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客家人,廣東、廣西、福建很多地方都有七月七日蓄水下河遊泳的習慣,不祈求平安富貴,也不至於得痱子。在廣東和廣西,壹些地區對女性並不友好,但在這種習俗下,已婚婦女也可以在七月七日快樂地在河裏遊泳。
然而,這個習俗並沒有流傳很久。歷史上應該是三四百年的樣子,基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小時候客家人聽到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不是愛情故事,而是仙女下凡洗澡的故事。平時限制孩子下河遊泳的人因為那天河裏人多而變得釋然了,所以在這些地方,孩子們在七月初七有時候比過年還開心,因為畢竟大家都有過年的禮物,七月初七可以光明正大的玩水了。
七月初七的習俗其實很簡單。大多數客家節日是為了娛樂和養生,很少有願望,因為這裏的人相信人定勝天,他們對七月七日的最初意圖是讓他們的身體不癢,讓他們的孩子不鬧。孩子有痱子,在老家睡不好。如果持續時間不長,孩子也能健康成長。這就是“七月七日,神仙下河洗PP”習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