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藥食兩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哪本書裏?

藥食兩用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哪本書裏?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是“藥食同源”的最早起源。人類通過嘗試、品嘗,然後互相分享經驗,積累了幾代人的實踐和智慧,逐漸認識了自然界中的食物和藥物。藥物和食物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但不可忽視的是,藥物雖然作用強,但壹般不經常吃;食物雖弱,但每天都離不開它。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淮南子修武訓》壹書說神農“嘗百草之味,水泉之甘苦,使民知而避之。這個時候壹天就遇到70個毒藥。”知道如何避免就是知道草藥的基本屬性和毒性。可見神農時代藥食不分,無毒者可為,有毒者忌之。因此,許多學者也將此視為中醫重要思想“藥食同源”的最早起源。從燧人氏開始,人類學會了用火,進入了熟食時代。烹飪技術逐漸發展,食藥開始分化。《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確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五臟相關理論、食物五類劃分原則、藥物和食物配制的原則和禁忌。《黃帝內經》、《蘇文與六期臟象》指出:“地吃人有五味”,“五味藏於胃。味藏,以養五氣,氣生和,津液互補,神生。”五味,這裏主指食物。食物和藥物壹樣,有五味:辛、酸、甜、苦、鹹,與五臟相關。也就是說,五谷(麥、粟、黍、米、豆)和五畜(雞、羊、牛、馬、母雞)都有各自的味覺特點,分別與五臟的功能有關。比如《蘇文金匱嚴陣》說:“東方藍,入肝,開目,藏精。根據中醫理論,相應味道的畜谷有促進和維護臟腑的作用。因為五臟之間存在互補關系,所以五味與五臟相合,可能會損傷和傷害五臟。”《蘇文五藏根篇》專門論述“五味之傷”:“食多鹹使脈凝而變色,(悲);“苦吃多了,皮會皺,毛會拔”(傷肺);“吃太多刺激性食物會使肌肉焦慮,爪子幹燥”(傷肝);“吃多了酸會使皮肉起皺紋,嘴唇露出來”(傷脾);“甜食吃多了會骨痛”(腎損傷)。由於五臟與五味的對應關系,可以通過五味之間的克制來治療和調節病態,所以“肝苦急,急則慢食”,“心苦緩,急則酸食”,“脾苦濕,急則苦燥”。但是五味的不同,當然會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謂“辛散、酸收、甜緩、苦堅、鹹柔”,要揚長避短,才不會造成傷害。《黃帝內經》還特別提到,治病要用“調理食藥”,即“五谷以養,五果以助,五畜以益,五菜以補,氣味相合以補精”。在《黃帝內經》誕生的時代,最早有記載的醫官出現在朝廷——“食醫”,《李周天官誌》明確規定,食醫的職責是準備皇帝的“六飲六餐百菜百醬”。可見,食醫不僅是掌管飲食的醫官,更懂得用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飲食來調節皇帝的健康。從李周強調“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可以看出,藥食結合是當時治病養生的重要流派。《禮記》中提到的藥物與食物分配的四季應用原則,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是對“藥食同源”理論的進壹步發展。在我國第壹部詩集《詩經》中,也記載了壹些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文章。《山海經》中有壹些比較詳細的描寫,比如“郭嘉其實像個桃子,葉子像棗,黃花是紅橙,吃起來不費力氣”;“梨子,葉紅如花,可生壞疽”;“幼鳥如鳥,肉眼可見,尾為紅色,適合食用。”這些描述表明,在當時,人們已經獲得了許多利用飲食進行預防保健和提高身體素質的實踐經驗。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載有365種藥物,按其作用和使用目的分為三類。其中“藥物壹百二十種,為王,主命為日需,無毒,久服不傷人。欲輕膚,益氣不老,延年益壽者,宜去經。”可見,《神農本草經》所列的上品藥材,既是藥,又是食。漢代張仲景撰寫的《傷寒論》被稱為“方劑之祖”,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典範。很多方劑,如白虎湯用粳米,百合雞蛋湯用黃湯,黃芪建中湯用麥芽糖,都是藥食同源的例子。生於晉唐時期的藥王孫思邈,鑒於當時煉丹的不良影響,堅持留食。在《錢進方耀》第26卷中,他致力於食補和食補,涉及食補原料162種。他創造了許多著名的食療食譜,提出了許多食療原則,認為“不知所食者,不足以終其壹生;藥性不明者無法治愈。所以,食物可以祛邪固臟,藥物可以養神補性以充實四氣。”“妳爸爸生病了,要先點菜治療;食療是治不好的,再生活醫學。“《本草綱目》是明代的藥學巨著,幾乎記載了人們作為食物的各種谷類、果蔬,並列出了它們的功效。同時也討論了其他藥物的養生和食用功能。綜上所述,所謂“藥食同源”,即在中醫的飲食養生觀念中,食物除了提供能量和營養外,還在維持健康、調節身體狀態、糾正身體的異常狀況等方面起著重要而復雜的作用。所以,嚴格來說,在中醫裏,藥和食是不可分的,也是相對的:藥也是食,食也是藥;食物的副作用小,藥物的副作用大。藥物和食物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所以,只有合理的飲食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 上一篇:何家勁從演員變成了商人。當他60歲時身家上億,他為什麽要回到商演?
  • 下一篇:電腦人是如何養生和鍛煉的?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