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關於頤和園的信息

關於頤和園的信息

頤和園的由來

北京西郊西山腳下的海澱,春意盎然,峰巒疊翠,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開始,這裏就修建了皇家園林。到800年後的清末,園林總面積達到1000多公頃,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西山園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園”。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這三座山分別有靜宜園、景明園、頤和園,再加上長春園、圓明園,就是所謂的五大園林。“三山五園”是獨立的園林,各有特色,但又相互聯系,錯落有致。這樣集中的花園,世界上也只有見過。金元明時期的主要精力是修建北京城和城中宮殿。因此,西山花園多為私人所有。清朝康熙以來,內城沒有發展起來,皇家園林開始湧向西山。現存的皇家園林大多建於清朝中期。

起初,皇家園林只是皇家嬪妃們休閑避暑的地方,政務、祭祀、生活都在城中。清朝雍正帝登基後,園林開始有出宮的味道,最後幹脆長期住在西郊的園林裏,處理政務,讀書消遣。花園已經成為政治的中心。

“三山五園”中的頤和園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之壹,總面積約290公頃,有四個景點。最東邊是東宮門區。這個地區曾經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包括仁壽殿、房屋、臥室、大舞臺和南北朝時期的庭院。玉蘭堂是光緒皇帝的寢宮,後來成為囚禁他的地方。現在還能看到當時封閉通道的高墻。

萬壽山中部巍峨的千山景區,建築最多,最華麗。整個景區以兩條垂直對比的軸線為主,東西軸線為著名的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間開始,依次為排雲門、排雲堂、德惠堂、佛香閣。佛香閣是整個園林的中心,周圍的建築對稱分布在其中,形成眾星捧月之勢,風格頗為宏偉。

最北的後山後湖景區雖然建築不多,但郁郁蔥蔥的森林、蜿蜒曲折的山路、典雅幽靜的風格與前山的壯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壹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藏式建築和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趣味。頤和園水面占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尤其是南部的前湖區,煙波蕩漾,西部山巒起伏,北部亭臺樓閣。湖中有西堤,上有桃柳成星,六座形態各異的拱橋隱於其中;湖中3個島上也有不同形式的古典建築;這座17孔橋橫跨在湖面上,它不僅是通往湖邊的道路,也是壹個令人難忘的景點,形狀非常美麗。

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可以稱之為園林建築博物館。

頤和園的主要建築是萬壽山上的佛閣。佛閣建在方形橋臺上,高度為21米。亭高40米,有8面,3層,4重檐。亭內有八根巨大的鐵紫檀擎天柱,是壹座結構相當復雜的經典建築。回廊和角亭是常見的園林形式。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上畫有14000多幅畫,都是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檐如亭臺樓閣,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山頂的無梁殿全部由磚石砌成,沒有壹個支架,技術水平極高。

頤和園體現的鑄造和雕刻技術也是壹流的。如昆明湖東岸巨大的振水鐵牛,造型逼真,背上有銘文。湖北岸邊的巨大石船,雕梁畫棟,極為奇妙。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吸收了中國所有建築的精華。東面的宮殿區和內院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圍合的院落由遊廊相連。南部的湖區是杭州典型的西湖風格。壹條“蘇堤”將湖面壹分為二,充滿江南風情;萬壽山以北,有典型的藏族喇嘛廟風格,白塔碉堡式建築;北面的蘇州街是典型的水鄉風格,店鋪多,水路垂直。

歷史: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建成於15年。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景逸園、玉泉山景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長春園)中的最後壹座。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圓明園遭到嚴重破壞。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撥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名義籌款)復園,改稱“頤和園”,意為“呵護太平”。光緒二十壹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頤和園成為紫禁城之外清末最高統治者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和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皇帝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囚禁在園中的玉蘭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再次被八國聯軍洗劫。次年,慈禧從xi安回京後,又用巨資重修了這座園林。1924年,頤和園對外開放。

區域劃分:慈禧為了避暑和養命,大力修復此園。她看中了這件名為“萬壽”的寶物。從1903開始,慈禧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裏度過。由於慈禧經常需要會見朝臣,處理宮廷事務,所以在花園的前部專門修建了壹個宮區和生活區,所以頤和園是壹座具有“宮”和“園”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整個公園大致可以分為宮殿區和園林林區。

因為頤和園具有宮殿和花園的雙重功能。因此,在花園的正門修建了壹個宮殿區,作為會見朝臣和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宮殿區由大廳、法院、值房和其他進入庭院的建築組成。它占地面積小,相對獨立於身後廣闊的園林林區。兩者是分離的,又是聯系的。其中,以仁壽堂為中心,仁壽堂後面有三個大四合院:樂壽堂、玉蘭堂、易雲堂,分別是慈禧、光緒和後妃居住的地方。易雲亭東側的德和園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壹。

園林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占公園總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與北麓的“後湖”相連,形成山環水繞的局面,將湖與山緊密相連。從萬壽山之巔的智慧海望去,頤和園由佛閣、德惠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組成,形成了鮮明的中軸線。山腳下是壹條700多米長的“走廊”。廊梁上有8000多幅彩畫,被稱為“天下第壹廊”。長廊前面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有藏族寺廟,有蘇州河古商貿街。在後湖的東端,有壹座仿無錫吉昌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造園技術: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建,萬壽山前,以八面三層樓四檐的佛閣為中心,形成壹個龐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坊,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堂、德惠堂、佛香閣,到山頂的智慧海,形成壹條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銅制的吳芳亭和寶雲亭。後山綠樹掩映中,矗立著宏偉的藏傳佛教建築和五顏六色的玻璃佛塔。山上還有其他亭子,如景福閣、崇翠閣、謝秋軒閣和畫卷世界閣,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園林中最大的湖泊。湖中有壹條長堤——西遞,自西北向南。西大堤及其支堤將湖分成大小不壹的三個水域,每個水域的湖中央都有壹個島。這三座島嶼矗立在湖面上,象征著中國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水有層次,避免了單調。西堤和堤上的六座橋有意識地模仿蘇堤和杭州西湖的“蘇堤六橋”,讓昆明湖越來越像西湖。西遞周圍的自然風光是寬廣的,碧波蕩漾,垂柳依依。玉泉山優美的山形和公園頂部玉峰塔的影子作為景觀的壹部分。從昆明湖及湖濱向西望去,園外景色與園內湖光山色融為壹體,是中國園林借景手法運用的傑出範例。湖區的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的綠樹茂密,掩映著水和光,呈現出壹種近湖遠山的自然之美,具有江南氣息。

萬壽山南坡(即千山)毗鄰昆明湖,與群山相連,形成了極為愉悅的自然環境。這裏的湖、山、島、堤及其建築,與園外的景色相協調,構成了壹幅連綿不斷、刺繡般的山水畫卷。千山離公園正門和皇帝皇後的生活區很近,遊覽和返回都很方便,南面可以俯瞰昆明湖地區,所以公園的主要建築都聚集在這裏。園丁們相應地在千山的建築布局中使用了突出重點的方法。中間建有壹組體量大、形象豐富的中心建築。從湖岸到山頂,壹座座宏偉的大殿和平臺覆蓋山坡,形成貫穿前山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型建築包括公園內的主要建築——皇帝和皇後舉行慶典的“排雲殿”和佛教寺廟“佛香閣”。就體積而言,後者是花園中最大的建築。亭子高約40米,立在石臺上。其八角形、四檐、金字塔形的屋頂形象在園內外多處可見,外觀雄偉,超越群,成為整個千山和昆明湖的整體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縱軸相對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的“長廊”,共有273間,總長728米,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千山其余建築面積不大,自然稀疏地排列在山麓、山坡、山脊上,鑲嵌在蔥郁的松柏中,襯托出端莊典雅的中央建築群。爬萬壽山,站在佛閣前往下看。頤和園的大部分景色都在妳的眼底。郁郁蔥蔥的樹木,掩映在黃綠琉璃瓦屋頂和猩紅的宮墻下。就在前方,昆明湖平靜如鏡,碧綠如碧玉。遊船和畫舫緩緩滑過湖面,幾乎不留痕跡。向東望去,依稀可以看到幾座古塔和城中的白塔。

後湖的河流蜿蜒在萬壽山北坡,也就是後山腳下。園丁巧妙地利用河北岸與宮墻的局促環境,在北岸築起假山屏障,與南岸真實的山脈相配合,營造出兩山壹水的地貌。河的水面有寬有窄,收割的時候放出來。泛舟之後,湖水給人以返山歸水的情趣,成為公園內絕佳的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和前山大不相同。是壹個充滿野趣的自然環境,樹木蔥郁,山路蜿蜒,景色幽靜。除了中間的佛寺“須彌靈界”,大部分建築都集中在幾個自成壹體的地方,與周圍環境形成精致的小花園。它們可以根據地形靈活布置,或在山頂,或靠山坡,或靠近水面。後湖中部兩側,是乾隆年間仿江南河道集市而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了諧趣園和紀清軒在光緒年間完全重建外,其余都是殘缺不全的,當年的規模只能從殘破的墻壁中依稀辨認出來。幽默園,原名惠山園,是模仿無錫吉昌園而建的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水池周邊布置典雅大方的廳、堂、樓、亭、閣等建築,以曲廊相連,植有垂柳、翠竹。水池北岸的巖石是假山,流動的水從後湖抽取,沿著巖石通過夏玉勤註入池中。流水的叮叮當當,入景的聲音,為這個小花園增添了詩情畫意。

  • 上一篇:免費在線算命2022運勢?2022年,周易免費算命壹年。
  • 下一篇:道教經典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