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認為,出現在世間的人是生,進入墳墓的人是死。人有世俗欲望的13項,可以養生,也可以死。我們會把生命投入到這13項中。他反對統治者放縱自己的世俗欲望,這會導致自己的死亡,所以他主張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危險,控制世俗欲望。
來源:老子寫的《道德經》
擴展數據:
《道德經》的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文靜好學,學識淵博。老子在他的老師尚榮教授知識的過程中,總是刨根問底,非常渴求知識。為了解惑,他經常仰望日月星辰,思考天空是什麽,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尚榮先生“真的什麽都跟老太太學了。”推薦老子去周都讀書。
文獻記載:“到周看病,入國子監,學盡天文地理人情,讀盡詩書易經歷法禮樂,學盡文物法律史書,學業大有長進。醫生還推薦他去藏室做官。藏經閣是周代古籍的收藏地,裏面堆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章和書籍。”通過這次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知識。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德經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舍生忘死