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貧困。原因:秦的暴政和長期戰爭的破壞【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解決辦法:漢高祖吸取秦亡“與民同息”的教訓,采取疏薄、重刑、重農抑商等措施,增加農業勞動力,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漢高祖以後,幾代皇帝繼續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到漢武帝時,國庫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糧食和金錢,國力相當強大。
(2)王國問題。究其原因,壹是封建經濟的分散使得統治階級內部的貴族、官僚、地主產生了壹定程度的割據,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這是王國問題的經濟根源;第二,漢初劉邦在鏟除異姓諸侯的同時,分封壹些同姓子弟為各地王,以保證劉氏家族活在天下。於是,諸侯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威脅著中央政府的鞏固。封建制度的存在是王國問題的直接原因。解:漢初漢高祖、景帝奪取王國封地,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頒布“恩旨”,王國越來越小。他還頒布了“附益法”來限制諸侯的活動;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意識形態統治。王國問題已經解決了。
(3)匈奴威脅。成因:秦漢時期,北方匈奴形成強大的奴隸國,匈奴不斷南攻,威脅西漢北部邊郡的安全;而西漢經濟窘迫,國力有限,只好和匈奴“接吻”。解:對匈奴發動軍事反擊,衛青、霍去病領兵與匈奴進行了三次戰爭。匈奴被迫遷都漠北,西漢北方邊郡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