生為目的。通過註意飲食來預防疾病的發生,保健食療的目的是明確和自覺的心理和行為。說明食療藥膳是早期發展,已經進入胚胎階段。

《李周》記載了“食物醫生”。食醫主要管理周天子的六食六飲六餐百味百醬的味、涼、重。食品醫生的工作類似於現代營養師,書中也涉及到其他與食療相關的內容。《李周天官》也記載,病醫主張用“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選醫提倡“養骨以酸,養筋以嫩,養脈以鹽,養氣以苦,養肉以甜,養竅以順”。這些想法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食療原則。這些記載表明,我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豐富的藥膳知識,出現了專職從事藥膳制作和應用的人員。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起居在何處”,“治病必求其本”,“藥可除之,食可隨之”。又說:“人以五谷為本”,“天以五味吃人,地以五味吃人”,“五味藏於腸胃”,“毒攻邪,五谷滋養,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補,氣味合,以補精益之氣”。

接近《黃帝內經》成書時間的《山海經》也提到了壹些食物的藥用價值:“櫪木固,食不老。”以上醫案表明,我國的食療理論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黃帝內經》共有13個方劑,其中藥食同源的有8個。其制作方法是將前三種食物研磨成丸,用鮑魚湯送服。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說明此時藥膳的制作和應用也已經成熟。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經驗積累,食療和藥膳知識逐漸過渡到理論階段。到了戰國時期,食療理論終於形成,標誌著食療的迅速發展。它體現在《黃帝內經》的相關章節中,提出了系統的食療理論,對我國的食補、食療、藥膳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飲食營養的重要作用:飲食得當,才能健康。“所以要調和五味,筋骨強而軟,氣血運行,理而密,筋骨精而據實。”遵循規律,就會有定數。《靈樞·五味》首次提出飲食對人體健康的意義:“谷始於胃,其精微始於胃之二焦,以灌溉五臟,以造營衛兩行之道。”《靈樞營養生會》說:“人患谷中之氣,谷入胃,布於肺,五臟皆患氣。解釋飲食營養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在病理狀態下,即使有藥物的幫助,也要註意飲食治療疾病,這就是這壹時期提出的食療原則。在使用藥物治療疾病時,要適可而止,藥物的使用不能過量,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當它通過飲食治愈時。正如《蘇文·論臟氣之法》所言:“五谷為補,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補精。“要求多種動植物食物相互配合,綜合運用,取長補短,充分發揮飲食營養在人體內的積極作用,最終達到治愈的目的。食物性味:《內經》指出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四性寒、熱、溫、涼;五味是酸、苦、甜、辛、鹹。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食物,進行針對性的調養治療。五味中“甘發散為陽,苦溢為陰,鹹溢為陰,淡溢為陽”。食物也分陰陽兩類。根據治療的要求,選擇不同口味的食物。以食為藥,中醫性味理論對食療和藥膳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五味偏向五臟:在五行學說的積極指導下,先民發現食物和藥物壹樣,偏向人體的內臟。”《蘇文誌珍大論》說:“夫五味入胃,各樂,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甜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這說明在臟腑疾病的治療中,不同口味的食物對不同臟腑的親和力應該是不同的。《內經》根據五行生克理論,分析了用不同的口味和飲食來治療內臟疾病的復雜性。在這個階段,人們根據上述食療理論,對食物禁忌進行分類。如《蘇文·臟氣法論》說:“肝為青,宜食甘、粳米、牛肉、大棗、葵花。心是紅的,吃酸的合適。大棗,狗肉,李子,韭菜都是酸的。肺白應該是苦的,小麥羊肉牛肉都是苦的。脾臟發黃,應該是鹹的。大豆、貘、小米、啤酒花都是鹹的。腎是黑色的,適合吃辣,黃米、雞肉、桃子、洋蔥都是辣的。“這是五臟有病要吃的谷類、肉類、水果、蔬菜。同時,《內經》明確指出了許多病證的飲食禁忌。如《靈樞·五味》指出:“五味入口,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病”,“因酸而食多,令人尷尬;鹹血,多食則渴;鄒欣氣,吃多了令人心碎;苦骨頭,吃多了讓人嘔吐;拿著肉。吃多了會讓人?《心經》和《蘇文五臟創世紀》指出,暴食五味的危害是:“食多鹹使脈哭變色;苦吃多了,皮膚會皺,頭發會拔;吃辣多了,肌肉會焦慮,爪子會幹枯;酸吃多了,肉就嫩了,嘴唇就露出來了;吃多了甜食,骨頭會疼,身體會虛弱。”這些說法雖然有機械套用五行生克理論的嫌疑,但從原則上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濃烈的氣味,比如暴飲暴食不利於健康的哲學,確實是應該遵循的食療原則。1973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古代醫學帛書》,據說是戰國以前的醫學著作。書中談到了飲料保健的方法,特別強調了酒和韭菜對延年益壽、滋補強身的作用。其中雲:“飲者,五谷之精也,散於中,理而透徹”,韭菜“春三月而食”,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內含365種藥物,其中藥食類約50種,如大棗、橘柚、葡萄、大棗、文蛤、幹姜、紅小豆、小米、桂圓、螃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粒、蔬菜、蠕蟲和魚。說明某些食物的藥用價值在當時已經得到了重視和肯定。至於藥膳的提出,東漢時期就有記載。例如,《後漢書·女傳》中就有“母調藥膳”的記載...深思”,可謂藥膳壹詞的開端,壹直沿用至今。

東漢名醫張仲景撰寫了《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有“禁食”專文,列舉了治療少陰咽痛的豬皮湯,治療產後腹痛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桂枝湯,百合雞黃湯等。這些食療藥方至今仍在臨床上普遍使用。張仲景說:“食之味宜病,食之害身。適則益身,害則成病。”他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食物療法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這壹時期出現了有關食療和藥膳的專著,據《漢書·藝文誌》和《梁七記》記載,如《神農黃帝忌口》、《黃帝雜飲食禁忌》、《食方》、《食經》、《太官食經》、《太官食法》等。可見這壹時期對食療和藥膳都相當重視,可惜這些。

秦漢時期藥膳得到進壹步發展。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載有365種藥物,包括大棗、人參、枸杞子、五味子、地黃、薏苡仁、茯苓、沙參、生姜、當歸、杏仁、烏梅、核桃、蓮子、桂圓、百合、附子等。,均為藥膳,常作為配制藥膳的原料。

漢代名醫張仲景進壹步發展了中醫理論,除藥物治療外,還運用了大量的飲食調理方法,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瓜迪散、十棗湯、甘麥大棗湯等。在食療方面,張仲景不僅發展了《黃帝內經》的理論,而且突出了飲食的調理和預防作用,開創了藥食結合治療重疾急癥的先河,記載了食療的禁忌和應註意的飲食衛生。漢代以前,雖然有豐富的藥膳知識,但仍不系統,為中國的藥膳理論奠定了基礎。

漢代以前的食療是該理論的基礎,對食療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晉唐時期是藥膳療法的形成階段。這時藥膳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壹些專門的著作。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方》、北魏崔傑的《食經》和梁代劉秀的《食方》在中國藥膳理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魏晉以來,食療在壹些醫學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東晉名醫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其中有許多食療方子,如梨汁治咳嗽;蜂蜜水送烤鱉甲粉催乳;赤小豆、白羽雞燉,青公鴨煮,治水腫;用豆汁治療腹水;用豆豉和酒等治療腳氣。他進壹步指出“欲防而不待,亦當以酒烹之”,並應用食療預防疾病。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撰寫了《本草筆記集》,這是中國藥物學發展史上的第二個裏程碑,記錄了大量的藥用食物,如蟹、魚、豬、麥、棗、豆、海藻、海帶、苦瓜、蔥、姜等日常食物和100多種名貴食物。並深入提出了食品與食品衛生的禁忌。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千金》壹書中,專門寫了壹篇關於“食療”的文章。至此,食療開始成為壹門專門學科,其中* * *包含164種藥膳,分為水果、蔬菜、谷米、鳥獸四大類。孫思邈也指出:“食物能驅邪固臟,能悅心提神,能補氣血。”“如果要治療,首先要進行食療;不是通過食療治愈,而是通過耳部用藥”;他還認為“若能適當地吃病送疫,可謂良工,是多年來誘老的奇法,也是非常健康的手法。”孫思邈的弟子孟娥整理了《食療本草》。這是我國第壹部集食物與中醫於壹體的食療專著。* * *收集了241種食物,詳細記錄了其性味、保健功效、暴食偏食後的副作用及其獨特的加工烹飪方法。此時還有銀燕博士主編的《食療心鑒》,南唐陳仕良撰寫的《食用本草》,都出現在晉唐時期,以食療和藥膳為專題,詳細論述食療的功效。

“以備不時之需”表明食療已經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該書除了重點介紹五臟的好惡、食物氣味、歸經外,還重點介紹了食療在醫學中的地位,並指出了其重要性。他提出:“不懂得合理飲食的人是不足以生存的.....所以吃能祛邪氣,固臟腑,悅精神神,補血。若能吃食,又能解除病痛,可謂美差。”提出能否正確運用食療和藥膳治療疾病,是衡量醫生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之壹。他還強調:“作為醫生,丈夫首先要了解病源,知道自己犯了什麽病,用食物治療。如果飲食沒有治愈,那麽就給藥。”他把食療和藥膳作為治病的首選,說明他重視食療,把食療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他還列舉了164種藥用食物,包括29種水果、50種蔬菜、27種谷米、40種鳥獸。詳細描述每種食物的味道、毒性、療效、歸經、禁忌、服用方法。

在唐代,中國出現了現存最早的以食療命名的藥理學專著。該書失傳較早,但其內容被後世相關著作引用。書中有227種藥用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質),並對藥物的性質、味道、來源、鑒別和制備進行了描述。在每種藥物下,列出了食物的處方及其治療適應癥。這本書還指出,食療藥物有地區差異。當時,食療和藥膳被廣泛用於治療疾病和調節健康。比如孫思邈的羊肉黃芪湯,就是食療治療虛弱的重要方子。這些藥膳已成為中國常見的食療藥方,並在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唐代的另壹部重要著作《外臺秘笈》中,也載有許多食療和藥膳的食譜。書中對食物禁忌特別詳細,列舉了治療大部分疾病的明確禁忌,包括吃寒、油膩、肉類、酒類等。這些都是通過長期實踐獲得的寶貴經驗。除上述之外,隋唐時期還出現了壹些食療專著,既有食療的理論專著,也有藥膳的實踐專著,最終使食療和藥膳成為壹門獨立的學科,為食療和藥膳的全面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宋元時期是食療和藥膳全面發展的時期。《太平盛輝方》,宋代正式修訂,設立專門的“食療門”,記載藥膳處方160張,可治療28種疾病,藥膳以粥、湯、餅、茶等形式出現。元朝統治者也重視醫學理論,提倡蒙漢醫學的進壹步結合,吸收外來醫學的成果。由當時的飲膳博士胡思慧編撰的《飲膳正》壹書,是我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收錄了203種食物。除了談到疾病的治療,從營養學的角度,第壹次強調了正常人要加強飲食營養的攝入,以預防疾病,並詳細記錄了飲食衛生和服藥飲食。

北宋幾任統治者都非常重視醫學的發展,並采取了壹些積極的措施,如設立“校正醫書局”整理醫書,設立“太平惠民和記局”作為制藥機構。食療作為壹門獨立的專業,在北宋官員編撰的幾部大型方劑學中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如《太平盛輝方》和《生肌宗錄》兩部書,都設置了“食療”,即專門論述食療的文章,包含160冊,用於治療約28種疾病,包括中風、骨耗、三消、霍亂、耳聾、五淋、脾胃虛弱、痢疾等。在藥膳的處方中,粥是最受歡迎的(如黑豆粥、杏仁粥、黑豆粥、鯉魚粥、薏米粥等。),這已經成為了食療的主流。此外,還有湯、餅、茶等劑型。有不同形式的酒、餅、面、飲料、粉等。在《聖跡總錄》中,對制作方法也有詳細介紹。

我國最早的營養學專著,由元代食療醫生胡思慧所著,超越了舊的藥膳觀念,從營養學角度強調正常人應加強飲食衛生,調整營養,預防疾病。他在書中強調:“丈夫的幸福之道是關心維護...所以善於滋補天性的人,要先吃,不要讓他們吃飽,渴了就先喝,所以飯量少,不想吃太多。”聖旨三卷,第壹欄是“聚寶異味”,是正常人調理強身的滋補食品。在中醫發展史上,他第壹次從養生防病的角度提出了對食物營養的要求。介紹了各種日常飲食的配制,包括16種湯、6種粉、8種面、4種湯、4種粥。關於食療藥物譜,治療各種疾病的方劑很多,如桃仁粥、桃仁去皮煮粥治療咳嗽、胸滿、氣喘;黑牛骨髓湯,用半斤黑牛骨髓,半斤生地黃汁,半斤白蜜,是典型的治療腎虛骨衰消瘦的藥膳。其他的如香元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簡單易行的食療偏方。上冊將203種食物分為米、畜、禽、魚、果、蔬、料七大類,並介紹了它們的性味、療效。“飲膳”是中醫食療藥膳發展史上的裏程碑。它不僅標誌著我國食療藥膳的成熟和高度發展水平,而且有兩個突出特點。第壹,主要反映中國北方的飲食習慣,滿足北方居民的需求。二是民族特色非常突出。為了滿足當時統治階級蒙古貴族的需要,書中收錄了大量的民族食品。如果產品是八面人,必須思考和回答;材料有馬思謙、哈西泥、回回青等。基本反映了當時中國食療藥膳的總體水平。此外,還有吳瑞的《每日本草》、婁仲忠的《食療理論》、鄭樵的《飲食指南》等。,都從不同的側面論述了食療和藥膳,並把它們提高到了相當的水平。

明清時期,中醫食療進入了壹個更加完善的階段。幾乎所有的本草學著作都註意到了本草與食療的關系,藥膳的烹飪和制作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大部分都符合營養學的要求。明代醫學名著《本草綱目》為中國食療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僅谷類、蔬菜、水果就有300多種,包括飲食禁忌、用藥和飲食禁忌。朱迪的《救荒本草》記載了414種在荒年可以食用的植物,並詳細描述了它們的起源、名稱、味道和烹飪方法。此外,還有徐春福的《古今醫學體系》、陸河的《食本草》、寧遠的《食本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家明的《飲食指導》和王孟英的《趣味飲食譜》,至今仍有很大的臨床和生活實用價值。這壹時期的食療也有壹個突出的特點,崇尚素食的思想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如黃雲谷的《粥譜》和曹廷棟的《勞勞恒言》都重視素食,有助於食療養生的發展。中國藥膳從古至今歷史悠久;從朝廷到民間,流傳甚廣。據壹些學者統計,從漢初到明末,有關藥膳的書籍已經超過300種。現在關於食療和藥膳的著作五顏六色,應用廣泛,甚至出現了壹些專門的藥膳餐廳。在人們的生活中,藥膳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備受青睞。藥膳是中國傳統飲食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它已經成為壹門獨特的科學、藝術和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傳播到世界各地。

食療藥膳的生產也有新的發展。比如徐春福的《古今醫學體系》90卷,裏面有茶、酒、醋、醬油、醬、菜、肉、鮮果、芝士酥、蜜餞等各種飲食,符合營養的要求。明清時期,特別重視老年人的食療和藥膳。其中,郜璉的《尊生八記》非常詳細地記錄了適合老年人的飲食,如38種粥、32種湯。清代曹次山的《老恒言》特別重視藥膳在老年人防病養生中的應用,對老年人粥的論述最為詳細,提出“粥能益人,尤益老年人”,並將藥粥分為三類,上品為“淡而清,味美適口”,中品為“次下”,下品為“重濁”,認為“老年人有粥,實為失色,而不多汁。書中提出了蓮子粥、芡實粥、杏仁粥、核桃粥、枸杞葉粥等36種高檔粥。中國的粥有27種,如茯苓、紅豆、大棗、桂圓等。劣質粥有37種,如地黃粥、羊肝粥等。,後世常用於滋補老人、健脾補腎、體虛。

明代有關食療和藥膳的書籍有30多種,其中有壹些是以本草為主的,如沈的《食本草綱目》、陸賀的《食本草綱目》、寧遠的《食本草綱目》、李時珍的《食本草綱目》。也有從飲食調理和藥膳制作角度撰寫的食譜營養專著,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賈明的《飲食須知》、宋的《飲食書》、的《隨園菜單》、的《趣味飲食譜》等。其中有些至今仍有很大的臨床實用價值,是中醫寶貴遺產中的瑰寶。

這壹階段食療的另壹個突出特點是,倡導素食的思想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和重視。《內徑》載:“膏梁之變,引大癤”。人們早就註意到了偏食的危害,尤其是高脂肪。暴飲暴食和油膩食物引起了醫生的重視,因此明清時期強調素食的著作相應增多。如陸賀的《食本草》指出:“五谷乃天然養之物”,“凡蔬菜皆屬陰,故宜養而宜食...蔬菜有疏通之意,吃了胃要順而不滯。”這些思想不僅深化了食療學和營養學,而且極大地促進了養生學的發展。

  • 上一篇:天龍八部可以做80級兔耳嗎?
  • 下一篇:洛陽最受歡迎的早餐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