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絕大多數堅持不戴口罩的人來說,不戴口罩的預期收益壹般大於這種行為造成的預期損失。下面是壹些典型的例子:1。疫情期間,即使在疫情風險等級較高的地區,在各種公共場所(如商場、寫字樓、居民區等)的入口處,仍會有闖入者與不戴口罩的工作人員發生爭吵或沖突。對於忘記佩戴或攜帶口罩的入侵者來說,遵守佩戴口罩的規則意味著他們首先需要得到壹個口罩:他們要麽花錢買口罩,要麽花時間和人情讓周圍的人送口罩。而堅持不戴口罩強行進入,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消耗資金、時間或者人情的。沒有強制力的保障,工作人員很難說服、阻止甚至警告闖入者有實質性的損失。即使像“澳洲跑女”這樣的典型被處罰,總體來說,類似的處罰也只是影響了極小壹部分不守規矩的人。對比利害關系,堅持不戴口罩闖入,是有利可圖的行為。但是,當檢查人員變成警察、士兵等具有強制力的群體時,仍然“頭鐵”的闖入者的行為就會明顯減少。當強制力量介入時,利益就顛倒了。強行進入不僅無利可圖,甚至會被重罰。2.預防醫學認為,對於某壹類傳染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群比例達到壹定值,即使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也很難再被感染。比如對於麻疹,這個值被認為是92%~95%。同樣,如果絕大多數人都戴口罩,即使有少數人不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也很難大範圍傳播,因為環境中新冠肺炎的概率很低。此時,不戴口罩的好處包括臉部更舒適,呼吸更順暢,但所需的風險很低。但這種行為有損害公共利益的風險,不值得提倡。
上一篇:五行缺金如何繁榮?下一篇:武漢德勝大廈周邊設施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