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
1,育人定位發生了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註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了變化:更加關註課程建設的綜合性和主體性發展趨勢,強調課程的整體教育功能和價值。3.實踐活動發生了變化:更加註重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和開放式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教育的價值。4.課業負擔發生了變化:學生的課業負擔將進壹步減輕,課後作業的形式和總量將發生較大變化。5.課程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提供符合孩子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註重核心價值觀、職業指導和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的“完整的人”。
3.課程適應性變化:今後將更加註重增加國家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進壹步突出地方和校本課程的時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