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養生 - “靜、修、儉、德”這句話從何而來?

“靜、修、儉、德”這句話從何而來?

來源:訓誡書

諸葛亮[漢朝]

原文(節選):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靜,不遙遠。如果妳安靜地學習,妳必須學習。不學習,學不廣。如果妳沒有野心,妳就不可能成功。

翻譯:

有道德修養的人,靠內心的平靜來修養身心,靠積蓄金錢財產來培養高尚的品格。不動聲色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誌向,不排除外界幹擾就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學習壹定要靜下心來,壹心壹意,天賦來自勤奮的學習。不讀書,就不能增長才幹,沒有明確的誌向,就不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贊賞:

這本誡命書也指出決心和學習的關系;它不僅解釋了寧靜和冷漠的重要性,還指出了放縱,忽視和極端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僅在大的原則上對兒子要求嚴格,而且在壹些具體的事情上對子女也表現出了微妙的關心。在這本戒律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無寧則遠”;有節儉之力:“節儉養德”;有超脫之力:“不在園中待,心不可明”;擁有渴望學習的力量:“靜下心來學習,就要學習”。

  • 上一篇:同仁醫院和同仁養生堂是什麽關系?
  • 下一篇:健康紅火茶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