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在楊明冀州《針灸大成》中有記載:“灸法用姜片厚如錢,放於舌上穴位,然後施灸”。後來在張明鏡月的《論語》中提到,痔病的治療“只有把生姜切片,把痔瘡的瘡部,用艾炷灸在生姜上,黃水就會出來,自行消散”。吳尚賢的《李璇駢文》和李雪川的《針灸》中也有記載。
現代灸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方法之壹。艾灸治療方法與古代基本相同,但也有壹些改進,如在艾炷中加入壹些藥物或在艾灸片下填充壹層藥粉,以增強治療效果。
擴展數據:
需要註意的事項
1,隔姜灸用的姜應該是新鮮的老姜,要現切現用,不能是幹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度取決於位置和疾病。壹般來說,生姜片在面部等敏感部位可以厚壹些;對於急性或疼痛性疾病,可將姜片切薄。
3、在艾灸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灼傷了皮膚,造成皮膚上透明發亮的水泡,壹定要註意防止感染。
百度百科-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