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即中醫的基礎理論,簡稱“中集”。它是中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和核心,以天人合壹三大哲學觀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為特征。
中醫的基礎理論主要有陰陽五行的分形理論,五大系統(心、肝、脾、肺、腎)的藏象理論,五運六氣理論,氣血、精氣、津液神學(氣:信息-能量-物質主義三元-多元理論),體質理論,病因理論,病機理論和養生理論,分形經絡理論等。
以藏象學說和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用以指導臨床診療活動。
理論變化:
1,氣的概念
氣=“信息、能量、物質”流,氣三元論,多元論;氣是“信息、能量、物質”的流動三元-多元混合統壹體(1996);是“信息、能量、物質”多重混合流的統壹。
2.經絡概念
1996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狀、不均勻、細胞充盈的“自我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3.陰陽概念
1998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
4.現代科學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維,五系統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